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汉语新词对英语外来词的吸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词汇学角度分析英语外来词借入的方法及其对汉语的影响,依据符号学、跨文化交际学的观点,阐发英语外来词存在流行的理据,旨在探究汉语中英语外来词的特点及其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2.
随着全球国际化步伐的加快,汉语中如英语外来词语的数量日益增多。本文通过对大量英语外来词语的分析,总结归纳出普遍翻译英语外来词语的方法,即音译法、意译法、音译结合法、形译借入法来阐述英语外来词的翻译方式。  相似文献   

3.
外来词是语言之间相互接触的结果。本文运用对比的方法,对俄、汉语中的外来词进行研究,得出俄、汉语中的外来词在借入方式的异同之处,从而揭示外来词的普遍特征,为翻译外来词提供方法,帮助俄语教学。  相似文献   

4.
外来词是两种语言文化融合的结果,表意效果、交际效果和社会效果(三效)是话语修辞的目标,文章从修辞控效说的视角出发,结合外来词词形的历史变化和借用形式的增加,分析外来词词形借入和大陆、台湾、香港同义异源异形词,探讨汉语中英语借词的"三效"。结果表明突出语用修辞效果是外来词存在于本族语的前提,外来词在特殊历史时期社会效益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对媒介传播中英语外来词在现代汉语中的翻译及翻译方式进行研究,对外来词的语素构成及语义语用特征进行分析,从而对现代汉语词汇发展中,英语外来词对其演变的规律、内部结构演变机制以及语用理据所产生的作用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6.
外来词在汉语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所以对其研究也达到了一定高度,但所有研究都要以外来词的名称、定义及范畴、借入方法和类别等问题的界定为基础。论文试以同一标准就以上问题进行探讨界定。  相似文献   

7.
马兰芳 《天中学刊》2003,18(6):91-91,93
外来词大规模进入英语大概始于诺曼征服时期。现代英语时期。随着国际同交往的频繁。又有大量外未词借入英语。外未词借入英语后。扩充了本族语词库,填补了英语词汇中的空白。很多外来词在进入英语后。因大量使用,已经英语化。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对媒介传播中英语外来词在现代汉语中的翻译及翻译方式进行研究,对外来词的语素构成及语义语用特征进行分析,从而对现代汉语词汇发展中,英语外来词对其演变的规律、内部结构演变机制以及语用理据所产生的作用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9.
与英语和日语吸收外来词相对比,汉语在引用外来词时受到中国传统文化心理、习惯和汉语自身语言特点的影响,更倾向于对外来词尽量进行汉化。然而在国际文化交流日益频繁而深刻交融的大背景下,音译和字母词异常流行,异化成为外来词的发展走势,这同汉语规范并不矛盾,反而能促进汉语的丰富性,有助于汉语的发展和完善。  相似文献   

10.
浅析现阶段英语外来语词“汉语化”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探讨目前中国人使用较频繁的英语外来语词类别的基础上,分析汉语在吸收采纳英语外来语词的几种方式,以及英语外来词“本土化”倾向的表现及原因。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外来词的大量借入,越来越多的外来义项也被直接借用到汉语的原有词语中,成为这些词语新的义项和用法.社会的开放和人类思维的共通性是外来义项借入到汉语中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我国对外交流日益频繁,汉语中的外来词语越来越多。汉语中最多的外来词就是来源于英语的外来词,汉语在翻译英语外来词语的方式方法上,充分显示出了"本土化"特点。外来词"本土化"是保持本族语言自身特点,丰富民族语言的重要途径,也是外来词能够真正得以吸收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3.
试论外来词的翻译与内部形式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借用外来词语是一种语言与异质文化交往时不可避免的普遍现象.汉语主要通过音译、意译、音译意译结合和英汉夹杂等四种方式向英语借用词语.由这些方式借入的外来词的内部形式分别表现为内部形式消失和附会;内部形式移植;内部形式残存和羡余;内部形式残存、羡余和消失.  相似文献   

14.
趣味猜词     
由于社会和科学发展的需要,每一种语言都会从其他语言借入新词。英语也是这样,比如:中国的“功夫”一词早已进入了英语词汇,叫做Kungfu。汉语也不例外,特别是近几十年,也有不少外来词进入了汉语词汇。有些词被赋  相似文献   

15.
本文首先从符号借用的角度,探讨语言借用的各种方式,并以此为据重新界定了现代汉语中外来词的范畴.作者认为广义的现代汉语外来词应该包括借义词、借音义词、借形义词、和借音形义词.接着本文运用社会符号学的翻译理论分别评析了借义词和借音义词各自不同的翻译方法,结论是音义兼顾法是外来词借入最好的翻译方式.最后本文探讨了外来词翻译的规范化问题,并得出结论.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汉语中外来词的分析,探讨了汉语对外来词的“归化”和“异化”的倾向,以及外来词要实现语素化的转变和外来词的类化构词作用。  相似文献   

17.
"外来词"是本民族固有词汇以外的、受异族语言影响而产生的词。在近现代汉语和其他语言的接触中,汉语和英语的接触无疑是占有重要地位的,对汉语产生的影响是巨大和深远的,其集中反映在汉语当中出现的大量英源外来词,这些外来词已成为我们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英源外来词对汉语在诸多方面产生了影响,而在这些影响中最为凸显和直观的是英源外来词对汉语词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在英语发展史上,外来词对丰富英语词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本文着眼于英语中的外来词,通过语言学与翻译学双重角度,对外来词按照其来源的语言进行划分,分析英语对其采用的构词法和翻译策略,从而为如何翻译汉语中的外来词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泰语在借入英语外来词时不仅发生了声调迁移,同时还改变了英语原有的重音分布格局,本文旨在运用Krashen二语习得理论中的一系列假说,结合语言接触理论和一般语音学知识,对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加以阐释。而中国学生在习得这些泰语中的英语外来词的过程中,会对其产生不认同感,究其深层原因就在于他们用已经习得的英语知识对泰语中的英语借词语音进行了监检和"情感过滤"。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闽南语外来词为研究对象,对其借入渠道、借入方式和借入原则等进行考察,探索闽南语外来词的演变规律及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