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解拉萨林周甘曲湿地冬季鸟类资源现状,于2023年1月,采用固定样线法对湿地冬季鸟类进行观测。结果表明,调查期间共记录鸟类9目22科38种1832只,包括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1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鸟类3种。湿地鸟类物种组成以雀形目为主,占调查鸟类总数的54.55%;雁形目鸟类个体数具有绝对优势,共记录1288只,占本次调查鸟类总个体数的70.31%。居留型中留鸟有20种(56.23%),夏候鸟有8种(21.05%),冬候鸟有6种(15.79%),旅鸟有4种(10.53%)。区系组成中,古北种有29种,广布种7种,东洋种2种。在不同生境中,湿地生境的鸟类物种丰富度(占本次调查鸟类总数的65.79%)和多样性指数(2.334)均为最高;农田生境的鸟类个体数(876只)和遇见率(232只/km)最高,但其鸟类物种丰富度(14种)、香农威纳指数(1.535)及均匀度指数(0.582)均最低;林地生境鸟类均匀度指数(0.795)最高,鸟类个体数(137只)和遇见率(48只/km)均最低。本次调查是甘曲湿地迄今最详实的冬季鸟类数据,可为湿地资源保护与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作为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的重要目标,摸清自然保护区野外动物资源、优化保护地体系是青藏高原生态安全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前提。若尔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若尔盖保护区)地处青藏高原东南边缘的川西北高原,是青藏高原保护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整合2015—2016年的若尔盖保护区本底调查数据、2017—2020年的动物监测数据以及相关历史资料,研究了若尔盖保护区陆生脊椎动物多样性及区系组成。研究结果显示,若尔盖保护区内共分布有陆生脊椎动物4纲23目62科232种,其中两栖类1目3科3种,爬行类1目3科4种,鸟类16目42科187种,哺乳类5目14科38种。从动物地理区划来看,若尔盖保护区以古北界物种为主,共计143种,占保护区陆生脊椎动物总数的61.64%;其次为广布种,共计54种,占比23.28%;东洋界种最少,共计35种,占比15.07%.从分布型类来看,若尔盖保护区以古北型物种居多,同时不易归类型、全北型、高地型和喜马拉雅-横断山区型也占有一定比例。该研究为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的优化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中国西部地区包括陕西、宁夏、青海、新疆、西藏和内蒙古西部。该地区共有陆生脊椎动物1273种,其中两栖类81种,爬行类119种,鸟类781种,兽类292种。西部地区丰富的动物资源蕴藏着巨大经济价值、科学研究价值和生态效益。因破坏环境,乱捕滥猎,近一个世纪以来已有4个物种在西部地区消失。一些重要经济动物种群数量逐年下降,为达持续利用的目的,本文提出了10项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蒋建军  胡楠 《金秋科苑》2010,(20):85-85,89
阳明山具有独特的气候和地貌,区域内野生资源丰富。仅维管束植物达219科、849属、1917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有9种,二级有54余种,阳明山特有种5种;有陆生脊椎动物220种,隶属4纲24目67科。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3种,二级保护动物25种。在介绍阳明山野生动植物资源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5.
周天福  谭丽凤  韦振海 《大众科技》2010,(8):100-101,82
通过野外调查,分析广西西津水库库区的陆生脊椎动物资源及区系成分,并根据国家重要湿地的评价标准对库区进行湿地重要性评价。结果表明,西津水库库区陆生脊椎动物资源丰富,在我国动物地理分布区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广西境内候鸟迁徙重要的停歇地和越冬地,达到国家重要湿地的标准。据此,对西津水库湿地资源提出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6.
鸟类多样性是生态保护的重要指标,为进一步了解拉萨市秋季鸟类的多样性组成情况并掌握其居留信息,于2021年秋季在拉萨市的五县三区开展了鸟类多样性的调查,共记录到鸟类12目34科88种。在区系组成上包括古北界鸟类58种、东洋界鸟类5种、广布种鸟类19种、特有种鸟类6种;居留型中留鸟64种、夏候鸟4种,冬候鸟12种、旅鸟8种。从生境和鸟类多样性关系上看,灌木林的鸟类多样性程度最高。拉萨秋季鸟类以雀形目种类占比最大,雁形目鸟类数量最多。濒危和受保护鸟类包括国家一级保护鸟类6种,国家二级保护鸟类10种。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濒危1种,易危6种,近危8种。被IUCN列为濒危2种,易危2种,近危5种。列入CITES附录Ⅰ的2种,列入附录Ⅱ的11种。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肇东沿江湿地自然保护区脊椎动物多样性的调查,结果发现脊椎动物272种,其中兽类6目11科31种,鸟类16目31科181种,两栖类2目4科9种,爬行类2目4科8种,鱼类4目9科41种,另有圆口纲2种。国家I级保护动物3种、国家Ⅱ级保护动物28种。  相似文献   

