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何春奎 《师道》2006,(3):33-33
教学《陈涉世家》,两课时的教学任务已经完成,剩下的时间我留给学生朗读、理解。在一片琅琅书声中,我看到一个学生拿着书指指点点,与周围的同学讨论,看似愈来愈激烈。我便叫起他,问什么问题,说来大家听听。“我不同意书上对‘苟富贵,无相忘’的注释。”我一愣,不会吧?但转念一想,让同学们来讨论讨论,也可增加对这句话的理解。我便对他说:“谈谈你的看法吧。”“书上的翻译为‘如果今后谁富贵了,可别忘记咱穷哥儿们。’我觉得应该这样翻译:如果有一天我富贵了,不会忘记大伙的。”“对,应该是这样。”刚才与他讨论的几个同学也在下面附和着,当…  相似文献   

2.
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改倡导的重要学习方法。很多教师已经有意识地把这种先进的教学形式引入到数学课堂。但如果仔细观察,就可以发现大多数小组合作仅仅停留在形式上。即教师抛出一个问题(或者学生提出一个问题)后,在教师的授意下,学生立即三五成群围成一组,教室里顿时响起一片嗡嗡声,学生七嘴八舌,让人感觉小组内每个人都在发言,两三分钟后,教师喊一声"停",学生们立即各就各位,由小组代表(往往是固定的)站起来发言,学生一张口就是:"我觉得应该……","我认为应该……"。很明显这种合作学习进入了难以自拔的"误区"。  相似文献   

3.
初步体会了《石灰吟》的“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这一诗句后,有位学生突然问:“老师,我们习惯说‘粉身碎骨’,可这句诗中却用‘粉骨碎身’,这里的‘粉骨碎身’与“粉身碎骨’意思是不是一样呢?为什么要用‘粉骨碎身’呢?”刹那间,教室里寂然无声,我也愣住了。这可是我事先根本没想过的问题。我略一思忖后,笑着说:“谢谢张楚同学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非常有价值的问题。现在就让我们利用集体的力量———小组合作学习,解决这个问题。各小组的同学想想准备怎么办。”生:查字典,查资料。(教室里热火朝天,各小组争先恐后翻阅《成语字典》…  相似文献   

4.
语文学习小组的同学们又讨论开了。今天的讨论是聪聪出的问题,他说:"常听见电视广告里说‘发型秀’,其中的‘秀’和‘秀发’中的‘秀’意思一样吗?""应该是一样的吧。"芳芳马上接嘴道,"‘秀发’就是美丽、漂亮的头发,‘发型秀’就是美丽、漂亮的发型。我这样理解,对不对?"  相似文献   

5.
最新版《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小学课堂应"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而"真学课堂"对小组合作学习的定位是:"科学建立班级学习小组,创设氛围,提供平台"。"教师要提高指导合作学习的能力,精心设计合作学习内容,及时化解合作学习中的问题,提高合作学习的针对性、有效性。""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表达’习惯,发挥跨组合作(这应该是小组合作的扩展)、师生合作的学习优势。"因此,小学语文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协调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6.
美国著名教育评论家埃利斯曾说过:"如果让我举出一项符合‘改革’这个术语的教育改革的话,那就是合作学习,因为它建立在坚实的基础之上。"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形式受到格外的重视,这一种学习形式有助于学生在交流、交往中学会学习、学会倾听、学会合作。但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很多小组学习只是流于形式,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那么,在数学课堂中如何才能更有效地开展合作学习呢?  相似文献   

7.
“老师,今天您让学习委员跟我结成帮扶对子,可是我一点也高兴不起来,因为您是这样说的:‘为了帮助后进生,我们决定成立学习小组,由一名优等生和一名后进生结对子,谁来帮助他?’老师,您为什么要当着大家的面把我跟学习委员结成一个帮扶对子呢?我什么时候才完全不跟‘后进生’这个羞愧的名词沾上边呢?”  相似文献   

8.
近日读了王栋生老师的《我主张"静养式阅读"》(《人民教育》2012年第2期),文中所言所感无不是我们耳闻目睹司空见惯的现象,读后反复咀嚼,内心久久不能平静!文中谈道:"学校是传道授业之所,教师本是读书人,学校教育的常态,是让学生跟着读书人在一起学习,而不是传授‘考试学’,带领学生‘模拟’、‘预测’、‘课课练’。"王老师字  相似文献   

9.
无论是专家讲座还是教师评课,我们经常会听到这样的话:"不要忘记我们姓‘语’"、"不要耕人家的田,荒自己的地"等等。这些话常常会引起我的思考:  相似文献   

10.
"高效"与"生本"是同胞兄弟,先有"生本",才有"高效"。语文课堂应该着眼于学生实际,还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学会等待。本文从"‘等待’在学生吟诵朗读时"、"‘等待’在学生苦思冥想时"、"‘等待’在学生唇枪舌剑时"、"‘等待’在学生练笔评析时"四方面结合教学实践谈谈个人体悟。  相似文献   

