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获得高产纤维素酶菌株,有效地开发和利用纤维素资源.本研究通过对野外采集的大型真菌进行分离纯化,获得了16个菌株.利用CMC固体培养、刚果红染色,测量水解圈与菌落直径的比值(H/C值),对获得的菌株进行初筛;通过液体发酵培养,测定其上清液中的滤纸酶活力(FPA),对菌株进行复筛,最终获得了纤维素酶活性较高的菌株01.以稻草和羧甲基纤维素为碳源,研究了培养温度、pH值、培养时间对真菌菌株01产纤维素酶的影响.结果表明,该菌株产纤维素酶的最适培养温度为27℃,pH值为5.0,培养时间为6 d,菌株01的滤纸酶活性达到580.0 IU/mL.因此,真菌01可作为纤维素酶研究和饲料加工等生产的备选菌株.  相似文献   

2.
为了对筛选得到的1株纤维素分解菌进行鉴定,并研究其对废弃秸秆资源的降解效果.本文通过羧甲基纤维素钠(CMC)固体培养初筛和复筛,从土壤中获得了1株酶活力较高的菌株,并对其进行不同碳源酶活力的初步研究.利用PCR法,结合18S rDNA的序列分析鉴定该菌株为产黄青霉菌,将该菌株接种到不同碳源的发酵培养基中,30℃培养48 h后测定酶活,发现该菌株不到12 h对滤纸完全崩解;15 d内对小麦秸秆分解迅速.同时测得羧甲基纤维素酶活力、滤纸糖化力和小麦秸秆纤维素分解能力分别为:4.653 U/m L、5.445 U/m L和6.876 U/m L.  相似文献   

3.
碱性蛋白酶高产菌株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采用土壤为样品,对样品进行分离,纯化,培养,筛选出了3株产酶能力较高的菌株,即R1、R2、R3。复筛确定了R1的产酶能力相对较高。通过相对酶活力的测定,确定了反应最佳温度为30℃,最佳pH为9。菌株在最适条件下产酶能力达246.8U/ml。  相似文献   

4.
从酒酿、酒曲样品中,采用透明圈法对淀粉酶产生菌株进行初筛,并通过测定酶活对其进行复筛.对所筛选出的产淀粉酶能力较高的菌株进行形态特征观察、生理生化鉴定及16S rDNA序列测定.经鉴定是克雷伯氏菌属,将其命名为Klebsiella sp.ZSY-I.通过正交实验对该菌株产酶的影响因素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对菌株产酶影响较大的因素依次为KNO3、温度、淀粉和pH.该菌株在淀粉含量为2.5 %,KNO3含量为1.25 %的培养基上,30 ℃和初始pH为7.5,培养24 h后,酶活力达到最高为14.66 U/mL.  相似文献   

5.
采用紫外诱变方法对实验室保藏的粗酶活为10 U/mL的野生微球菌SX-1进行诱变处理以获得高产酶能力的菌株,实验得到最佳诱变条件为:15 W紫外灯,垂直照射距离为30 cm,处理时间为90 s,通过荧光圈初筛和摇瓶复筛,筛选出一株突变菌株,酶活可达到22.5 U/mL,比出发菌株脂肪酶活力提高了125%,将其连续传代5次,酶活稳定,是一株比较理想的脂肪酶产生菌.  相似文献   

6.
以从湖南科技学院周围菜园土壤中分离得到的黑曲霉作为出发菌株,并初步对其进行了形态鉴定。利用透明圈法进行初步筛选,以产酸能力的强弱作为复筛指标,筛选到了一株高产柠檬酸的优势菌株。在复筛的过程中,采用单因子试验和正交试验对黑曲霉的培养基的成分和浓度进行确定。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阐述了产溶栓酶纳豆菌的筛选、鉴定及最适固态发酵条件的初步研究。采用纤维蛋白平板法在经初筛获得 1 5株产溶栓酶菌株基础上 ,经复筛确定一产酶活力最高菌株 -B .N .1 0 ,并对该菌株部分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 ,以B .N .1 0菌株进行固态发酵 ,其产酶最适温度、时间分别为 30℃和 2 4h  相似文献   

8.
通过初筛、复筛,获得一株耐高温且产酸能力较强的菌株Y5,对该菌株进行了形态学和生理生化特性鉴定,确定此菌株为乳酸茵.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菌株Y5的最佳产酸条件:发酵温度为55℃,转速为60r/min,接种量为7%,装液量为100mL.  相似文献   

9.
通过尼罗蓝平板筛选、苏丹黑染色法及摇瓶复筛,从土壤中分离筛选到一株高产PHB的菌株FQB6,经形态观察、生理生化实验及16S r DNA遗传分析,鉴定该菌株为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进一步研究菌株的生长规律,发现菌株的延迟期为0-36h,对数生长期为36h-60h,稳定期为60h-96h,当培养时间为84h时,PHB产量和生物量均达到最大,分别为1.926g/L和1.05g/L。  相似文献   

10.
柑桔果醋发酵用醋酸菌筛选及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水果中分离得到41株醋酸菌,经过初筛和复筛产酸实验,筛选到一株高产醋酸菌株Acl.3,该菌以桔汁和桔皮为原料,产酸量分别为38.35g/L和38.46g/L,并对Acl.3菌株的培养及柑桔果醋酿制特性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