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洪学 《现代语文》2007,(6):115-116
地名有着深远的文化内涵,它是人们在社会中给地理实体、行政区域或居民点所起的名称,真实地反映了民族的地理、历史、语言、文化,同时也反映出民族的心态和风俗等,是地域文化的典型体现。英国语言学家帕尔默说"地名  相似文献   

2.
金武斌 《现代语文》2013,(4):123-126
地名是人们赋予各个地理实体的专有名称。"专有名称"表达了地名的语言学特征,"人们赋予"显示了地名的社会性。地名是一种重要的象征性符号,是"人类历史文化的活化石",其中所蕴含的丰富的自然和文化内涵,可以反映某一民族、某一地区以及某一历史阶段的地理特征、物产经济、历史事实(事件或人物)、历史变迁以及宗教信仰等。宁海地名反映了自古以来宁海所处浙东地区独特的地形地貌,描绘着宁海的地域特色、经济类型,记录着宁海悠久的历史史实和民间传说以及当地民众的善良美好的心理愿望和道德情操,由此我们可以感受到浙东宁海特有的语言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3.
地名是一种语言符号,地名的形成又与一定的地理、历史、心理因素等相关,本文以安庆城区的地名作为考察对象,从语言和文化两个角度入手,分析地名的语言形式以及其文化内涵,以加强对地名命名工作的重视,促进地名命名的规范化。  相似文献   

4.
地名是语言中的一个特殊组成部分,是一种综合性的文化现象。安庆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安庆地名真实地反映了民族的地理、历史、语言、文化,同时也反映出民族的心态和风俗等,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文章主要针对安庆市区地名文化进行尝试性探索,以期挖掘出安庆市区地名中蕴藏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5.
地名是地域文化的典型体现。长沙作为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古城,其地名的形成与长沙以致湖南的历史地理文化有莫大关联。从文化的视角考察长沙地名,可以揭示出长沙的地理文化、历史文化以及人们的心理特征,展现出其中的历史文化底蕴,同时,长沙地名的变迁也是时代发展与人们文化心理相交融的产物。  相似文献   

6.
翻译不仅是语码的转换,也是跨文化交流的过程。翻译涉及到文化的方方面面。由于汉英语言之间的巨大差异和文化的异质性,许多汉语词汇在英文中并没有相对应的单词。因此,如何将不同语言中所要表达的内涵与意义表述的更为贴切成为翻译问题的关键。地名,是人们便于交际对地物或地域的称谓。地名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一经产生就与人类文化、历史、环境等各个方面息息相关。地名是一种文化遗产,体现了自然与人文的交融,是历史、地理、环境、文化等各种因素的综合体,被誉为“活化石”。本文从翻译学中的象征词的运用来研究英汉互译中的一些特指地名词汇。  相似文献   

7.
地名是一种民族文化现象。因为地名真实地反映了民族的地理、历史、语言和文化,同时也反映出民族的心态和风俗等。下面我们来看看一组源于英国地名的英语习语。  相似文献   

8.
地名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一种文化现象。本文从语言与文化关系的角度考察了南海17个地方地名词汇所反映的地域文化的基本特征,认为地名中蕴含着丰富的地域文化。这些地名词汇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而是保留至今,成为历史文化的见证。  相似文献   

9.
地名是语言的一部分,它更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皖西地名类型丰富,特点鲜明,与皖西的历史和现实密切相关。皖西地名具有记录已经淡忘的地方历史、彰显皖西地域文化的楚地特色、凸显皖西的生态文化优势等丰富的文化蕴涵。  相似文献   

10.
地名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折射出历史痕迹和社会变迁。从文化学角度看,它既有一个时代文化特征,又具有相对稳定性,彰显一定时期的历史信息,对一个地域的文化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史料价值。蒙城是皖北文化的缩影,蒙城地名研究是蒙城地域形象重要识别元素。蒙城文明可上追溯到新石器时代,地名类型大致分为十种。新中国成立前主要为姓氏、地理、民间、宗教类命名,新中国成立后,主要以经济种类、政治新貌等命名。蒙城地名文化如实反映了蒙城的历史进程、区域经济、多教信仰、家族血亲等地域特色。  相似文献   

