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常听到一些教师抱怨学生听不进自己的批评劝告,甚至采用过激的方法去处罚他也收效甚微,以至最终弃之不顾,放任自流。其实原因并非全在学生身上,有时与教师的批评方式不当,教育缺乏艺术性有很大关系。教师对学生若采取简单、粗暴的教育方法,就会在教师和学生之间产生一堵无形的墙,把教师和学生隔离开来。学生会时时、事事、处处向教师设防,把教师对自己的批评教育当作故意刁难和过不去,并产生一种逃避、不满、厌烦、冷漠的心态。这种对抗情绪和逆反心理,严重阻碍和影响了教育效果,甚至会产生负效应。  相似文献   

2.
批评的艺术     
批评的艺术安徽杨小红,光晓元教师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免不了要对学生的过错给予批评。但如果方法不当,往往收效甚微.甚至事与愿违.因而批评要讲究艺术。一是批评偶尔犯错误的学生最好单独进行.勿使学生当众丢脸,伤了年轻人的自尊心。二是批评前先说说他的一些优点...  相似文献   

3.
陆文娟 《青年教师》2007,(12):39-40
学生"犯事",教师苦口婆心,有时收效甚微;教师情绪激昂,慷慨陈词,学生无动于衷,有时竟反目成仇,甚至与教师发生剧烈冲突。批评教育的低效性、无效性、负效性在学校里时有发生。虽然影响有效教育的因素众多,但依笔者的教育实践认为,有效教育的支点是尊重。  相似文献   

4.
案例中的军军是个玩心重、缺乏自制力的学生,英语默写每次都是错误百出。老师多次批评,收效甚微。在老师“一筹莫展”的时候,戏剧性的事情发生了,军军居然主动向教师索取一张能够“克服毛病”的纸条。  相似文献   

5.
戴媛媛 《贵州教育》2010,(14):20-20,28
作为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难免会碰到一些调皮捣蛋、纪律涣散的学生,这时候,我们通常会树起批评的大旗,对着“肇事者”一番苦口婆心地慷慨陈词,末了还总不忘说一句,老师批评你是为了你好,这么简单的道理都不明白?然而,教育结果却往往令人大失所望,教师的良苦用心对那些所谓的“坏学生”总是收效甚微。为此,在无可奈何之余,我也在努力思索新的有效途径来解决这个难题。  相似文献   

6.
教师批评教育学生总是脱离不了三个环境,即人际环境、时间环境和语言环境。每一环境,都会使学生产生相应的心理效应。这种心理效应又可分为正效应心理和负效应心理。正效应心理能使学生接受教师的批评,而负效应心理则使学生不能接受教师的批评。凡是批评教育学生,教师的出发点都是为了转变学生的思想,使其修正错误,积极向前,即能使学生产生正效应心理。只要避开产生负效应心理的环境,就能达到转变学生思想的目的。那么,何种情况下易使学生产生负效应心理呢?  相似文献   

7.
<正>【案例背景】在教学中,学生和老师的交流出现一些问题时,简单地"冷处理"——不予理睬或"热处理"——批评惩戒,这往往是每个教师的第一反应,但我们发现,这种"反应"收效甚微,学生常常离老师"越来越远",不但和老师在课上没有互动,甚至可能到最后产生厌学情绪。其实,每个孩子都是一颗星星,只是他们闪烁的亮度或是出现在你视线的时间不一样,所以,我慢慢尝试克制自己批评的"本  相似文献   

8.
有的教师批评学生,学生心服口服;有的教师批评学生,学生口服心不服;有的教师批评学生,甚至会使学生产生对抗情绪而适得其反。由此可见,批评是一门学问,更是一门艺术。作为教育管理者,只有讲究批评教育的艺术与方法,使批评变得"美"一些,才能真正起到批评教育的作用,达到批评教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批评,是教师通过教育,影响学生行为的一种重要方法。在教育实践中,我们常常看到,有的教师的批评,学生能够听进去;有的教师的批评,学生不仅听不进去,甚至产生对立情绪,致使批评达不到预期效果。究其原因,  相似文献   

