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坦白说,当教师并不是我的初衷,而是无奈之下的偶然。那时候,我作为一个贫家的孩子,心里想的就是一个饭碗——固定的工作,因此,高考前患得患失,忧心忡忡,最后不得不在志愿表的最后一行填下“服从”二字。这样,我就“服从”到了教师的岗位。  相似文献   

2.
何为“教育”?教育就是“将学过的东西忘得一干二净时。最后剩下的东西”,教育家B.F.SKINNER如是说。当那些有形的字母、公式、定理、篇章从我们的大脑消失的时候,最后剩下的东西是什么?我想,应该就是作为一个独立“人”的本身,其内涵就是“人文主义精神”在一个人身上的存留度。  相似文献   

3.
思念絮语     
一、“想”是“心”的“相”互交流,想你的我,该怎样与你互诉衷情?二、调酒师,把“无奈”和“牵挂”调在一起,叫我醉不倒也醒不了。莫非这滋味,就是想你的时候?思念絮语@辛云$安徽省涡阳第一中学  相似文献   

4.
放学时,老师布置今天的作业:把学的拼音“a”抄满一页。同学们回到家,都认认真真地抄开了,一个不多、一个不少地把格子填满,惟独一个小孩没有这样做,他想,老师不是说写满就行了吗?于是,他只在整页纸上工工整整写了一个大大的“a”字。当小非把这个故事告诉我的时候,他说,自己就是这个小孩。看得出,他的眼中有一些自豪。“那后来呢?”我问。“后来,老师严厉地批评了我,说我小小年纪就投机取巧,再以后,我也没有做过这种事了。”我轻轻一笑,有一点惋惜,也有一点无奈。我想,如果当时老师能站在更高一点的角度对小非来一点鼓…  相似文献   

5.
许微微常常想,自己什么时候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人呢?或许永远都不可能。她说:“我觉得上帝真不公平,为什么有些人既有姣好的容貌又有很高的智商,而我却什么也没有。”我无奈地耸耸肩,说:“上帝怎么想的,我和你都不会知道。咱们唯一能做的就是用后天努力去弥补先天不足。”许微微听后,嘴噘得都能挂油瓶了。要知道她是个懒散惯了的人,若是教育她如何去勤奋、去努力,就像是对牛弹琴,白费力气。  相似文献   

6.
心情心事     
自《笑傲江湖》上映后,我与好友都注意上了“巍子”。接着,我们又在《没有家园的灵魂》、《非常接触》、《温柔陷阱》中看到他,并越来越喜欢他。课余,我们总会侃侃“巍子”,看到屏幕上的他,心中甜蜜蜜喜滋滋的。有时我俩也傻乎乎地想:天涯何处不相逢,多多查找报刊和网站,说不定就能找到他的联系地址。可是,“现实总是有些无奈。美好的结局漫漫期待……”任贤齐的歌声在耳边盘旋,我边吟边想:追星怎么就如此无奈?我只是想了解一个真实的他,见一见他,和他说几句话。我知道这也许是个无法实现的遥远的梦,可是,我真的想圆心中的…  相似文献   

7.
我的烦恼     
我的烦恼———就是“没有烦恼”。自从我上了初中之后,妈妈对我加倍“呵护”,真使我成了一个“心无杂念”、“无忧无虑”的小女孩了。以前,每次回家就要先放下书包,帮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那时并不是我想干,而是妈妈非要我帮她“分担”一下,现在,干家务活我已习惯成自然了,可是妈妈却又说我要好好学习,把一分一秒的时间都用在学习上。玩,想必是孩子的天性,以前每逢双休日,妈妈就会放我去找找同学或是朋友大玩特玩,说是“劳逸结合”,而如今,她又说女孩子自个儿出去不太好,呆在家里又有什么不好的嘛……无奈之下…  相似文献   

8.
童年,或许大家都以为最后一个“六一”就是你远行的日子,但我想对你说:“你永远居住在我心中最阳光的土地。”  相似文献   

9.
最近,我参加了一个以培养“搞笑”能力为目标的培训班,培训班的上课内容之一就是狂背“搞笑”教材。这本教材可是内部资料啊,很保密的。我本来不想“献丑”,无奈你们都是我的好朋友,我就公开其中一部分吧,你们看了以后,不可以传给其他人看哦!  相似文献   

10.
期中的时候,遇到班上一个女生的家长。谈起其女儿的作业,这位家长一脸的无奈:“我女儿其他什么都好,就是作业慢,让我和她爸头疼,想了多少法子,但就是不见效果。老师,你有什么好办法吗?”看着家长期待的目光,我答应试一试。可是怎么做才能管用呢?我的心里也没有底。  相似文献   

11.
自从三年前女儿考取硕士研究生,就有不少朋友说我家有个乖乖女,向我讨教“育女经”。如今女儿又考上了博士生,朋友们更是不依不饶要我交流经验。我被逼无奈,想了想告诉他们,如果硬要说怎么培养女儿的,那就是一句话,坚持磨难教育。  相似文献   

