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幼儿园,常规教育是一日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目前幼儿园常规教育的现状存在许多不尽人意之处,需要着力加以改进。●权威式控制多。幼儿教师工作繁杂,几十个孩子保教并重,有的幼儿园还把班级常规状况作为评价教师工作的一个重要指标。任务多、压力大时教师很容易对幼儿采取权威式的控制,批评、说教、命令成为教师最常用的常规教育方法。●不必要的规则多。有的教师在行为、言语、速度等方面对幼儿有许多不必要的、强求一致的要求。如:要求幼儿绝对统一和安静,结果幼儿难免违规,教师难免气恼。有的教师在工作中常常会遇到幼儿因为“无…  相似文献   

2.
基于对教师的访谈以及观察混龄教育过程中教师和幼儿的行为表现发现,混龄教育对幼儿社会认知、社会情感、社会行为有重要影响。通过混龄教育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可以科学设计社会角色扮演活动,减少幼儿的依赖心理;增加异龄交往机会,减少幼儿的恐惧心理;在规则意识下营造幼儿自由活动的空间;教师要鼓励异龄幼儿之间的相互观察模仿,提高幼儿的社会适应性。  相似文献   

3.
幼儿园规则教育中的常见问题及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古人云:“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良好的规则是一切活动的保障。《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幼儿园的常规要求应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的游戏和各种探索活动,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新《纲要》强调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注重幼儿的自主学习和自主发展。这给幼儿园教师进行常规教育带来了困惑:自主和规则是怎样的关系?怎样才能使它们协调统一?教师们犹如“戴着镣铐的舞者”,在对幼儿进行常规教育时矛盾重重,并产生了许多问题。对此我进行了观察和思考。问题一自主还要规则吗案例没有规则的玩色活动在中班科学活动“…  相似文献   

4.
幼儿期是幼儿规则意识与规则行为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其本质特征具有规则性.任何游戏要想顺利开展,都必须以理解和遵守游戏规则为前提.深入了解幼儿对游戏规则的理解和执行情况,有助于帮助教师积极指导幼儿的游戏,帮助幼儿养成遵守游戏规则的行为,从而促进幼儿规则意识的形成,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5.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阅读区作为重要的学习性区域活动,还是激发幼儿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的场所。阅读区的规则承载着独有的教育价值,它可以有机地将教师的教育意图渗透其中,组织、约束、调整幼儿的活动行为和相互关系,最大限度地保证幼儿的阅读需要。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随意性强,没有规则意识。因此,抓好阅读区规则的建设,是保证阅读区活动有效开展的重要前提。
  一、规则的制订
  1.规则在失误中形成。小班孩子具有霸道、任性、自我为中心的特点。刚入园,他们对自由选择区域活动这一规则没有经验,争抢现象屡屡发生。他们在活动中遇到问题,我没有急着把解决问题的“答案”告诉幼儿,我主张让幼儿在失误中去建立起相应的活动规则,这不仅会让幼儿深刻地体验到规则的重要性,增强幼儿遵守规则的自觉性。  相似文献   

6.
幼儿规则意识与行为的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幼儿期是儿童规则意识萌发和规则行为初步形成的重要时期。在日常教育中,教师应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途径和方法,积极引导幼儿提升自己的规则意识,养成一定的规则行为,从而为他们在集体中能够真正从事自主活动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7.
因为幼儿期是儿童规则意识萌发和规则行为初步形成的重要时期,所以幼儿规则意识和行为的养成尤为关键和重要.当前幼儿家庭教育中存在着幼儿规则意识欠缺、幼儿家长规则教育意识欠缺、规则教育过程困难及方法不当的问题.因此,要通过多种方法来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和行为,教会幼儿识记规则和遵守规则,家园共助,相互配合.  相似文献   

8.
幼儿的性心理与行为教育往往被忽视。幼儿性别角色认同意识形成,手淫的出现,“性游戏活动”的产生都揭示了幼儿性心理的发展特征。我们要从转变教师观念、正确地开展幼儿性知识教育、培养幼儿自我保护意识入手促进幼儿性心理与行为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考试周刊》2015,(72):182-183
规则是人们日常生活、工作、学习中必须遵守的规范和准则,保证了社会的和谐发展,促进了现在精神文明的发展。规则意识能帮助独二代幼儿形成自主性规则行为的先期价值,游戏活动对培养独二代幼儿的规则意识具有天然的优势价值,教师需要从游戏前的环境创设、游戏中的规则意识指导,以及游戏后的规则意识与行为的总结和评价三个阶段关注独二代幼儿规则意识的培养。  相似文献   

10.
李艳红 《成才之路》2009,(10):I0008-I0008
师幼互动是幼儿园教育的基本表现形态,它贯穿于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而今,幼儿教师们都已经懂得与幼儿发生积极互动的重要性,并作出了不少努力,但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目前幼儿园的师幼互动以传递知识技能、维护规则为主,事物性互动多,情感交流少,师幼互动总体上是一种教师对幼儿实施高控制和高约束,幼儿对教师采取高服从和高依赖的非对称相倚性互动。这一互动既不利于幼儿尊重需要的满足,也不利于幼儿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展。那么,如何建构积极、有效的师幼互动行为呢?  相似文献   

