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5 毫秒
1.
固体超强酸S2O2-8/ZrO2-TiO2催化合成乙二酸二丁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制备固体超强酸催化剂S2O8^2-/ZrO2-TiO2用于合成乙二酸二丁酯,较系统地研究了该催化剂焙烧温度、用量、酸醇物质的量比、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和带水剂用量对酯化反应的影响.实验表明:S2O8^2-/ZrO2-TiO2是合成乙二酸二丁酯的良好催化剂.在催化剂焙烧温度为500℃,乙二酸为0.2mol时,酸醇的物质的量比为1:4,反应温度为130~135℃,反应时间为90min,催化剂用量为2.0g的优化条件下,乙二酸二丁酯的酯化率达95%.  相似文献   

2.
用正丁醇作溶剂,在吡啶存在下,通过方酸与碱性杂环的氯季铵盐缩合,制得一种新的方酸冠醚菁染料3,其λmax较方酸菁染料和冠醚菁染料红移30~100nm。研究了3在不同溶剂和不同酸度下的λmax以及与Fe3 、Ag 、Cu2 、Cd 2 等金属离子的综合作用。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了从棕榈油中获得棕榈酸,再借助催化剂与不同的醇反应合成棕榈酸酯,确定了其适宜的反应条件,并研究了棕榈酸合成其他不同类型的表面活性剂,为棕榈油的综合开发与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制备固体超强酸催化剂S2O82-/TiO2-ZrO2,用于合成乙二酸二丁酯,较系统地研究了该催化剂焙烧温度、用量、酸醇物质的量比、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和带水剂用量对酯化反应的影响.实验表明:S2O82-/ZrO2-TiO2是合成乙二酸二丁酯的良好催化剂.在催化剂焙烧温度为500℃,乙二酸为0.2mol时,酸醇的物质的量比为1:4,反应温度为130-135℃,反应时间为90min,催化剂用量为2.0g的优化条件下,乙二酸二丁酯的酯化率达95%.  相似文献   

5.
用磷钨酸为催化剂,以α-甲基丙烯酸和月桂醇为原料合成了α-甲基丙烯酸月桂酯,研究了杂多酸的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酸醇摩尔比等因素对酯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此法催化剂用量少,催化活性高,反应时间较短。酯收率较高,工艺较简单,最佳工艺条件是:醇/酸摩尔比为1.5:1,催化剂用量为反应物质量0.4%,带水剂甲苯用量为反应物质量的24%,反应温度为155℃,反应时间2h,此条件下,酯收率为85%。  相似文献   

6.
SnO催化醇解聚酯废料制备DOTP增塑剂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道以SnO作催化剂,用废聚酯和异辛醇为原料,采取醇解法制备对苯二甲酸二异酯(DOTP)增塑剂的工艺,产品符合国家标准,通过实验,确定了最佳的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7.
“酯化反应”的定义在不同的资料上不完全一致,举例如下:“一般指醇和酸(无机酸或有机酸)作用生成酯(无机酸酯或有机酸酯)和水的反应”、“羧酸与醇在酸作用下生成酯的反应”、“酸与醇作用脱去一分子水生成酯,这个反应叫做酯化反应”,而高中或中师课本上定义为:...  相似文献   

8.
王海勋  薛德兴 《化学教学》2009,(10):20-21,33
1实验原理 在少量酸(H2SO4或HCl)催化下,羧酸和醇反应生成酯,这个反应叫做酯化反应(esterification)。该反应一般为经过加成、消去过程。质子活化的羰基被亲核的醇进攻发生加成,在酸作用下脱水成酯.该反应为可逆反应。为了完成反应一般采用过量的反应试剂(根据反应物的价格,过量酸或过量醇)。  相似文献   

9.
酯化反应是有机化学反应重要类型之一。中学教材定义酯化反应为 :酸跟醇起作用 ,生成酯和水的反应。教材中为了说明羧酸分子中羟基跟醇分子羟基的氢原子结合成水 ,其余部分互相结合成酯的酯化反应的过程 ,运用同位素 (188O)示踪原理来加以阐述 ,具体反应为 :CCH3OOH+ H  188OC2 H5浓H2 SO4△ CCH3O 188OC2 H5+H2 O 。是否任何一种酸跟任何一种醇发生的酯化反应都是如此呢 ?由于教材未作深入说明 ,这样 ,淡化了酯化反应的复杂性 ,以致于理解酯化反应时容易产生误解。酸可以是有机酸也可以是无机酸 ,这一点课本中作…  相似文献   

