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张欣毅 《图书馆》2005,(1):31-35,42
本文以作者倡构的“公共信息资源及其认知机制”新范式为参照,分析了国内外业界科学范式观转移的范畴逻辑史,阐述了蕴际于“公共信息资源及其认知机制”的科学本体论认知升华。  相似文献   

2.
张欣毅 《图书馆》2005,(3):44-47,53
以作者倡构的“公共信息资源及其认知机制”新范式为参照,分析了国内外业界科学范式观转移的范畴逻辑史,阐述了蕴藉于“公共信息资源及其认知机制”的科学本体论认知升华。  相似文献   

3.
公共信息资源及其认知机制是一个用以表征图书馆学新范式的本体论范畴。文本范式是其本体论与认识论支点。信息资源是文本范畴的社会维建构 ,公共信息资源是文本范畴的社会维度建构 ,认知机制是公共信息资源的信知维。基于公共信息资源及其认知机制的元理论建构是一个三维元结构。图 2。参考文献 2 2。  相似文献   

4.
作者倡构以“公共信息资源及其认知机制”为业界理论与实践双重范式的框架范畴。本文立足于哲学认识论的立场,力图通过对这一框架范畴内的深层认知机理的剖析,把研究方向引至业界本体存在背后的社会精神性动因。  相似文献   

5.
作者倡构以“公共信息资源及其认知机制”为业界理论与实践双重范式的框架范畴。本文立足于哲学认识论的立场,力图通过对这一框架范畴内的深层认知机理的剖析,把研究方向引至业界本体存在背后的社会精神性动因。  相似文献   

6.
图书馆事业是PIR&CM的主导性社会组织机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公共信息资源及其认知机制(PIR&CM)这一人文本体论框架下.图书馆事业作为四大主体之一,其社会角色可定位为PIR&CM的主导性社会组织机制,其基本社会职能可概括为4种.  相似文献   

7.
贝尔金与德尔文情报认知观评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文章站在科学范式观转移的角度,对国外情报学认知范式的两个代表性人物贝尔金与德尔文的认知观理论及其影响等作了评述与思考。  相似文献   

8.
PIR&CM作为一种公共信息文化共同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PIR&CM,即公共信息资源及其认知机制,是本课题主持人创构的一个用于表征图书馆事业之社会价值本体论即人文本体论的范畴。PIR&CM的一般结构性要素可抽象为公共及其认知、(狭义)公共信息资源、认知机制。依据社会价值工程理论,公共及其认知体现着具有核心价值意义的主体间关系定位;信息、知识、情报/文献、文本只是资源维的两组前提性概念,社会信息资源与公共信息资源则是两个带有深度关联与转换关系的价值形态;认知机制乃是关于公共信息资源认知维的理论抽象。在综合的意义上,PIR&CM是一种基于认知世界的社会价值本体论,也可称为一种公共信息文化共同体。  相似文献   

9.
公共信息资源市场配置的实践与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共信息需求的无限性和公共信息资源供给的稀缺使市场介入成为可能,而且公共信息资源政府配置的种种矛盾以及社会信息化实践等诸多因素也成为市场介入的重要推动力量。西方国家公共信息资源市场配置的实践提供了现实可能的配置形式。供求机制、价格机制以及竞争机制成为影响公共信息资源市场配置的主要因素。公共信息资源市场配置的不完全性需要政府和其他社会组织介入。  相似文献   

10.
图书馆理念的历史沉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图书馆理念的形成需要良好的社会环境濡养。公共信息资源及其认知机制 ,要靠“智慧与服务”得以实现。剖析赶超型现代化国家知识分子的特点 ,认为在双重转型社会中 ,宜使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间保持必要的张力 ,促使图书馆理念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