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李京 《编辑之友》2018,(5):55-60
新闻传播学视野中的媒体公信力研究多专注于媒体信度测量,鲜有从"公信力"这一概念出发溯源.媒体公信力不仅仅是指媒体可信度的测量指数,还包含着公众对媒体的信任,而媒体信任是受众对媒体专业性的一种认知与评估,是社会信任的一种.文章将传播学研究进路与社会学研究视角相结合,归纳我国媒体公信力研究的理论依据与现实逻辑.  相似文献   

2.
美国主流媒体的报道特征成了近年来学术研究的热点。目前国内学者多从新闻传播理论视阈出发研究《纽约时报》报道的"双重标准"问题,混同自然灾害与社会性事件新闻报道特征差异。有鉴于此,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比较文化视野出发探析《纽约时报》灾害新闻报道特征及其文化根源。  相似文献   

3.
《档案学理论范式研究》一书从科学社会学、科学哲学视野探讨了档案学理论范式的构建及其影响因素。本文是笔者在通读完丁华东教授所著的《档案学理论范式研究》一书后,就其内容、写作特色以及笔者研读之感所做的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4.
充分认识马克思新闻思想的逻辑起点是正确理解、运用和创新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的关键.本文从考察马克思新闻思想的历史起点和思想理论本身的逻辑结构入手进行分析,提出了"舆论是马克思新闻思想的逻辑起点"的理论命题,并就此命题的意义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政务新媒体悄然兴起对我国电子政务事业起到较大的推动作用。虽其领地鲜明地立足于新媒体与政务的接合部,但对其既往探究中,多在新闻传播视野分析其传播力影响力指数等,在电子政务与行政事业管理视野分析其政务工具价值等,缺乏从多学科交叉视野去审视。结合近二十年与其相关的文件文本、政策公告、媒体文本等,从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视角对其进行概念界定,归纳出公共传播与公共服务是其最显著的特性,梳理其演变进程的五个阶段,然后从实践场景出发,基于公共传播视角重新审视其作为媒体和工作人员作为媒体从业者的媒介身份认同,最后基于公共服务视角对其从定位、组织管理、公共内容生产传播与公共服务提供、考核与评价等四个层面进行媒介实践逻辑重新构建。  相似文献   

6.
周波  冷伏海 《情报学报》2022,(9):980-990
在世界范围内技术竞争日趋激烈、技术发展日益复杂的趋势下,颠覆性技术识别受到国家和企业越来越多的重视。本文通过对国内外颠覆性技术识别方法的分析,发现颠覆性技术识别方法存在演绎逻辑与归纳逻辑两种不同的视角,并将识别方法在这两种视角下进行归类和述评,从研究前提、研究数据、研究结论严谨性、研究流程四个方面对两种视角进行比较,总结了两种视角下识别方法的优缺点,最后,对这两种视角下关于颠覆性技术识别方法的进一步研究进行了初步展望。本文希望通过比较两种视角下颠覆性技术识别方法的研究工作,为未来颠覆性技术识别方法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在全党全国人民认真学习十八大政治报告并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时刻,山东烟台大学叶峻教授及时推出了他集30年研究之"封刀"专著《社会生态学与协同发展论》一书(人民出版社,2012年9月出版。以下简称《社生与协发》)。随着该书的出版,一门新兴学科"社会生态学"和一个新的发展理论"协同发展论"和读者见面了;不仅如此,他还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论、认识论和世界观,及其全新的科学视野与思维方式。初读《社生与协发》  相似文献   

8.
大科学思维与现代情报学的发展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结合杨沛霆教授关于“情报学也要有个导向意识”的倡议,主张从当代大科学思维出发,研究现代情报学的发展问题,并以大科学为参照框架,提出了发展“大情报学”的思想。并探讨了围绕“大情报学”的若干理论问题和现代情报学向“大情报学”转变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中国推类逻辑对中国古代科学之影响》以区别于西方科学分类的思维,从中国古代逻辑的思维模式——推类,而不是西方的逻辑学的角度去研究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思维模式,探讨中国逻辑对中国古代科学的影响.全书共分为六章内容,第一章为“逻辑与中国逻辑”,主要介绍了“什么是逻辑”、“什么是中国逻辑”、“逻辑的共通性与特殊性”、 “近代复兴对中国逻辑的影响”、 “中国逻辑的未来”.  相似文献   

10.
现代档案学理论的逻辑起点——档案物质实体的双重构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科学发展史证明:任何一门科学体系的建立,理论与概念体系的形成,都必须明确其思维得以发展的那一抽象概念--逻辑起点.档案学也不例外.要使档案学理论实现从"经验科学"到"解释性科学"的过渡,使其具有"科学"所应具有的基本品质,就必须找到整个理论体系得以发展和完善的逻辑起点,否则,档案学就不可能成为一门真正的科学.  相似文献   

