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凝集着科研人员和科技情报工作者劳动的科技情报产品走入科技情报市场以来,受到了越来越多人们的瞩目。科技情报商品同一般商品一样,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科技情报商品既然已经成为社会所承认的一类特殊商品,那么,科技情报商品同样具有商品的两重性——价值和使用价值。当我们分析一般社会物质产品和科技情报产品时,就会发现,这两类产品的生产过程是有着很大的差异的。科技情报产品的生产是要经过一个复杂的劳动过程。  相似文献   

2.
学术刊物具有两重性,即有精神产品的属性,也有一般商品的属性,所以具有精神产品的属性,是因为学术刊物是人们创造思维成果的记录,交流和推广的载体;所以具有商品属性,是因为学术刊物是人们精神产品的一种物化形式,只有进入市场,通过流通领域才能实现其自身价值,因此,学术刊物必须以商品形式存在,必然以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流通,必然受到市场价值规律的控制。  相似文献   

3.
江治平 《情报杂志》1989,8(3):19-22
(一) 政治经济学原理告诉我们,任何商品都有使用价值。商品的使用价值是指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即物的有用性。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它是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科技情报商品的使用价值是不容置疑的。它能满足人们在科研、生产中对科学知识的需要。它的这种有用性即功能或效用具体表现在:当某一科技情报商品的内容被正确掌握并运用于生产时,它能渗透  相似文献   

4.
罗欣 《情报理论与实践》2007,30(5):613-615,600
精神产品是具有复杂物化形态的思维产物,是商品属性和观念形态属性的统一,经济价值和精神价值的统一。评判图书馆精神产品的价值应注重经济价值和精神价值的统一,重点突出其精神价值。  相似文献   

5.
一、正确认识科技情报的经济效益科技情报属于生产力的范畴,其主要劳动方式是大脑的思维活动,劳动产品的主要形态是精神产品,即知识、信息。这跟一般生产劳动是不同的。 1. 科技情报经济效益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论学术期刊的准商品属性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学术期刊作为一种特殊的高品位、高层次的精神文化产品,同样具有商品的二重性,是商品。但学术期刊又不是一般的商品,它的使用价值通常是间接的、潜在的、持久的、滞后的,它的价值也往往是抽象的、潜在的、难以量化的,它难以在市场中得到等价交换,存在着“价值错位和双重补贴”现象,因而它的商品属性是不完整的,恰切地说,学术期刊只具有准商品属性。  相似文献   

7.
本文指出农业科技情报和其他情报工作一样其基本属性是知识,它在社会主义商品生产中也具有商品的属性,阐述了改变传统的情报无偿服务为有偿服务的必要性与可能性;着重分析了目前各情报部门试行的几种有偿服务项目的方式、内容和效果等方面的情况,进一步肯定了这一改革对促进我国情报事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所具有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江治平 《现代情报》2002,22(9):56-58
本文首先分析了科技信息产品的内涵和属性,并在此基础上对科技信息产品的价值进行分析,总结出本大规律、信息的三种类型、信息产品商品化及制约因素,提出鉴别信息产品能否成为商品,只能从信息是否具有商品属性来理解。  相似文献   

9.
朱毅 《学会》2005,(3):55-56
科技期刊作为科技信息传播的有效载体,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是一种特殊商品,即带有商品属性的精神产品。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也是规范经济,也必须信守承诺。在缺乏信用的情况下,单纯依赖法律无法实现社会良性运行。在某种程度上,道德和信用的作用比法律更为有效,期刊出版恰在此列。  相似文献   

10.
姜兰  毕强 《现代情报》2007,27(6):19-20
信息具有商品的属性,信息本身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信息商品的价值是凝结在信息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信息商品的使用价值是信息商品的有用性。随着人们对客观事物认识的深化和社会精神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信息商品的文化价值属性,又从信息商品的使用价值中分离出来,逐步发展成为同作为一般人类劳动凝结的价值和作为信息商品效用性的使用价值一样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装备科技情报建立以来 ,已走过近 5 0年的光辉历程 ,为促进国民经济和国防现代化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当前 ,装备科技情报事业正在蓬蓬勃勃地向前迈进 ,在国防、军队建设和军事斗争中地位日益提高 ,与之相应的研究装备科技情报学科体系的理论与方法也在不断深化 ,走向完善和成熟 ,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 ,影响日趋扩大。因此 ,加强对装备科技情报学科体系的研究与探讨 ,用情报理论指导情报实践 ,加速装备科技情报事业的发展 ,更有效地为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现代化建设服务 ,已成为当代装备科技情报工作者一项重大的历史使命。1 装备…  相似文献   

