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西方有句谚语:“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句话告诉我们读者阅读时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如果将其用在我们的阅读教学上,就是课标所倡导的“多元解读”。那么,如何有效进行文本的多元阅读,使学生在多元化的解读过程中,个性得到张扬、人格得到完善。  相似文献   

2.
中国有句俗话:“一千条有水的河就能照出一千个不同的月亮”,西方也有句谚语:“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两句话尽管来自不同的国度,其主旨却都是相同的。即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相似文献   

3.
新课程强调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此语文教学强调文本的多元解读.教师对文本的解读不再囿于教学参考书,学生对文本的解读也不再囿于教师对文本的阐释,课堂上渐渐出现了“不同的声音”.“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说法得到了普遍认可.但读者眼中的哈姆雷特是否还原了作者心中的哈姆雷特?教学中学生曲解文意的情况并不鲜见(这不足为怪),但并未得到匡正.  相似文献   

4.
不同的阅读者以其固有的体验、性格、情感,对于同一文本做多元解读,可获得一个个染上个性生命意识的文本意义。所谓“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正是对文本多元解读简明又形象的表述。  相似文献   

5.
<正>莎士比亚有一句名言:“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由于每个读者体验和理解不同,哈姆雷特的形象才会更加丰满和多元。在美术教学中,学生的体验越深刻、越多元,教学的效果就会越显现。通过感官体验(包括视觉、听觉、触觉、味觉等)、实践体验、情感体验等多元体验的方式,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在体验中触发感知觉,在体验中与表现内容“对话”,在体验中进行美术表现。本文通过美术拓展性课程《老家记忆》一课,从儿童自我生活的多元体验出发,焕发乡情体验与感悟,表达乡情事物的笔墨意趣,从而在水墨画学习中生发浓厚的情感。一、从“事物”到“物象”:在感官体验中初步感知  相似文献   

6.
一、多元解读是文学作品教学的本质回归文学是属于语言的艺术,它以涵蕴无限的语言使文本构成一个富有审美魅力的诱导空间。文本也因此为读者提供了无限的再创造的可能,召唤并激发读者在其可能的范围内充分发挥再创造的才能。所以,“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句话可以说是对“多元解读”的最通俗的最恰当的注解。不同的读者对同一部文学作品的理解必定是多元的,多元性是文学作品的必然属性。根据接受美学的观点,文学作品只有通过读者阅读之后才能获得艺术生命,才能实  相似文献   

7.
有人说:“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教师教学也是这样,不同老师不同的背景、不同的阅历,对文本的解读也就不同,教学方法也会存在很大的差异。下面对小学语文经典课文《落花生》三种不同的教学方法,谈一下个人的认识和思考。  相似文献   

8.
<正>基于对“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认同,基于高中语文课文多元解读的需要,不同教师对《阿Q正传》的解读是大不相同的,所得出的结论也是多元的,这样的解读样态使得阿Q以更加丰满的形象出现在人们的面前。通过梳理相关的解读可以发现,在研究阿Q这个人物形象的时候,最常见的视角都是外在视角,也就是说人们总习惯于从认识与批判的角度,  相似文献   

9.
在谈到对文学作品的欣赏时,人们总习惯于认同这样的观点:“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其意思是说,每个人因为各自的家庭环境、生活阅历、知识储备、审美修养、人生经验不一样,对同一文学形象的理解和感受就会大不相同。阅读教学,特别是阅读带有文学色彩的课文,虽然不能等同于文学欣赏,但同样也有学生对课文形象的感受问题,而且这种感受也应该是因人而异的。在这里,其实涉及到的是阅读教学中“多元解读”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这句话不仅道出阅读是一项神奇的思维活动,也启示我们阅读成果应该是多元的。然而,目前不少高中语文教师在引导学生解读文本时,存在严重的功利主义思想,无源性解读、单一化解读与失度性解读现象普遍存在,不仅偏离了作者的创造,也制约了学生阅读创造能力的发展。这就需要我们在实施语文阅读教学时,要确立...  相似文献   

11.
随着新课标的实施,许多教师把对话理论、接受理论引入阅读教学之中,多元解读成为时髦的词语,但对多元解读的过分追捧也导致了阅读教学中的一些隐忧和误区。许多教师由否定作品的一元解读转而走向对文本的无限衍义,当学生阅读朱自清《背影》时,什么也没发现,就发现了父亲违反交通规则这一条,竟然也得到了教师的表扬。其实,个性化理解,并不是想怎样理解就怎样理解的,文本作为阅读的对象,它具有特定的指向性,我们必须以符合文本的基本理解为前提。如果因为“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就以为每个读者可以随心所欲地“建构”自己心目中的…  相似文献   

