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创新是新世纪的一个主旋律 .在物理教学中 ,教师应尽可能在每节课中渗透这种思想 ,给学生提供广阔的思维空间和创新的舞台 ,而创新思维的培养是中学生智力发展的一个核心问题 ,其思维的独创性、变通性、流畅性可作为创新思维的三个基本指标[1] .本文就系统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教学环节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做以探讨 .一、通过定律的推导过程和守恒条件的分析 ,培养思维的独创性 .如图 1所示 ,物体 m1和物体 m2 由不可伸长的轻绳跨过定滑轮连接 ,物体 m1置于光滑图 1的斜面上 ,不计摩擦和阻力 .设物体 m1距离地面高为 h1时 ,速度为 v1,物体 m2 距离地面高度则为 h2 ,其速度为 v2 (实质上 v1= v2 ) ;当物体 m1距离地面高度为 h1′时 ,其速度为 v1′,物体 m2 距离地面高度为 h2 ′,其速度为 v2 ′(实质上有 v1′=v2 ′) .物体 m1受重力、支持力和轻绳的弹力 T,而支持力不做功 .由动能定理 ,得Ts- m1g(h1′- h1) =12 m1v1′2 - 12 m1v12 ,物体 m2 受重力和绳的弹力 ,由动能定理 ,得m2 g(h2 - h2 ′) - T...  相似文献   

2.
第一部分(河南信阳测试题)如图1一1所示,某人以拉力F将物体沿斜面拉下,拉力大小等于摩擦力尸,则力学在站在地面上的人看来,该物体的运动轨迹可能是图1一3中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做匀速运动B.合力对物体做功为零C.物体的机械能保持不变D.物体机械能减小团A .A、D、EB.B、C、DC .C、D、ED .A、B、C(湖北黄冈测试题)A BCD图1一3图1一1(陕西测试题)在一个以加速度g做自由下落的密闭电梯内,某人同时相对电梯由静止释放一个铅球和一个氢气球,则电梯内的人将会看到().A铅球坠落在电梯底板上,氢气球上升到电梯顶板B.铅球仍在人…  相似文献   

3.
我们在解质点动力学中的习题时 ,通常是以地面或相对于地面静止的物体为参考系 ,称之为惯性系。若以相对于地面做变速运动的物体为参考系 ,则称之为非惯性系。计算质点在非惯性系中的速度、加速度的方法与在惯性系中不同。所以 ,在应用机械能守恒和动量守恒定律解题时应注意参照物的选择。现举例如下 :〔题目〕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 ,放一个质量为 m的光滑劈 ,劈的斜面倾角为 θ,高度为 h(如图所示 )。质量为 m的物体从劈的顶点沿斜面自静止开始下滑。试求 m滑到底端时 m和 M的速度。  解 :设物体滑到底端时速度为V1 ,劈的速度为V2 。在物…  相似文献   

4.
题目(江西卷第24题)如图所示,质量为m1的物体A经一轻质弹簧与下方地面上的质量为优2的物体B相连,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A、B都处于静止状态.一条不可伸长的轻绳绕过轻滑轮,一端连物体A,另一端连一轻挂钩.开始时各段绳都处于伸直状态,A上方的一段沿竖直方向.现在挂钩上挂一质量为行m3的物体C并从静止状态释放,已知它恰好能使B离开地面但不继续上升.若将C换成另一个质量为(m1+m3)的物体D,仍从上述初始位置由静止状态释放,则这次B刚离地时D的速度的大小是多少?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相似文献   

5.
正运用力学的概念解决物理习题时,经常会混淆有关概念的具体应用情境.物体间的相互作用,考虑力的不同效应,或者选取不同的研究对象,便可以运用不同的力学定律解决不同的问题.通过下面这个题目的不同解法,可以加深学生对力学定律理解,了解它们的区别与联系.例质量分别为m1=5kg,m2=3kg的两个物体,用绳子悬挂在定滑轮上,如图所示,物体m1从距地面h=0.5m处,由静止开始下落.试求当m1落地后,m2离地面的最大高度是多  相似文献   