12.
樊松林 《情报科学》1991,12(2):16-22
文本指出科技情报事业的发展同样需要有健全的法律机制,并从法与政策的关系,社会管理现代化;社会心理学等方面论述了我国的科技情报立法必须考虑的几点依据和应遵循的若干原则,着重勾勒了科技情报法与宪法、行政法、民法、刑法、科技法和经济法的关系,进而对科技情报法的体系结构、基本内容进行了讨论,针对目前科技情报立法所面临的几个问题,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综合使用多项指标,运用绝对和相对、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指标体系,对科技情报人员考核方法进行了探讨。作者首先将科技情报工作进行分类、确定工时为统一量纲,并根据每一类工作的性质制订了相应的额定工时与修正系数,继而对反映科技情报人员工作态度的各项指标进行了选择,从而构成科技情报人员工作完成情况评判系统和工作态度评价系统及其模糊综合评判模型。求解模型,便可实现对各类科技情报人员的定量考核。  相似文献   

14.
省级科技情报(信息)机构科技文献资源建设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 问题的提出科技文献资源一直是科技情报 (信息 )机构的重要基础保障与支撑之一 ,传统衡量信息机构规模与实力的依据往往是书库面积与馆藏量。然而 ,随着时代的发展 ,外部因素的诸多变化对传统文献工作的发展方向与工作模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并引起了一系列的变革。通过对山东省及全国部分省科技文献资源的调查、分析 ,笔者认为目前科技文献资源布局和建设状况及存在的问题有如下特点。1) 2 0世纪 80年代末至 90年代中后期 ,由于科技体制改革、拨款方式变化及各种涨价因素的影响 ,各科技情报 (信息 )机构、高校图书馆都不同程度地减少了订…  相似文献   

15.
论信息商品的价格及其形成基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 ,学术界对信息商品价格的形成基础 ,有着不同的观点 :价值价格论、效用价格论、效益价格论、供求价格论等 ,每种论点都从不同的角度对信息商品价格的形成基础进行了论述。然而笔者认为有些观点片面夸大了影响因素的作用 ,将信息商品价格的影响因素作为了信息商品价格的决定因素和形成基础 ,本文将从信息商品价格的定义出发 ,进一步深入探讨信息商品价格的形成基础。1 信息商品价格的本质1 1 信息商品价格的定义马克思在对价格问题进行了长期深入的研究后认为 :“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这为我们正确地认识价格的本质和准确地表述价…  相似文献   

16.
许春芳  靖继鹏 《情报科学》2007,25(5):684-689
本文探讨了网络信息商品的定义及种类,着重分析了网络信息商品的价格影响因素和网络商品的价格模型,为网络信息商品的定价理论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信息产品的捆绑定价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因特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发展 ,引发了许多新的问题 ,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是关于产品的定价问题。以前 ,由于消费者对产品信息 ,特别是产品的成本信息以及市场信息的缺乏 ,使得厂商在定价上拥有很大的主动权。但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 ,产生了所谓的成本透明化的现象 ,消费者可以非常方便地通过因特网对大量厂商的产品进行比较 ,了解产品成本和质量方面的信息。另外 ,在许多网站上消费者可以通过了解其他购买者的购买经验 ,帮助做出购买决策。这两方面的信息提高了消费者的讨价能力与购买理性。成本透明化所引发的更深一层的问题是 ,厂商无…  相似文献   

18.
我国区域科技资源配置能力分析   总被引:31,自引:1,他引:31  
区域科技资源配置能力是指区域内高效地分配和运用科技资源的能力。它的强弱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科技系统的功能和效率,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区域科技能力的强弱。因此,区域科技资源的配置能力是区域科技能力建设的主要环节和重要组成部分。区域科技资源配置能力是由科技资源的配置规模、配置强度、配置结构和配置效果等组成。本文基于科技资源配置的内涵和结构,建立起中国区域科技资源配置指标体系,对中国区域科技资源配置能力进行宏观分析,进而指出中国区域科技资源配置的战略重点所在。  相似文献   

19.
论信息商品的价格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平忠  张建松 《情报科学》1998,16(6):498-505
文章从信息商品的定价理论研究现状出发,分析了信息商品定价的主要问题,并引入盈余的概念,构筑了信息商品的盈余定价理论。在此基础上,还就信息商品交易中买卖双方有关信息商品价格的估算、议价谈判及影响信息商品价格的因素等进行了综合探讨。  相似文献   

20.
信息技术挑战——21世纪高校科技管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分析,阐明信息技术对21世纪的高校科技管理提出的挑战,探讨新世纪高校科技管理应采取的对策,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论述:(1)提供并处理信息,发挥决策参谋作用;(2)促进公开管理,机构精简,提高管理效率;(3)开发网络版科技管理信息软件;(4)提高科管队伍素质是信息技术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