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8 毫秒
1.
以贵州省黔东南州西江千户苗寨为研究对象,调查了村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分析了旅游活动对目的地社会经济文化影响的效应。结果显示:村民感知到旅游活动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增加了收入、改善了交通,但也减弱了村民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旅游活动对社区主要影响:外来常住人口增多,大量村民外出务工,景区空心化,景区管理重经济效益、轻文化保护,景区都市化严重,村寨民族文化同质化、商业化特征突出。因此,需要认清西江苗寨这种功能变迁的利弊,因势利导地处理好村民“二重性主体”特征,加强旅游开发中的村民参与,提高村民保护民族文化的责任与意识,创新、优化旅游开发管理思路与目标,促进西江千户苗寨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贵州在“十二五”期间大力推进实施城镇化发展战略,在这个过程中,民族村寨旅游产业的发展与民族文化保护之间的矛盾将日益凸显.以黔东南州南花村为例,研究民族村寨在旅游发展与传统民族文化保护之间存在的问题,提出民族村寨应将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作为旅游开发的核心,实行“政府扶持,社区主导,村民参与”的民族村寨旅游发展模式,保持民族文化的持续发展,建立旅游发展与民族文化协调发展的机制.  相似文献   

3.
地震遗址遗迹旅游作为一种新的旅游形式在四川蓬勃发展。文章首先对地震重灾区汶川县水磨古镇旅游业发展现状进行介绍,在现场调查的基础上总结分析了制约水磨古镇旅游持续发展的因素,包括客源地高度集中后继发展乏力、景区组织管理无序影响旅游形象和游览体验、旅游产业结构不协调经济效益低和旅游基础设施不健全支撑能力不足四个方面,最后提出了水磨古镇旅游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河北省通过发展旅游业实现脱贫摘帽的村落多达700个以上,且大多分布在“燕山—太行山”集中特困连片区,其旅游脱贫模式值得关注。旅游脱贫村落的农户生计可持续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效的关键。研究发现,“政府+村民+村集体”“政府+企业+村民”及“村集体自主开发”是河北省常见的三种旅游脱贫模式。为保障农户在旅游参与中的生计可持续性,自组织视角下的内生动力系统和他组织引领的外部支持系统对旅游脱贫村未来经济发展同等重要。实现从经济扶贫向非经济扶贫路径转向,与社会企业等他组织建立合作共赢关系,是推动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降低农户生计脆弱性的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5.
公共资源类旅游景区作为人类共同的财富,需要体现社会公益属性。然而,近年来,公共资源类旅游景区门票居高不下、节节攀升成为人们十分大心的问题。公共资源类旅游景区门票价格偏高、在景区总体收入中所占比例过高、门票价格调控不灵活、价格管理上“缺位”和“越位”等现状,使得应该从管理体制、法规政策、景区经营方面提出相应的针对措施,以促进景区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在新农村建设目标引导下,政府作为启动者、组织者和主要出资者;农村社区及村民作为发展主体;协调非政府志愿者组织及社会投资,以此资源配置和制度安排,构建乡村旅游的启动平台,是乡村旅游走出困境,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7.
枫香坡侗族风情寨在政府大力引导和扶持下,以其优越的自然条件优、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三体合一"的独特发展模式,在较短时间内取得了旅游业的极大发展。但潜在的诸如民族文化推广不够、交通和服务设施有限、村民参与度不高等问题,将会对其持续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必须在加大生态环境保护的前提下,突出当地村民主体地位,并准确定位景区功能,获取更多的智力支持,才能让民族旅游更好更快地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8.
在新农村建设目标引导下,政府作为启动者、组织者和主要出资者;农村社区及村民作为发展主体;协调非政府志愿者组织及社会投资,以此资源配置和制度安排,构建乡村旅游的启动平台,是乡村旅游走出困境,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9.
农村社会管理从传统社会到转型期社会,其管理主体、性质和功能都发生了变化;农村基层管理体制改革后,村民自治使村级组织不再是政权组织,而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以霍山县落儿岭村为例分析得出,农村社会管理有两方面途径:一个是切实贯彻村民自治制度,强化农村正式组织即村党委和村委会的管理;另一个是发展农村社会组织,发挥农村社会组织即村民自治对农村社会管理的作用。一个强有力的农村正式组织需要从几个方面建立,即发展村级经济重塑农村正式组织的权威,村级社会管理需要精英治理,村级社会管理需要制度化。  相似文献   

10.
本文阐述了旅游发展与旅游环境保护的现状与问题,提出了旅游持续发展和旅游环境保护周期循环模式以及旅游环境质量的全面管理和保护设想,对旅游持续发展与旅游环境保护的对策进行了分析,以期使旅游业得以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民族村寨旅游是我国旅游业中的重要组成部份,发展民族村寨旅游有利于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然而,我国民族村寨旅游在经历一段时间的发展后,有的很快衰落了,有的仍继续发展。在文献研究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以贵州黎平县肇兴侗寨为例,对其旅游业持续发展的原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2.
旅游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应该有自己的一些理论与学说。只有建立在科学的理论基础上,才能实现学科的持续发展。文章根据作者多年的旅游研究总结,提出关于旅游基础研究的几个学说:旅游概念的“圈层理论”、旅游本质的“樊笼理论”、旅游结构的“冰山理论”、旅游境界的“金字塔理论”。  相似文献   

