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喷嚏的含意     
过去人们相信,一个人打喷嚏就说明他有危险——打喷嚏时灵魂会从躯体中跑出来“上帝保佑你!”是一句祝愿.帮你保住你的灵魂的祝福语。德语“Gesundheit”(祝你健康)就是类似的祝愿:爱尔兰语“felicita”也是类似的祝福。印度人会说一个意为“活着”的词.而当一个伊斯兰教徒打喷嚏时.他会称颂真主南非的祖鲁人一点都不害怕打喷嚏。他们认为打喷嚏表明有个友好的神灵在祝福。  相似文献   

2.
一认识程小橙的人都知道,她对双生这个词特别敏感。双生,就是双胞胎。程小橙对双生的定义是这样子的:双生,本是同一个灵魂,却因为某些不明原因一分为二,他(她)们只有在一起的时候,才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语言发生着迅速变化。在语言诸要素(语音、语法、词汇)中,尤以词汇特别是词义的变化十分显著。我们阅读古书时,往往因不明词的古义而难以通读。词义的变化有种种情况,有词义的引申、词义的扩大、词义的缩小等,这些变化是有轨迹可寻的,即能够清楚显现词义变化过程的。而有一些词,其古义和今义之间毫无共同之处,判若两词,通常管这种词叫做同形异义词。下面举例说明。 (肮脏) 现代汉语(指现代普遍话,下同)中,“(?)(?)”义为不干净,比喻卑鄙、丑恶。如说:“两个人做了一笔肮脏的交易。”“这个人灵魂肮脏。”但在古代,这个词有“刚直不阿、坚贞不屈、意气高扬、不同凡俗”等意思。例如: (1)魏元忠后迁中丞大夫,中间忤旨犯权,累遭谴责,下狱穷词,每欲引决。辄忆相者之言,复自宽解,但益(?)言事,未尝屈其志而抑其辞。(《太平广记·定命录·魏元忠》)——大意是说魏元忠在政治上虽屡遭挫折,但锐气不减,仍刚直不屈毫无畏缩地上书言事,言辞之直率激烈不减当初。 (2)猛虎伏尺草,虽藏难避身,有如张  相似文献   

4.
创新教育应是有灵魂的教育,因为“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集”(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创新德育更应是有灵魂的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说,如果德育未能触及到人的灵魂,未能引起人的灵魂深处的变革,就不成其为真正意义上的创新德育,因此对学  相似文献   

5.
彝族灵魂观认为,万物有灵,灵魂不死。人是有灵魂的,人死了以后,灵魂就离开了人的躯体到处游荡,所以要请毕摩(巫师)作祭,悼念死者,给死者的灵魂指路,让他尽快回到祖先的发祥地,同幽冥世界的祖宗在一起,重新劳动生息,接受子孙的祭祀,庇护后人繁荣昌盛。彝族灵魂观具有多元性、游动性、永久性、现实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6.
人的个体生命的存在具有多样性,其存在形式主要有"二元对立论"、"二元一体论"和"一体多元论"三类观点。个体生命存在的"三元一体论"将个体生命分为身体、心智和灵魂三个相互依赖而又相对独立的部分,由此引发出"基于身体存在的个体生命"、"基于心智存在的个体生命"和"基于灵魂存在的个体生命"三种个体生命形式,由此形成的生命(化)教育(学)的核心思想是教育要朝向人的身体、适宜人的身体和成全人的身体;教育要朝向人的心智、适宜人的心智和成全人的心智;教育要朝向人的灵魂、适宜人的灵魂和成全人的灵魂。  相似文献   

