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潘惠 《文教资料》2007,(6):122-123
道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华裔女作家谭恩美的小说《喜福会》讲述的故事体现了道家的一些思想。  相似文献   

2.
美国华裔文学对中国文化的传播作用是毋庸置疑的。本文通过研究美国华裔文学作品中的中国传统文化因素,探索美国华裔作家文学作品中的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以给读者或外国人诠释更丰富的中国文化内涵及其中国传统文化特点。《吾国吾民》(My country and My People)是林语堂乃至中国作家最早向西方介绍中国和中国文化的一部重要著作。本文通过对林语堂《吾国吾民》这部作品的仔细研读,提炼其中所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加深和扩大广大读者对美国华裔文学作品与中国传统文化关联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道教文化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一直对中国文人产生着久远而深刻的影响。汪曾祺作为20世纪的“乡土作家”,其创作也深受道家思想的浸润。在汪曾祺的作品中,时时表现出对大自然的亲近之情,处处流露出与世无争、致虚守静的人生观。这些无疑都与道家贵自然、顺天命的思想一脉相承。  相似文献   

4.
论20世纪中国文学中的传统文化精神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文描述了20世纪的中国作家在创作实践中对中国传 统文化精神的继承和创造性阐释,分别论述了儒家、道家精神对现代文学的深刻影响,显示了传统精神与传统文化的紧密联系,这对于我们感悟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现代因素,对于进一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积极精神,实现中国文化的现代化转型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5.
当代新道家应该是站在时代前列,回应现代新儒家、新佛家和现代西方文明,以图复兴道家文化的一代大师。从这个意义上来讲,陈撄宁才是当之无愧的当代新道家的开拓型人物;继承自家文化的道统是中国传统文化代表人物普遍的心理历程,陈撄宁为代表的当代新道家构建新道家学说的努力与历史上的中国知识分子一样,是一种"经学忧患意识"形态之道统论的体现。在道教人才缺乏的现当代史上,陈撄宁代表了道家文化现代重构的洪大声音,体现了强烈的弘扬传统、复兴中国文化,引领世界文化潮流的强烈要求,其在中国思想和文化史上的地位,与新儒家的冯友兰和新佛学的太虚大师差可比拟,在现当代史上,陈撄宁先生是儒释道三家传统文化现代转型中道家文化现代转型的杰出代表,代表着一座三角鼎立的文化高峰。  相似文献   

6.
与司马迁相比,班固具有鲜明的崇儒思想,但班固却不是唯儒家思想是从。在《汉书》里,道家思想仍然有相当的体现,其中明引或暗用道家学说的地方并不少见。班固对道家思想给予了相当的肯定并吸收了其较多的合理成分。班固在《汉书》里体现的道家思想可从其家学渊源和自身遭际中寻找出答案。  相似文献   

7.
理解和分析文学作品中所体现出来的西方经典神话原型与中国民间故事,对我们从整体上把握作家的创作意图是非常有利的.本文从神话原型角度出发,分析美籍华裔男作家赵健秀的代表小说《甘加丁之路》中的神话原型框架,探讨了华裔男性寻找本我文化属性、重塑阳刚形象的过程.展现了美籍华裔作家特殊的成长环境、创作背景与种族记忆交织作用下产生的文本思想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8.
道家思想是中国思想和文化的奠基之一,随着道家在中国文化历史语境中显学地位的确立,使得道家学派精英的主导思想及经典论述成为"智慧的标尺",影响着中华民族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中国人的处世哲学乃至深层思维方式都有道家思想因子。  相似文献   

9.
中国画的道风禅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尤 《文教资料》2009,(13):44-46
中国画与道家文化和禅宗素有密切联系。禅宗是佛教与本土道家文化相结合的中国化的佛教教派之一。在长期的绘画演变发展中,道家文化和禅宗思想对中国画产生了重要的内在作用。本文旨在分析道家文化和禅宗对我国国画艺术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赵执信是清初著名诗人和诗歌理论家.他论诗推尊“诗中有人”,强调诗歌的真实性,体现了道家“崇真”的思想.他在诗歌创作中批判现实,大胆讥讽当世君主,体现了道家“无君派”思想.辨析赵执信诗文中的这些道家思想,有助于人们正确理解他的文学作品和理论主张.  相似文献   

