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中国古代神话和古希腊神话是中西神话的重要代表。通过比较可以发现,中希神话中的人物在外形和性格方面表现出种种不同。而从这种不同,我们可以看出中西文化所体现的差异,并进一步研究造成这种差异的根源是什么。  相似文献   

2.
虽然中西方具有两种不同地域特征、不同生产方式与经济方式,中西方对蛇仍具有相似的神话表达,这是因为特定条件下人类思维方式的一致性:寄希望透过动物实现对自身力量的提升,而对这种动物品行的解读,则是当时人们为当时自身认识和环境条件所限,对自身无法实现的愿望的神话表达。  相似文献   

3.
一个民族对自然界和历史的认识通常会反映到其流传的神话中,作为古老东方神话重要组成部分的湘西本土神话因其独特地域性,与西方古希腊神话所表现出来的价值观大相径庭。本文拟以湘西本土神话中的创世神话与古希腊神话中奥林匹斯神话价值观对比研究,初步探讨东西方先民对人文主义的认识及其蕴含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4.
《檀君神话》是迄今为止在韩国神话中最悠久、传播最广泛的一篇神话。《檀君神话》是流传至今的朝鲜族最古老的图腾族源神话之一,是以故事的形式表现图腾观念的。图腾崇拜是一种古老的信仰,一种精神的力量。通过《檀君神话》里的熊母故事,可以窥见有关朝鲜先民的图腾观念和信仰。  相似文献   

5.
创世神话表达了人类对世界或存在的整体性的终极追问。中西创世神话对于中西两种科学研究范式的形成有着重大影响,甚至在一定意义上决定了两种范式的根本特征。这主要体现在:不同创世神话的文化背景下形成的中西科学研究范式在科学研究主体、科学研究的客体和科学研究的方法等存在着重要的差异。  相似文献   

6.
文章认为,经济学中没有一个神话像产权神话那样在人们心目中根深蒂固。这一神话认为人们需要做的所有事情就是正确的分配产权,如此一来,经济效率就有了保证。产权如何界定是无关紧要的,除了对福利分配有所影响以外。如果有人对产权界定不满意,它可以通过一次性的转让轻易的对其做出调整。这一神话的危害在于,它误导了很多转型中的国家把注意力集中在产权问题上,而不是去关注更大范围内的一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7.
在刚刚过去的2004年中,好莱坞电影在国内市场依然风光无限。如果说动画片和科幻片是2003年好莱坞电影的主角,那么去年继续创造好莱坞电影神话的则是“神话电影”或“传奇电影”。所谓“神话电影”和“传奇电影”是指以古代神话或古代传奇为题材的电影。在去年中,《指环王——王者归来》掀起的热浪还未消退,《特洛依》和《亚瑟王》又接踵而至,使得世界上的电影观众过足了“神话传奇”瘾。  相似文献   

8.
杨民 《今日科苑》2006,(4):24-24
美国人类学家孟塔古(1905 年-1999年)1942年就出版了《人种——人类最危险的神话》,直到他过世前还在进行修订(1998年第 6版),至今这本书仍然是这个问题最权威的参考书。我们现在知道,没有任何证据显示人类族群间有“智力”的差异,而族群之间的差异,只能以历史、地理等条件解释。因为  相似文献   

9.
希腊罗马神话是世界文化遗产,是西方文化的源泉,对西方国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英语中有大量来源于希腊罗马神话的词汇和典故.这些词汇和典故是了解和研究西方语言与文化的一把钥匙.因此,从词汇这一层面初步探讨希腊罗马神话对英语的深刻影响是非常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0.
古希腊神话中女神的人性漫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强  龚玉华 《今日科苑》2007,(14):185-185
在散发着永恒魅力的古希腊神话中,活跃着众多女神的身影,在她们美丽的倩影背后,则展现出古希腊神话中最基本的特征——人本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11.
远古社会就像是个儿童期的大染缸,神话则为其颜料,在酒的调剂撮合下.渐渐繁衍琢磨出自然与人的相处之道。  相似文献   

12.
吴倩倩 《今日科苑》2006,(10):19-21
动物能预测自然灾害?打哈欠会“传染”?人死后头发还会生长?美国著名科普杂志《生活科学》日前评出了生活中流行最广的科学神话,让我们一起来揭开这些扑朔迷离、真真假假的科学神话的真相吧!  相似文献   