10.
糠酸甲酯的合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糠醛在低温和碱性条件下发生坎尼扎罗反应,得到的糠酸钠用浓盐酸进行酸化,制得中间体糠酸;再在自制的特殊固体超强酸SO4^2-/α-Fe2O3,的催化作用下,糠酸和甲醇酯化合成糠酸甲酯.文章探讨了糠酸的合成、催化剂的制备及酯化条件的确定.实验表明:此固体超强酸具有很好的催化活性,当催化剂用量对糠酸用量为3g/mol,醇酸摩尔比为3:1,回流反应4小时时,酯收率可达85.8%,较普通超强酸催化剂的酯收率有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现行高中课本中关于酯的定义,“酸跟醇反应,生成的一类化合物叫做酯。”我认为不确切。因为酸可分为有机酸和无机酸,而无机酸又可分为含氧酸和无氧酸。这些酸与醇之间的反应可分别用下述反应式表示。1.有机酸与醇反应的通式  相似文献   

12.
以固体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为相转移催化剂,冰醋酸和正己醇为原料合成乙酸正己酯,考察了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酸醇犀尔比对酯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催化剂用量为物料总用量的5%,反应时间为120min,酸醇摩尔比为1.4:1,反应温度为109~120℃时,产率可达82.90%。  相似文献   

13.
钨硅酸催化合成乙酸辛酯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以钨硅酸为催化剂,通过乙酸和辛醇反应合成了乙酸辛酯。探讨了酸醇物质的量比、催化剂用量以及反应时间对酯化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钨硅酸催化合成乙酸辛酯的最佳条件为:酸醇物质的量比1.3:1,催化剂用量0.2g/0.1mol(辛醇),带水剂(环己烷)10mL,反应时间1h.温度100~118℃.在此条件下其酯化率可达99.30%。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用硫酸氢钠催化合成乳酸正丁酯的反应,探讨了催化剂用量、酸醇比、反应时间及催化剂重复使用次数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在酸醇体积比为1:3,催化剂为1.5%(w),反应时间为2h,反应温度为120℃时,乳酸酯化率达97.2%。结果表明,在实验条件下,该催化剂具有较好的活性。  相似文献   

15.
用锗钨酸催化合成了水杨酸异戊酯,研究了催化剂用量、酸/醇摩尔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酯收率的影响。当催化剂用量为反应物质量的1.3%、酸/醇摩尔比为1:2.5、反应温度为135~153℃、反应3h,酯收率可超过94%,在一定条件下催化剂可以重复使用多次。  相似文献   

16.
在高中化学教科书里,通常讲授酯化反应时,总是说;酸与醇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发生脱水作用,生成酯和水。这种反应叫做酯化。酸可以是无机酸,也可以是有机酸,一般说,有机酸酯较为重要,用途也大一些。  相似文献   

17.
以钨硅杂多酸为催化剂,通过桂皮酸和正戊醇酯化反应合成桂皮酸正戊酯,研究了各有关因素对桂皮酸酯化率的影响.实验证明:钨硅杂多酸是合成桂皮酸正戊酯的良好催化剂,在酸醇物质的量比为1:2.5.催化剂用量1g/0.05mol桂皮酸,带水剂苯7mL,反应时间为1.5h条件下,桂皮酸的酯化率可达99.2%.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在有机物形成酯的知识点试题中巧妙设置新情景、穿插新信息,在注重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突出考查自学能力、综合应用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成为高考热点之一。为了帮助同学们了解有机物形成酯的规律,熟悉成酯反应类型,提高解题能力,特撰文如下:一、酸与醇反应生成链状酯酸与醇反应生成链状酯,其中的酸和醇的种类并不拘泥于一元饱和羧酸和一元饱和醇,可外延到无机含氧酸、多元酸(饱和或不饱和)、多元醇等。例1 ’97全国高考33题是一道框图题,其中一部分是:下面是9个化合物的转变关系  相似文献   

19.
现将中学生在学化学时常出现的错别字指正如下。字下打圆点者为错别字,括号内为范字。活性碳(炭) 炭酸气(碳) 石碳酸(炭) 油酯(脂) 脂化(酯) 溶融(熔)苯氨(胺) 砱酸(磷) (气O)气(氧) 氨盐(铵) (气H)气(氢) (气N)气(氮)(气大)气(氯) 碱(靣)(面) 硫酸钢(铜) 苯黄酸(磺) 原素(元) 付族(副)  相似文献   

20.
分子组成里既含有醇羟基又含有羧基的有机物称为羟基酸。依据分子里羟基的位置不同,羟基酸可分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