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学与管理>小学版2003年第9期刊登的<批评的艺术及功用>一文,介绍了十四种批评的方法及功用,为教师在教育实践中引导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了有效的方法.但教师要真正领略批评艺术的真谛,还需要掌握一些批评的心理原理,使批评更有针对性、实效性.下面介绍十二种批评的心理效应及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2.
王欢 《海外英语》2012,(5):98-99
首因效应,是指个体在社会认知过程中,通过"第一印象"最先输入的信息对客体以后的认知产生的显著的影响作用,它是由第一印象(首次印象)所引起的一种心理倾向,许多人习惯称之为"第一感"。作为新教师,在课堂上给学生留下的第一印象显得尤其重要。高中外语新教师在课堂上利用好首因策略,在外语课堂上能显著提升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新教师的从业自信心,从而促进新教师自身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3.
首因效应即“第一印象”效应。这一最先的印象在对方的头脑中形成并占据着主导地位。并且这种先人为主的第一印象会直接影响到学生以后的一系列行为。首因效应具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怎样做好新班级的第一次,让“首因效应”产生积极作用?我的具体做法是做好新学期的每一个“第一次”,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4.
正一、学生对教师的人际知觉偏见学生对教师的人际知觉偏见,常见的主要有以下几种:(一)首因效应首因效应,即第一印象,指的是第一印象在人际认知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会对后续信息的解释和总体印象的形成产生强烈的影响。由此定义,我们可以得出:第一印象非常重要,并且第一印象一旦形成不易改变。由于年龄和阅历尚浅的  相似文献   

5.
在人与人的交往过程中,第一印象起着重大作用。这种由初次见面时所形成的对一个人的印象,被称为“首因效应”。教学实践表明:教师留给学生的第一印象如何,容易使学生产生一种“先入为主”的心理定势。教育心理学中也十分强调:“教师给学生的第一印象,对教师威信的形成有重大影响”,“教师与学生初次见面,特别是头几堂课给学生留下的印象,往往是非常深刻的”。师生之间相互的、良好的第一印象会成为此后师生交往的感情基础,也会成为师生共同进步、焕发生命活力的内驱力。因此,我们每一个教师,尤其是新教师在第一次与学生打交道时…  相似文献   

6.
在心理学中,首因效应也叫优先效应或“第一印象”效应。它是指当人们第一次与某物或某人认识或相接触时,会留下深刻的印象。《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鉴此,数学教师应千方百计在教学活动中让学生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创造一个温馨的首因效应氛围,为学生以后的数学学习打好基础。笔者认为:应注重“首因效应”在数学教学活动中的应用,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相似文献   

7.
“首因效应”是指最初接触到的信息所形成的印象对人们以后的行为活动和评价所产生的影响。即”第一印象”。第一次给学生点名是师生间人际知觉的开始,也是师生间首次思想和情感交流的良好时机。教师要高度重视,充分发挥“首因效应”的积极作用,给学生留下良好的第一师表印象。  相似文献   

8.
重视“首因效应” 提高教学效果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首因效应”也叫“第一印象”心理效应,是指对人及事物第一次接触所留下的印象,它成为影响以后认识评价与态度确立的重要因素,实质就是一种首次性心理定势的影响。教育实践表明,运用好“首因效应”,有利于教师威信的形成,有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并可为后续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所以,重视“首因效应”,对教师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9.
在人与人的交往过程中 ,第一印象起着重大作用。这种由初次见面时所形成的对一个人的印象 ,被称为“首因效应”。教学实践表明 :教师留给学生的第一印象如何 ,容易使学生产生一种“先入为主”的心理定势。因此 ,我们每一个教师 ,尤其是新班主任教师在第一次与学生打交道时 ,就要注意自己的形象塑造 ,力求一开始就给学生一个美好的印象。为此 ,要注意做好如下几个方面。注意仪表 见好第一次面学生认识、了解班主任是从第一次见面开始的。因此 ,班主任应根据自己的年龄、个性和爱好等特点来设计自己的仪表。班主任从第一次站在学生面前起就要…  相似文献   

10.
首因效应 首因效应即“第一印象”。教师初次接触班级或学生所形成的第一印象,往往会深深地刻印在大脑中。但是对学生的第一印象却存在着一定的假象和片面性,教师如果不能自觉地注意克服,就容易产生错误的判断,作出错误的反应。   马太效应 在学校教育中常有这种现象:优生处处受优待,教师给他们的笑脸多,鼓励多,表现机会多,辅导帮助多;而差生则往往被冷落,越差的学生越得不到笑脸和鼓励,得不到教师的重视与帮助,更得不到过多的表现机会,这种现象也是一种心理上的偏差。   光环效应 这种心理偏差的特点是以偏概全,就好象…  相似文献   

11.
<正>心理效应指人对某种相同的刺激产生的相似心理反应的倾向,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对于小学第一学段的孩子们来说,写话能力的培养是一项重要的教学任务,也是教师研究的重要课题。根据孩子们的年龄特点,利用心理效应能较好地营造一个和谐的教学氛围,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理,充分张扬个性,从而促进其共同发展。一、首因效应——消除畏惧心理首因效应是给人留下第一印象产生的效应。第一印象指两个  相似文献   

12.
运用“首因效应”,重视给新教师的第一印象顺义县李桥中心小学刘有义/首因效应就是初次见面时所形成的对一个人的印象。作为学校的领导干部,尤其是校长要运用首因效应,重视给新教师的第一印象。见好第一次画。每年暑假开学都有一批毕业生步入教师行列。学校领导干部要...  相似文献   

