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钓鱼》2007,(3)
配制饵料,不论荤饵和素饵,都讲究色、香、味、形。按钓鱼的用途划分,鱼饵有两大类:一是撒窝聚鱼的饵料,称诱饵;二是穿在钩子上钓鱼的饵料,称钓饵。  相似文献   

2.
天然饵料在垂钓中的魅力是众所周知的。在自然界天然饵料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但如何临场合理应用,则不一定人人皆知。天然钓饵由于品种繁杂,用法很有讲究。使用天然钓何的原则是就地取饵,依季节、环境和水情、鱼情而定。选用恰当,犹如万应灵丹,可以大显身手;如果用法不郎不秀、则会背道而驰,适得其反。常见的天然钓饵可划分为荤饵和素饵两类。荤饵中包括动物型和昆虫型。诸如蚯蚓、小虾、蚂蚱、蜻蜒、苍蝇、胡虫。飞蛾、飞蚁、油葫芦、蟋蟀、青虫、丝瓜叶虫、蚌螺肉、面包虫、蜂蛹、鸡鸭肠管、动物肝脏、肥肉等。素饵有:桑警、构…  相似文献   

3.
杨天举 《钓鱼》2014,(24):46-46
赤眼鳟与红眼鲮统称红眼鱼,二者眼部上方皆为红色,故名。鳟鲮为杂食性底层鱼,荤素饵皆食,最喜欢的是浓腥味饵料。现将钓友和笔者常用之饵十款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4.
智斗小杂鱼     
一、巧用饵料 1.灵活改变钓饵 小杂鱼食性很杂,但最爱摄食香、腥、臭气味的荤饵,对面团等素饵则不大感兴趣。垂钓时,如果遇到小杂鱼捣乱,应当机立断,将荤饵改为素饵,即用较硬较黏的面团,玉米粒、青草等垂钓,这样就给大鱼人窝摄食的机会。大鱼入窝后.把小鱼赶跑了,此时又可用荤饵,便能钓到大鱼。  相似文献   

5.
颜恒 《钓鱼》2010,(4):42-43
“一方饵钓一方鱼”……鱼类对食物的喜好与偏爱,是有一定条件限制的,那么有没有一种或几种的“全国通用粮票”呢?有的。比如我们最熟悉的蚯蚓、湖(河)虾以及大米饭、面团、豆粕等。本文想重点向钓友介绍一种素饵——玉米酒糟饵,荤饵中公认蚯蚓为“万能之饵”,那玉米酒糟能否称得上是“万能素饵”呢?我在长期的实践运用中深刻体会到,它应该担得起这个重任。  相似文献   

6.
鱼类对饵料的反应,取决于它们的感觉器官;钓获量的多少,直接与鱼类的吞饵进食有关,而鱼类的吞饵进食,又直接与它们的感觉器官——视觉、嗅觉、味觉、触觉和听觉有密切关系。不同的鱼类,在不同时期和不同水域对饵料的反应也不尽一致:肉食性鱼类对小鱼、小虾等荤饵感兴趣,草食性鱼类对藻类、水草等植物饵料感兴趣。但这并  相似文献   

7.
经过多年垂钓实践,发现炸弹钩饵荤素结合,上鱼率高,效果好。其作法是: 先将常规炸弹钩饵和好,捏成鸡蛋大小,装在炸弹钩弹簧上,捏紧固定后,再将6只炸弹钩穿上鲜活的红蚯蚓,蚯蚓头或尾部留于钩尖外约1~1.5厘米,然后再将挂上蚯蚓的钩均匀地安插在饵料上即可。这样做好处是:①饵料溶解扩散快。当饵料和蚯蚓入水后,蚯蚓不断地在饵料上蠕动,可加快饵料进一步溶解扩散。②诱鱼进窝快。饵料入水溶解扩散后,香、甜、酸等味散发面积大,气味浓,促使鱼类进窝快。③上鱼率高。当鱼进窝后,发现蚯蚓在窝内蠕动,经不住饵料香味的诱惑,就会直接咬蚯蚓而上  相似文献   

8.
在人们的观念中,青鱼和其他肉食性鱼类一样,以荤饵为主,如蚌肉、螺肉、鸡鸭肠、贻贝肉等,这是青鱼的基本习性所决定的。某一本权威钓鱼指南《饵料篇》上也写到:“倘若没有这些荤食去诱鱼,而用纯素料配制,无异是猎人用一束青草放在陷阱边企图诱捕食肉的狼一样,难免不徒劳的。”  相似文献   

9.
陈学林 《钓鱼》2005,(15):45-45
鲂鱼又名武昌鱼、团头鲂,原产于湖北省梁子湖。在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有分布。鲂鱼生性温和,栖息于水体的中下层,不耐低氧,喜溶氧含量高、水质清新的微流水域环境。鲂鱼属纯草食性鱼类,但有时受气候、温度的影响,偶尔也会食用一些其它饵料甚至荤饵。是广大钓友喜爱垂钓的对象鱼之一。  相似文献   

10.
张铨 《钓鱼》2003,(14)
双钩有优势在竞技钓中使用双钩似乎已成定势。双钩有很多优势,主要的大概是下列几点。1.符合溶散性饵料的需要。短时间内,即使一饵完全溶散,还有另一饵未溶散完,可避免空钩钓鱼。2.钓饵在水下可形成不同的状态,如双饵悬浮、双饵卧底,一饵悬浮一饵触底等。不同的饵态更适合不同的鱼情。3.双饵飘落目标更显著,激发鱼儿的食欲。4.竞技池鱼的密度大,双钩上鱼的可能性增加了上鱼的效率。5.在调标中,可拉大调目钓目的距离,增加调标空间。6.在野钓中可采用多种饵料的配搭(包括荤素配搭),以试探鱼的口味。双钩也不是没有缺点。首先是易于缠绕,操作不…  相似文献   

