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勇  叶福逊 《教师》2011,(21):26-26
《杠杆》是苏科版物理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第一节的教学内容,整个教学过程的难点是力臂概念的确立以及力臂的作图方法。为突破力臂的概念这个难点,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在归纳出杠杆的概念,  相似文献   

2.
力臂的概念是《杠杆》一节教学中的难点,也是学习杠杆平衡及应用的基础,以下是力臂概念的几种引入方法:一、体验法器材:厚的硬纸板、剪刀做法:师设问:用同样大小的力,怎样剪厚  相似文献   

3.
力臂概念的引入历来是杠杆教学中的一个难点.笔者分析了苏科版、沪科版及北师大版物理教材,发现这几种版本的教材都是直接给出力臂的概念,而回避引入概念这一难点.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了解到,学生如果对力臂概念不能深入理解,则在接下来的学习中会出现很多困难.如不能正确找到力臂,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无法判断力臂是否在杠杆上  相似文献   

4.
在简单机械"杠杆"的教学中,了解杠杆的构造(5要素)是教学的重点,会画杠杆的力臂是教学的难点。而杠杆的力臂既是探究杠杆平衡条件实验的基础,也是杠杆分类的依据之一。教师在教学时一般都是通过反复作图来强化力臂,虽然学生在短期内能形成一定的力臂概念,但时间稍长就容易遗忘。例如,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实验完成后,学生存在杠杆只有在水平静止时才处于平衡状态、力臂在杠杆上等错误认识。在教学过程中,笔者通过对学生作图题易错点进行分析、归纳后  相似文献   

5.
力臂概念的建构是初中科学教学的几大难点之一,而力臂既是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基础,也是杠杆分类的依据之一,所以如何引导学生成功而准确的建构力臂,是我们物理教师经常探讨的难点话题.本文论述如何将定滑轮和杠杆进行整合,巧妙地设置冲突,引入“力臂”,突破难点.  相似文献   

6.
杠杆是生产和生活中普遍使用的一种简单机械,充分地认识杠杆的五要素对理解杠杆的工作原理、运用杠杆工作原理解决问题至关重要。其中力臂概念的建立是初中科学教学的难点。在建立力臂概念的过程中,最首要的是要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运用最简单的实验来引导学生。  相似文献   

7.
1中考考点分析 1.《简单机械》重点是力臂和杠杆平衡条件;难点是力臂的概念和力臂的画法.学习时必须弄清以下两个方面:(1)运用相关的几何知识理解力臂的概念和力臂的画法;(2)做好实验,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出题类型主要有填空、选择和作图等。用杠杆平衡条件讨论三种杠杆,学习时要联系生活中的杠杆来分析认识三种杠杆,出题类型主要有填空、选择。有关滑轮重点是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实质,难点是判断“滑轮组”的省力情况。用已学过的杠杆知识进行分析、出题形式大致有填空、选择、作图等形式。  相似文献   

8.
杜静 《物理教学》2012,(5):37+36
"力臂"概念是"杠杆"一节课的教学难点,也是初中物理概念教学的几大难点之一。其困难的原因是,教师很难让学生理解影响杠杆平衡的是"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而不是"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难以向学生展示"力臂"的含义。在教材的处理和教师的教学中,通常采取以下两种方式。  相似文献   

9.
在《力臂与杠杆平衡》的教学中探讨了让学生经历力臂发现的情景与概念形成的过程,以及让学生在一般情形下发现和理解杠杆平衡规律.通过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发生思维的碰撞与联系,让学生的学习产生了发现的惊奇与乐趣.  相似文献   

10.
“杠杆”是简单机械一章中非常重要的一节,其重点之一是力臂的学习。力臂的概念比较抽象,在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忽视了力的作用线在引入力臂概念时的重要性,学生很难理解力臂概念。另一个重难点是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课本上探究了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的平衡条件,对于杠杆不在水平位置平衡、力的方向与杠杆不垂直等情况下杠杆平衡条件没有探究,不能体现杠杆平衡条件具有普遍适用的特点。于是,笔者通过自制实验教具突破本节的重难点。  相似文献   

11.
2012年11月份,笔者上了一节"杠杆"的公开课,其中力臂概念的建构不仅是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但由于力臂这个概念比较抽象,加之学生在形成正确概念之前已从生活经验中形成了前概念,即力臂是从支点到力作用点的距离,这样对新概念的建构带来一定的困难.  相似文献   