8.
湿地是地球三大生态系统、自然界最富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和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具有巨大的资源潜力和生态、社会、经济功能。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是江西省目前的一项重要建设内容,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西宁河属鄱阳湖水系三级支流、抚河二级支流、崇仁河的一级支流,实施西宁河湿地生态保护工程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西藏林周县澎波河谷冬春季鸟类调查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本文作者对西藏雅鲁藏布江中游国家级黑颈鹤自然保护区澎波河谷地区冬季和春季的鸟类资源进行了长期观测与考察,共记录鸟类14目35科91种,约占全国鸟类的6.90%。该区域鸟类以古北界鸟类为主,占到总数的62.2%,此外还有东洋界鸟类5种,广布种29种。该区域除黑颈鹤外,还有多种被保护的鸟类资源,其中IUCN受胁物种红皮书收录3种,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收录8种,中国濒危物种红皮书收录8种,中国重点保护动物名录收录18种。  相似文献   

10.
中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资源丰富的国家之一。作为全球性生物 巨大多样性"国家,中国具有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植被类型、物种和遗传多样性。中国的植物尤其丰富,30,0 0 0种高等植物产于中国,其中乔、灌木 7,5 0 0种;中国的动物区系同样丰富。据统计已发现有 6,347种脊椎动物(包括 1,2 4 4种鸟类和 3,862种鱼类),特有植物物种多达 1 7,30 0种;特有脊椎动物 667种;中国西部 1 2个省、市、自治区,包括甘肃、贵州、陕西、四川、青海、云南 6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和西藏自治区等 5个自治区以及重庆市。土地面积 6 98万km2 ,约占国土总面积的70 %;有全国 75 %的植物物种数和动物物种数。中国西部省区人口总数为 4 0 5亿,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相当比重。多民族文化状态造就了中国西部省区成为独特的生物 文化多样性地区;另一方面,中国西部省区面临农村贫困、自然资源与环境的退化和少数民族依然处于边缘状态的现实。本文讨论了中国西部省区的生物与文化多样性及其在经济发展方面的潜力。急需保护该地区的自然和文化,以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生物文化多样性与西部大开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资源丰富的国家之一.作为全球性生物"巨大多样性"国家,中国具有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植被类型、物种和遗传多样性.中国的植物尤其丰富,30,000种高等植物产于中国,其中乔、灌木7,500种;中国的动物区系同样丰富.据统计已发现有6,347种脊椎动物(包括1,244种鸟类和3,862种鱼类),特有植物物种多达17,300种;特有脊椎动物667种;中国西部12个省、市、自治区,包括甘肃、贵州、陕西、四川、青海、云南6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和西藏自治区等5个自治区以及重庆市. 土地面积6.98万km2, 约占国土总面积的70%; 有全国75%的植物物种数和动物物种数.中国西部省区人口总数为4.05亿,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相当比重.多民族文化状态造就了中国西部省区成为独特的生物-文化多样性地区;另一方面,中国西部省区面临农村贫困、自然资源与环境的退化和少数民族依然处于边缘状态的现实.本文讨论了中国西部省区的生物与文化多样性及其在经济发展方面的潜力.急需保护该地区的自然和文化,以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中国湿草地中的水禽栖息地及其水禽资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大学 《资源科学》1996,18(1):55-63
湿草地是终年积水或季节性积水的天然草地。在我国湿草地觅食、或栖息、繁殖的国家一类保护鸟类18种、国家二级保护水禽有40余种,还有上百种属于中日、中澳候鸟保护协定规定保护的鸟类。根据80年代全国首次统一草地资源调查结果,中国有可供水禽,徙禽栖息、繁殖的沼泽、沼泽湿地、湿草地、水禽、鸟类资源  相似文献   

13.
李湘涛 《百科知识》2021,(14):40-49
早在1989年1月14日发布实行的第一版《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以下简称《名录》)中,鸟类就占到400多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以下简称一级)和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以下简称二级)的半数以上,它们都是数量稀少的、分布局限的、濒于灭绝的、我国特有的,或是几个方面兼而有之的物种.今年2月5日颁布的调整后的《名录》中,鸟类部分也有很大变化,其中新增的就有150种,使总数达到了394种之多!  相似文献   