11.
上博楚简(三)中《彭祖》篇,主要记述了彭祖与耆老关于“为人”之道的谈论,明显地具有道家抱朴守素、知足不争的思想。故此,《彭祖》应是一篇黄老道家的作品。  相似文献   

12.
《远游》是一篇存异颇多的楚辞作品。本文以王子乔的成仙要诀为研究对象,将其与先秦道家著作和早期仙话分别进行比对,意在探究该要诀的思想特征并试图对由此所引发诸问题做以新的诠释。  相似文献   

13.
王猛 《鸡西大学学报》2012,(10):134+147
西汉初期,统治者及其谋臣在重塑整个社会道德体系与整和国家政治理念方面,究竟用何种伦理思想作为其外在依据和精神依托,可以说也有一个认识和发展的过程,而他们最终选择了儒家和道家的伦理思想作为其主旋律,并在不同时期试图把其伦理思想与政治有机融合,直至董仲舒天人感应,君权神授"新儒学"的提出,使儒学定于一尊,而后黄老之学让位于儒学,一定意义上实现了儒学与政治实践的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14.
“朴”是道家文化的核心和理想,内涵丰富而深邃。“朴”的根本意义在于“素朴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朴”文化中蕴涵着丰富的创新之思和创造智慧,对建设和谐社会和精神文明有多方面的思想启迪意义。在构建和谐社会,倡导创新精神的今天,应充分利用道家这一思想文化资源,借鉴其思想智慧,以利于解决阻碍和谐、创新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5.
王阳明的家庭背景、自身的身体状况及思想上的困惑都是他与道教结缘的主要原因。王阳明对道教的态度既有欣仰,又有怀疑。年青时期他对道教道本论和内丹学思想多有吸收,晚年时期又对道教长生不死之说及清静无为思想进行批判。总的来说,他的良知说与心之本体思想受道教思想影响是非常大的。  相似文献   

16.
云南花灯与云南洞经音乐在其音乐感受上有其相似之处,究其原因是洞经音乐是根源,而花灯是枝叶.洞经音乐源于道教音乐,而道教音乐又是唐大曲的溯源,花灯又是唐大曲的发展和变异.于是云南花灯与云南洞经音乐就有了相似之处.  相似文献   

17.
《汉志》与《隋志》的道家文献目录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书·艺文志》和《隋书·经籍志》的道家文献有很大的差异,二者在数量、种类、形式、收录标准、注解等方面的不同,体现了道家的影响从黄老道家向老庄之学的演化。  相似文献   

18.
太清宫乃唐朝地位极为尊崇、极为特殊的尊祖重道的大道观,同时也是当时道教的最高学府,道教的学术研究机构——崇玄学、崇玄馆的办公所在地。唐玄宗及其后诸帝出于政治、宗教等方面的需要,其道教造像秩序以尊祖崇道、外儒内道为设计理念,依据造像人物的政治地位和政治身份,在选材用料、比例大小和在建筑空间中的安放位置方面,进行政治上和宗教上的匹配设计和空间安排,将祖先崇拜、道教信仰和政治艺术整合为以造像艺术为中心、以道教科仪为特色的综合艺术。  相似文献   

19.
The classic works in Canadian Literatures that advantageously elaborat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ublimation under the background for Canada's particular history,geograph y,climate,religion,demographic factors,generation,development and continuous construction of Canadian literatures.The greatest masterpieces can highlight powerfully the certain mindset of Canadian and the permanent theme for Canadian Literature:keep working hard for survival and love bravely.Meanwhile,modern people will learn a lot from reading Canadian classic literary works.  相似文献   

20.
中学语文中的外国文学问题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和教材最新的变化为讨论其中涉及的外国文学教学的性质 ,外国文学选目及评价方面的变化和意义 ,新形势下外国文学教学的策略提供了现实条件。外国文学中译本 ,是中国文学的特殊组成部分 ,是现代白话文的特殊组成部分 ,所以也必然是中国语文的一部分。新版大纲和教材的外国文学选材范围大幅度拓宽 ,评价趋向多元化 ,同时保持了意识形态的连续性。面对如此教学实际 ,从人性、社会批判、命运或象征三层次提炼和整合作品主题是教学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