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近来读书,有一些懒散,反思自己的读书经验,不由得想起一篇以前读过的旧文片段。先转载如下:“读书如销铜,聚铜入炉,大鞴扇之,不销不止,极用费力。作文如铸器,铜既销矣,随模铸器,一冶即成。只要识模,全不费力。所谓劳于读书,逸于作文也。”(出自《程氏家塾读书分年日程》)“读书如销铜”,“作文如铸器”。此文的观点十分有趣。先说其巧妙、合理之处。读书与作文,均为意义建构的过程,前者由章句到义理,后者反之。“销”和“铸”的过程,能够说尽读写么?这里需要仔细剖析一下。  相似文献   

2.
我国历来十分重视读书,并把它作为增长学识,提高写作能力的主要途径。唐代大诗人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元代文人程瑞礼也说:“读书如销铜,作文如铸器。铜既销矣,随模铸器,一治即成。所谓劳于读书,逸于作文者此也。”这就是讲,发奋读书才能获得多方面的知识经验,广采博闻,才能积累丰厚的文化底蕴。这样,写起文章来,才能胸有成竹,挥洒自如。如何正确处理读与写之间  相似文献   

3.
银行有“零存整取”的业务,知识的积累和运用也是一个“零存整取”的过程。学习上的“零存整取”是通过“处处留心”来实现的。南北朝的文艺理论家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积学以储宝,酌理以富才”,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相似文献   

4.
《程氏家塾读书分年日程》中有这么一段话:"读书如销铜,聚铜入炉,大鞴扇之,不销不止,极用费力。作文如铸器,铜既销矣,随模铸器,一冶即成,只要识  相似文献   

5.
伍霖 《语文天地》2014,(28):52-53
古人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古人对读书情有独钟,其实对于任何人而言,读书最大的好处在于:它让求知的人从中获知,让无知的人变得有知。南宋学者史豪卿说:“读书如销铜,聚铜入炉,大鞴扇之,不销不止,极用费力。作文如铸器,铜既销矣,随模铸器,一冶即成,只要识模,全不费力。所谓劳于读书,逸于作文者此也。”可谓一语中的。一、读生活,感受真实生活处处都是作文,生活处处都有作文。  相似文献   

6.
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学的成功,在于学生自能读书,自能作文.”很明显,“读”与“写”是语文教学中的中心任务.它们同属于能力范畴,前者是接受能力,后者主要是表达能力.二者在教学中必须结合起来.宋代史冢卿说:“读书如销铜,聚铜入炉,大(韦莆)扇之,不销不止,极用费力;作文如铸器,铜既销矣,随模铸器,一冶即成,只要识模,全不费力.所谓劳于读书,逸于作文也.”这段文字不但形象地说明了语文学习的两项任务,而且也揭示了“读”与“写”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一劳于读书,逸于作文 读书如梢①铜,聚铜入炉,大精②扇之,不销不止, 极用费力。作文如铸③器,铜既梢矣,随模铸器,一冶 即成,只要识模,全不费力。所谓劳于读书,逸于作文 者也。 (《程氏家塾读书分年日程》) 〔注释〕 ①销:熔化。②翰:古代皮制的鼓风器。③铸:浇 制。 〔阅读训练〕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铜既销矣一冶即成 2.翻译句子。 所谓劳于读书,逸于作文者也。 译文: 3.文中阐明了读书和作文之间什么样的关系?说 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答: 二以学自损不如无学 夫①学者②,所以求益耳。见人读数十卷书,便自 高大,凌③忽④长者,轻慢⑤同…  相似文献   

8.
张丽丽 《语文天地》2014,(10):52-53
古人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古人对读书情有独钟,其实对于任何人而言,读书最大的好处在于:它让求知的人从中获知,让无知的人变得有知。南宋学者史豪卿说:“读书如销铜,聚铜入炉,大鞴扇之,不销不止,极用费力。作文如铸器,铜既销矣,随模铸器,一冶即成,只要识模,全不费力。所谓劳于读书,逸于作文者此也。”可谓一语中的。  相似文献   

9.
读书是写作的前提。《程氏家塾读书分年日程》上说,“读书如铸铜,聚铜入炉”,用鼓风器“扇之”,“不销不止,极用费力。作文如铸器,铜既已销矣,随模铸器,一冶即成,只要识模,全力费之”。可见“劳于读书,逸于作文”,此言得之。 为什么呢? 因为只有通过引导学生自己读书,才能使他们解决作文上的如下几个问题: 第一,观点。如果我们能切实有效地激发并引导学生热爱并认认真真读书,长期坚持,潜移默化,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以奉献为荣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便会逐步形成。高尔基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要学作文,必先学做人。观点正确了,感情健康并且丰富了,学生笔端流露出来的便是动人的情理、闪光的形象。  相似文献   

