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华社太原5月21日电(记者帅政)山西省左权县干部苗世明自幼从借报、抄报到集报,30年苦心专注报刊收藏,现已收藏古今中外报纸30611种368712份,杂志10221种55154册,图书3266册,其藏品引起国内外普遍关注.今天,上海吉尼斯总部为苗世明同志颁发了"报刊收藏吉尼斯之最"证书.  相似文献   

2.
广播电视报的定位是"影视文化生活娱乐类报纸"。发展到今天,大多数城市的广播电视报已经将触角延伸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把服务生活作为自己的重要内容。比如《营口广播电视报》,就被称为"百姓的报",它的办报宗旨就是服务广电,服务百姓。报纸的内容也相应地分成  相似文献   

3.
目前,平顶山日报社旗下拥有平顶山日报、平顶山晚报、平顶山手机报、平顶山新闻网"三报一网"及平顶山报业广告公司、报仁达印刷公司、报仁达文化产业发展公司、报仁达汽车销售公司等经营实体。"与时代同步、与读者同行"——平顶山日报连续六届荣获河南省"十佳报纸"称号:"记录昨天、服务今天、影响明天"——平顶山晚报荣获"全国地方都市类报纸最具影响力十强"称号。  相似文献   

4.
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现有报纸2000余种,然而,其中直接服务于占全国总人口70%的农民的报纸仅有四五十种,千名农民平均拥有不到1份报纸。在这仅有的四五十份农村报中,只有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的南方农村报、大众报业集团的农村大众报等为数不多的报纸发行量尚算可观。由此看出,时代发展到今天,  相似文献   

5.
《传媒》2012,(3):45
"报纸正在消亡?请暂缓发布讣告。有关美国报业的坏消息绝大部分来自发行量位于前20位的所谓主流大报,而最新数据却是:占报纸总数97%的各类社区报却长兴未艾,这才是这个国家的真实心跳!"在美国,大报频频倒闭的今天,我们并不清楚"社区报"的威力竟是  相似文献   

6.
王擎 《新闻记者》2012,(8):40-42
《明尼苏达日报》是全美发行量最大的学生报纸,曾获得"2010年全美最佳学生报"的荣誉。本文对2010年9月到2011年2月期间出版发行的《明尼苏达日报》进行内容分析,尝试描述、总结美国大学校园报纸的编辑特色。  相似文献   

7.
《纽约时报》的6次重要改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报海中的藉藉无名之辈成长为今天"报纸中的报纸",在保持编辑方针(包括新闻方针和社论方针)相对稳定的前提下,平均20年左右进行一次较大的改版,是《纽约时报》保持今日赫赫地位的法宝之一.  相似文献   

8.
1940年3月25日,在中国革命圣地延安,一张崭新的大众化报纸——《边区群众报》诞生了。 毛泽东是这张报纸创办的倡议者,亲笔题写了报名。周文是这张报纸的创办人,成为报纸的第一任社长。 今天的《陕西日报》和当年的《边区群众报》有极亲密的血缘关系。《边区群众报》开初是中共陕甘宁边区委员会的机关报,后来是中共中央西北局的机关报,1948年1月10日更名为《群众日报》,毛泽东又一次题写了报名。1954年10月16日,《群众日报》又更名为《陕西日报》,变成中共陕西省委机关报,一直出刊到今天。因此,陕西日报社的人一直把《边区群众报》当作《陕西日报》的前身,把周文尊为报社的首任社长。五十四个春秋过去了,每当陕西日报社庆的时候,报社的同志总是深切怀念自己的第一任社长周文和老一辈边区群众报人,缅怀周文创办《边区群众报》的伟大历史功绩和他对大众化报纸做出的杰出贡献。  相似文献   

9.
刘洁 《今传媒》2012,(10):153
正常说"新闻是历史的草稿纸"、"今天的新闻就是明天的历史",报纸承载着记录当下成为历史的责任,报纸与历史是"近邻",但是,中国当代报纸修史的很少,《旗报——深圳特区报史稿》就是这"很少"中的一部著作,它面世本身就显得有些特别。中国记协原主席、人民日报社原社长邵华泽认为《深  相似文献   

10.
梳理中国报纸民生新闻的发展历程:从1979年至1994年的形成期,到1995年至2006年的繁荣期,再到2007年至今的转型期。总结中国报纸民生新闻取得的主要成就:强化报媒受众意识、促进报业体制转型、推动社会制度改革。由此展望中国报纸民生新闻的走向:强化新闻选择意识、加强深度报道、坚持"民生"方向并借鉴公民新闻理念。  相似文献   

11.
李凌 《新闻世界》2012,(10):77-78
在一百多年的发展历史中,报纸副刊从可有可无的“报屁股”发展到今天报纸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且拥有了内容好、种类繁多的副刊体系。本文重点分析了上世纪90年代以来报纸副刊的变化和成因,并对暴露出的问题进行了反思。  相似文献   