11.
从自然辩证法创立科学理论的思维形态之一--"灵感"的概念出发,分析其特点及与音乐创作的紧密联系.从良好的精神状态、习惯性思维束缚的弊端、兴趣、灵感火花的捕捉四个方面来论述如何获得灵感.  相似文献   

12.
风险的媒介化治理是在媒介化社会与风险社会的交织中产生的命题。本研究将媒介化理论纳入风险治理视野,将媒介视为治理体系内的核心构成,阐释了媒介作为治理主体、治理载体以及治理对象所承载的内涵。在此基础上,又立足于媒介化、风险与治理的关系,从政治逻辑、风险逻辑、媒介逻辑的内涵及相互作用关系入手,探讨了风险媒介化治理的内在逻辑关系。三种逻辑的互动作用结果决定了风险治理中的价值导向、现实规限、资源配置与建构机制。风险的媒介化治理实质上为其内蕴逻辑间的博弈提供了调适空间,任何科学有效的风险治理,都要求在三种逻辑之间寻找交汇点,形成适应媒介化社会的风险治理机制。  相似文献   

13.
江记君 《军事记者》2011,(12):62-63
作为一名基层干部.本人一直喜欢结合工作进行一些理性思考.归纳总结和研究探讨一些问题.陆续写了一些小东西。这些写作的实践锻炼了我。培养了我。它让我思路更清晰,思维更严谨.思想更成熟.让我尝到了甜头。近年来,陆续有152篇新闻报道和经验总结在《解放军报》《中国青年报》《军事学术》与《部队管理》等报刊杂志上发表。  相似文献   

14.
探索未知是归纳逻辑的本性。循着归纳推理的逻辑通途,借助归纳方法的思维工具,人们的认识就能完成从个别到一般,从特殊到普遍,从经验事实到事物内在本质和规律性的飞跃过程。不言而喻,其对于新闻采访写作,也具有重要的科学方法论的意义。谙熟归纳逻辑的基本思想,善于用归纳方法引导和规范自己的思维活动的记者、通讯员,就能对各种感性材料进行过滤,洞察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发现新闻素材之间的逻辑联系,使同类事物的新闻闪光投  相似文献   

15.
倪代川 《湖北档案》2006,(11):16-18
一、档案学范式研究的元科学性质 1.元科学及其特点 元科学概念来源于"元理论"研究,元理论研究兴起于西方国家."元"的西文为"meta",意即"……之后"、"超越",它与某一学科名相连所构成的名词,意味着一种更高级的逻辑形式.  相似文献   

16.
书讯     
《中国图书评论》2015,(3):1-3,129,130
秦汉思想研究系列周桂钿著16开周桂钿先生是中国哲学史研究领域的大家,在秦汉思想研究领域尤为着力。本文集是周桂钿先生四方多年研究成果的结集。著述中对王充哲学、董仲舒思想及其学说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和解说,对秦汉时期的经济、政治、思想、人文、科学、经学、天文、医学等内容做了全面宏观的分析和把握,使秦汉思想的发展有了一个清晰的轮廓和逻辑演进的历史脉络。《王充哲学思想新探》69.00元《王充评传》56.00元《虚实之辨:王充哲学的宗旨》70.00元  相似文献   

17.
姜圣瑜 《传媒》2021,(23):57-59
从"有图有真相"到"无视频不新闻",全民短视频化的时代,新闻叙事视频化表达成新常态.如何用短视频记录大时代中最鲜活的细节中国,已经成为媒体面对的一道"必答题".本文从短视频的新、短、快、近等特点入手,深入探讨短视频的叙事逻辑.对传统媒体人来说,要实现视频化转型,转变思维尤其重要,应将"图文思维"逐渐让位于"影像化审美",努力通过"网言网语""底层物语"打造符合受众视频阅读习惯的供给.  相似文献   

18.
《地权的逻辑Ⅱ—地权变革的真相与谬误》一书从当前学术界围绕土地问题而进行的争论和思辨入手,抽丝剥茧,层层深入,从理论和逻辑层面逐步进行分析,得出了一些前沿性的理论观点.深入阅读和研究此书,对我们更好地研究全球经济视野下农民土地权属问题,有效解决土地纠纷及其引发的种种社会问题,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9.
“逻辑思维(抽象思维、理性思维)与创新思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前者是后者的必要条件和重要基础。”而普通逻辑的学习有助于逻辑思维能力的提高。所以说,在高校开设逻辑课,对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那么,在普通逻辑教学中,教师应如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中国档案学是一门以文件为逻辑起点的管理学科,然而学界对该逻辑起点本意的理解尚存在一定的误解。本文以逻辑起点的理论溯源为研究基础,运用"抽象上升到具体"的研究方法,对中国档案学逻辑起点的确立、思维进程的特点及发展阶段进行了深入、完整的阐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