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Agent是人工智能和计算机软件领域中一种新兴的技术,其在远程教育中的应用具有很大的优越性。本文在分析传统的基于Web信息检索课远程教育不足的基础上,探讨了用Agent思想解决远程教育的问题,并设计了一个基于Agent的信息检索课教学系统模型。  相似文献   

2.
《科学学研究》2021,39(4):738-748,757
人工智能与社会经济的深度融合,将为现有技术范式、产业格局和社会生活等带来巨大变革与深远影响,把握新技术领域颠覆性创新的演化特征,帮助企业及时调整技术创新战略规避风险,有利于构筑人工智能先发优势、在国际科技竞争中实现"变轨超车"。以14家人工智能相关企业和机构的深度访谈数据为基础,采用扎根理论并借助质性分析软件NVivo 11来进行资料编码,归纳出技术范式转变、组织动态演化和价值网络创新等实现颠覆性创新的关键因素及其作用机制,构建了人工智能企业颠覆性创新演化的理论模型。分析人工智能企业颠覆性创新产生与演化机理,不仅有助于深化颠覆性创新理论研究,对于企业实现颠覆性创新由技术驱动转向市场推动也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意义]当前各学科领域文献增长迅速,迫切需要以面向“问题解决”的思路,从大量科技文献中抽取出研究问题、解决方案及其解决关系,并以此为基础开展领域知识演化研究。[方法/过程]文章提出了可应用于实践的低成本领域实体关系抽取方案:依托词嵌入类比的思想,仅从领域知识资源中提取的少量实体关系对作为基准即可实现关系分类。[结果/结论]在人工智能领域数据集上使用基于词嵌入类比方案的集成模型,抽取解决关系、问题层级关系、方法层级关系的F1值分别为82.33,81.49,74.81。最后,将集成模型应用于全量数据抽取实体关系,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展示了面向问题解决的人工智能领域知识演化情况。  相似文献   

4.
汉诺塔问题是经典递归程序设计案例,一直以来,大家多利用面向对象、过程等编程语言来实现。当今人工智能发展迅速,能否利用人工智能语言解决汉诺塔问题成为一个新的研究领。此次研究利用结构式分析方法,借助人工智能语言推理强的特征,解决了汉诺塔问题。  相似文献   

5.
[目的/意义]颠覆性技术对技术和市场具有双重影响,无论是对科技发展还是市场结构调整都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准确识别颠覆性技术能够解决可能出现的技术壁垒,对国家和企业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从技术主题的演化趋势和演化形式两个维度提出颠覆性技术识别框架。首先,利用LDA模型和基于全局和局部影响力的社区探测方法识别领域内的技术主题。其次,基于颠覆性技术的“突变性”和“融合性”特征,引入技术主题时序共现网络和主题引用网络对主题间的演化趋势和演化形式进行判别,实现颠覆性技术的识别。最后,以人工智能领域为例验证提出的颠覆性技术识别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结果/结论]该方法能够准确实现颠覆性技术的识别,研究识别出人工智能领域的7项颠覆性技术,包括“机器人模块化设计方法及应用”“相关领域机器人技术及应用主题”“仿生机器人技术及应用”“自动无人智能系统”“自动驾驶技术”“服务机器人技术及应用”和“机器人部件优化技术”这有利于我国抓住科技创新主动权,加快颠覆性技术布局。  相似文献   

6.
周礼  郑秋华 《科技通报》2011,27(2):199-202
提出一种基于领域建模的代码自动生成方法,该方法以模型集成计算(model integrated computing,MIC)为基础,开发人员以领域元模型作为领域建模语言来对应用系统进行领域建模,再通过模型解释器实现从领域模型到平台无关模型(platform independent model,PIM)的自动转换,最后使...  相似文献   

7.
登机桥结构方案的评价就是典型的复杂对象多目标多层次综合评价问题,方案评价涉及很多影响因素,各因素的描述方式不同,而且普遍存在着模糊性现象,因此需要研究一种科学、合理的综合评价方法。本文开发了基于Windows环境的登机桥结构方案智能综合评价系统。该系统以模糊理论、神经网络理论和人工智能原理为基础,运用Visual Basic结构化程序设计语言、数据库技术和MATLAB工程技术软件实现了登机桥结构方案评价的智能化。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一种基于单片机系统的起重机“黑匣子“设计方法。详细阐述了“黑匣子“软硬件设计方法及其基于VB6.0的上位机通讯软件的设计方法,并解决了软件设计中容易遇到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黄正谦  孙力 《科技通报》2006,22(6):851-854
在现有CTI产品基础上,实现与Voice XML技术的无缝连接,使CTI产品具有语音浏览器的功能,实现对互联网的语音访问。简单介绍了一个CTI系统JD Engine和Voice XML解释器Open VXI,然后给出在JD Engine和Open VXI解释器之间利用三层结构模型的接口设计和实现,使Open VXI与JD Engine平台建立无缝连接.实现语音浏览器功能。  相似文献   