12.
某教师在考前指导时云:考试作文一定要“远看一朵花”。言外之意是,一定要装扮好作文的外观。细细品味,此举既高明又无奈:高明在作文首先要给阅卷老师一个好印象;无奈在学生的写作素材贫乏,考试既是针对学生又是评估老师的手段,不美化美化作文的外观,又有何奈!其实,我在此只是想反思一下:学生为何缺乏“写作素材”这一重大的“历史遗留”问题。  相似文献   

13.
佚名 《内蒙古教育》2007,(4X):37-37
有一个渔村住着甲乙两个船长。有人问甲船长为何要天天出海捕鱼?甲船长一脸无奈地说:“为了赚钱讨生活。”但乙船长的回答则不然,他精神抖擞、神采奕奕地说道:“我喜欢海,喜欢他的澎湃汹涌,喜欢它的无边无际,出海是我每天最想做的事。”  相似文献   

14.
我深刻地感受到我们的教育正处于一个深入改革的重要时期,面对“艺术”课程的挑战,我感慨过、徘徊过、无奈过、担心过,也研究过、追求过、兴奋过,但也失败过。而这所有的一切只能让我做出最后的决定,那就是:去面对现实、  相似文献   

15.
10月 7日星期三天气晴   下了晚自习,我和同伴骑车回家。   路上,她问了我一道脑筋急转弯问题:“有一只鸡和一只鹅都被冻在了冰箱里,为什么鸡先被冻死,而鹅却没有 ?”我说:“鸡本来就是死的。”她笑着说:“不对,再想想。”我又想了想回答:“鸡是冻在冰箱上面,鹅被冻在下面。”她又连连摇头,“不对,不对。”我再也想不出更“离奇”的答案了。最后同伴告诉我“鹅”就是企鹅,“谁会钻这个字眼想到企鹅呢 ?”我们两个人都笑了。   晚上,我讲给妈妈听,妈妈却板着脸对我说:“一天到晚不务正业,尽想这些怪问题,怎么不把心…  相似文献   

16.
“画”作业     
初当教师,很想在自己带的班里最先折腾出个教育改革什么的。于是今天一个点子,明天一个点子。有一天,学生居然也给我出了一个点子。“老师,我们的语文作业也该改革一下了。”我觉得挺新鲜,低头问这个一年级的小家伙:“你知道什么是‘改革’吗 ?”“就是变得不一样。”他回答的倒是简单,可我却着实想了几天。  因为自己也是刚从学校毕业,语文作业对我来说仍是记忆犹新。大不了就是生字、解词、摇头晃脑地背诵课文以及老师的一个个勾勾、叉叉。现在想“改革”,改成什么样呢 ?  一节语文课给我提了个醒。  这天,正巧学生字“写…  相似文献   

17.
一天下课后,一位女同学问我:“老师,汉语里表语有什么特点?”我当时感到奇怪,后来一想,她问这个问题大概是因为英语中有表语这个概念而连及汉语的。我向她解释说:“汉语里也有表语,一般把‘是’字句后的部分叫表语,也有把谓宾叫表语的。”说完后学生仍是一脸的疑惑,而我亦无奈。三年后,一个轮回过来,我又一次任高一年级的课。一次课间,又有一位女同学问了同样的问题,我又一次陷入无奈之中。  相似文献   

18.
线人     
“妈,我想换个班!”我把碗里的最后一粒米扒拉进嘴里,终于鼓起勇气说出这句话。妈只顾盛汤,看都不看我一眼。“为什么?说来听听!”还是爸把我当回事儿。“班里同学给我起外号叫我线人!”“什么?什么是线人?”妈听到一个新词,顿时来了兴趣。“线人就是……”我嗫嚅着。“唉!你妈不看电视,不懂!线人,香港警匪片里管在黑社会卧底的或通风报信的这类人就叫线人!跟特务、间谍意思差不多!”“谁这么叫你?”“汪尧!”我脱口而出,再掩嘴巴已经来不及了。“你看!你看!难怪人家叫你线人,你刚才就是线人!”爸拍着我的脑袋,笑着…  相似文献   

19.
张立信  李艳 《班主任》2013,(9):28-29
今天,一个高高大大的男孩悄悄来到我办公室,一脸无奈地说:“老师,我可以问您一个问题吗?”我赶紧放下书,说:“当然可以,请坐,非常感谢你对我的信任。”  相似文献   

20.
换一种方式     
我是一名幼儿教师,也是五岁儿子的妈妈,常听同行老师说:“别人的孩子好教育,自己的孩子教不了。”对此,该怎么办呢?想起那天带儿子去超市,除了我帮他选的一大兜东西外,儿子非要几包“不是逗你玩”的小豆豆。明知道这些零食不吃最好(上面连生产日期保质期都没有),可任凭我磨破了嘴皮子,儿子只认一个理:“我们班小朋友吃过,我也要吃。”当时我真想不理他走出去,可这样儿子强忍的泪非掉下来不可,为一角钱的零食,还怕人笑话,但如果依了他,下次……最后,我来了个折衷办法:只买一包。我不得不承认,虽然生气,虽然无奈,这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