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锐 《围棋天地》2007,(14):69-72
全国各地学棋的孩子们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加着。与此同时,围棋培训市场也在迅速膨胀之中。作为中国围棋的中心,北京同时也成为了围棋培训的中心,而身处北京的各家高水平围棋道场更成为了围棋的“最高学府”。一批又一批从道场走出来的少年棋手,必将成为未来中国棋坛的主力军。对这些小棋手来说,围棋与道场几乎占据了他们少年时代的全部生活,这些难忘的成长经历将永远无法逆转与复制,在这里所发生的一切,都将对他们的一生产生重要影响。所有关心围棋的人们,怎能忽略道场和道场中发生的故事呢?  相似文献   

2.
棋儿视线     
围棋的普及 下面是白江治彦与渡边惠子的一段对话。 白江:在围棋的普及方面,从欧美回来的你想必也有一些心得吧。 渡边:在欧洲人看来,围棋是一种乐趣,所以愿意沉浸在这种围棋的乐趣中的人也很多。 白江:其中会有些相当积极的人吧。 渡边:是的,通过这些人可以教会他们身边的人下围棋,这样围棋在欧美也可以更快范围更广地普及开来。 白江:在欧美,都有一些什么围棋设施呢? 渡边:那里也有很多象样的围棋机构。也有一定的围棋氛围。在户外,还有如图所示的这样透 明的棋盘,会 吸引很多的对 围棋感兴趣的 孩子们。从这 一点来看,围…  相似文献   

3.
灵动一鸽     
刘世振 《围棋天地》2007,(19):70-73
上海女子围棋有着极为辉煌的过去,华学明、芮乃伟、杨晖这些叱咤世界女子棋坛的人物都是出自上海,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上海女子围棋称霸一方,无人可望其项背。然而随着时光的流逝,上海的女子围棋出现了一段真空期。而唐奕适时的出现,及时地弥补了这个空白。[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彬彬 《围棋天地》2004,(13):9-9
在中国职业棋界为冲击世界冠军而倍感重压的这些年,笔者经过留心观察,发现业余围棋的状况更加不容乐观,并因此而“杞人忧天”:如果不下力解决好业余围棋的问题,职业围棋能迎来真正的春天吗?  相似文献   

5.
大众与小众     
《围棋天地》2008,(15):17-17
围棋要普及,要发展,围棋要培育市场,拓展市场,这些都已经是老生常谈。肯定有人会说,现在这方面缺的不是理论,而是实际的行动。  相似文献   

6.
  赵家强 《围棋天地》2007,(16):55-58
在过去,围棋给人的印象是长考多、行棋深谋远虑、变化无穷无尽等等,充满了神秘感。但是,随着近来电视棋战越来越多,围棋的快棋化特点日益突出,给人一种举重若轻的感觉。另外,随着围棋快棋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围棋比赛的质量也受到了巨大的影响。因此,围棋界对于这些现象表现出了越来越多的担心。[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立足于本手、好形,符合围棋艺术唯美的要求。然而,在围棋之美中,除了本手、好形这些“规定动作”之外,当然也包括“自选动作”。如果极端地排斥俗手、愚形,那就是片面的甚至是狭隘的了。  相似文献   

8.
何云波 《围棋天地》2013,(7):97-102
中国古人言说围棋的方式,不光通过言语与文字,也借助于图像。中国古代留下了不少以围棋为题材的绘画、工艺美术作品。对这些绘画,美术界与围棋界都缺乏专门的学术研究。围棋史与围棋文化学者,在其著作里,尽管也会配以各种围棋“图画”,成为所谓插图本图书,但这些图往往是文字的附庸、文献的辅助说明材料,而不能成为专门的研究对象。  相似文献   

9.
十所前,真正的世界怕业余比赛只有一个,那就是在日本举办的世界业余围棋锦标赛,而近些年来,随着围棋的国际化,国际性的围棋交流和赛事越来越多。但大多数棋友可能并不了解。这一期我想借《棋艺》一角,向大家介绍一下这些规模大的世界业余比赛,此文的重点将不是比赛成绩,而是赛事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围棋天地》2014,(9):17-17
这些日子.围棋赛场上又接二连三地出现了各种状况,这些状况本质上说来.其实与围棋的真正技术环节无关,但是却又直接构成了对围棋和棋手的拷问。  相似文献   

