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也是无产阶级教育革命的伟大先驱。在他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奋斗的一生中,教育始终是他进行战斗的一个重要阵地。他把反对旧教育和批判孔孟之道的斗争结合起来,对旧的教育制度、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批判。鲁迅关于教育工作的论述,总结了当时教育界两条路线斗争的经验,深刻体现了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初期对教育改革的迫切要求。今天,遵照毛主席关于“读点鲁迅”的教导,在学习马列和毛主席著作群众运动的新高潮中,对于在以华国锋同志为首的党中央的领导下,把无产阶  相似文献   

2.
毛主席指出:“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新民主主义论》)鲁迅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他非常重视教育战线的阶级斗争,对旧的教育制度和孔孟之道进行了无情的批判,同旧学校的黑暗势力进行了“韧性”的战斗,为“全盘改造”旧教育作了坚持不懈的努力。当前,我们学习鲁迅的教育革命思想和战斗精神,对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毛主席的无产阶级教育路线,继续深入地开展教育革命,深有启示。  相似文献   

3.
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鲁迅,是同旧世界殊死搏斗的骁将,也是彻底批判旧教育的勇猛战士。在他光辉战斗的一生中,不仅用文学作品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国民党反动派及其走狗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他还长期从事教育工作,对黑暗腐朽的教育制度,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鲁迅曾一针见血地指出:“这学校除全盘改造外,没有第二法。”(《两地书》)这战斗的呐喊,是对旧教育的根本否定,是他总结了长期阶级斗争经验之后得出的科学结论。我们学习鲁迅全面、彻底批判旧教育的斗争经验,对于深入开展同王张江姚反党集团的斗争,继续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进一步搞好无产阶级教育革命,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鲁迅自1909年从日本回国任教起,有近20年的教育工作经历,发表了许多有关教育的文章,鲁迅教育思想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对旧教育的批判。  相似文献   

5.
<正>《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一篇极富感染力的作品,鲁迅先生以如诗的笔触描绘了他妙趣横生的童年世界,同时也极有分寸地批判了旧教育制度对儿童天性的禁锢,深受老师和同学们的喜爱。在此,我想与读者挖掘的是,我们今天的学校教育,应该从中借鉴什么。一、在快乐中发展。鲁迅先生在"百草园"中  相似文献   

6.
鲁迅是一位以身作则的伟大的语文教育家。他的语文教育思想包括批判旧语文教育内容,重视语文教学规律,关注语文道德教育这三个方面的内容。研究鲁迅的这一思想体系对于研究现代语  相似文献   

7.
鲁迅不仅是一个文学家、思想家,而且是一个对人民教育事业有卓越贡献的教育家.他投身于教育事业,正是为了中国各族人民的解放事业,把教育当作为整个政治斗争和新文化运动服务的重要武器。他在批判旧教育和创建新教育的实践中,付出了巨大的智慧和力量,对新教育理论作出了重大的贡献,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遗产。因此,学习和研究鲁迅先生的教育思想、理论和实践经验,对我们今天进行教育改革,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长期以来,中学语文教学,往往把鲁迅小说的社会背景当做小说的主题。对小说主题的理解,当然可以有所不同,但应该从作者的创作本意出发。要分清鲁迅小说的背景和主题,需以小说文本为依据,也要联系鲁迅的创作思想。现在简单谈谈我对中学教材中几篇鲁迅小说主题的理解。《孔乙己》《孔乙己》的主题,一般认为是批判封建科举制度和教育制度,批判某些知识分子自身的弱点。诚然,鲁迅对封建科举制度和教育制度的本质有极其深刻的认识,是把对它的批判作为反封建主义的重要内容,毫不留情地对知识分子的弱点进行了剖析和批判。但《孔乙己》虽…  相似文献   

9.
再现鲁迅笔下祥林嫂、单四嫂子、爱姑、子君四位旧中国女性的悲剧命运,以此为基础,对造成她们悲剧命运的根源进行解读和分析,从而揭露封建礼教制度对旧中国女性的残酷迫害;进而揭示鲁迅对旧中国女性问题进行深刻思考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陈晓鹤 《考试周刊》2013,(50):20-21
鲁迅先生的《野草》是现代散文诗创作的高峰。《野草》中有九篇文章都采用"梦"的形式,以"梦"为创作意境。文章认为,这得因于"梦"的本质、特点与意义,是鲁迅先生"某种愿望的达成",是其忧国忧时、彷徨、苦闷心境的外化。借此非现实化的创作意境表达的是鲁迅先生对旧制度旧文化的否定与批判、对生存本质的叩问、对生死辩证的探究、对自由人格的思考。  相似文献   

11.
鲁迅不仅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而且也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他对旧教育的批判曾作出过重大的贡献,对教育改革发表过许多精辟的见解,有关儿童教育、青年教育、女子教育、美育、师生关系等,他都发表过许多真知灼见。本文拟就鲁迅先生的教育思想作一综合介绍,以期有益于今天的教育与教学的实践和研究。  相似文献   