11.
正自2004年初中英语新课标实施以来,为了提升学生英语实际应用能力,全面提高学生自身素质,以教师、教材为核心的传统的教学模式逐渐被摒弃,自主、合作和探究的新教学模式成为主流。自此,小组合作学习的英语教学模式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被广泛应用。一、小组合作学习概述合作学习被誉为是当代教育理论影响最大的成果之一。早在1997年,美国著名教育评论家埃利斯就曾评价说:"如果让我举出一项真正符合‘改革’这一术语的教育改革  相似文献   

12.
一、生本教育是发动学生学习的教育哪个老师敢说"我的课堂没有学生睡觉?"几个月前,我刚到这所学校工作,令我感到头痛的是:学困生太多,很多学生厌学或者根本不学。一个班如果只有三、四个学生上课睡觉,我就非常欣慰了。有一次全校教师进行校本培训,我说:"哪个老师敢说‘我的课堂没有学生睡觉’?"我望着大  相似文献   

13.
张海英 《考试周刊》2013,(46):34-34
<正>怎样激发学生参与高中语文学习的热情并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环境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与思考,从以下方面展开论述。1.触动学生的"兴奋点",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罗杰斯说:"教学过程中只有让学生处在一种无拘无束、自由畅达的空间里,他们才会尽情地‘自由参与’与‘自由表达’。"对于刚刚进入高中的学生来说,文言文的基本语法知识是一道障碍。如果只是单纯地就语法讲语法,就会使学生对文言文学习丧失兴趣。  相似文献   

14.
杨桦 《宣武教育》2005,(5):9-10
美国著名教育评论家埃利斯指出“如果让我举出一项真正符合‘改革’这一术语的教育改革的话,那就是合作学习。”在合作学习中有多种互动方式,而小组合作学习因其十分重视人与人的交流、交往,能帮助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而日渐成为学生重要的学习方式之一。但并不是所有教学内容都适宜小组合作,在教学实践中,我认为只有把握小组合作学习的最佳时机,才能使其发挥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15.
窗外在喊谁     
正当我们在赏析课文第5段时,一个学生发问:"‘雨,该是一滴湿漓漓的灵魂,窗外在喊谁’中雨在喊‘谁’?"我说:"你认为呢?""我猜是大陆。本文写作于十年前,大陆发生了‘大跃进’‘文革’等事件,这不刚好是所谓的‘鬼雨’吗?"我说:"你的联想能力不错,但如果是这样的话……""老师,我觉得是前一句的‘他’,因为前一句说到‘他’的迷失。如果是大陆的话,应该用另一  相似文献   

16.
这样"钻"     
[案例]语文课上,我们正在学习朱自清的散文《春》,这是一篇文质优美的文章,学生学得兴趣盎然。突然,一学生站起来说:我认为‘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的‘钻’写得好,因为它把小草写活了。”听了该生的发言,我习惯性地问了一句:为什么说一个‘钻’字就把小草写活了?钻’还可以用哪些字来代替?”话音刚落,学生纷纷发言:生1:长。生2:冒。生3:顶。……我又习惯性地问了一句“:作者为什么用‘钻’,而不用‘长‘’冒’‘顶’等其他的字?”(学生沉思片刻)生1:用上“钻”字,就是把小草当作人来写,把小草写活了。生2:可我觉得用上“冒“”顶”,也是…  相似文献   

17.
正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地数学学习活动不是单纯的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的主要学习方式,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获得知识、获取方法。"那么如何才能让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地动起来呢?我通过班级实施的小组合作学习,谈谈个人的一些观点和看法,愿与广大同仁共同探讨。我所教班级尝试小组合作学习已近一年,看到每个小组成员都踊跃发言的情景,我觉得自己在过去的时间里,有些观念和方法的确有些陈旧。新课标提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在以往的教学中,我力求每一节课都能讲得通俗易懂,特别是教学难点,我会  相似文献   

18.
美国著名教育评淦家埃利斯曾说过:“如果让我举出一项符合‘改革’这个术语的教育改革的话,那就是合作学习。因为它建立在坚实的基础之上。”所谓合作学习,就是指课堂教学以小组学习为主要组织形式,根据一定的合作性程序和方法促使学生在异质小组中其同学习,  相似文献   

19.
<正>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通过一段时间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我认为"‘精中’高效‘6+1’模式"中,教学流程的"导"和"评"体现了教学中教师的主导地位,"思""议""展"环节则充分体现了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6+1"模式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思"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议""展"则充分体现了小组合作学习。可以说,小组合作学习的质量直接影响一堂课的效率。所以我认为在我校推行的教学改  相似文献   

20.
缘起长期以来,计算教学给很多教师和学生留下了枯燥乏味的印象。怎样让计算教学焕发出生机与活力呢?我曾对此进行了几番探索和尝试,不仅教学效果不理想,反而使自己陷入了更大的困惑与无奈之中。直至我读到特级教师张思明的这段话:“教师不要总是自己当‘导游’,而应该把‘导游路线’设计的‘天机’有意识地泄露给学生,使他们能体验出‘导游’是怎么当的,从而自己也能尽早成为‘导游’。”我仿佛曲径通幽般地豁然开朗,终于找到了继续探索前行的方向,进行了一次更具突破意义的尝试。实践一、准备定向,诱发学习欲望(课件出示右图)师:同学们,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