6.
正斜面体与地面间的摩擦力问题是高中力学的一个难点,也是力学部分常考的一类问题.本文就"物体-斜面体"系统中求解斜面体与地面间摩擦力的几种情况探析如下.1.物体在斜面体上静止或沿斜面体匀速下滑时,斜面体与地面之间没有摩擦力图1例1如图1所示,在粗糙水平面上放一质量为M的斜面体,质量为m物体放在斜面体上恰能静止或匀速下滑,则斜面体与水平面间的摩擦力为.  相似文献   

7.
题1 (2005年高考全国理综卷Ⅰ第24题)如图1所示.质量为m1的物体A经一轻质弹簧与下方地面上的质量为m2的物体B相连。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A、B都处于静止状态.一条不可伸长的轻绳绕过轻滑轮,一端连物体A,另一端连一轻挂钩.开始时各段绳都处于伸直状态,A上方的一段绳沿竖直方向.现在挂钩上挂一质量为优3的物体C并从静止状态释放.已知它恰好能使B离开地面但不继续上升.若将C换成另一个质量为(m1+m3)的物体D,仍从上述初始位置由静止状态释放。则这次B刚离地时D的速度的大小是多少?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相似文献   

8.
题目水平地面上有一质量为m=4kg的物体,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物体从静止开始受如图1所示水平力F作用.试求物体在第15s时的动能.(取g=10m/s2)错解: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受到两个力作用,其中滑动摩擦力大小为f=μmg=4(N),对应在时间t=15s内的冲量为If=-ft=-60(N·S).而水平力F在t=15s内的冲量为IF=5×5-3×5+15×5=85(N·S).则由动量定理IF+If=mv-0以及动能EK=21mv2,可得物体在t=15s时的动能为EK=78.125J.分析:上述解答未对物体的运动过程作细致考察,便认定物体在t=15s时间内一直受到滑动摩擦力f的作用,这一点是缺少依据的,实…  相似文献   

9.
概念自主学习 要点精析 1.重力与万有引力的联系(1)如图2-1-1所示为地面上物体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万有引力F引指向地心,它的分量F向垂直于地轴,给物体提供随地球自转的向心力,F引另一个分量是物体的重力G.若不计自转效应,则近似地认为mg=GM地m/2R地.  相似文献   

10.
直线运动中的匀减速运动是匀加速运动的逆过程,但在匀减速运动中要考虑物体在速度减为零时,所受的力是否延续.例1一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在水平地面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若物体在第1秒内位移为8.0m,在第3秒内位移为0.5m.则物体加速度大小为多少?乍一看,该题很是普通,直接利用公式即可.  相似文献   

11.
<正>1.发散思维例1垂直上抛一物体,不计空气阻力,当其超过抛出点上方0.4m的位置时,其速度达到3.0m/s,求当该物体在落至抛出点下方0.4m时的速度(g=10m/s2)。解法1:假设位移距离为0.4m时,物体的速度为v_1,位移距离为-0.4m时,物体的速度为v_2,则v_12)。解法1:假设位移距离为0.4m时,物体的速度为v_1,位移距离为-0.4m时,物体的速度为v_2,则v_12=v_02=v_02-2gh_1,v_12-2gh_1,v_12=v_22=v_22-2gh_2,  相似文献   

12.
数学是解物理题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但数学应用于物理时要受到物理条件的制约,特提出下面两点请同学们注意. 1.数学有解,物理未必有解 例1一个气球以4m/s的速度从地面匀速竖直上升,气球下悬挂着一个物体.当气球上升到Z17m的高度时,悬挂物体的绳子断了.问从这时起,物体经过多长时间落到地面?(不计空气阻力) 分析如图1,物体在A点离开气球后,由于具有向上的速度,要继续上升,做竖直上抛运动,到 例2如图2,一个左端封闭,右端开口的U形管,用水银封闭一段20cm长的空气柱,若U形管倒转180“,开口向下且开口端仍在右方,求空气柱的长度(设右臂很长,而…  相似文献   

