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老子的思想博大精深,其中蕴涵着丰富的"和谐"的生态美学思想。老子的和谐思想以道论为其理论基础,"道"是老子哲学的最高范畴,道的基本特征就是和谐。老子的"和谐"的生态美学思想主要包括"道法自然"的自然和谐之美、"自然无为"的社会生态和谐之美、"万物齐一"与平等共生的和谐之美。和谐是老子美学追求的最终价值和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2.
中国人总是将自己看成是自然万物的一部分,视天地自然则如一大生命,一流动欢畅快活之大全体,影响及中国美学则形成其重生、贵生的特点,认为作为宇宙自然生命本原的"道"既是生命的基础,生命活力的源泉,也是构成美的原初本源.这一特点在老子美学思想中有最为充分的体现.应该说,老子美学就是生命美学.因此从生命美学之维来考察老子关学思想,最能揭示其精髓.  相似文献   

3.
生态批评对生态美学的发生具有诱导作用,它促进了生态学和后现代哲学、伦理学思想的美学性融会.它以切近生态自然的"新感性"方式改变了传统美学的感知方式,使自然美有了阐释和实现价值的可能,使美学成为"自然的返魅"的有效途径,从而在生态圈境域上构建了差异化生态美学语境.  相似文献   

4.
论先秦时期道家思想的美学追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老子和庄子为代表的道家美学思想是先秦时期重要的美学派别,它与儒家美学思想既对立又互补,奠定了整个中国古代美学思想的根基.道家美学思想是建立在"道"的哲学基础之上,所以不可避免的带有明显的消极和避世思想,但由于其包含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道家美学思想中的自然和谐的审美观点和浪漫主义的审美创造思想又较儒家美学思想有所进步,对中国后世的美学思想和艺术创作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5.
冀志强 《天中学刊》2012,27(6):50-53
谈及老子美学,基本上会涉及《老子》通行本第二章的内容。人们大多认为本章中的"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这句话反映了老子美学中关于美丑区分的所谓辩证思想。这种理解事实上是经不起推敲的,它并不符合老子整体的哲学思想和特殊的哲学思维。《老子》第二章关于"美"的论述,实际上正是要否定我们日常的关于美丑的定性与区分的做法。在他那里,在形式上区分美丑是没有什么意义的,真正的"美"是大"道"之"美",这个"美"是"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这便是老子否定常人美丑区分的美学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老子的美学思想进行了研究。文章认为,老子是我国伟大的美学家,他的美学思想以“道”为至高范畴,具有原始美、自然美、纯朴美、辩证美等显著美学特征。老子美学思想是中华美学的主要精神源头之一,也是世界美学园地中华彩独放的荦荦大者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老子的美学思想做了简单论述,主要集中在对老子哲学体系中的美育思想的分析,对《老子》中一些独特的审美概念进行了阐释,并讨论了学习老子美学思想对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从生态存在论美学观看庄子和海德格尔,其思想中有着浓厚的生态美学意味。庄子的"齐物论"和海德格尔的非人类中心主义思想正是生态美学生态平等观的古代阐释。庄子所构想的"天人合一"与海德格尔崇尚的"诗意栖居"实质上就是审美栖居。而其所提出拯救世界的方法"清静无为"与"艺术拯救"也与当代生态审美相贯通。庄子和海德格尔哲学的生态美学意蕴,为今天的生态美学理论发展和我们的生态化建设提供了极有意义的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9.
在生态全球化背景下,发展生态文明已成为中华民族必然要实现的一个"中国梦"。对中国数千年文化沉淀的精华之一——老子哲学进行生态美学视域的全新解读,发掘蕴涵在其中的生态智慧,对于当今社会突破发展工业文明所暴露出的内在困境以及实现生态文明的"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老子》一书,涵盖极广,尤为关注国家和社会政治问题。老子构拟了一个"小国寡民"的生态国家模式,这个国家持有"自然"的生态存在状态,施行"无为"的生态治国理念。老子政治学说中丰富的生态美学思想,展示出中国古代政治文化的独特魅力,对于当今生态政治建设颇具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