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四明银行的沿革1. 发起与初期阶段在沪宁波籍工商业者出于融通资金的需要,于1906年起酝酿筹办银行,1908年该行正式成立,规定资本150万两,先收一半,周晋镳为总董,陈薰为总理,虞洽卿为协理。它在当时是仅次于濬川源、浙江兴业银行的中国第三家商办银行。该行营业种类分两部:商业部,经营存款、放款、贴现、汇兑、发行银洋各票业务;储蓄部,收存零星款项。开业不久,即被批准享有钞票发行权,主要在上海、汉口、宁波、温州、舟山等沿海、沿江城市流通。1909年7月该行在宁波设分行。1910年10月,受橡皮风潮影响,四明营业衰退,总…  相似文献   

2.
《档案与史学》2003,(2):17-21
1.商办闸北水电公司(1947年8月26日呈送)公司沿革及发展概况本公司之沿革可分三时期:一、官商合办时期本公司之创始,系于民国纪元前一年[1],由邑绅李平书等发起,官商合办。时两江总督张人骏檄行沪海道,拨借官款,组织闸北水电公司,建厂于闸北潭子湾,即今恒丰路底唧水站原址。购田十六亩,建筑厂房,装置水电两项机器,至民国纪元前一年九月成立。时值鼎革,所募商股无法收集,经济困难。民国元年,将全部厂房机器向日商大仓洋行抵借款项,拟作充实设备之用。旋因军事紧急,被官方悉数挪用,公司陷于困境。民国二年,政局变化,公司经理李君仓卒离沪,主持…  相似文献   

3.
《档案与史学》2000,(1):16-22
以“服务社会”为行训的上海商业储蓄银行(简称上海银行),是旧中国最大的商业银行之一。由于总经理陈光甫经营有方,该行发展极为迅速,经济实力雄厚。同时,该行的管理运作、制度建设和对企业文化的重视,也颇有值得研究之处。1932年,上海银行委托宋春舫编撰行史,宋根据银行档案及当事人口述,二年后完成了《上海商业储蓄银行二十年史初稿》,对上述情况均有论述,但不知何故一直未曾出版。该书稿共分序及二十年前的中国、二十年前的上海金融市场、本行成立之由来、本行发展之经过、本行和环境奋斗之事实、本行的文化事业、世界经济之解剖与本行未…  相似文献   

4.
《档案与史学》2000,(3):20-23
中国旅行社于 1 92 3年由上海商业储蓄银行独资创办 ,1 92 7年经改组成为独立机构。中国旅行社创立宗旨有三 :便利旅行 ;挽回权利 ;推进行务。其中尤以推进行务最为重要。中国旅行社成立后 ,在业务上有较快的发展 ,并与上海商业储蓄银行关系上逐渐远离 ,与创立宗旨有一定距离。此后 ,上海商业储蓄银行于 1 936年决定再次改组中国旅行社。其目的即在于使旅行社与上海商业储蓄银行的关系重新密切。鉴于中国旅行社在近代中国旅游业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 ,本篇辑录了上海商业储蓄银行关于改组中国旅行社的有关档案 ,谨供研究者参考。档号 Q36 8—…  相似文献   

5.
《档案与史学》2003,(6):21-30,5
根据现有史实,外商银行在华历史应从1845年英商丽如银行(Oriental Bank)在香港开办分行算起,1847年该银行在上海设立分支机构,是为上海第一家外商银行。近代进入中国的外商银行包括分支机构在内前后总数约在百家左右,主要分布于几大通商口岸。借助于不平等的中外条约,外商银行在中国的某些业务经营具有垄断性、侵略性的特征,但作为新式银行,其在华的发展刺激了华商银行的成长,推动了中国传统钱庄业的演进,从而形成了二十世纪早期中国金融业三足鼎立的局面。在华外商银行的组织管理、业务经营,对于中国金融业而言颇有值得借鉴学习之处。本史料系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所收集的中国银行业调查资料中的一篇,由纽约中国银行所撰,从内容看,成文于1945年,其对于外商银行的业务和内部组成,叙述尤详。档号Q275-1-2209。  相似文献   

6.
清末,清廷为充盈国库在蒙地进行"移民实边"政策。光绪二十八年(1902)派贻谷为督办蒙务大臣,负责全面开垦西盟垦务。贻谷在任六年间设立东西路垦务公司,创设"官商合办"经营模式。但随后不久贻谷便以各种理由提出撤还官商各股,光绪三十年(1904)垦务公司股份基本上已经逐渐转成了由贻谷等垦务大臣们所掌控的"私股",已无"官商合办"性质。故,东西路垦务公司,前期虽有"官商合办"性质,但到中后期已无"官商合办"性质,只不过成为贻谷等各垦员牟利工具而已。  相似文献   