13.
首因效应也称“第一印象”效应,它是指当人们第一次与某物或某人相接触时会留下深刻印象。第一印象作用最强,持续的时间也长,比以后得到的信息对于事物整个印象产生的作用更强。每位高中英语教师的教学生涯中,都会有很多次要面对新生班级,在给学生上的第一节课上留给学生的第一印象,对其威信的形成有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正>首因效应也称第一印象效应,或先入为主效应,首因效应作用最强,持续时间也最长,比以后得到的信息对事物整个印象产生的作用更强。因此很多人都非常重视首因效应。李镇西老师在《做最好的班主任》一书中重点介绍了如何第一次确立班委会、第一次给学生安排座位、第一次家长会、第一次主题班会、第一次组织活动……总之,非常重视第一次,这也说明首因效应对学生的作用是非常强的。记得我们班的学生在四年级时,都是十一二岁的年龄,对于"谈恋爱"是比较朦胧憧憬的,但他们还是不十分明白。在学生的一次告状中听到"×××"和"×××"怎么样了。"×××"喜欢"×××"的声音,一次次的告状都涉及男女同学的相处。自己在生气的同时也在想:  相似文献   

15.
<正>首因效应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洛钦斯首先提出的,也称为第一印象作用,或先入为主效应.是指个体在社会认知过程中,通过"第一印象"最先输入的信息对客体以后的认知产生的影响作用.第一印象作用最强,持续的时间也长,比以后得到的信息对于事物整个印象产生的作用更强.首因效应在人际交往中对人的影响较大,特别在交友、推销、求职等社交活动中,我们可以利用这种效应,展示给人一种极好的第一印象,为以后的交流打下良好的基础.而我们的教学工作也是学生和老师间的交流交往,在这里首应效应也是大有可为的.一、上好新学期"见面课",良好的师生关系从头做起人们在第一次与某人或某物相接触时留下的印象持  相似文献   

16.
首因效应     
首因效应。心理学家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让学生评价一个人,把学生分成两组,第一组先看介绍这个人内向的材料,然后再看介绍这个人外向的材料;第二组的顺序恰恰相反。结果第一组大部分评价这个人为内向,第二组评价多为外向。这种现象被称为首因效应,又称第一印象。它是指第一次接触陌生人或事物形成的印象,起到了先入为主的作用。它给我们的启示是:1.班  相似文献   

17.
徐洁 《师道》2014,(10)
对于初任教师而言,第一节课是角色转换的节点、入职的起点,有着在实习阶段不能代替的特殊意义。对整个学期而言,第一节课有着特别的教学目标。
  一、正面发挥“首因效应”
  初任教师要做好心理调适,充满自信,发挥首因效应( Primacy Effect)的正面作用。它是指在自由记忆中,第一部分的回忆比中间部分所列项目的回忆的效果具有的优越性。它是人与人第一次交往中给人留下的印象,在对方的头脑中形成并占据着主导地位的效应。首因效应具有认识极易受感觉的表面性和知觉的选择性影响。学生在初次接触教师时,根据他们以往的经验和认识,从教师的仪表、举止、精神风貌、衣着、课堂用语、发音、课堂管理、教学态度、等来判断教师的知识水平、思维方式、教学信念和教学能力的高低,进而对教师作出肯定或否定的评价,而且评价往往在学生心中形成很强的“心理定势”,在较长一段时间内对教学发挥作用,影响着教师威信的建立以及学生对课程的态度,并且一旦形成难以改变。首因效应具有迁移性,当一个学生对教师产生好的“第一印象”,这种良好的感觉会迁移到教师所教的学科上,课上认真听讲、积极参与,课下圆满完成所布置的任务;反之,不好的“第一印象”则会打消学生的课堂积极性,降低学生对教师的信任感。  相似文献   

18.
皮格马利翁效应,大家已有所闻。但这种效应是怎么产生的呢?一教师的初始期望教师接新班,可以从几个途径获得学生的有关信息。教师凭借直接和间接获得的信息,形成了对学生的不同知觉。它是教师初始期望形成的基础。这种知觉受社会心理效应的作用。1.首因效应,即第一印象作用。教师与陌生学生初次交往得到的印象鲜明牢固,是教师初始期望形成的依据。2.晕轮效应,即光圈作用。一个人的某个行为或品格给人造成的知觉会扩展为对此人全貌的知觉。3.社会刻板。社会对某一对象持有一种固定的看法。上述社会心理效应在帮助教师认识学生方…  相似文献   

19.
<正>没有一个学生喜欢空虚教条的教学,没有一个学生喜欢照本宣科的教师,缺乏亲和力的教师其教学效果肯定会大打折扣。如何提升政治教师的亲和力?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和思考,笔者认为可从四个方面着手。一、首因效应,先入为主——外形促亲和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洛钦斯通过研究证明了第一印象对认知的影响,并以此提出首因效应。教师第一次和学生的接触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这个印象  相似文献   

20.
“首因效应”的八个第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首因效应”的八个第一山东省平邑县平邑镇中学(273300)王秀英认识或接触某一事物,给人留下的第一印象称为“首因效应”。在初中生物教学中,首因效应极为重要。因为教与学是一个双向交流的过程,如果学生对教师或生物课的第一印象不好,首因效应不佳,势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