11.
所谓“捏饵钓法”,就是在手竿钓原有的钩、饵外面再捏上一小块沉底即化的饵料,以达到多诱鱼、增加钓获量的目的。一、捏饵钓法的优点1.诱鱼范围大,效果持久,密集度高。捏饵钓法每次投竿都相当于“补窝”,且钩饵入水轻,不会惊动水底鱼类,因而可以达到连续诱鱼的效果,不像常规投饵补窝需要发窝时间。另外,捏饵在每次入水下沉过程中都有少量散落,扩大了诱鱼的辐射范围,大多数饵料则散化在钓点周围很小范围内,能吸引鱼集中索食。所以,捏饵钓法能很好地统一扩大诱鱼区域和缩小鱼窝面积这对矛盾,事实上,从诱鱼角度而言,捏饵钓可…  相似文献   

12.
张忠江 《钓鱼》2009,(12):46-47
四、用于蘸饵钓的钓饵种类和蘸饵方法 (一)用于蘸饵钓曲钓饵种矣 用于蘸饵的钓饵可用荤饵,也可用素饵。一般常用的是荤饵,以蚯蚓为最佳,也可使用固体素饵。1.荤饵:有蚯蚓、蝇蛆、红虫、虾仁、小鱼、螺蛳肉、蚌肉、蚬肉、猪肝、鸡肝等等;2.素饵:有面饵、玉米粒、鱼颗粒饲料、薯丁等等。  相似文献   

13.
话说沙蚕     
老海 《中国钓鱼》2001,(5):30-31
沙蚕是海钓中的一种天然万能鱼饵,用它能钓大海中的各种鱼类、虾类、蟹类。海钓人由衷地喜欢用沙蚕做饵,是因为它有着其他荤饵、人造饵等不可替代的作用,用沙蚕做饵有着浓郁的贴近大自然的心理感受。  相似文献   

14.
王建防 《钓鱼》2012,(19):50-51
海钓用饵种类繁多,既有真假之分,又有荤素之别。本文着重讨论真饵(即天然饵中的动物性钓饵)以及“半路亚饵”在海钓中的应用。目前,青岛地区最常用的天然海钓饵主要有三大类:沙蚕类、虾类、其他海洋和淡水生物类。  相似文献   

15.
可用于夜钓的鱼饵有很多,具体用哪种饵,主要取决于目标鱼的种类和钓场的水情。比如夜钓肉食性鱼类,鱼饵自然要用荤饵。若目标鱼是草鱼,那么钓饵一定要尽量突出植物气息,因为草鱼本身就以植物为食,它们对植物气息浓郁的饵料会更感兴趣。假如你的目标鱼是鲫鱼,如果没有偏口现象,那么面饵的效果通常不错。  相似文献   

16.
东山  张天林 《垂钓》2001,(7):20-21
鲢鳙既不吃蚯蚓、红虫等荤饵,也不吃面团、糟食等素饵,以前不被当作垂钓的对象鱼。20世纪80年代末期,北京的钓友们发现鲢鳙喜欢酸臭味的饵料,尤其对水中雾化的面浆团感兴趣,于是发明了“飞钩”酸臭饵钓鲢鳙的妙方。从此,鲢鳙鱼也成为人们垂钓的主要对象。  相似文献   

17.
其一,荤、素饵兼备以应变。江南自然水域中有多种鱼类,为了能随机应变,应多备荤饵和素饵,比如蚯蚓、虾子、蚕虫、鸡鸭肠段、米饭块、熟玉米面窝头、酒糟等等。当然,多备并不要求全部备齐,而是指多备几种而已,这样才能发挥应变效能.1996年6月下旬一天,我们去那湾村大山塘垂钓,听人说那水域罗非鱼、草鱼多,但实践是钓获小罗非鱼、小草鱼。后来,发现塘中有鲢、鳙,  相似文献   

18.
草鱼荤饵     
草鱼属于杂食性鱼类,既食素早饵,也食荤饵。一般情况下,水库、湖泊、鱼池等夏秋水温适宜,草鱼食欲强,垂钓时以素饵为主,可用混合面饵(发酵略有酸味更好)、野草等。到了秋天,随着水温下降,草鱼食欲减退,尤其是深秋,素饵对草鱼失去了诱惑力。这时,如果试用以下几种荤饵,也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相似文献   

19.
水库中有大量的河虾,是各种鱼类的良好天然饵料。霜降以后,水库水温降至10℃左右,鱼类活动量明显减弱,食量大量减少,对素饵很少过问,而对天然饵料河虾却情有独钟。去年霜降后的10月27日、11月2日,我用手竿以河虾为饵,钓获翘嘴鲌  相似文献   

20.
钓鱼,从词面上看,“钓”是手段,“鱼”是目的。钓鱼人因为技术的差异带来了钓鱼成绩上的优劣。回顾多年来的钓鱼实践,发现制约钓绩的因素,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10种。对鱼的食性不了解,饵料不对路子饵料能不能适应鱼的胃口,是获鱼量多少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果饵料对不上路子,塘中的鱼儿再多也别想把它钓上来。特别是有的养鱼人长期使和一种食物喂鱼,使鱼儿养成了偏食习惯。所以钓鱼人在垂钓之前必须对所去的钓场有所了解,对口下饵,这样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当然,还有色、味、形方面的考究,效果就会更好。人为因素的影响,鱼儿受到惊吓受了惊吓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