14.
拉鲁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资源及其保护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巴桑  次仁  普布  拉多 《资源科学》2009,31(7):1238-1243
2001年~2004年,通过路线统计法和样点统计法,对拉鲁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鸟类资源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调查。在野外调查中共记录到鸟类13个目,24个科,44个属,62种。其中包括国家Ⅰ级重点保护的鸟类2种,属国家Ⅱ级重点保护的鸟类7种,被列为西藏自治区Ⅱ重点保护的鸟类2种。62种鸟类中留鸟和冬候鸟的种类最多,两者的种类均为24种;其次是夏候鸟,占总数的19.4%;旅鸟种类最少,只有2种。 属古北界的有39种,占总数的62.9%;属东洋界的种类只有3种,仅占总数的4.8%。另外,还有广布种和青藏高原特有种。本文根据拉鲁湿地鸟资源的现状,提出了拉鲁湿地鸟类栖息地多样性的保护及水鸟的保护等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5.
湿地拥有强大的生态净化功能,是处于水生与陆生过渡带的生态系统,在保护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完整性以及水土流失等方面承担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以土默特左旗湿地为研究对象,将遥感影像与地面调查相结合,对比了2010年及2016年度土默特左旗湿地动态变化,旨在为保护该地区湿地资源提供一定理论依据,并为后期对湿地进行科学、合理的监测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6.
南迦巴瓦峰地区昆虫及其区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南迦巴瓦峰地区20目206科1985种昆虫,分析了该区昆虫在各目中的分布情况,并以县为单位分析了该区昆虫的区系成分和区系特征.结果表明,南峰地区昆虫资源丰富,这些昆虫的科主要集中在鳞翅目、同翅目、鞘翅目和膜翅目,占到总科数的56.31%;种主要集中于鳞翅目、鞘翅目和双翅目,超过了总种数的2/3.种数方面,在南峰4县的丰富顺序是:墨脱>波密>林芝>米林,区内还分布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墨脱缺翅虫.昆虫区系以东洋成分为主,东洋成分与古北成分并存,且特有成分占有重要地位.南峰地区与印度的共有种最多,说明两地的生境有很大的相似性,这与两地接壤相稳合;同时它与国内和国外其它地点的共有种百分比都偏低,这也说明南峰地区地形地貌、森林植被、小气候等都比较特殊.南峰地区4县鳞翅目昆虫的相似系数较低,这体现了不同林区典型的交错过渡带属性,也表明了生境越复杂,鳞翅目昆虫物种越丰富.该区特有成分主要分布于700~3200m地带.  相似文献   

17.
西藏南部的山南地区具有丰富的鸟类资源,笔者经过2011~2012两年时间的调查,结合之前的工作,记录鸟类143种,隶属于15目,37科。其中有22种为受到国际公约保护和我国重点保护的鸟类资源。  相似文献   

18.
首次全国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资源调查结果显示,在189种重点保护物种中,已有104种野生植物严重濒临灭绝或濒临灭绝,占调查总数的55%。近年来,我国多数重点保护物种的数量虽稳中有升,但野生植物保护的整体形势仍然不容乐观。这是记者从日前举行的中国野生植物保护协会第二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上获得的消息。  相似文献   

19.
《青海科技》2010,(6):F0004-F0004
玛可河林业局始建于1965年5月,地处果洛州班玛县境内,隶属青海省林业局。 152.4万亩,是我省长江重要支流大渡河源头森林面积最大、分布最集中、海拔最高的天然原始林区,被列入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18个功能区之一,为重点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区。  相似文献   

20.
鄱阳湖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也是四大淡水湖中唯一没有富营养化的湖泊。鄱阳湖流域是指以鄱阳湖为中心,以入湖的赣、抚、信、饶、修等5河及其流域组成的一个相对独立的区域,是长江中下游的一个重要支流区,湖泊流域总面积16.67万平方千米,占长江流域面积的9%,占江西省土地面积的92.7%。鄱阳湖流域分布的植物种类达3800余种,包括国家珍稀濒危植物57科128属226种。然而近几十年来,工农业的迅猛发展、人口的大量增长以及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导致资源被过度开发利用和不合理地使用,鄱阳湖流域正面临着诸多环境问题,严重制约和影响了流域内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这些问题包括:野生植物分布区域萎缩;资源状况和物种种群数量不清;生境有所恶化,资源逐渐减少,部分物种濒危加剧;流径有所萎缩,水质呈下降趋势;缺乏系统有效的保护对策和生态开发技术等。如何保护鄱阳湖流域野生植物多样性,尤其是珍稀濒危植物的多样性,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探索大湖流域综合开发新模式、保障区域生态安全、促进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已成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