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先说区别。高中政治课本前言部分对世界观和方法论定义得很清楚:“所谓世界观,就是指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和世界关系的根本观点、根本看法。”“所谓方法论,就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可见它们的区别是明显的。世界观强调的是人们对世界的“根本看法”,方法论强调的则是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这里的世界指的是“整个世界”,既包括客观世界———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也包括主观世界———人的思维。在哲学中,世界观又称为原理,方法论又称为原则。因此,教材中凡是有坚持某某原则的话就一定属于方法论。例…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努力掌握其基本概念和原理,准确把握其精神实质和体系,将有助于我们的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有助于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为帮助初学者尽快把握住哲学课的教学重点内容,下面,我们按教材的章节顺序概括介绍一下部分的重点概念和原理,篇幅所限,仅对个别内容略作解答,以供平时学习和期末复习参考。 绪论 绪论主要介绍哲学的一般常识和马克思主义关于哲学基本问题的理论,并从整体上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体系和特点。其中,最重要的原理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哲学基本问题的理论。 绪论部分应注意掌握: 一、哲学的一般问题  相似文献   

3.
哲学常识是高中二年级的一门重要的思想政治课程,学习好哲学常识对于我们学生来说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它不仅是高中阶段政治课考试的重要内容,也为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了世界观和方法论。那么,怎样学好高二哲学常识呢?学习它有什么技巧呢?  相似文献   

4.
一、坚持两个统一,把握《哲学常识》知识结构体系《哲学常识》(93年版教材,下同)以主观和客观的关系(即人怎样认识和改造世界)为主线展开的,强调正确处理主观与客观、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相统一的学说。《哲学常识》的每一课内容,先分析客观世界是怎样的;然后分析人的自身又是怎样的,人应该怎样按照客观世界的本来面目去规定自己认识和改造的活动。这样就把世界观与方法论有机地统一起来,把客观世界  相似文献   

5.
现行高中哲学教材中有两处“看本质”内容:一处是第三课在讲矛盾主次方面关系原理的方法论意义时,要求看问题要看本质、看主流(以下简称第三课“看本质”);另一处是第五课在讲认识的根本任务是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方法论意义时,要求认识事物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以下简称第五课“看本质”)。教学过程中有同学提出,这两个“看本质”有何异同?怎样理解?下面就此谈一点个人浅见,请  相似文献   

6.
哲学常识第三课出现了两个“两点论”:第一个是单独的“两点论”,第二个是“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中的“两点论”。这是哲学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同学们应准确、全面地理解和把握。1.二者的区别首先,二者对应的哲学原理不同。第一个“两点论”是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方法论,即事事有  相似文献   

7.
现行高中哲学教材中有两处“看本质”内容:一处是第三课在讲“矛盾主次方面关系原理的方法论意义”时,要求看问题要看本质、看主流(以下简称第三课“看本质”);另一处是第五课在讲“认识的根本任务是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方法论意义”时,要求认识事物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以下简称第五课“看本质”)。教学过程中有同学提出,这两个“看本质”有何异同?怎样理解?下面就此谈一点个人浅见,请专家学者指正。笔者以为,教材中这两个“看本质”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它们的区别表现在:首先,两个“看本质”的含义不同。第三课的“看本质”,实际上是看…  相似文献   

8.
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怎样?在很多人看来,这一问题似乎早已十分清楚。但我认为未必然。因为,在许多哲学教材中论述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时,都只说明了世界观和方法论的一致性,指出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统一的。有的教材还强调说:“一般说来,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而这些教材对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对立的一面、不一致的一面却避而不谈。我认为这样做是欠妥的。因此,本文拟对此做些理论探讨,兼与各位哲学同行商榷。一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是普遍存在的,矛盾的分析方法是最根本的认识方法。对待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我们也应如此视之。第一,世界观不等于方法论,方法论也不等于世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是高等院校中一门重要的必修课、马克思主义原理课的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观点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相似文献   