7.
中国人有谜语,外国人也有。外国人称谜语为riddle。它跟中国谜语一样,常在字(词)形、字(词)音和字(词)意上卖关子,就看你能不能灵机一动。Riddle除了可以益智外,也可以增进你学习英文的兴趣,不失为一种学英文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8.
英语中有些词是通过音节的复制或部分复制构成的,这些词被称为重叠词。重叠词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具有一定的韵律和节奏感。它们有的押尾韵,有的既押尾韵又押头韵,如:knick-er-bockers(纽约人),jiggery-pockery(欺骗),walkie-lookie(一种手提式摄像机)等就属于前者;而niddle-noddle(不断地点头),flipperty-flopperty(松弛地下垂着)等就属于后者。由于重叠词讲究韵律,读起来琅琅上口,听上去娓娓动听,让人听了有身临其境的感受,所以重叠词在文学描写中占据着不可替代的地位。下面我们来分类介绍英语中的重叠词。重叠词按照它们的词性主要分有4类:  相似文献   

9.
“一部真正的书 ,就像一个真正的人 ,既有体魄 ,更有灵魂。”(涂又光 :《〈竞争与转化〉一解》)。一部真正的学术著作 ,也像一个真正有作为的人 ,有其独特的个性和创造。涂又光教授所著《中国高等教育史论》(下称《史论》)便是一部有灵魂、有个性的独创性著作。《史论》始终把高等教育定位在文化里 ,用文化视角、站在哲学高度 ,坚持实践高于认识的认识论原则和特殊高于普遍的本体论原则 ,研讨和评价中国高等教育的历史 ,围绕中国高等教育的灵魂主轴 ,抓住重点 ,解剖麻雀 ,说清论透。中国高等教育的灵魂 ,便是被著者称为中国高等教育总规律的…  相似文献   

10.
<正>国家领导人在一次视察工作时讲了十二字要求:有灵魂、有血性、有本事、有品格。其中"有灵魂"一词放在12字之首,这也是国家最高领导人首次提到了"灵魂"这个词。灵魂是指人格、良心、精神、思想、正义、情感等,这使我想到了语文新课标三维目标之一的第三个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语文教材中包含着大量的情感因素:自然之美,民俗风情,科学精神,父母之爱,爱国之情,在教材中充分利用,细细品读,将会唤醒灵魂,培养学生高尚的道  相似文献   

11.
自学重点:1、学习本文先总括,后分述的方法。2、学习任弼时同志的崇高品质和伟大人格.导读步骤:一、令其“望见门墙”——1、借助字典,疏通字词.要求弄清字的形、音、义、词的释义和运用.弼(bi)踱(duó)渗(shèn)亢(kàng)深恩熟虑,无微不至、和蔼可亲、亢奋2、熟悉全文.二、为之“指点门径”——人的灵魂可以在生死攸关的紧要关头暴露出  相似文献   

12.
傣族先民信奉万物有灵的原始宗教,认为世间万物包括人和动物、植物,甚至一切无生物都有灵魂。南传上座部佛教传入后,部分地区对原始宗教的信仰仍然有所保留,一些地区开始渐渐转为信仰南传上座部佛教。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对西双版纳傣语念词的类型和特点进行初探,并以萨丕尔语言文化观为理论背景,旨在阐释西双版纳傣语念词中所反映的民族认知、信仰习俗。  相似文献   

13.
采用自由分类法探讨聋人的亲属词概念结构,并同汉族健听人比较.实验1和实验2要求聋人分别对汉语亲属词和手语亲属词分类.结果表明:(1)聋人的汉语亲属词概念结构有两个维度:亲属的亲密程度和亲属关系的性质.聋人的手语亲属词概念结构也有两个维度:亲属关系的性质和亲属的亲密程度.聋人对汉语亲属词和手语亲属词的分类既相似,又有差异.(2)聋人与健听人对汉语亲属词的分类既相似,也有差异,反映了汉语言文化和手语的双重影响.  相似文献   

14.
教育是灵魂的转向:从意见世界上升到知识世界,教育的核心在于灵魂体认知识的能力.灵魂精细繁复,悠远邃深,无始无终,广大幽深,通天彻地,知识亦复如是,乃人灵魂固有之能力.灵魂体认知识的形式和品质,或高或低,高者与人心性的精微、高尚、永恒精神相表里,低者与人心性的粗鄙相表里.接受精妙哲学(形而上学)之辩证法教育的人,才能胜任治理国家,因为国家诸机构,犹如人灵魂之精细繁复.这个时代的技术理性,使教育与人往下走,道德也沦丧为“粗俗而精妙的技术”,唯有思想经典教育方能提升人的心性.对于自己灵魂不能把握的知识,应该保持崇敬,知道自己没有那样的心性与机缘,也是一种有涵养的心性,以免亵渎灵魂,露出下等人的寒酸相,失去读书人的尊严.因为,灵魂与精神是不可侮辱的.  相似文献   