13.
创新百题     
1.如图所示,质量均为m的两物体A、B分别与轻质弹簧的两端相连接,将它们静止放在水平地面上,一质量也为m的小物体C从距A物体h高处由静止开始下落,C与A相碰后立即粘在一起向下运动,以后不在分开.当A与C运动到最高点时,物体B对地面刚好无压力.不计空气阻力,弹簧始终处于弹性限度内,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试求:  相似文献   

14.
24.(19分)如图1,质量为m1的物体A经过一轻质弹簧与下方地面上的质量为m2的物体B相连,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A、B都处于静止状态.一条不可伸长的轻绳绕过轻滑轮,一端连物体A,另一端连一轻挂钩.开始时各段绳都处于伸直状态,A上方的一段绳沿竖直方向.  相似文献   

15.
题目:(19分)如图.质量为m1的物体A经一轻质弹簧与下方地面上的质量为m2的物体B相连,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A、B都处于静止状态,一条不可伸长的轻绳绕过轻滑轮,一端连物体A,另一端连一轻挂钩。开始时各段绳都处于伸直状态。A上方的一段绳沿竖直方向。现在挂钩上挂一质量为m3的物体C并从静止状态释放,已知它恰好能使B离开地面但不继续上升。若将C换成另一质量为(m1+m2)的物体D,  相似文献   

16.
Ⅰ试题精选一、填空题1.100牛顿的水平拉力,将质量为100千克的物体滑水平地面匀速拉动10米,则拉力对物体做功焦耳;重力对物体做功焦耳;物体受到的阻力为牛顿。(90年吉林省)2用图8-1所示装置在水平方向的力F作用下,使重40牛顿的物体A水平匀速移动5米,已知物体A受地面的摩擦力为5牛顿,则拉力F的大小为牛顿,拉力F做的功为焦耳。(滑轮重及与绳之间的摩擦不计)(92年武汉市)3.起重机的钢丝绳将一个质量是1吨的物体匀速报高100米,用了1分40秒时间,则物体匀速上升的速度是千米/小时。起重机提起物体的功率是千瓦。(91年安徽省…  相似文献   

17.
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把重物G压在纸带上,用一水平力缓慢拉动纸带,重物跟着一起运动,若迅速拉动纸带,纸带将会从重物下面抽出,解释这些现象的正确说法是A.在缓慢拉动纸带时,重物和纸带间的摩擦力大B.在迅速拉动纸带时,重物和纸带间的摩擦力小C.在缓慢拉动纸带时,纸带给重物的冲量大D.在迅速拉动纸带时,纸带给重物的冲量小2.质量为1.0kg的小球从离地面5.0m高处自由落下,与地面碰撞后,反弹的最大高度为3.2m。设小球与地面碰撞时间为0.2s,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g=10m/s2,则小球受到地面的平均冲力为A.90NB.80NC.100ND.30N3.同一恒力按…  相似文献   

18.
1.两物体分离时的条件 两物体分离时的动力学条件是:两物体间的正压力为零. 例1 如图1,把长方体切成质量分别为m和M的两部分,切面与地面的夹角为30°,忽略一切摩擦,至少用多大的水平力F推m,才能使m相对M上滑? 解 以m为研究对象,当m刚要上滑时,m  相似文献   

19.
原题.如图1所示,矩形盒B的质量为M,放在水平面上,盒内有一质量为m的物体A,A与B、B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分别μ1、μ2,开始时二者均静止.现瞬间使物体A获得一向右且与矩形盒B左、右侧壁垂直的水平速度v0,以后物体A在盒B的左右壁碰撞时,B始终向右运动.当  相似文献   

20.
一、选择题1.一物体沿直线运动,它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由此可知A.2秒末物体返回出发点B.2秒末物体的运动方向发生改变C.第1秒和第3秒内物体的位移大小相等D.第1秒和第3秒内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2.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第3s内通过的位移是3m,则A.第3s内的平均速度是3m/sB.物体的加速度是1.2m/s2C.前3s内的位移是6mD.3s末的速度3.6m/s3.一辆汽车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时间t速度达到v,立即刹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又经时间2t停止,则汽车加速阶段与减速阶段A.速度变化量的大小相等B.加速度的大小相等C.位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