10.
独霞 《中国考试》2001,(1):0-52
一、宏观把握知识框架《哲学常识》前言主要讲了哲学的概念,指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人们正确开展活动的伟大认识工具。世界观问题贯穿全书。第一课是唯物论部分,是全书理论的逻辑起点和基点,它从哲学的基本问题——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入手讲述了世界的本质。第二、三、四课是辩证法部分,它在唯物论的基础上,主要讲述了世界的状态问题。第五课是全书理论的一个转折点。前四课着重讲整个世界的本质及状态,其方法论都指对人的活  相似文献   

11.
在现行的各级各类哲学教材中,阐述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时,只说它们是统一的,即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会有什么样的方法论。其实这只是关系的一个方面。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所谓世界观,就是关于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世界观所回答的是有关世界(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以及人与世界的关系的最普遍的问题。所谓方法论,就是观察、分析和处理各种问题的根本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同一的,又是有差别的。其同一主要表现为:1.两者性质上都是唯物的辩证的。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1、如何理解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统一的? 部编教材第二页中指出:“哲学既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又是关于方法论的学说,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统一的。”我们应如何理解这一命题?这一命题仅适用于  相似文献   

13.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它是以最一般的概念反映世界的普遍本质,揭示世界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它的研究对象是世界的普遍本质和一般规律。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应努力学习,使之成为我们手中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锐利武器。下面,我们按教材《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知识》的章节  相似文献   

14.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文科教材第三版的第一、二章讲的是物质论、意识论。它属于辩证唯物主义的唯物论和世界观部分。其核心是揭示世界的本质是什么。这二章是20世纪哲学发展中争论最多的部分。结合现代实践、科学和哲学的发展,讲好这二章,对于学生确立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具有基础作用。一、物质论、意识论在哲学体系中的地位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的理论体系,它立足于对世界(自然界、社会、思维)本质的唯物主义解释的基础之上。因此,物质论与意识论是全部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的基础和出发点。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大纲提出的"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觉悟"的教学目标,哲学课教学必须正确把握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的有机统一,经济常识、哲学常识、政治常识的有机统一,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高度统一、理论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等.  相似文献   

16.
黄新古 《广东教育》2005,(7):122-124
政治科考试大纲能力要求2规定:“理解经济常识、哲学常识、政治常识等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观点,掌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易错易混概念是政治科高考命题中常见的重点内容,对于教材中出现的相近、相似、相关的知识点,同学们在考试中往往容易张冠李戴。导致不必要失分。下面就高三政治常识中易错易混知识点作一些简单的分析,供同学们学习参考,以提高同学们的应考能力。  相似文献   

17.
一、概念题(结合常识教学法解释) 1.这里所讲的“启蒙性”有两层意思:一指幼儿园常识教育内容的难易程度,要有利于幼儿直接感知具体事物,掌握粗浅的知识和懂得浅显的科学道理;二指常识教材具有启迪作用,即这些教材能激励幼儿的学习兴趣、求知欲望和探索精神。2.这里所讲的“季节性”,是指常识教育的某些内容需要按季节的变化,去组织幼儿观察、认识。3.“主题综合教育”,又称“综合教育”,是指围绕常识  相似文献   

18.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它是以最一般的概念反映世界的普遍本质,揭示世界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它的研究对象是世界的普遍本质和一般规律。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应努力学习,使之成为我们手中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锐利武器。下面,我们按教材《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知识》的章节顺序,提示一下各章的重点,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9.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它是以最一般的概念反映世界的普遍本质,揭示世界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它的研究对象是世界的普遍本质和一般规律。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应努力学习,使之成为我们手中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锐利武器。下面,我们按教材《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知识》的章节顺序,提示一下各章的重点,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20.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它是以最一般的概念反映世界的普遍本质,揭示世界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它的研究对象是世界的普遍本质和一般规律。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应努力学习,使之成为我们手中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锐利武器。下面,我们按教材《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知识》的章节顺序,提示一下各章的重点,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