10.
在数字逻辑电路设计中,常常遇到一些对时钟分频的需求。本文实现了一种基于FPGA的软件化的分频方法,通过对不同的Verilog HDL语言程序语句进行比较分析和仿真综合。  相似文献   

11.
竞争情报管理软件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简要回顾了竞争情报管理软件的发展,分析了国外主要的竞争情报管理软件的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对竞争情报管理软件的系统结构框架、功能及关键技术进行了详细论述,最后对我国竞争情报管理软件的发展给出了建议和意见。  相似文献   

12.
岳萍 《科教文汇》2013,(23):136-136,140
对译员来说,口译是对耳朵、大脑和嘴巴的一场综合性的挑战,是一场精神压力抗拒战。但掌握一定的训练法并持之以恒地进行训练,能让译员比较轻松地驾驭口译现场。本文就如何提高俄语口译能力,对笔记和跟读训练方法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研究目的]针对目前缺少基于复杂网络的应急情报系统案例知识库这一不足,对该类案例知识库的构建和应用方法开展研究。[研究方法]构建方法上,案例库采用以子事件网络和子事件图谱为核心的双层表示模型,知识库采用统计型图谱和事理图谱作为表示模型。应用方法上,在实施情报生产和指挥决策等应急情报行为时,协作使用事例型和统计型知识,设计适用于当前场景的情报方案。[研究结论]研究成果可完善基于复杂网络的应急情报体系,为构建结构化应急情报系统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为把握我国光伏产业政策发展脉络,对未来产业政策制定提供参考依据,并为进行产业政策评估与优化打下基础,基于社会网络分析与共现分析方法构建政策热点网络,以可视化的形式显示我国光伏产业政策热点的变化,描述政策的动态演化过程;同时根据政策热点的变化以及产业发展过程中的关键事件和政策,将我国光伏产业政策分为5个阶段具体讨论:市场环境培育阶段(1994—2008年)、国内应用市场发展阶段(2009—2012年)、分布式光伏大力推广阶段(2013—2014年)、市场化与智能化阶段(2015—2017年)、政策退坡阶段(2018年至今)。研究发现我国光伏产业政策的演化体现了高质量、多元化、智能化、市场化的发展特征,对此从政策目标、政策手段、政策演化驱动三方面进一步论述。  相似文献   

15.
陈洁 《科教文汇》2012,(7):128-129
口译不同于笔译,它除了需要译员有较强的语言能力和丰富的知识外,还要有过硬的心理素质和职业素质。因此,对影响译员口译能力的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对口译员的培养与发展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智能信息处理的基础理论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综合自然语言理解和计算智能作为智能信息处理基础理论的思想。本文用智能分类、智能标引、智能检索、智能文描、机器翻译等智能信息处理实践说明自然语言理解可以提供理论架构而计算智能可以提供技术实现。  相似文献   

17.
赵蓉英  魏明坤 《现代情报》2017,37(10):165-171
国内竞争情报的战略地位不断提升,本文基于CNKI、CSSCI数据库,利用可视化软件,对国内已有文献进行研究,探析国内竞争情报发展演进过程。通过对文献统计分析,发现研究主题的多样化;通过作者共被引分析,发现研究主题发展过程中代表人物及其更替;通过关键词共现分析,探析研究主题的热点演进;通过文献共被引分析,总结国内竞争情报发展的4个核心领域:"竞争情报基础知识研究"、"竞争情报的实践研究"、"竞争情报系统研究"、"竞争情报的跨学科研究",并分析聚类文献群的特征。最后,根据国内竞争情报发展演进过程,归纳我国竞争情报发展过程面对的挑战。  相似文献   

18.
黄碧云  柳晓春 《情报科学》2004,22(7):785-787
情报语言一体化是情报语言和情报检索的研究热点,也是信息资源组织的主要工具。本文从情报语言和情报系统两个方面对情报语言的一体化的概念进行了论述,并对情报语言一体化的四种主要类型,即分类法之间的转换和兼容,主题法之间的转换和兼容,分类法与主题法之间的转换和兼容,自然语言和受控语言的一体化等分别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9.
李琎 《科教文汇》2014,(36):36-37
非语言交际是交际的一种重要形式。本文以Verschueren的语境顺应论为理论基础,提出非言语交际是一个动态过程,交际双方语言的选择必须与语言使用者的社交世界、物理世界和心理世界等所构成的交际语境相顺应,从而达到交际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