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金陵女子大学是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史上著名的女校,不仅开创了女子教育的全新局面,而且对中国高等教育的近代化产生了重要影响。金陵女大的产生及发展恰逢中国近代文化冲突的剧烈时期。从中西文化冲突来看,金陵女大将西方优秀文明成果引入中国,打开了中国知识封闭的大门;从性别文化冲突来看,金陵女大催生了女性的觉醒,培养了一批现代新职业女性,加速了我国妇女解放运动的进程;从古今文化冲突来看,金陵女大引进了现代大学办学模式,冲击了传统教育体制。文化冲突的视角,既揭示了金陵女大成功办学的深层原因,也为我国当代高等教育改革提供了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2.
金陵女子大学是我国近代教育史上影响最大、办学最具特色并在国内外享有很高声誉的女子大学,挖掘其办学特色必将对发展高等教育、特别是发展女性高等教育、办好女子大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总结和归纳金陵女子大学的办学特色,主要有六个方面:弘扬"厚生"精神,注重女子人格教育;适应社会需要和女性特点,发展特色学科专业;确立先进的教学模式,培养全面发展的女性人才;实行专家治校,注重科学管理;尊重教师的主体地位,不断优化师资队伍;强调以学生为本,开展全方位育人.  相似文献   

3.
女子大学实施特色办学的发展战略是女性高等教育发展的本质要求,是对女性性别特征和女性成才规律的尊重,最终是为了促进女性的全面、自由与和谐发展,在实践中表现出来应该是全方位、多层面、立体化的.女子大学走特色办学之路,是国内外女子大学走向成功的基本经验,也是女子大学适应社会需求的多样化和个性化的必然选择,更是高等教育多样化背景下女子大学发展的根本出路.女子大学的特色办学是一个系统工程,其中树立特色办学的理念是先导,找准学校的办学定位是立足点,选择特色办学的路径是重点,发挥人的主体作用是关键.  相似文献   

4.
欧涛 《文教资料》2011,(35):171-172
金陵女子大学是我国较早的几所女子高等教育机构之一。她的存在虽然短暂,但发展成为近代教育史上影响最大,办学最具特色,并在国内外享有很高声誉的教会女子大学,至今仍有相当的影响。在金陵女子大学的辉煌历程中,以“培养妇女领袖,为社会服务”为办学宗旨,以加强女子职业能力为目标,培养了我国第一批具有高素质的职业女性。本文以金女大的特色办学理念和实践为出发点,分析了金女大的职业教育实践及其价值。  相似文献   

5.
金陵女子大学是中国近代史上最著名的一所女子教会大学,在其三十多年的办学历程中,为了达成"厚生"的办学宗旨,始终坚持把人格教育放在首位。其人格教育主要渗透在课程设置、教师素质、爱国主义、社会实践、学生社团与活动、校园环境等方面,培养了一批具有健全人格的女性精英,为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贡献了巨大的力量。  相似文献   

6.
吴贻劳是中国近现代史上杰出的爱国的女教育家、社会活动家.作为首位女大学校长,她把一生贡献给了女子教育事业,贡献给了金陵女子大学.金陵女子大学是一所教会女子大学,可在妇女解放上产生不可磨灭的作用,金陵女子大学的成功办学,共培养了"999朵玫瑰"聪明、干练的知识女性.这些知识女性分布在世界各地,都成为社会的女性精英,这样丰硕的成果无愧于吴贻芳英明的治校理念.  相似文献   

7.
女子大学在我国历经了百余年的发展,形成了一个产生、发展、壮大的历史轨迹.维系这一过程的纽带就是办学思想.可以肯定地说,随着社会的文明与进步,女子大学在我国不仅会存在,而且会得到更大的发展.具体实现这一发展的动力也是新的办学思想,具体表现为:突出女性特色成为办学主体;研究社会性别理论,传播性别意识成为应尽之责;职业性会进一步突出;专业和课程的"女性优势"会更受到重视;综合素质的培养成为人才培养的重点.  相似文献   

8.
在吴贻芳任校长的23年中,金陵女子大学逐渐发展成为颇具办学特色的女子高校.其办学特色主要包括:“培养健全人格、造福社会”的办学观;“全面发展,博专兼顾”的人才培养观;“刚性与弹性并重”的教学管理观;“尊重差异、以生为本”的学生管理观等.这些办学特色和思想对当今的高等教育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吴贻芳是中国近代著名的女教育家,在担任金陵女子大学校长二十多年问,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女子高等教育思想,其思想蕴涵着"厚生"务实、服务社会、以人为本的精神.吴贻芳的教育思想对近代中国女子高等教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她所推行的一系列教学措施和管理措施,对于我们今天从事大学管理和人才培养工作仍具有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0.
女子大学特色兴校方略的推进,要求我们加强对女子大学办学特色的理论研究,而首要任务就是探求女子大学办学特色的本源,从宏观层面揭示女子大学形成办学特色的历史必然性。女子大学的办学特色是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形成的,是各种因素共同作用的必然结果,其中物质世界的差异性是哲学依据,教育对象的特殊性是逻辑起点,妇女运动的发展性是实践动因,社会需求的多样化和个性化是强大动力,高等教育的多样化是重要条件,办学主体的能动性是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1.
吴贻芳是金陵女子大学的首位中国籍校长。金陵女子大学在吴贻芳服务社会的办学思想的指导下,通过调整办学宗旨和院系专业设置、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为近代中国培养出了一批批走向社会自食其力的职业女性。  相似文献   