10.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道:“积学以储宝,酌理以富才,研阅以穷照,驯致以怿辞。”开展课外阅读是中学生启迪智慧、积累文化、营养人生的必需,也是实施新课程标准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1.
【原文】读书如销①铜,聚②铜入炉,大鞲③扇之,不销不止,极用费力。作文如铸器④,铜即销矣,随模⑤铸器,一冶即成,只要识模,全不费力。所谓劳于读书,逸于作文者此也。(选自《程氏家塾读书分年日程》)【注释】①销:熔化。②聚:聚集。③鞴:念bèi,古代的一种鼓风吹火器。④铸器:浇铸器具。⑤模:模型。【译文】读书就好像熔化铜一样,把铜聚集起来放进炉子里,用大鼓风吹火器扇它,铜不熔化就不停止,极需要花费很大的力气。作文就好像浇铸器具一样,铜熔化,按照模型进行浇铸,一经浇铸就成为器具,只要识认模型就行,全不费力。所说的在读书中多下工夫,…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代文艺心理学极为重视艺术活动主体的道德修养和学问积累,“有德者必有言”与“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中国古代文艺理论家关于艺术主体修养的基本要求。刘勰说:“积学以储宝,酌理以富才,研阅以穷照,驯致以怿辞。”就强调指出艺术活动主体应注重知识积累,辨明事理,以更好  相似文献   

13.
听、说、读、写是语文教学的四大主旋律。多读是基础,是输入的过程;善思是方法,是输出的过程。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死记硬背是一种内隐的学习,在无意识与有意识的转化当中潜移默化了语言的“记忆痕”,也就是俗话说的“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僵化的八股文按照条条框框来写作,被视为没有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现代的学生摆脱了条条框框之后却完全没有章法,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要最终实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境界就不容易。刘勰《文心雕龙》说:“积学以储宝,酌理以富才,研阅以穷照,驯致以绎辞”,  相似文献   

14.
古人说:“积学以储宝,酌理而富才”,“博学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些论断都强调了广泛阅读、学识积累对写作的重要作用。著名的语言学家吕淑相先生说:“课外阅读抓得好,对学生帮助很大。文章写的好的学生恐怕都得力于课外阅读。”的确,书读得多了,视野自然会阔,素材自然会丰,写作思路写作技巧自然也会新,语言、词汇自然会更生动优美。那么,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课外阅读?  相似文献   

15.
读是语言文字的吸收,读指导写;写是语言文字的运用,写消化读。读写结合是我国语文教学的传统经验,它揭示了语文教学的规律。而仿写是学习范文用词造句、布局谋篇、写好文章的打基础的训练,是读写结合的一种形式。古人把读书比做“销铜”,把作文比作“铸器”,并且说销铜“极用费力”,而作文“随模铸器,一冶即成,只要识模,全不费力”,因此结论是“劳于读书,逸于作文”。当然,这并不是说作文就是轻便的事,而是强调了读为写打基础的重要和艰巨。我们对仿写的一些尝试就是在指导学生认真读范文  相似文献   

16.
古人说:“积学以储宝,酌理而富才”,“博学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些论断都强调了广泛阅读、学识积累对写作的重要作用。著名的语言学家吕淑相先生说:“课外阅读抓得好,对学生帮助很大。文章写的好的学生恐怕都得力于课外阅读。”的确,书读得多了,视野自然会阔,素材自然会丰,写作思路写作技巧自然也会新,语言、词汇自然会更生动优美。那么,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课外阅读?一、在培养学生浓厚的课外阅读兴趣方面下工夫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一个人对他所从事的事情有浓厚的兴趣,那么,做起事来他就有动力、…  相似文献   

17.
语录二则     
积学以储宝,酌理以富才,研阅以穷照,驯致以怿辞。——《文心雕龙·神思》文贵形似,窥情风景之上,钴貌草木之中,窥泳所发,志惟深远;体物为妙,功在密附。——《文心雕龙·物色》  相似文献   

18.
怎样提高学生的修养 ,直接关系着学生作文的优劣 ,也直接关系着下一代的成长。结合本人的语文教学重点谈谈二者之间的关系。一、广泛的学识积累是作者创作的必要条件古人云 :“积学以储宝 ,酌理而富才”、“博学而约取 ,厚积而薄发”。这些论述都强调了学识积累对写作的作用。学识积累具体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第一 ,字、词、句等语言材料的积累。作者要达到一定的写作水平 ,必须记住几千个汉字 ;要进一步使文章严谨、生动、清晰、新奇 ,你就得积累许多精词妙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文章之“炊”就是由字、词、句之“米”组成的。要使自…  相似文献   

19.
上一次我谈了要提高自己的语言水平,避免在文章中经常出现陈词滥调的办法是读、背、记名家名作,有同学也许会认为:你这些话也不过是古人所说“读书如销铜,作文如铸器”“劳于读书、逸于作文”老调子罢了。我承认这一点,但是世界上有些道理却是永远正确的。譬如不管古人今人、洋人中国人,人要吃饭,吸收营养;但同样的饭,加工方法可以有不同,各人的吸收也不同。我的办法是尽量把道理说得明白一点,而且还想对当前流行的种种不利于提高写作水平的做法提出一点批评,提倡归真返朴。真理有时是很朴素的。古人所谓“炼字造句,征典属对,皆须从一学字中…  相似文献   

20.
本文认为《文心雕龙·辨骚》篇是我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第一篇全面、系统而精到的楚辞论,尤其难能可贵的是,刘勰抛弃汉人一味以经解骚的陈腐的观点,坚持从屈原作品的实际出发,指出了它们“同于《风》《雅》”与“异乎经典”的本质特征。这“同于《风》《雅》”的“取熔经意”与“异乎经典”的“自铸伟辞”的有机结合,便构成了以屈原为代表的《楚辞》“酌奇而不失其真,玩华而不坠其实”的文学精神与艺术品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