15.
当代著名词人、词学家月人先生的新著《月人词集 (二 )》(1 993- 1 996) ,最近由西安地图出版社出版发行 ,该集选收作者 37至 40周岁 4年间作品 1 0 0 0首 ,编为 2 0卷 ,每卷 50首 ,续接《月人词集》(1 979- 1 992 )。至此 ,月人词作问世 40卷计 2 0 0 0首。该集是月人先生公开出版的第六部词学专著 ,分别由东南大学曹济平教授和西北大学李志慧教授作序。月人词“合词谱、协音律、美声情、寓意境”,“题材广泛 ,感情真挚”,“既有豪放清雄之气势 ,又有婉约清新之笔墨”,是当代社会“真实而形象的记录”,值得广大文学爱好者欣赏、阅读、收藏…  相似文献   

16.
夏娟 《快乐阅读》2013,(23):107
音乐是形象艺术,想象力是音乐的灵魂。当一个人把灵魂给了音乐,世界就把听觉和灵魂都给了他,叩开音乐的灵魂,往往会有一种"身在红尘,心在青山"的况味。一、让节奏助推想象节奏是音乐的骨架,如果没有节奏,旋律就无法表达。小学生学习音乐的第一步就是逐步掌握节奏的知识技能。教学时,可让学生听琴拍手读,要求一字一拍手,二分音符拍两下手,读词时字音要拖够两拍。遇有一音一字唱多拍时,利用拍手唱数法  相似文献   

17.
解密幸福     
(一)   幸福是灵魂的香味.   仅有物质的满足是不够的,人的生活还包括精神世界的丰富.   仅有精神世界的丰富是不够的,最为重要的是还要有灵魂层面的追求.   ……  相似文献   

18.
一部真正的书 ,就像一个真正的人 ,既有体魄 ,更有灵魂。朱九思教授文集《竞争与转化》的灵魂 ,集中表述为《大学生命的真谛》。大学是有生命的 ,生命是有真谛的。 (什么是“谛”?“谛”就是“意义”。)生命的真谛就是灵魂。著者说 :“大学生命的真谛是学术自由 ,追求真理”(此书 89页 ) ,又说 :“学术自由 ,追求真理是大学的灵魂”( 93页 )。关于学术自由 ,著者回想到“80年前 ,蔡元培先生任北京大学校长 ,就宣布‘思想自由 ,兼容并包’”( 90页 )。我亦举一例 :梅月涵 (贻琦 )先生 1 945年在日记中写道 :“对于校局 ,则以为应追随蔡孑民 (…  相似文献   

19.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课本(苏教版)第八册《九色鹿》一文中第8自然段有这样一句话:“您与一个灵魂肮脏的小人来滥杀无辜,难道不怕天下人笑话吗?”笔者认为这一句中“灵魂肮脏”和“小人”在语意上有重复之嫌。查《现代汉语词典》,“小人”有二个意思,符合本句的解释是:指人格卑鄙的人。而“灵魂”有四个意思,符合本句的解释是:人格;良心。“肮脏”有两个意思,符合本句的解释为:比喻卑鄙、丑恶。灵魂肮脏连在一起的意思为“指人格或良心卑鄙、丑恶”。所以本句应该改成“灵魂肮脏的人”,或删去“灵魂肮脏的”这个定语较为妥…  相似文献   

20.
周怀凤 《语文天地》2012,(19):13-14
人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从一个人的眼睛中,往往可以透视这个人的灵魂。我们也知道"诗有诗眼,词有词眼,文有文眼","眼"即是诗词、文章的关键处之所在,理解了"眼",就理解了诗词或文章。下面结合笔者的一些课堂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巧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