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为进一步满足新课程培训和教师教育的需要,人民教育出版社与百年树人集团联合推出“人民教育出版社新课程培训网台”(简称“人教培训网台”)。人教培训网台是以卫星网、地面网、有线电视网“三网合一”的传输模式为手段,将“天网——地网——人网——资源库”有机整合的培训教育服务平台。  相似文献   

2.
1.以打造信息化校园为龙头。信息化校园是士官学员信息素质培养重要的物质基础。面对 2 1世纪网络化、数字化的挑战 ,近几年我校按照总部和海军的统一要求和规划 ,依照“整体设计、分步实施”的思想 ,加快了信息化校园的建设步伐。先后投入巨资建成教员电子备课室、电子阅览室、信息管理中心、财会电算中心、多间多媒体教室以及规模较大的计算机中心 ,完善了电教中心。同时开通了军队教育技术信息网和校园局域网 ,全校绝大部分办公室、学员队和实验 (习 )室、教室联通了军网 ,大部分干部宿舍联通了局域网。现在全校官兵都可以通过网络了解校…  相似文献   

3.
在新课程改革中,历史教师应实现两大转变,首先转变思想观念:教师不再是单纯的“教书匠”,而是教学的“研究者”;教材不仅是“知识”,更是“范例”;教室不是单纯的“讲课室”,而是“实验室”。其次,转变行为方式:由重“教”向重“学”转变;由重传授向重发展转变;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由统一规格向差异性教育转变;由教学模式化向教学个性化转变。总之,在新课程改革中,历史老师应创个人教学风格,努力实现个性化教学。  相似文献   

4.
本文提倡“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即以能力培养为中心,在培养学生做事本领和做人本领两个方面开展教学),搞好高等职业教育。突破“三个中心”(教师、教室、教材),走出“三段制”(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抓好“三实”(实验、实习、实训与技术服务)教学,提高学生专业能力。  相似文献   

5.
以前的课程观念,认为教材(实际上过去的“教材”概念往往是指规定的文本)是唯一的课程资源:“以纲为纲”,“以本为本”,教师讲好“教材”,学生学好“教材”,就算完成了教学任务。教材以外的课程资源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新课程认为,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特别是教科书以外的课程资源是实施新课程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6.
《辽宁教育》2007,(10):9-10
一、加大教育投入,确保硬件达标 西岗区政府、区教育局不断地加强对学校的教育投入,确保“双高普九”工作顺利进行。先后为我校投入近百万元,建成了校同网,建设了两个电脑室,为每个教室配备了多媒体,改建了科学室,增加陶艺室、师生阅览室,配备了音乐、体育、美术、卫生等教学仪器没备,更换了学生桌椅,为教师购置了新的办公桌椅,为每位教师配备了电脑;  相似文献   

7.
喻建红 《考试周刊》2013,(83):48-48
新课程特别强调以学生为主体,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实施新课程,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体验课堂,做到“趣、活、新、实”,充分发挥认知主体的学习主动性,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8.
生物专用教室除了生物实验室、仪器室、准备室等“老三室”外,还有生物标本室、生物活动室、生物多媒体教室等“新三室”。下面结合我们的实践与探索,谈谈建设“新三室”的认识与做法。1生物标本定的建设与教学优势生物标本室是开展生物直观教学的基础设施。我们按照为教学服  相似文献   

9.
《异步教学研究》2005,(1):47-47,F003
以《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新课程异步教学理论”为指导,以服务课程改革为宗旨,充分发挥教育科研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先导作用,立足我校教学工作实际,以新课程异步教学为主阵地,在校本教研和校本科研的对接中,积极探索研究在实施新课程异步教学中提出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使教师们在小、实、真的校本科研课题的研究过程中,不断提高科研能力,实现我校校本科研的特色性突破。  相似文献   