11.
珠海是珠三角地区历史、文化、经济发展的重要城市之一,其地名研究对珠海的历史及社会文化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人类活动的产物、约定俗成的语言符号,地名不是纯粹的地理现象,它还是典型的社会现象和文化现象。本文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出发,采用文献法、列表归纳法等方法分析珠海地名的语言构成,并从地理风貌、政治经济、民风民俗等方面分析地名和社会文化之间的内在关系,旨在给岭南语言文化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地名是人类用以区分界限的语言文字符号,它是人类历史的产物。地名因历史和社会的发展而变迁,又因不同区域、不同民族而各具特色,文化内涵丰富。文章通过对贵州省六盘水市钟山区地名的调查,发现很多地名均是彝语,为了便于记录,人们习惯采用彝语汉译,分析发现,这些彝语地名中蕴含着历史、地理、植物、民族等文化信息,深入探析这些地名的文化内涵,以期为地方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开发利用提供历史和文化参考。  相似文献   

13.
地名是一种文化现象,地名的产生、形式结构和发展演变等都受到文化的影响和制约。在语言演变的过程中,地名的变化相对缓慢,因而较好地传承了文化,反映出地区的地理面貌、历史发展、思想文化以及价值观念等。经历了宗法制度为主的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中国人血缘和宗族观念已深入人心,居住地的命名往往体现了宗族观念。本文以蓬莱市镇地名为例,分析地名的文化历史渊源。  相似文献   

14.
浙江乡村地名的取义倾向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名的生成,既受一定地域自然条件的影响,又有一定地域历史文化的作用.浙江乡村地名的取义丰富多样,在寓意、描绘和借代3个方面倾向性表现得尤其突出,大多数地名能充分反映当地的地理、历史、文化特点,可以顾名思地,但也有的地名不可以"望文生义".  相似文献   

15.
地名研究对揭示特定地域的族群播迁、方言分布、经济兴衰以及民俗信仰等都具有重要的价值。该文以海陆丰的地名为考察对象,从地名与地理、历史、经济和民俗信仰等方面的关系寻找其命名缘由及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6.
地名是一种指示符号,不仅简洁地指示了一定的地域,也暗含了当地的历史文化特色以及风土人情。本文以江阴市澄江镇地名为研究对象,从文化的角度进行分析,重点从地理性、历史性和人文性三个方面入手,探求其地名的文化内涵,从而呼吁人们保护地名这一历史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7.
浙江省玉环县历史悠久,其独特的地方文化使其地名具有自己的特征。本文通过历史背景、地理特征、民风习俗、社会语言和其他地名等不同的角度透视玉环在动植物地名、水域地名、山川地名、军事地名、宗族地名、信仰地名等方面的鲜明特色,以期浓缩玉环历史的时间和空间。这些地名特征为我们昭示了玉环的区域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8.
2007年,第九届联合国地名标准化大会明确规定,地名属非物质文化遗产,适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地名保护为什么会引起如此高度的重视呢?中国地名研究所所长刘保全对此有一段精辟的论述。他说,地名是民族文化遗产,特别是历史悠久的地名,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独特的地理文化和质朴的乡土文化内  相似文献   

19.
地名是人们对特定空间或区域地理实体所赋予的专有名称,是研究历史文化的一笔宝贵财富.本文试通过分析内江市地名的结构,初略探讨地名结构的形成过程,地名命名的类型,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地名所蕴含的文化,从而引起人们对地名文化的重视和保护地名文化.  相似文献   

20.
从方言和地域角度将广东省划分为粤中、粤东南、粤北、粤西四个区域,主要运用语言学的方法分析各个区域内的地名特色以及区域间的地名异同,并辅以历史、地理等角度分析其中多元的文化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