12.
教材 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四年制初中《物理》第一册第十三章第一节 教学设计 1. 能在生活中识别杠 杆. 2.会画力臂. 知识与技能 3. 理解杠杆的平衡条重点 杠杆的平衡条件. 件,分析解决简单的问 题.教 教学 实现从生活→物理→ 学目 生活的认知过程.倡导 关 1.杠杆中力臂的图示.标 过程与方法 难点 学生从生活中认知和 键  2.杠杆平…  相似文献   

13.
一、"力臂"概念的教学困难长期以来,"力臂"一直是初中物理概念教学的几大难点之一.其教学困难的"症状"主要表现为:1.在教的方面的"空降"现象教师难以向学生展示"力臂"概念的清晰、确切的物理意义,无法展示其对杠杆转动的实际影响,不能向学生明示概念引入的必要性,只好将概念凭空地、囫囵地灌输给学生.2.在学的方面的"空心"现象即学生由于没有获得"力臂对杠杆转动影响"的相关物理事实的支持,没有获得相应的抽象概括、生成"力臂"概念的内部思维过程的支持,只能将"力臂"概念的学习退化为鲜有理解成分的、纯粹的记忆过程.由于以上原因造成了学生对概念的掌握不够牢固,一旦面临新的或较复杂的问题情境,就会不自觉地产生"认知背叛",如将力臂误作"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等等.二、几种难点突破的尝试与不足针对上述教学困难,不少教师在实践中积极探索,尝试化解难点,突破"力臂"教学这一"瓶颈",目前见诸于各类物理教学杂志中的教学尝试主要有以下两种:1.讲授练习式  相似文献   

14.
陈伟 《物理教学》2020,(2):50-51
利用自制教具,设计三次探究过程,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学生对杠杆经历由特殊到一般,由个性到共性的认知过程,弥补了教材仅以直杠杆以偏概全得到结论带来的缺憾,同时借助弯杠杆,建构了力臂概念,有效地突破了教学难点。  相似文献   

15.
一、杠杆平衡条件实验仪 因多数老师在杠杆平衡实验教学过程中,总是先定义力臂,然后利用单个杠杆水平平衡,用这种特殊情况进行验证杠杆平衡条件。这样做的结果将不利于学生对力臂概念的理解,不利于学生科学思想的形成,不利于学生探索能力的培养。为了在该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并在实验中直观、自然、科学地得到力臂这个物理概念,我设计出了“杠杆平衡条件实验仪”。 杠杆平衡条件实验仪主要由支架、杠杆、镜尺组、钩码  相似文献   

16.
力臂是《简单机械》这一章的核心概念,贯穿全章,正确理解它,可以帮助我们透彻理解三种杠杆(省力杠杆、费力杠杆、等臂杠杆)、杠杆平衡条件、动滑轮(定滑轮)的实质等方面的知识.但在平时学习中,很多同学常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为了帮助大家走出力臂概念的误区,下面笔者尝试着对这个概念作一个剖析,供同学们学习时参考.  相似文献   

17.
要科学地理解“杠杆平衡条件”,学生在认知上必须达到两个层次的要求:一是知道力的作用效果是使杠杆转动;二是理解影响转动效果的重要因素“力臂”,常规教学中对第二点采用的是“给出”,学生缺乏对力臂概念的思维建构过程,会为以后利用杠杆平衡条件解决实际问题时造成认知障碍。  相似文献   

18.
初中物理中的力臂的教学是个难点,难就难在学生易把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视为力臂。显然,要突破这个难点,教师若照本宣科,把力臂的定义直接介绍给学生是不行的,在这节教学中,我采用画图、实验、设疑相配合的教学手段,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将力臂的主要教学过程叙述如下,供同行们商榷。 首先,将书上本节教材每个图画在黑板上,介绍有关物理定义、名词(杠杆、支点、动力、阻力、力的作用线)。  相似文献   

19.
杠杆画法小口诀王梅(西安市高新一中,710075)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杠杆力臂的画法是一个知识重点,也是知识难点,是研究简单机械的知识基础.但学生在画杠杆的力臂时,经常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针对他们出现的错误类型,我给学生编写了“杠杆画法小口诀”,让...  相似文献   

20.
在初中杠杆内容学习中,力对杠杆的作用效果与力臂有关为其重要内容,但其中的力臂作图一直是学生难以掌握的一个知识点。当力的方向改变时,力臂的大小也随之改变;尤其是,力臂随力的方向改变而改变的动态过程成了学生难以突破的难点。若能制作一个当力的方向改变时,就能及时显示出力臂大小情况的演示仪,则能以直观、形象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突破这一难点。为此,笔者根据几何定理"圆的直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