13.
“主题公园”作为旅游产品中一项重要的内容,日益受到游客和投资者的欢迎,然而,来自高成本的压力、同行的竞争和较低的服务水平,制约了“主题公园”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培养高素质的服务与管理人才队伍,提供高质量的服务成为成功的重要因素。通过对“主题公园”人才需求特点分析,结合中国旅游教育发展现状,提出“主题公园”发展需与旅游职业教育相融合,与院校建立订单班等共同培养储备人才,根据青年学生特点,利用新媒体新科技精准招聘,最终做好从“育人、选人”到“用人”。  相似文献   

14.
大学治理能力是大学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大学制度建设是大学治理能力的体现。绩效考核作为目前大学治理的普遍手段,反映的是追求效率的管理思维,对推进大学治理从经验管理走向制度管理发挥了一定作用,但其负面作用开始显现。透过对科研与教学的绩效考核方式与逻辑分析,发现大学治理能力存在“过于刚性”的经验治理,导致“缺乏温度”的制度治理以及“理念偏差”的文化治理等困境。任何大学在建设高质量和内涵式发展进程中,都需要超越过于制度化的绩效管理,尽快走出以“工分制”为特点的绩效考核。改善大学的学术生态,需要提升治理者的治理理念和认知水平,探索科学导向的大学治理,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大学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15.
双元制与CBE教学模式有机融合的实践探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双元制”和CBE的比较入手,在对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旅游与饭店管理专业践行“双元制”和CBE教学模式及教学方法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了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学习借鉴国外职教模式应该注意的问题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在产业融合发展的背景下,民族村寨的乡村旅游和产业融合不仅是深化全域旅游的关键步骤,也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文章以国家4A级旅游景区——茂县坪头羌寨为例,通过对村民进行的乡村旅游感知调查,利用扎根理论质性分析方法,深入分析产业融合背景下四川民族村寨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和影响效应,总结出村民对乡村旅游发展的感知要素体系。结论显示,村民对乡村旅游的经济受益感知较强,对农旅融合形式感知强烈,对融合环境感知明显。提高旅游产业融合的深度和广度,建立乡村旅游合作社,加强宣传教育和政策引导将有利于民族村寨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旅游业危机管理的系统结构与实施路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旅游业危机管理系统价值的论述,从组织机构、行业内部结构等方面,论述了旅游业危机管理系统的构成要素,对旅游危机管理的系统结构进行了构思,提出了实施旅游危机管理的基本路径即在于从“旅游安全”和“旅游产业安全”2个方面进行全面的考察与审视.  相似文献   

18.
村民自治是我国实施基层民主的一项重要制度.村民委员会是基层群众性组织.借鉴“公司制”模式处理村委会与村企业、村党委和村民之间的关系,是实现村民自治的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以乡村旅游带动乡村社会经济全方位发展作为研究对象,讨论了在乡村旅游开发中如何保障村民的权益与和谐社会的构建问题。目前,在乡村旅游开发中由于资源使用和分配不公会导致村民之间的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加剧农村贫富悬殊,从而形成不同的阶层,导致社会矛盾与冲突,给乡村旅游发展和乡村和谐发展带来诸多不确定的因素。因此作者提出在乡村旅游开发中必须。维护好村民的权利和利益,只有这样才能构建好乡村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20.
村民对旅游扶贫效应的感知程度是评判旅游扶贫效果和惠及面的重要指标。随着我国各项旅游扶贫政策和措施落实,很多国家级贫困县通过大力发展旅游业,先后退出了贫困县名单,实现了脱贫摘帽。但旅游扶贫效果的好坏,需要通过村民旅游扶贫效应的感知研究来进行评价。以炎陵县炎帝陵社区为案例地,利用数理统计法和因子分析法,分析了当地村民对旅游扶贫效应的感知和态度。当地村民对旅游扶贫的正面经济效应表示赞同,对负面经济效应也持赞同态度;村民对旅游扶贫带来的积极社会效应感知强烈,但对消极社会效应保持中立态度;同时村民对旅游扶贫的正面环境效应和负面环境效应的感知都非常强烈,且看法一致。这说明旅游扶贫在促进贫困地区脱贫方面起到了很大作用,当地村民能够感知到旅游扶贫带来的积极效应。但同时旅游业的发展也给贫困区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因此,为充分发挥旅游产业的叠加效应和带动效应,持续巩固脱贫成果,降低旅游扶贫产生的负面效应,提出了针对性的改进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