7.
《最近三年来之上海》系聚兴诚银行上海分行于抗战胜利后写给聚兴诚银行总管理处(设重庆)的总结报告书,该报告书包括《最近三年来之上海》及《战后申行之刍议》两部份。其中《最近三年来之上海》除简略叙述了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自1942年以来孤岛上海的政治、经济衍变情形外,主要总结了该分行三年余的行务发展概况,内中涉及的一些史料,对了解、研究抗战以来特别是1942年以后上海的政治、经济尤其是金融、物价以及员工待遇等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标题系原有,文内标点系选编者所加。  相似文献   

8.
据《上海百科全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年出版)第437页所载,上海内地自来水公司系国人自办的第一家自来水公司,1897年由唐荣俊、杨文俊创办,资本银30万两,厂址设高昌庙,水源取自黄浦江。1902年建成供水。后经营不善,亏损严重,1909年改为官办。1915年复改为商办,资本增至100万两,扩充设备,加强管理,经营状况逐年改善。1929年又增资50万两。至1936年,日供水量8.26万立方米。抗战爆发后被日军侵占,并入华中水电公司。战后恢复,日供水量9.6万立方米。1954年实行公私合营。1956年与沪南水厂合并,成立南市水厂。现隶属上海自来水公司。本期登载的上海内地自来水公司档案,系反映该公司1937年抗战爆发前的历史沿革和发展概况之材料,谨供研究上海公用事业者参考。该档案选自Q403-1-99号案卷,选编者孙慧。本刊1996年第3期曾刊有《上海内地自来水公司早期经营状况档案》,可一并参照。  相似文献   

9.
《档案与史学》2000,(1):9-15
周作民(1884—1955),江苏淮安人。原名维新。早年留学日本。1917年起担任金城银行总经理。该行为著名的“北四行”之一,经济实力雄厚,社会知名度极高。1936年金城银行总行从天津迁来上海。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周作民在香港被日军拘捕,旋被押回上海,逼迫其出任伪职,但周巧妙周旋,未曾落水。全国解放后,他又从香港回到上海,担任“北五行”的董事长和统一后的公私合营银行联合董事会副董事长。现存周作民日记一册(1945年6月—1946年7月),反映了抗战结束后一段时间内,上海社会尤其是金融界的情形,对周作民被蒙上所谓“汉奸嫌疑”的经过也有详细记…  相似文献   

10.
1956年上海书业公私合营以后,我才认识这位受到郑振铎推崇的来青阁书庄主人杨寿祺。我早知他精通版本,是上海古旧书业的顶尖人物。也多次听人谈他在抗战时期不受日寇之辱,在沪株守八年的故事。他的一生关联着苏州、上海的书业文化史,是一位值得纪念的人物。  相似文献   

11.
高鹏  际聃 《兰台世界》2012,(7):42-43
北四行是对近代北方四家著名私营银行即盐业银行、金城银行、大陆银行和中南银行的合称,它们是当时国内最大的金融集团。其早期经营重点均集中于以京津为主的华北地区。盐业、金城和大陆银行均曾设总行于天津,中南银行总行虽设在上海",不过成立初期业务重点放在北京和天津"[1]238。20世纪30年代以后,北四行的主要机构先后迁往上海,是什么原因造成北四行的集体"南下"?  相似文献   

12.
资耀华同志是我国金融界耆宿。一代金融巨子陈光甫说他“才学兼长,服务精勤”,蒋介石说他“抗战有功”,毛泽东在开国大典上与之握手曰:“做了有益的工作,很好,很好。”他从1926年开始投身金融界,从业金融近七十年,实践经验丰富,理论造诣高深,在海内外金融界声望很高。解放前他曾任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总经理。金融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以后,作为公私合营银行副董事长兼总管理处副总经理,他为国家新金融政策的制定和落实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3.
付俊杰 《青年记者》2017,(14):120-121
抗日战争胜利后的1945年12月22日,《申报》复刊,陈训悆为总经理兼总编辑,《申报》完全被国民党CC系(以陈果夫、陈立夫兄弟为首的国民党内势力)所控制.1946年5月,国民政府强迫史泳赓出让《申报》51%股份,以此实行官商合办,这就彻底改变了74年来《申报》的民营性质.同时,在此基础上对《申报》董事会进行改组,当时政府委派杜月笙任董事长,潘公展任社长兼总主笔,陈训念继续出任总经理兼总编辑,而史泳赓则转任副董事长.在此背景下,《申报馆内通讯》(以下简称“《通讯》”)于1947年创刊,由上海申报馆编辑并出版,该刊目录写道:“本刊为非卖品,专供同人阅读,一切材料对外概不发表.”  相似文献   

14.
《档案与史学》2001,(1):24-28
张伯驹 ( 1 898— 1 982 ) ,名家骐 ,自号丛碧老人。张为“民国四大公子”之一 ,素以雅好文艺、收藏宏富著称。其父张镇芳曾任清末盐运使 ,署理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 ,于 1 91 5年在天津创立盐业银行 ,后为著名的“北四行”之首。1 935年盐业银行总管理处迁到上海。张家为盐业银行最大的股东 ,张伯驹也长期担任盐业银行董事、总稽核一职 ,1 941年又兼任盐业银行上海分行经理。但未几张伯驹在上海被汪伪特务绑架 ,被勒索高额赎金 ,成为轰动一时的新闻。后经张的友人孙曜东及银行方面的鼎力相助 ,才告脱险。本刊公布的这组史料 ,系上海总管理处…  相似文献   