12.
古典诗歌语言简练,却蕴含着丰富的意象,而且“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的读者,不同的时代,都可能对同一含义丰富的意象有着不同的解读。另外,  相似文献   

13.
一、导言 文学鉴赏就是在作品提供的艺术形象基础上的再创造,读者会“各以其情而自得”。不同的读者,甚至同一读者在不同的人生阶段,对作品的理解感受都有可能不同,甚至会由此而创造出不同的文学形象,比如鲁迅先生曾就《红楼梦》有如下评述:“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越是内涵丰富的作品越是可以从不同角度来解读,此正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相似文献   

14.
一、运用多元解读。训练发散思维。2000年全国高考作文材料说“世界是千变万化的.疑问是层出不穷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在生活中,看问题的角度、对问题的理解、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问题的答案不止一个的事例很多”,这正如古人所说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不同的读者对同一作品主题的理解是有差异的。这种差异正是文学作品多解性和丰富性的表现。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运用多元解读,拓展思路,从而培养创新能力。如欣赏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之一《李尔王》,可以借鉴余秋雨先生对作品的多重解读:一是大众化解读,即尽管是悲剧,但毕竟正义战胜了邪恶;二是问题解读,英明的李尔王为什么不把王位传给讲真话的女儿,却传给了讲假话的女儿?三是人性解读.人性只有到了最低位或最原始的时候才能回归吗?又如对《祝福》、《孔乙己》、《装在套子里的人》及《边城》的多元解读。  相似文献   

15.
连敏 《小学语文》2008,(7):12-13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诗无达诂”等表述都说明每一首诗都有不同的解读方法。但如果我们能找到一些切入点,就能更有效地解读诗歌,并且有独到的发现。本文拟从诗歌的意境、意象、语言、想象等几个基本要素入手,结合小学生的认知能力谈谈如何对诗歌进行鉴赏。  相似文献   

16.
人们常说:“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一个作品的解读,不同的人总会有不同的看法,许多人对于《套中人》主人公别里科夫就有自己的看法。一般人都认为别里科夫是沙皇专制统治的卫道士,是沙皇暴君的帮凶,这似乎已经成为定论了;还有人认为别里科夫也是比较可怜,是一个被时代异化了的可怜虫。  相似文献   

17.
由于学生的生活处境,人生经历各不相同,导致学生的语文体验千差万别,正如大家常说的一句话那样:“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就使中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在对文本的理解上出现了多元理解的现象。而对此现象,虽说课堂上气氛热闹,学生的学习兴趣高涨,学生创新思维得到了培养,但要使课堂教学成功,就缺不了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作用。既然如此,那么教师在面对学生多元理解时,又该如何去引导学生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考虑:  相似文献   

18.
曾几何时,"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句名言频繁被我们的语文教师使用,或口头交流,或见诸文字,几乎成为阅读教学文本解读的不二法则。本文无意否定这句话的精妙,只是想结合对这句名言的理解,探讨我们的阅读教学应该如何解读文本。一千个读者阅读《哈姆雷特》这个作品,大家都不可能回  相似文献   

19.
文本多元解读已得到广大语文教师的共识,但有为数不少的语文教师却矫枉过正,进行无效地解读,甚至是有害的解读。笔者认为,“多元解读”并不意味着可以随心所欲、漫无边际地乱解乱读,并不意味着可以有绝对的“弹性”,而必须有一定的“规范”,必须有一定的价值取向和解读范围的引导。于是,本文提出了有效进行文本多元解读的方法与对策,切实使学生在多元化的解读过程中,张扬个性,完善人格,塑造人文精神。其对策有:(1)发扬民主教学,建构文本多元解读平台;(2)善于抓住文本切入点,有效进行多元解读;(3)做到“多元有界”,切实提高多元解读效果。  相似文献   

20.
“坑爹”意指与本人意愿有很大出入,有被欺骗的意思,又包含了微微的“不给力”的意思成分。近义词是“坑人”等。例如:“尽管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这里只是一句诚实的评价:《夺命深渊》3D效果不坑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