12.
免费报纸"本土化"进程困难重重。2008年新闻纸奇缺未了,数字化报纸已捷足先登;社会转型的负面扰动,国民仍需高丰裕度的"观点报"媒介;读者消费层次偏低,直接影响到免费报纸利用广告来回收发行成本的盈利模式。这三个现实性问题是免费报纸目前在"本土化"进程中需要突破的三个瓶颈。  相似文献   

13.
在网络媒体日益普及,新媒体不断涌现的今天,报纸媒体已经清醒地认识到,"报网融合"是新闻传播以及传媒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和必然趋势。虽然,国内上百家报纸都推出了数字报纸、建立网络版,开始积极投入报网互动的实践,但要使报网融合走向纵深发展,还需要进一步突破和创新。在以往的报网融合研究中,学者多从媒介经营管理和新闻传播的角度进行探讨,本文试从新闻报道业务层面做一些粗浅的研究。以新闻报道流程为主线,分别从新闻报道叙事形式创新和内容配置融合以及报  相似文献   

14.
报纸据全国报纸普查统计,河北省现有报纸61种,其中省、地、市、县党委机关报20种,企业报11种,科技报4种,文化报3种,经济报6种,教育报、广播电视报6种,农民报2种,工人报、少儿报、政法报、体育报、社会生活服务报、晚报和文摘报共计9种。上述报纸有29种是1980年以后创办的,报纸期发数达520.57万份,全省平均8.6人占有一份报纸。发行量最大的是《大千世界》报,到1986年底,发行量已突破一百万份。从全省宏观来看,一个  相似文献   

15.
在数字媒体迅速发展的今天,报纸面临着生死存亡的挑战.但就在这个时候,由中南传媒集团主管、潇湘晨报独资创办的《快乐老人报》却于2009年9月28日正式创刊.《快乐老人报》逆流而上的创举,体现了其创办者长远的市场目光与开拓精神,同时,也体现了其危机意识. 目前,《快乐老人报》发行量已突破130万份,成为我国老龄类媒体发行量第一的报纸.《快乐老人报》的成功,可以说,是从战略到战术、从宏观到微观的创新成就了百万《快乐老人报》,这些创新也使得老人报不老,反而呈现出勃勃生机.这些创新突出体现在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一、惨烈的报业竞争催生“特色办报”中国的报业从过去有报无市,到今天已是“报风骤雨”,地市级报纸要从2000多种报纸中站起来、活下去,单单靠正面宣传、主旋律等“常规武器”,肯定难以在今天的“报风雨”中立足。报纸又是公共商品,无密可保也无密可言,所以,在尝试了各种办法之后,几乎一致的结论是:站在“地方”的土壤上,突出“地方新闻”特色,才能长高、才能壮大。一些全国性的报纸向地方推进,且市场份额越来越大。一方面,一些省级晚报如《羊城晚报》、《扬子晚报》以百万、甚至逼近两百万的发行量,向所在的省内各地市及周边地区覆盖;另一…  相似文献   

17.
齐心协力谱新篇──写在《西南电力报》出版1000期之际姚国寿,肖保国创刊于1984年元月的《西南电力报》,时至今天已经出版了1000期。十一载心血勤耕耘,曲曲赞歌颂光明。从第1期到1000期,从小报到大报,报纸走过了一段发展之路、进取之路,这是集体劳...  相似文献   

18.
常云 《青年记者》2007,(20):84-84
行业报是中国经济类报纸的主要存在方式,曾长期担负着中央各大部委机关报的角色,并与中国改革开放同步走入繁荣。20世纪90年代以前,中国行业报通常被称为"产业报",或者叫"部委机关报"、"专业报"或"产业经济报"。1998年中国报协产业报委员会正式提出了"行业报"这一称谓,即专指中央部委所属的全国性的经济类专业报纸,服务行业领域涵盖工矿、交通、运输、建筑、信息、商贸、金融、工商管  相似文献   

19.
陶丽 《新闻爱好者》2011,(19):14-15
1995年世界上第一份免费地铁报"Metro"在瑞典诞生,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地铁报作为一种新型的报纸种类,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形成较大的规模和广泛的影响。2003年上海出现了大陆地区的首份免费地铁报《I时代报》,这份由计算机报转型而来的地铁报曾一度引发关于国内免费报纸的大讨论。2008年7月,当时国内的4家地铁报——上海的《I时代报》、  相似文献   

20.
报纸发展到今天,纯文艺体裁的作品逐渐失去其在副刊的领袖地位,而副刊在一些新生报纸出现后,因其扩展自己的领域,以前副刊中常见的散文也进入了大散文时代.散文则成了家庭生活类报纸的主要体裁,那么传统副刊的散文有变化么?是怎样的变化?本文以<家庭百科报>副刊版--"青园茶坊"为例,试分析副刊散文的类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