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生态文明是一种先进的价值观,我国当前的社会经济建设必须严格按照生态文明观的要求贯彻和执行,才能发挥积极作用。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强调“知”与“行”相结合,思想和行动的结合是当今生态文明建设的出发点,只有将生态文明的真谛落实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行动中,才能实现生态和谐、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2.
论体育生态文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文明是促进社会全面进步的指标之一。从生态学、社会学、伦理学的角度,对体育生态文明的概念、内涵、作用和“体育生态危机”与“体育生态革命”进行了分析研究,指出体育生态文明观的确立是实现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先导,而体育生态文明的建设必须树立生态哲学的世界观,以生态伦理学理论为方法、生态道德为途径,加大体育生态文明教育的力度,促进体育自然生态建设和体育绿色技术建设,通过政府行为和社会的全面参与。  相似文献   

3.
在现阶段,尤其是党的十七大召开以后,生态文明建设被提上了日程,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共同构成了社会主义文明形态的有机整体。生态文明包括生态物质文明和生态精神文明,这是二分法的结构。生态思想政治教育的提出,更为生态文明建设注入了强大的活力,当然,生态思想政治教育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作用是不可磨灭的。  相似文献   

4.
从一定意义上讲,全社会的生态文明教育可以塑造未来的生态社会,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重点。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应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内容,这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的要求,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形势、新实践的客观要求,是时代的要求。教育和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生态文明观也就成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5.
文章中的“海洋文明”特指与“海洋世纪”相应的一种崭新的和谐的文明形式。从自然观的角度来看,这种和谐的“海洋文明”体现着一种协调的生态观;从历史观的角度来看,这种和谐的“海洋文明”体现着一种平等的文明观;从实践观的角度来看,这种和谐的“海洋文明”体现着一种科学的发展观。和谐的“海洋文明”,人类的希望。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生态文明是物质文明发展的内在要求,是政治文明的重要体现,是精神文明的必备内容,可以说,生态文明是全面实现现代化不可偏离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政治报告中将生态文明建设独立成篇加以论述,凸显了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升华和对建设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成竹在胸。本文从传统文化中的生态观念、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文明观两个方面梳理了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的源流,进一步说明中国共产党是中华文明的薪火传人、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进行了可贵的探索,生态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必然,对解决当代全球生态危机是一种积极的努力。  相似文献   

8.
科学发展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而生态文明则是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文明形态,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趋势。所以,建设生态文明,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它应该成为地方政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战略和发展目标。为此,必须立足于实际,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从推进经济生态化、政治生态化、文化生态化和社会生态化等方面,共同创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四位一体的文明体系。  相似文献   

9.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将生态关怀融入治国理政全过程,致力于建设生态文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包括丰富的意涵,含有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生态战略观、环境就是生产力的生态动力观、生态与文明共兴的文明观、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的民本观、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的法治观、全球共建生态命运共同体的共建观,真正实现了"顺天时、因地宜、和其人",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类文明永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到了社会主义建设“五位一体”总布局中。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各项建设的先导,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培育生态化的思维方式,可以树立生态文明观念;树立绿色环保的资源观和消费观;建立健全生态文明教育机制等途径把文化建设融入生态文明建设中,更好地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1.
当代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教育是新时期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部分,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加强当代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教育,不仅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需要,也是加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提升我国公民道德素质的现实要求。为此,必须探寻切实有效的途径,对当代大学生开展生态善恶观、生态良心观以及生态责任观等方面的教育,促进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12.
生态危机的发生呼唤着生态文明建设,生态危机产生的深刻原因正是两个极端的发展观所导致,一是宿命观导致的非发展的发展观。另一个是极端利己主义支配的“反发展的发展观”。生态文明建设必须有科学发展观的指导,首先是要在其指导下安排科学合理的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13.
当今世界正经历着由传统的工业文明向现代生态文明的历史转变,面对这一深刻的变革,人类需要团结起来,超越工业文明时代的狭隘观念,一致行动。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建设生态文明,强调了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联系。基于本国文化传统和国情,中国拥有自己独特的生态文明观,这种观念不仅符合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实际...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对我国生态文明社会建设现状和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涵括内容作出分析和论述的基础上,就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对我国生态文明社会建设的启示进行了研究,以期推动我国生态文明社会建设,为人们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  相似文献   

15.
自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把“生态文明”写入党章以来,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新的文明形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作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高职生是否具有正确的生态文明观或较强的生态文明意识,直接影响着人类生态文明的发展。当务之急,高职生态文明观教育要加强对高职生的唯物主义的历史观和自然观教育,引导其摒弃人类中心主义的文明观,树立生态整体主义的生态文明观:加强对高职生的生态价值观教育,倡导绿色消费观,引导其树立正确的幸福观;对高职生进行系统的科学发展观的教育,提高人自身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引导高职生的生态行为,培养高职生的生态文明习惯,增强其生态道德责任感。从而使高职生不仅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建设者,同时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支持者。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八大报告曾经指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的战略地位,融入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全过程。"同时,生态文明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其深刻内涵是要实现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共生,而且体现了生态文明的实践与科学、和谐与公正、持续与发展的特征。在深入分析生态文明建设的地位、特征以及重要意义基础上,更好地探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我国社会发展总布局的高度。为有效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我们应当加强对生态保护思想的宣传教育,促进全社会生态保护意识的形成,进行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地方政府政绩考核体系等制度改革,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规划,丰富和提升生态管理方法,组织和动员政府、社会组织、企业、公民等全社会的力量投身生态文明建设事业。  相似文献   

18.
生态文明是整个社会文明的最高形式,良好的法治环境是建设生态文明的根本保障。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法律支撑存在很多缺陷,建设生态文明城市,必须完善生态法律制度,加强生态建设执法力度,健全司法机制,增强民众的法律意识。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与中国传统生态智慧既具有民族性和时代性的一面,也具有超民族性和时代性的一面;既具有特殊性也具有普遍性,这是异质文化可以相互沟通和融合的前提. 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与中国传统生态智慧融合的解读和思考,重新审视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与中国传统生态智慧的关系,洞悉两者表层内容与深层结构之异同,对于生态文明观深入人们心理、营造生态文明氛围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0.
全社会对边疆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认知,是生态文明建设顺利推进的重要基础,也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长期持续的基本条件。探究对边疆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社会认知,以云南大学大学生群体为调查对象开展问卷调查,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其他社会群体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认知情况,并就地处边疆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容繁多等因素造成的生态文明建设社会认知度低下的问题,拟从制度、宣传、教育等角度提出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