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邮识是开启集邮之门的钥匙,知识掌握得越多,自由度越大,对于有志编组邮集的集邮者来说更是如此。编组各类邮集都需要相关的知识,但各类邮集所需要学习和展示的知识是有所侧重的。例如:编组传统类邮集重点在了解和展示邮票的设计、印刷、发行、使用等知识;邮政历史类邮集主要了解和展示邮路、邮资、邮政业务和邮戳等;航空类邮集是以航空实寄邮品和航空邮票为素材,展示航空邮政业务的,等等。因此,作为邮集作者具有丰富的有关知识是很重要的。而编组专题邮集尤其强调学习、运用和展示专题知识和邮政与集邮方面的知识。  相似文献   

2.
我收集邮票,已有40多年的时间了,而真正有目标地搜集邮政专题极限片,不过是近十年的事情。由于工作原因,我接触邮政事务频繁,对其业务性质及工作流程较为熟悉,也对它有种特殊的感情,所以非常乐意四处寻觅邮政题材的极限片。随着极限片越集越多,继而逐渐萌生了编组极限邮集参展的念头。我在各级邮展上很少见到邮政题材的极限邮集。没有参照物,只能是摸着石头过河了。我用了较多的时间整理藏品,筛选素材,结果发现自己的藏品虽然数量不少,涉及的地域面也较宽,但真正质量高,拿得上高分的极限片却为数  相似文献   

3.
2013年12月,我的《微笑》一框极限邮集参加了"北京市第六届现代集邮展"。出乎我的意外,得到了评委的青睐,获得了大镀金奖加特别奖。现就编组邮集的过程谈几点体会和感悟。一、灵机一动,确定选题我对极限片情有独钟,很早就有利用极限明信片富于观赏性的特点,编组一框关于"笑容"邮集的想法。一次偶然的机会,买到一枚非常喜欢的美国1999年"世纪之庆·笑脸"极限  相似文献   

4.
一框邮集作为正式类别首次在2003曼谷世界邮展上亮相。此前,正规世界展览只有传统、邮政史、邮政用品、航空、专题和税票等6个类别。一框邮集在曼谷作为试验类,共有126部参展。一框邮集评审委员会由鲁米尔·布兰多尔(捷克)、彼德·迈克开恩(美国)和金松光(韩国)和一名秘书查尔斯·彼特逊(美国)组成,另外还有7名评委在他们完成了各自的评审任务后,加盟到一框邮集评委会。这是一届真正的由多国评委组成的评  相似文献   

5.
集邮是一项陶;台情操、增加知识、愉悦心情的收藏活动。编组邮集,进而参加邮展,是集邮爱好者追求的目标之一。经过收集、整理、编组制作出邮集(展品),通过参展来检验自己的收藏水平、知识多寡和编排技巧。在编组邮集的每一个阶段都渗透着集邮爱好者的迷茫、思索、追求、汲取、懊悔……喜悦。笔者是一名专题集邮爱好者,结合自己的经历,谈谈编组专题邮集的体会,与大家一起探讨。  相似文献   

6.
《拐杖》     
作为三十多年前就失去整条右腿的残疾人,"残疾人"内容的邮品是我多年来潜心收集的一个专题,前些年我曾用这些邮品编组过几部"残疾人"题材的专题邮集,1999年,我还用"残疾人"内容的邮品以邮集的形式编撰了一本《平等、参与、共享——方寸世界里的残疾人》图册。这些邮集和图册虽分别在全国及亚洲邮展、世界邮展上得过奖,但随着以后许多有关"残疾人"内容邮品的不断收集、补充,我感到以前编组的几部"残疾人"题材的邮集不仅选题过大,  相似文献   

7.
集邮九问     
周良 《集邮博览》2010,(2):10-12
1.您集邮的起因是什么?谁是您最钦佩的集邮家?我最钦佩和感谢的集邮家是吴凤岗先生。与其相识还要感谢原北京市集邮协会的工作人员康桐岭同志。这二位,吴先生较我年长,康桐岭较我年少,实属忘年交。我钦佩吴先生的远见,他告诫我:"集邮得益于专,切忌无的泛泛";而康桐岭在职期间组织我们学习编组邮集的规则,教给我们编组邮集的方法,请国际评审员为我们点评邮集,使我在近20年来编组了几部邮集,并参加国际与世界邮展。  相似文献   

8.
愿意尝试邮集制作的集邮者,不论是做专题邮集,或是传统、邮政历史、极限或航空类邮集,在确定选题后,都有一个盘点自己的藏品,然后补充素材(邮品)、购买素材的过程。一个集邮者能够自己动手,选定一个自己喜欢的类别和题目,然后寻找和购买素材、编组邮集,不管邮集是参加邮展还是自己欣赏,享受整个过程其乐无穷。  相似文献   