11.
陶行知曾经说过:“教育是在孩子自身基础上.”幼儿感恩意识的培养也要以幼儿自身为基础,因为感恩教育是一种情感活动,它需要教育的引导和环境的影响,使受教育者形成一种感恩的心态、品质和责任,进而外显为感恩行为.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良好的情感是在童年时期形成的,如果童年蹉跎,失去的将无法弥补.”幼儿期对其进行感恩教育,孩子的习惯容易养成.因此,在幼儿时期对孩子进行感恩教育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刘晓花 《文教资料》2007,(10):162-163
幼儿常规的培养是适应集体生活的第一步,也是幼儿园集体主义教育的开端。但是在对幼儿常规培养的过程,教师控制过多,并且将个人意志凌驾于规则之上,不重视幼儿对规则本身的敬畏,以及过多地针对幼儿个人的评价等等不利于增强班级的凝聚力,不利于培养幼儿对集体的责任感,不利于促进幼儿良好集体意识的养成。  相似文献   

13.
规则意识的形成和规则行为的养成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基本内涵,规则教育对于幼儿的发展具有重要价值。幼儿的规则意识是超越客观知识的主体品质,规则教育的基本原则是互惠互利而非损己利人,规则教育的主要方式是幼儿主动建构而非教师传授。从规则的生成和规则的执行两个角度出发,开展规则教育要尊崇幼儿的天性,师幼通过对话共同建构规则;发挥教师指导和同伴榜样作用,创设"会说话"的环境。  相似文献   

14.
殷静 《今日教育》2010,(2):31-31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要注重让幼儿“体验并理解基本的社会性规则”。根据这一要求,我认为可采取以下策略: 1.让幼儿在体验中获得经验。如果幼儿意识不到不适宜行为给对方造成了痛苦和伤害,也就不能主动调整自己的行为,并获得内化的自觉的行为准则。对此,教师要加强体验引导,让幼儿在体验中成长。  相似文献   

15.
因为幼儿期是儿童规则意识萌发和规则行为初步形成的重要时期,所以幼儿规则意识和行为的养成尤为关键和重要。当前幼儿家庭教育中存在着幼儿规则意识欠缺、幼儿家长规则教育意识欠缺、规则教育过程困难及方法不当的问题。因此,要通过多种方法来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和行为,教会幼儿识记规则和遵守规则,家园共助,相互配合。  相似文献   

16.
叶桂兰 《成才之路》2021,(15):26-27
将班级公约引入幼儿教育中,能增强幼儿的独立意识,提升幼儿的自主管理能力。文章分析依托班级公约培养幼儿规则意识的意义,指出教师要在游戏活动中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在角色扮演活动中激发幼儿的模仿心理,在情境教育中鼓励幼儿自主制定规则,重视巩固强化幼儿的规则意识。  相似文献   

17.
常规教育就是教育幼儿遵守日常生活的行为规则,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独立生活的能力。为什么要抓“常规教育”,在我们幼儿教师中,认识并不一致。有些教师片面地认为“常规就是清规戒律,要求幼儿遵守常规会束缚幼儿的手脚,限制幼儿的自由,不利于解放幼儿。”针对这些看法,我们在上学期进行了认真的学习讨论。通  相似文献   

18.
幼儿园进餐活动的"规则"具有普遍性,其对座位、入座、坐姿、声音、干净和速度的要求详尽。教师采用公开批评和隐蔽规训的技术,通过个别处理和集体教育的方式增强幼儿的规则意识,维护班级的活动秩序。但这也带来一些负面影响,使幼儿处于高控状态和陷入等级化危机,单一的模糊性评价也影响了幼儿的发展。教师需以幼儿为本,生成幼儿自主的"真"规则,还可针对幼儿的进餐行为形成具体的"个案",促成幼儿的具体性、发展性评价。  相似文献   

19.
在幼儿园教师的有关教育行为和教育观念相互转化的研讨中,幼儿教师常常说“对幼儿的这些表现,我为什么看不出来呢?”确实,在教育活动中,教师常有对幼儿的某些行为表现“视而不见”的现象。概括起来,这些现象有以下几种情况: 1.没看。有的幼儿教师在组织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20.
《考试周刊》2019,(80):167-168
"家规家训"在中国的传统教育中有着悠久的历史,是古代中国培养幼儿规则意识的重要工具,为了能够更好地探讨"家规家训"对幼儿产生的影响作用,本文以幼儿园开展的"家规家训"活动为案例,分析如何在此次活动中树立幼儿的规则意识,教师需要制定活动的具体规则,并且要求幼儿遵守活动规则服从管理,在教师的指导中有序地开展活动,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本文首先简单介绍了幼儿规则意识的必要性,为幼儿在活动中培养规则意识,本文首先说明幼儿在活动中规则意识培养的必要性,然后论述问题,并提出"家训家规"活动中培养规则意识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