12.
沙家浜记     
鲁迅是一位以身作则的伟大的语文教育家。他的语文教育思想包括批判旧语文教育内容,重视语文教学规律,关注语文道德教育这三个方面的内容。研究鲁迅的这一思想体系对于研究现代语文教学,推进当前的语文教育改革,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陶行知是中国现代杰出的人民教育家,现代职业教育最早的倡导者之一。他的一生都致力于批判和改革旧的教育制度,探寻中国民族教育发展的新出路。他一生都在从事教育,并且敢于批判和改革旧的教育,努力探索中国民族教育的新路。他针对中国教育存在的问题和现状,提出了以“生利”为宗旨的职业教育思想,对当时的职业教育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面对当前我国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形势,陶行知主张的教育即生活、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生活教育理论对于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4.
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现代无产阶级教育家。他一生以文艺界、教育界为战斗阵地,他从教有十多年之久,足迹遍及全国南北十四所大中学校。鲁迅先后发表论述教育的文章与书信七十多篇,在批判旧教育,提倡新教育,教导青年学生立志于永远进击,投身社会改革等方面,均有着光辉的思想与论述。本文试从鲁迅的教育实践及主张中,汇集与探讨他对于造就大群的战士的教育目的、批旧学新的教育内容、向传统教育方法挑战及推崇新教育措施等革新观点,以求对我们今天的深化教育改革有所启示与借鉴。  相似文献   

15.
“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鲁迅,一生英勇战斗,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他深切感到培养教育青年一代的重大意义,并积累了丰富的实际经验。他发出了强烈的呼声;“我们应当造出大群的新的战士。”今天,在全国深入开展揭批“四人帮”的斗争,实现英明领袖华主席提出的抓纲治国战略决策的胜利形势下,认真学习鲁迅的教育思想,继承和发扬鲁迅批判旧教育的革命精神,深入批判“四人帮”在教育战线犯下的滔天罪行,对于我们培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代新人,使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开创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革命事业后继有人,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鲁迅先生给我们留下了约计一百三十五万字、六百五十多篇杂文。这些杂文,深刻反映了二十世纪初期至三十年代中国社会的面貌;记录了中国人民从旧民主主义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历史,特别是无产阶级文化思想发展的历史;批判和打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国民党反动派及一切剥削者、压迫者,表达了人民的理想、愿望和要求,概括了中国人民同敌人斗争的非常丰富的阶级斗争经验。杂文是伟大的革命家、思想家和文学家鲁迅对中国文学作出的巨大贡献。中外许多鲁迅研究者都十分重视鲁迅的杂文,他们认为,“……  相似文献   

17.
鲁迅和《红楼梦》的现实主义传统同早期从事中国现代文学创作的其他主要作家一样,鲁迅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坏传统”采取了一种不妥协的态度。毫无疑问,他是中国传统的最有影响、也最有战斗力的批判家之一。他曾经告诫青年人要“少读”或“不读”中国书,是因为担心他们会受到旧文化的毒害。但是,他本人,甚至在少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鲁迅沿着"揭示国民性以唤起民众觉醒"、"剖析新时期知识分子性格与命运以探索革命出路"两条线索,并行交叉地高举现实主义批判旗帜,对封建社会旧的一切施以无情地抨击,为后人树立起一座民族反思与批判的丰碑。而张弦作为新时期颇有影响力的现实主义小说家,他自觉承继了鲁迅所开创的现实主义批判精神,在反封建礼教领域内揭开封建余毒留下的伤疤,深入剖析出新时期群众软弱、麻木的劣根性。同时,在揭示底层人物与知识分子劣根性的基础上,将笔触伸向了鲁迅所没有的批判对象领域,在批判所产生的影响力以及基调上进行了具有时代特色的拓新。  相似文献   

19.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青年杂志》(从第二卷起,改名《新青年》)上发表《敬告青年》一文,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在汹涌澎湃的新文化运动浪潮中,成就突出的是鲁迅———一个勇猛顽强的民主主义文化战士。1918年5月,鲁迅在《新青年》上发表了《狂人日记》。这篇小说猛烈地批判了封建宗法礼教制度,痛斥了一切所谓“仁义道德”旧礼教旧教条“吃人”的血腥本质。它是一篇对封建礼教的控诉书,号召人们奋起打倒“吃人”的旧礼教。之后,1919年4、5月间,鲁迅又连续在《新青年》上发表了《孔乙己》和《药》两篇小说。在《孔乙己》中,鲁迅通过对深受封…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对我国教育理论的创新与实践源于他对旧教育制度的批判和对改革旧教育制度所进行的探索。新中国建立后,毛泽东大力提倡教育创新,主张改革教学方法、考试方法,重视实践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毛泽东对我国教育理论的创新与实践,对今天大力推进教育改革,培养创新型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