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生对一节课知识内容的掌握情况,取决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而学生的学则在于课前准备、课堂吸收和课后复习三个阶段.课前准备是学生听好课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作业是检查学生课堂学习情况和督促学生预习复习学习内容的一种手段。作业分为复习和预习两方面。预习作业一般是教师在教授新知识之前布置给学生,目的是让学生在下一节课上能够跟上教师的课堂授课,复习作业是较为传统形式上的作业,目的是为了巩固学生所学内容,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更加深入地自主学习。日常数学教学中,发现作业布置和学生对作业的完成效率不高,如何培养完成小学生数学作业的良好习惯,通过发现的问题分析找出解决办法,按时间顺序在学生做作业的各个阶段提高作业完成质量,养成良好的习惯。  相似文献   

3.
小语教材是按单元编排的。每个单元有明确的训练重点,有三类不同的课文供老师指导学生训练。一个单元的教材往往要两周或更多的时间才能上完。为了帮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加以整理,使之系统化,并得到一定程度的巩固,我在单元授课结束后,安排一节课的时间对该单元的重点知识进行复习。一节课,我一般安排两个复习内容:一、本单元的重点训练项目;二、本单元的语文基础知识。以小学语文第十一册第三单元为例,我这样上单元复习课。一、第三单元的重点训练项目是“重点突出,主次分明”,我从两个方面进行复习。1.要求学生能明确地说出:“写文章时  相似文献   

4.
教师常感到复习课难上。因为复习课讲的大都是学生已学过的知识,有的学生认为自己懂了而不高兴听;一个单元的教材常常教几个星期,复习课只有两、三节课甚至一节课的时间,在很短的时间内要复习众多的内容,这是一个矛盾。我现在就复习课内容的安排(主要  相似文献   

5.
《考试周刊》2013,(67):73-75
<正>一、教学设计说明《图形的相似》是初三一轮复习第五章一节课的内容,安排在"图形的变换"之后的一节课。图形相似的判定和性质在几何学习上用处很广,是解决许多实际问题的有效工具。本节课知识点较多。传统的复习模式通常有两种:1.师生共同梳理知识点,再安排相应的例题和练习。2.从纠错范例入手来复习数学知识点,再安排例题与随堂练习。这两种模式的优势在于能比较稳妥地复习知识点、讲解例题和练习巩固,其不足之处是在课堂上学生缺乏主动参与的机会往往是被老师牵引着进行回忆、巩固和练习,过于被动。为了让初三复习课突显以学生为主体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还复习课于学生,本节课在设计时重点关注了以下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深化教学改革,加强对学生学习生物方法,包括预习方法、听课方法、课后复习巩固、单元复习和总复习方法的指导,促使学生主动学习,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长期以来由于教师的认识不到位,小学英语复习课变成了对旧知识的简单再现和机械重复。有些教师上复习课,用大半节课的时间告诉学生许多知识点,把几节课的内容压缩在一节课里重新讲解一遍,只剩下一点时间让学生做练习;有些教师上复习课就是让学生做练习。  相似文献   

8.
历史课程需要复习的内容很多,但是如何能够针对学生的特点,采取最有效的方式,使得每次复习都能实现其价值,是每一个历史教师应当不断思索的问题。运用"知识树"的形式进行详细复习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就要注意引导学生进行适时地复习,学生在学完一节课的内容或者一个单元的时候,教师都要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温习。在初中三年级的总复习阶段,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历史总复习的过程中,不能忽视对基础知识的复习。知识树的复习方式,是学生对一节课或者一个单元基础知识进行复习的有效手段。学生用本节课或者本单元的关键词作为知  相似文献   

9.
在学习的过程中,巩固所学的知识最好的方法就是复习。要培养小学生数学课后复习的习惯,应该做到在教学中渗透,让学生意识复习的重要性;通过对比实验,让学生体会到课后复习的重要性;注意反复强化,养成学生良好的课后复习习惯。  相似文献   