10.
陈颖娣 《考试周刊》2011,(21):226-227
批评是班主任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常用的一种方法。当学生出现缺点或错误时,教师应该及时又实事求是地提出批评,但过分的批评却容易使学生对老师产生抵触情绪。作者从多方面阐述了教师要如何科学地运用批评的方法来教育学生,从而让它产生奇效。  相似文献   

11.
案例中的军军是个玩心重、缺乏自制力的学生,英语默写每次都是错误百出.老师多次批评,收效甚微.在老师"一筹莫展"的时候,戏剧性的事情发生了,军军居然主动向教师索取一张能够"克服毛病"的纸条.  相似文献   

12.
教育语言应具有艺术性●唐福康学生不遵守纪律,予以批评教育是老师的职责,有的老师尽管旗帜鲜明,理直气壮,却收效甚微,甚至适得其反。其原因何在?笔者认为没有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方法不妥,言词不当,以致学生情绪对立。教师如何运用语言艺术捕捉最佳的教育时机,...  相似文献   

13.
传统的初中作文教学,作文评改方式单一陈旧,耗费了教师的大量精力和时间,收效甚微。在教师统一批阅和整体指导讲评的同时,应阶段性地留给学生自主、合作的机会进行作文互评,这样既可以解放教师,把剩余精力放在教研教法上,让学生们在自改互评的活动中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悟出写作规律,培养一批有批评与自我批评能力的学生,提高他们在审阅作文方面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批评是教师经常使用的思想教育手段。它能使学生不良的行为习惯受到谴责,能帮助学生消除思想作风上的污垢。但批评不当,也往往产生不良后果。下面谈谈教师批评学生六忌。  相似文献   

15.
适当的批评是教育学生的必要手段,但批评往往就像医生的手术刀,为人治病却要使人品尝着痛苦的滋味。这样.即使教师善意的批评也常使学生心生戒意,产生抵触情绪。产生这种效果是由于教师批评学生的态度和方法不当而造成的,没有将学生这种受  相似文献   

16.
学生捣乱,兴味盎然的课堂被打断;学生犯错误,一次次地批评、劝说都收效甚微;课堂设计不够精心,没有掀起应有的高潮;班上的学生没有考出应有的好成绩……教书十几年了,有时想想,似乎烦恼、压力总在困扰着我的,不良情绪甚至左右了我的生活,时间久了难免就产生了职业倦怠。  相似文献   

17.
计算能力是一项基本的数学能力,存在于数学学习的每一个环节之中,学生的数学学习离不开计算,<新课程标准>对小学每个阶段的计算都提出了具体的培养目标,然而在我们的实际教学中,无论教师如何强调,学生做错计算题的情况却屡见不鲜,很多教师都把这仅仅归结于学生的粗心大意,一味地批评学生,但收效甚微.  相似文献   

18.
教育方法失当,往往使学生在情感上与教师产生隔阂。这种心理障碍如不及时排除,会使学生产生压抑自卑心理,或消极对抗情绪,甚至会发展到公开拒绝教师正当要求,阻碍教育的顺利进行。避免和消除学生情感障碍,教师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讲究批评艺术,避免情感障碍的产生。 批评是一种常用的教育手段。教师在实施批评时必须对方式、方法进行斟酌、取舍,在心态上做到三个控制。第一,情绪控制:发现学生的错误行为时,  相似文献   

19.
批评是教师教育学生的一种重要手段,它伴随着教育教学活动的始终,是教师必须掌握的一门艺术.批评学生时,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合适的批评方式,防止批评产生负效应.笔者常用的批评方式主要有如下几种.  相似文献   

20.
人是喜爱赞美而厌恶批评的,若批评不当,极易产生负效应.这就产生了一对矛盾:一方面学生免不了犯错误而被批评;另一方面学生因自尊而在心理上抗拒批评.如何灵活地转化这一对矛盾,是每个教师必须面对和深入研究的一门艺术,本文从下面几个方面谈谈教师怎样把握学生心理,实施批评艺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