9.
一是开放类邮集应该以“邮”为主。非邮品应限在20—35%的幅度为宜;非邮品素材的比例超过一半,则邮集的“邮味”不浓。 二是开放类邮集也要讲主题思想。开放类邮集在组集编排上更具灵活性,可以自由式编组,但我认为不  相似文献   

10.
正愿意尝试邮集制作的集邮者,不论是做专题邮集,或是传统、邮政历史、极限或航空类邮集,在确定选题后,都有一个盘点自己的藏品,然后补充素材(邮品)、购买素材的过程。一个集邮者能够自己动手,选定一个自己喜欢的类别和题目,然后寻找和购买素材、编组邮集,不管邮集是参加邮展还是自己欣赏,享受整个过程其乐无穷。怎样补充购买素材呢?我们知道,20世纪90年代初以  相似文献   

11.
陈健 《上海集邮》2008,(12):37-40
刚刚并入斯宾客的Shreves Galleries是美国主要的拍卖公司之一,经营美国邮品为主,最近拍卖了一部庞大的个人邮集,特别注明此集所有者以匿名形式将拍卖收入全部捐赠位于华盛顿特区的美国国家邮政博物馆。这部邮集除了令人眼花缭乱的英国邮品外,德国和德属也是强项。  相似文献   

12.
邮政附加费邮品如何组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笔者谈一点浅显看法。 附加费邮品可组成邮政史邮集和邮政用品邮集,主要是邮政变邮集。邮政史邮集的主体是反映附加费的实寄封,也可包括附加费征收公告等资料原件。 邮集范围可由各自选题和收集成果来确定,如综  相似文献   

13.
本集中试谈一下编组生肖邮集的认识、体会和有关思考,期望以此与同好探讨、交流。写作此虽然“蓄谋已久”,只因未经实战,心里总感不踏实。事实上经过参加江苏省邮展,使我学到了不少东西,原来对生肖邮集的认识和构想也发生了许多变化。  相似文献   

14.
《中国集邮》2000,(10):16-17
名区票专家姜士楚先生将一部国家级银牌奖邮集——《华中人民邮政》邮集无偿捐献国家邮票博物馆,这是近年来集邮家以整部邮集向国家捐赠最为引人注目的一次,已在邮坛引起轰动。7月14日,我们到姜先生家进行了专访。  相似文献   

15.
周良 《集邮博览》2011,(9):42-45
船舶邮政是个古老而又陌生的课题。 我的《北极》邮集,曾参加2001年中华全国集邮展览(2001.9.21—9.25·南京),其中有船舶邮政内容的贴片,由于极地内容不适宜在专题类展出,只能放在非竞赛级的试验类,结果还不错,获试验类第一名。据我所知,这是较早涉及船舶邮政内容的邮集。  相似文献   

16.
李乃山先生对收集绘画题材的极限片情有独中,世界各国绘画题材极限片已有1000余片,可谓洋洋大观。这也为他编组邮集打下较好的基础。2004年他编组了一框邮集《拉斐尔的艺术成就》,这也是他的第一部作品。2009年在北京市第四届现代集邮  相似文献   

17.
吴书庆 《集邮博览》2010,(10):46-49
2009年11月20日,在中国邮政邮票博物馆举行的北京市第四届现代集邮展览上,我的一框邮集《第五版天安门图普通邮票》,以97分的全场最高分荣获金奖,惊喜之余,未免感慨良多。选题我早就憋足劲想编部一框邮集。经过深思熟虑,选择了《第五版天安门图普通邮票》。为何?首先是这个题目的素材不多,迄今尚无编组五框邮集的可能,很适合一框邮集。  相似文献   

18.
毕晓光 《集邮博览》2001,(10):21-21
体育是人们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的重要方法,它以竞技的形式成为人们化生活的内容和各国人民之间加强联系的纽带,深受群众喜爱。正因如此,体育也成了专题集邮的一个重要方面,本中的5枚北京体育题材邮政日戳就是编组体育专题邮集的绝佳素材。  相似文献   

19.
目前国际集邮联合会和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对开放类邮集的评审规则均未达成共识,有关话题亦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尽管如此,越来越多的集邮者对开放类邮集表现出了莫大的兴趣,都希望亲口尝一尝。梨子’的味道。笔者根据观摩和制作开放类邮集的体会,认为要编组一部成功的开放类邮集,必须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相似文献   

20.
中华历史文明全国集邮展览于2005年11月6日至8日在湖南省澧县举行。按照邮展组委会的意见,划归邮政历史类别参展的邮政附加费邮集有13部,划归一框类别参展的邮政附加费邮集有3部。一、参展的邮政附加费邮集占有一定比例参展总计150部邮集中反映邮政附加费内容的邮集共16部,占16.6%;总计556框展品中邮政附加费邮集有68个展框,占12.2%。其中在邮政历史类别共展出25部邮集,而第一次获准参展的邮政附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