10.
传统的数学教学中,往往都是以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布置作业和课后练习的内容、预习下节课的内容来结束一节课的教学。这种程序的数学课堂教学,显然已经不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为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1.
预习是为知识学习起到一个良好的铺垫,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主要途径之一,而复习则是为了巩固所学知识,查漏补缺,夯实基础。因此,复习和预习的重要性都显而易见。本文以初中数学教学为例,从课后复习与预习的重要性入手,就课后复习和预习的小技巧加以论述,旨在帮助初中生将预习和复习的功效最大化。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分析地理二轮复习与一轮复习侧重点不同的背景下,从构建地理主干知识体系、引导学生建模解答地理及提高课后复习效率三方面阐述了思维可视化在高三地理二轮复习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作为一名教师,要想上好一节课,课堂导入非常重要,数学课的教学尤其如此。数学是一门严谨抽象的学科,不少同学对其感到枯燥无味,毫无学习兴趣。为了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必须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目标,精心设计课堂导入方法。一、复习导入这是一种应用最广泛的方法。上课后,先用提问的方法复习巩固前面所学主要内容。例如在讲“双曲线概念及性质”之前,先复习“椭圆概念及性质”。一是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二是承上启下,从中引出新内容,使学生对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得到进一步认识和把握。  相似文献   

14.
正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要"能通过对解决问题过程的反思,获得解决问题的经验。"在数学学习中培养反思能力,可以使学生从旁观者成为参与者,使学生从自身的生活背景、学习起点中发现数学、运用数学、创造性学习数学。那么在数学学习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呢?一、在课前、课中、课后有效指导学生反思1.指导学生课前反思。针对数学这门课的基础性及应用性较强,很多知识都要以一些已学知识为基础,课前可指导学生自我提问:我上一节课内容复习好了吗?下节课内容预习了吗?新授课内容涉及的一些已学知识都掌握了吗?新授课内容的重点与难点确定了吗?让学生在回答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15.
总结是学习过程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总结的任务,一是对知识进行系统的复习(再加工);二是对学习进行全面的调整。这两项任务完成得好,就能推动下一阶段的学习活动。下面重点讲一下复习的问题。复习,就是重新学习已学过的知识。复习可以从时间上来划分,如课后复习、周复习、月复习、期中复习等;也可以从知识内容上来划分,如力学的复习,光学的复习等。  相似文献   

16.
初中英语教学中,课后复习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这一部分常常被教师忽略。从初中英语课后复习存在的问题出发,提出了四条指导方法,分别是积极引导课后回忆、条理清晰地进行分类复习、进行阶段性复习、改善记忆方法等,以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一、利用学生好奇心理,搞好每一节课的开局即引人入胜。 每一节课开始,巩固复习上节内容之后,新课的引入,使用词语、方法十分重要。一节课有个好的开始,能够激发学生的认识兴趣和积极情感。能够启发和引导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用最短的时间进入课堂教学的最佳状态.这样做。不仅能自然地过渡到下一个教学环节.而且能有效地诱发学生的学习欲望.点燃学生的智慧火花。使其主动地获取知识。  相似文献   

18.
面对高考改革和教材改革,教学的有效性问题日益引起了人们的重视,高三历史教师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如何以高质量的课堂教学迎接挑战呢?本文就如何提高高三历史课堂教学一轮复习的有效性谈一些看法。一、课前默写,复习旧知很多教师在复习上一节课的内容时喜欢用提问的方式,这种方式能通过对几个学生的检查反映出学生存在的知识漏洞。  相似文献   

19.
课前预习与课后复习是高效掌握课堂知识及保持较长记忆时间的法宝,为了让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保持长久的记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教师在复习教学方面需仔细斟酌,利用一定的课时,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相似文献   

20.
这一节课给我留下了很多启示:我们做教师的,要学会等待,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相信学生通过独立思考以及与同学交流合作是能够给老师—个惊喜的。一节课上,我在九年级八班组织学生对《光的反射》进行复习。由于对基本概念的复习在前一节课就完成了,这一节课主要是对习题的处理。按照以前的教学模式,是把这些题目分到各个小组,让学生讨论完成,但是现在班上的学生不多,并且处于复习阶段,我就采用了与以前不同的方法。每一道题目通过"招标"的方式,让个别学生先上黑板板书解题思路或者解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