15.
卫良效,山西省阳城县工商银行行长。说起他,在阳城这个山区县人们并不陌生,他所领导的阳城县工商银行在近三年中迈出了三大步。1994年该行一举扭亏;1995年经营效益目标考核,跻身山西省工商银行县级行前十强;1996年利润实现翻两番,再次跨入省工行系统前五名,成为全县、全市、全省同行业的姣姣者。卫良效从严治行的成功秘诀何在呢? 抓存款 增强实力 对于银行来说,存款是银行的立行之本,  相似文献   

16.
《档案与史学》2003,(3):5-10
1924年8月16日,南方革命政府初设中央银行于广州,该银行于1929年2月改组为广东中央银行,1932年1月又改组为广东省银行。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于1928年11月1日在上海另设中央银行,抗战爆发后西迁南京、武汉、重庆,战后迁回上海。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民国时期中央银行在1942年7月垄断纸币发行权以前,长期未能充分发挥“银行的银行”的作用。本辑史料是一篇有关民国时期中央银行历史沿革和业务状况的调查报告,原题《中央银行之发展》,选自金城银行档案全宗,档号Q264-1-791。该报告作者不详,成文时间大致在1948-49年间,报告中追溯了中央银行的发展概况,并对中央银行的发行、外汇管理、贴放、经理国库等主要业务进行了述评,对于研究民国时期中央银行的主要发展情况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本辑史料由上海市档案馆周燕萍选编。  相似文献   

17.
《档案与史学》2013,(12):3-3
朱葆三(1848—1926),实业家。名佩珍,字葆三。浙江定海人。早年为上海五金行学徒,曾任英商平和洋行买办,后投资中国通商、浙江实业、四明、中华、江南等银行,华安水火保险、绍兴轮船、永安轮船、上海内地自来水、上海华商水泥等公司。辛亥革命后,任沪军都督府财政长、上海总商会会长、全国商业联合会会长等职。  相似文献   

18.
一、上海媒介广告的历史回顾上海,曾经是中国现代广告事业的主要发源地。解放前,上海一直是旧中国的“广告之都”。不少新型的广告品种和广告媒介,都是首先在上海问世的。例如,三十年代初,中国的无线电广播刚刚诞生,上海的电台即开始采用这一新媒介进行广告宣传。建国以后,上海媒介的广告业务逐步纳入了社会主义的计划经济的轨道。1950年成立了上海广告商同业公会,并按经营特点把会员分为三类:招牌广告、报纸广告和其他广告。报纸广告方面有联台、联华等广告公司,代客承办刊登在报刊上的广告业务。公私合营后,上海广告业务的经营范围有所扩大。报纸广告原来只经营上海地方报纸的广告业务,合营后逐步经营中央报纸和部分兄弟省市报  相似文献   

19.
《档案与史学》2003,(2):22-26
上海商业储蓄银行于1923年9月创立旅行部,1927年6月该旅行部正式改组为中国旅行社,遂由上海商业储蓄银行的下属业务部门转变为该行独资经营的附属事业机构。其主要办理国内外旅行、运输、旅馆等业务,并出版《旅光》等旅行刊物。该社下设火车、出版、轮船、行李等部,1928年改为运输、车务、航务、出版、会计、出纳、稽核7部,1930年代又增设进展部、游览部、旅馆部。为拓展业务,中旅先后在国内各大城市、景点及海外设立数十个分支机构。1949年以后,该社继续营业,增设了国外进口物资承运业务。1955年中国旅行社在大陆的业务结束。历任董事长为庄得之、陈光甫、朱如堂等,社长为黄闳道、陈湘涛、潘恩霖等。中国旅行社业务经营颇有特色,声誉良好,堪称为近代中国旅行业的典范。特别是其开办的招待所,更是中国旅行业的一大创举。本篇史料选自中国旅行社档案全宗Q368-1-37号案卷,系该社自撰的一份报告书,作于1953年4月13日,对该社三十年来的历史发展概况陈述甚详,兹予公布。由上海市档案馆孙慧选编。  相似文献   

20.
北京出版社成立于1956年9月。北京旧有私营各种出版社多达70家,仅次于上海。解放初力求公私合营逐步建立地方国营出版社。起初北京市政府新闻出版处领导建立过北京新大众出版社(1951~1952年,公私合营)、北京人民出版社(1952~1954年,国营)、北京大众出版社(1954~1956年,公私合营)。1956~1966年,建立基础,1966年因出三家村书而雨骤风狂。不想1986年于原纸张仓库之地的北三环中路6号建起了12层办公大楼。今则此处腾起写字楼、商业楼、书店、宿舍楼多座,跃升为北京出版社出版集团。1996年纪念出版社成立40周年,写《一个编辑的汇报》刊于社史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