12.
当前我国的教育目标在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将德育置于五育之首,突出了立德树人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地位。教会大学是高等教育系统中重要的学校类型,强调恩惠与善意的宗教道德教育是这类学校的办学特色。金陵女子大学是民国时期著名的教会大学,有着比其他大学更加丰富的德育活动,以校刊为中心进行考察,可以更加接近金陵女子大学德育活动的本真。将金陵女子大学德育活动分为爱国主义教育、人道主义和社会公德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四个层面进行分析,对当代大学德育建设当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3.
金陵女子大学是近代中国享有很高声誉的女子高等院校。金陵女子大学在其存续的三十多年间,形成了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其人性化的管理措施、系科设置、校园文化活动等,营造出了"学校如家"的和谐气氛。金陵女子大学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对于当下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工作具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一些女性高等教育研究者借助社会性别的视角,对女性特色的认知和追求形成了不同的目标指向,提出了女子高校的办学特色.然而这种盲目以适应市场需要为特色的办学形式造成了女校特色的雷同和迷失,对特色的认知应具体到不同的办学理念、办学形式、专业课程设置等方面.  相似文献   

15.
冲突与超越:文化视野下的校企合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校企合作在本质上是文化的合作,是大学文化与企业文化冲突与超越的过程.作为两种异质文化,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存在着大学传统文化与企业市场文化、大学理想与企业理想、大学形象与企业形象、大学行为与企业行为的冲突.因此,为了消解这些冲突,大学需以市场意识办学,提高办学质量;坚持学术本真,坚守大学理想;创建大学特色,提升大学形象;理性服务社会,规范办学行为.  相似文献   

16.
特色办学是中国女子院校的共同追求。这些院校从专业设置、课程教学等方面探索最优的女性人才培养方案,开展女性研究,开设女性学课程,推广社会性别意识,推进社会性别平等,传播先进的性别文化,探索女性教育规律。女子院校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也开始进行多元化的探索并出现分化的趋势,尤其是女子院校的办学在学生中的认同、认可度还不高,这给女子院校的持续发展带来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17.
中外合作办学中的文化冲突与超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外合作办学是跨国高等教育在我国本土的一种重要实践形式。它既是我国高等教育领域对外开放和高等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平台,也是中外高校文化交流和我国大学文化创新发展的重要平台。在我国中外合作办学实践中,主要存在两类文化冲突:市场文化与我国传统大学文化的冲突;中外教学文化的冲突。对两类文化冲突的形成原因、具体表现、融合趋势进行剖析,将有利于促进我国中外合作办学的规范管理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近代中国女子职业学校是在中国妇女解放运动不断深入、妇女自我意识不断觉醒的时代背景下产生的,其创办得益于社会需求的推动和社会各界对女子职教的支持。近代女子职业学校办学特色鲜明,其创办主体呈现出了私人办学、联合办学和政府办学"三足鼎立"的局面,学校类型、科目设置多元化,重视学生学习环境和就业。在《申报》的舆论影响下,近代女子职业学校在女性地位和社会进步中的作用更加凸显,其历史启示至今可鉴。  相似文献   

19.
浅论教会大学在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建设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近代建立的教会大学主观上有其殖民性 ,但在客观上却推动了我国近代女子高等教育的形成与发展 ;活跃了高等教育领域的国际文化交流活动 ;构筑了全新的高等教育办学理念 ;承担了转型社会对教育提出的部分职能与需求  相似文献   

20.
1870—1920年是美国女子高等教育从试验到扩张的关键期,人们围绕男女同校是否危害女性健康、女大学生婚育率下降是否会造成种族自杀、性别化课程是否合理等问题展开了三次大规模争论。一方以女性的生理特征为由反对男女同校,提倡培养贤妻良母,主张女性学习与其性别相适应的课程;另一方从经验事实和女性的社会角色出发支持男女同校,反对固化女性性别角色,主张男女学习同样的课程,享受平等的受教育权。争论表达了不同群体对女子高等教育形式、目的和内容的不同看法,折射了性别的生理决定论和社会建构论之间的冲突。争论促进了美国女子高等教育观念的变革和实践的发展,间接推动了美国女性社会性别角色的转变,最终促进了美国高等教育的现代转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