11.
赵学民 《围棋天地》2006,(11):68-68
围棋起源于中国,已有约4000年历史,是极具东方智慧特质的瑰宝。围棋的发扬光大离不开广泛的群众基础,这一群众基础不仅是中国、亚洲,还应是世界性的。要想使围棋这一国粹走向世界,围棋文化的国际化普及工作十分重要。现在,围棋规则的国际化工作正在进行,但是围棋还没有国际化的名称、术语等。笔者作为一名围棋爱好者,深感围棋普及的重要性。既然要普及围棋,不应该只是哪一国的围棋的普及,而应将围棋看成是世界的,等世界认识了围棋,也就认识了东方,认识了中国。  相似文献   

12.
如此说教化     
刘星 《围棋天地》2010,(15):112-112
往昔曾见天地上多有名人传记、访谈之类,大抵总是说高官大贾作家名流之类如何如何喜爱围棋,围棋为他们的人生和事业提供了怎样怎样的帮助,便似乎围棋可以成为成功的条件,而没有围棋,这些名流便也并非今天的他们。  相似文献   

13.
段嵘 《围棋天地》2013,(3):134-161
韩国围棋能够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至本世纪最初十年的前几年。建立绵延约十年之久的霸业,当然离不开曹薰铉在首届应氏杯上击败聂卫平带来的爆炸性影响,离不开李昌镐与李世石这样天授韩国围棋的英才,这些毋庸赘言。  相似文献   

14.
隆威 《围棋天地》2008,(6):99-99
2月17日,由东北围棋教学研究会主办,沈阳市树国围棋培训中心承办,沈阳市大东区少年宫、沈阳市王宁围棋学校、沈阳东弈围棋培训中心等围棋培训机构协办的沈阳市第5届树国杯围棋定段定级赛在沈阳大南一小举行。  相似文献   

15.
读后 编后     
《围棋天地》2005,(23):95-95
围棋的社会定位 看完《韩国围棋的忧思》一文,我的心中久久不能平静。韩国作为围棋强国,能居安思危,放眼未来,让人震撼。振兴中国围棋,应该是政府、社会、棋手共同的责任,就目前而言,首先应该明确围棋的社会定位:围棋应该是一项群众性的智力运动,而不仅仅是职业棋手谋生的手段。实现这一定位,就需要围棋运动主管部门发挥作用,在更多的普通城市甚至是乡镇开展围棋普及活动;要发挥二、三线棋手的作用,大力培养围棋教师,使他们成为基层地区围棋普及的主力军;制作围棋入门类电视教学片,  相似文献   

16.
24.日本棋院1971年新的日本棋院在市谷落成,从高轮将本院迂到千代田区五番街。在东京有现在的本院和1954年八重洲围棋中心两处;在千叶省有围棋职业棋手培训中心(即千叶围棋研修中心);在大阪有关西总本部、名古屋有中部总本部。这些地方的围棋活动基地,对围棋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围棋天地》2007,(23):1
近日,由凤凰国旅、法国围棋协会、法国旅游局、法国航空公司、《围棋天地》杂志联合组织的赴法国围棋交流旅游团,在北京“天地间围棋会所”举行招募仪式。据悉,此次是法国围棋协会首次向中国围棋选手及爱好者发出邀请,并希望有更多的以围棋为主题的旅游团体赴法交流。  相似文献   

18.
彭宝瑞 《围棋天地》2006,(12):74-74
2006年第10期《围棋天地》上登载了张燕先生的文章《青海藏族围棋》,读之颇感兴趣。从文章的描述可知,藏族围棋与中国古代围棋有亲缘关系,“密芒”应当是研究古代围棋的活化石。因此对青海藏族围棋的发掘整理应该是十分必要的,不管是围棋工作者还是文化艺术研究学者、专家都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9.
围棋是我国古代珍贵的文化遗产,经过了数年的锤炼,到今天更加焕发出无尽的魅力。越越多的人喜爱围棋,渴望领略围棋那纵横开阖、溯迷离、惊心动魄的风采。但围棋入门易,精通,对于围棋爱好者来说,往往阻于对棋理的理解难以提高。这时就需要对围棋的历史,尤其是与兵法的渊源作一了解。千来扑难而其  相似文献   

20.
围棋为中国古代人民所创造,历经4千多年的发展,目前围棋已走向“国际化”。围棋的健身价值,在于开发人的智力,锻炼人的意志。近20年来中国围棋的水平,较之日本、韩国已处于下降趋势,中国爱好围棋的人低于日本、韩国的人口比例。学校《体育与健康》课开设围棋项目很有必要,普及围棋,从儿童抓起,从学校抓起,走出一条从学校培养围棋后备人才的新路,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