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评价体系倡导的是“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理念,学生学习评价作为课程评价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本次课程改革的重点,因为学生学习评价集中体现着课程的基本理念与价值取向,影响课程发展的方向。特别是课程目标主体取向评价的提出,更加强调每一个学习者对自己学习过程中的“反省意识和能力”。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运用好单元学习评价,能有效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中的行为进行反省,从而不断提高自己。  相似文献   

2.
一、“个性化”的提出体现“个性”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特点之一。新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提出:“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在“基本理念”中指出:“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作为具体的“教学建议”,要求:“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首先,“个性化”的取向契合了语…  相似文献   

3.
高中新课程为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搭建了较好的平台,主要表现为高中阶段在培养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与课程管理等方面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新课程所倡导的“个性化修习制度”旨在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选择、独立工作、对自己负责和自我就业的能力,其外在的标志是每个学生形成了个性化的课程表。个性化课程修习的形成离不开教师的指导,而更为重要的是在于学生的自我建构。因此,高中生必须注意理解学习的新意蕴、高考改革对学习的影响以及高中的模块化课程、学分制管理等问题。一、个性化修习应使学习成为一种文化“学习文化”是…  相似文献   

4.
《上海教育》2007,(2A):81-81
晋元高级中学的“走班制”探索在全国不算最早,但却是最具代表性的。“走班制”教学,在于承认学生的差异及发展的不平衡性,“套餐式”课程则是在承认学生差异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个性化课程,两者的结合,实现了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其发展需求的学习环境的目标,从而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并获得更充分的发展。晋元的这一改革探索为传统课堂教学的改良提供了一个很发的模板。  相似文献   

5.
《生物课程标准》(实验)提出的“面向全体学生”就意味着教师要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实现因材施教;“倡导探究性学习”就意味着教师变“教”为“导”,给学生留出更多的空间与时间,提供学生更多的活动探究的机会;“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就意味着生物学教学要体现生活化。可见课程改革所倡导的是教师的教学活动个性化、活动化、生活化的取向。大多数教师已接受新的课程理念,  相似文献   

6.
新的课程改革需要教师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新的作业观,“作业的改造”应该成为新课程改革中的重要内容,如何让作业成为学生学习、创造、游戏的乐园.使作业成为学生展示个性的平台,从而真正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呢?一年来我们进行了学生“个性化数学作业”的实践、研究。  相似文献   

7.
《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阅读的评价有较为明确的建议。“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学生的不同兴趣、不同表现和不同学习需要。评价要有利于鼓励学生对课程的自主选择,促进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个性化要求,采用生动活泼,灵活多变的评价方法。”同时,“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是当前改革的重要理念和方向。”以发展性评价为核心的新课程评价的一个重要理念是“以学为主”,  相似文献   

8.
李丽桦 《上海教育》2003,(11A):54-57
在法国,传统的百科全书主义课程观和当前新的课程观的争论从未停止。一批人认为教育必须成为基本人权,必须促进经济发展,必须鼓励社会适应;另一批人坚持传统课程观,认为理性知识最有价值,必须教给学生尽可能多的理性知识。法国课程改革总的取向是从两端朝中间靠拢,即既强调传授“共同化”,又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发展。  相似文献   

9.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而研究性阅读正是一种极具个性化的阅读课堂教学新模式,是在“研究性学习”的理论的指导下的学习方式。如何利用文本指导学生在研究性阅读中发展个性,是每一位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高度重视语文教学中学生的个性差异特征,增强教学活动的有效性,促进学生学业和人格的健康发展,就成为个性化教学的重要价值。倡导个性化教学是实施新课标理念的需要,也是张扬学生个性的需要和体现语文教学艺术魅力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