13.
断弋 《百科知识》2014,(6):60-62
或许是因为青海的山太过高贵、太过雄奇,便是神仙也愿意选其当作栖息人间的领地。譬如在中华民族的创世纪神话体系中,横空出世的莽昆仑便是神人交融的最初圣地。正是从这里开始,盘古开天辟地、女娲炼石补天,后羿射日、王母临汉、黄帝创世、大禹治水……中华文明的第一缕曙光穿过这些混沌的神话,开始普照华夏大地。  相似文献   

14.
李霖颖 《科教文汇》2008,(33):223-224
在阅读中国上古神话的过程当中,我们不难发现这样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女子并未与男子发生关系,而是有感于或感应或接触或目睹或吞食动物、植物、无生物等,竞神秘地怀孕生子,这就是所谓的感天而生,即感生神话。在我国浩如烟海的古代神话记载中,有关感生神话的传说屡见不鲜,如华胥履大人迹而生疱牺;女登感神龙而生炎帝;姜螈见巨人迹而生弃;  相似文献   

15.
在挪威神话中,具有超人力量的半神半人的、训练有素的武士sigurd拥有一件魔力无边的斗篷。穿着它就可以起到隐身的作用,别人只闻其声而不见其人,他可以来无影去无踪。千禧年以后,小学生哈利·波特也有一件类似的衣服,使他神出鬼没、神通广大,而深受全世界小朋友的喜爱。其实在现实世界里,多少年来,科学家们一直致力于研究隐身术所需用的材料,并且不同程度地取得了一些阶段性成果。2006年5月27日,由物理学家和材料科学家组成的研究小组宣布:他们已成功发明了有发展前景的、完美无缺的、可制作隐身衣的一种新光学材料。[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科学文本研究的神话范式及其转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彦雨  池田 《科学学研究》2009,27(3):328-333
 传统的科学文本分析范式是内容无涉的神话式研究模式,它在科学文本与科学实践之间作了“真实反映论”的处理。而SSK学者则打开了科学文本的黑箱,从认知的角度来解构传统的科学文本神话观,试图打破传统科学文本观在文本与真实世界之间所标注的反映论逻辑。文章认为这种转向既与科学哲学界语言学、修辞学、解释学转向相一致,同时也打开了SSK进行自我反思的通途,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就实践意义来讲,它提醒人们进行科学文本关注,为科学失范的预防提供认识论依据,同时也启示了一种基于传统宏观分析与SSK微观研究互补的新的方法论。  相似文献   

17.
湛利华  张竹君 《科教文汇》2009,(10):226-227
在关于女娲的诸多神话中,补天神话是极其重要的一个。关于补天神话的发源地,主要有“南方说”和“北方说”两种观点。天裂与补天的本相近年来主要有极光说、地震说、陨石说、修改天历说、巫仪说和生殖说。对于女娲为何把五色石作为补天工具,学者们也从各个角度对其进行了阐释。  相似文献   

18.
凝聚13亿中国人民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力量就是民族精神,从远古神话中可以追溯我们民族精神的起源,这些民族精神主要有爱国情怀,自强不息,牺牲奉献,探索创新。爱国情怀是中国梦得以实现的基础;自强不息是中国梦得以实现的动力;牺牲奉献是中国梦得以实现的前提;探索创新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9.
神话只是故事,用来表达意图、宣扬道德或激励人心,其真实与否原本无关紧要。然而.生活在科学时代的我们,却醉心于证明神话的真实性。  相似文献   

20.
闫咚婉 《科教文汇》2023,(21):40-43
神话是民间文学重要的研究对象,它是千百年来民众生存智慧的结晶,体现了人类各民族早期认识自然、征服自然的朴素愿望,具有浓郁的民族文化特色。从其文化资源的属性来说,神话资源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来源,同时也是新时代学校思政教育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对于高校学生来说,思政教育的融入有助于综合提升学生的文化责任感、文化自信心,同时激发其文化传承的使命。以被誉为“神话之乡”的上党地区的优秀神话资源为例,阐述课程思政背景下优秀神话资源融入高校学生教育的三重维度:精神内涵维度、地域情感维度、田野实践维度,既有助于提升高校学生的思政教育水平,又有助于民间文学课程思政教育路径的扩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