10.
我校信息化建设投资300多万元,购置微机238台,建设了“千兆快速以太网光缆为主干,百兆交换到桌面”的校园网络系统,建设了网络中心、课件制作中心(教师备课中心)、多媒体多功能学术报告厅、多媒体计算机电子阅览室、多媒体计算机教室,多媒体计算机语音教室,所有教工办公室都配备了计算机,共30多台,网线已布到所有教室、办公室和教工住宅,所有教室都配备了投影仪和计算机,共布528个信息点,已初步实现了“班班通”、“室室通”和“家家通”的基本目标,满足了教师应用信息技术与本专业课程整合的需要,达到了共享因特网信息资源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为全面配合义务教育新课程的深入推进,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组织的“新课程远程研修”于2007年2月3日正式实施。研修以网络为支持手段,以解决新课程推进中教师的疑难困惑为线索,切实提升教师理解和实施新课程的能力与水平,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探索跟进教师日常教学、吸引教师全员参与的教学专业支持新机制,提高广大中小学校校本教研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12.
方明文 《湖北教育》2004,(11):12-12
农村是新课程实施的重点、难点区域,如何在农村学校中开展校本教研,县(市)级教学研究室担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本文就县(市)级教研室在校本教研中的推进策略进行探讨,以就教于同行。  相似文献   

13.
在实施新课程的今天,有效教学成为大家的共识,其中有效提问则是关键环节。因为新课程追求的是以问题为纽带的课堂教学,提倡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教室,带着问题走出教室。新课程课堂评价由注重结果性评价  相似文献   

14.
为了及时发现高中物理新课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厦门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基教室物理科组织市高中物理新课程指导小组成员分头到各校进行调研,并多次组织有关老师进行专题研究,商讨相关对策。下面就以福建省厦门市为例对高中物理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及相应的对策谈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15.
<正> 在美丽的厦门,不少小学设有“心理驿站”、“心灵导航室”、“心理咨询室”等专用教室,专门为同学们解决心理问题。这种教室实际上  相似文献   

16.
多媒体,这一现代信息技术的新兴产物,正乘着新课程改革的“春风”,走入千万间教室,步入亿万师生的视野,逐渐成为老师们在“新课标”实施中广泛运用的一门新型教学辅助工具,在各科教学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林静 《教学月刊》2005,(2):8-10
在我国这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出现了许多教育新现象、新事物。其中,教师的专业成长就是伴随着新课程的实施,被人们日益重视的新事物。教师的专业应该“专”在哪里?新课程的实施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了怎样的平台?在新课程的实施中如何尽快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本文就这几个话题展开探讨,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使广大教师和学校领导能将教师的专业成长纳入新课程的实施目标中,使新课程的实施不仅“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也“以教师的发展为本”。  相似文献   

18.
建立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既是新课程实践的需要,也是新课程顺利开展的制度保障。教学是新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学校是新课程实施的主阵地,教师是新课程实施的主体。为使学校、教师适应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并从中得到发展与提升,我校立足“以校为本”,坚持以课堂教学为主线,以教学研究为载体,大力加强课程改革研  相似文献   

19.
关于美国“发展数学课程”的评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义务教育阶段正在实施新课程实验,并且从2004年秋季在广东、山东、海南、宁夏四省(区)已开始进行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新课程能否实施好,教师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那么教师应如何使用新教材呢?“发展数学课程”(以下简称“发展课程”)是美国《中学数学教学》中的一章(《中学数学教学》是美国马里兰州马里兰大学数学系数学教育专业本科生使用的教材)。  相似文献   

20.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必然涉及到教学思想、课程内容、方法手段及教学组织形式或教学模式等方面的变革。1993年,我校确定的教学改革总目标是加强学校适应市场经济的办学能力和提高学生适应未来岗位的实际能力。为此,确定了各类课程改革的具体要求和措施,其中一条重要的措施就是“建立专业教室,推动教学改革”。一、专业教室的教学内涵目前中专校的理论教学(或课程的理论部分)大多本传城的“答涌动室”进行,以日耳相传为主要教学方法;对某些实践教学(如实验、实习等)常在具有某种实践教学功能的教室或场地进行,以实操训练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