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社会主义本质论解答的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问题,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解答的是在新的历史时期社会主义实践的问题。因此,社会主义本质论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二者的关系是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一方面,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社会主义本质论在新的历史时期的内在要求;另一方面,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又将为最终实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论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社会主义本质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深化,“社会全面进步”的思想赋予了社会主义本质论以新的内涵。“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是社会主义本质论的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提出的“社会主义本质论”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观的历史性突破,是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基础。科学发展观基于社会主义本质论,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本质论,实现了对传统社会主义观的全面发展和超越,是对社会主义本质论的新的重大发展。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坚持社会主义本质论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4.
论个人自由全面发展的时空尺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揭示了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个人自由全面发展的历史必然性及其前景。本文指出,个人自由全面发展,是从时间和空间两个尺度上展开的:从时间尺度上说,就是个体生命的存在、发展和享受,其实质是自由时间日益充裕的历程;从空间尺度上说,就是个人能力及其社会关系在广度和深度上的丰富和扩展。两个尺度的综合,最终形成自由人的联合体,实现整个人类的自由全面发展。江泽民同志提出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的科学论断,是对马克思个人自由全面发展思想和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创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中蕴含着丰富的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它从社会主义本质的高度深刻揭示了“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经济前提”,“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最起码的保障条件,“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科学的途径和具体手段。  相似文献   

6.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中国三代领导人坚持依靠自己的实践,从中国实际出发探索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毛泽东提出以苏为鉴,走自己的路;邓小平使历史课题得到初步解决;江泽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将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这在世界社会主义历史实践中还是第一次。  相似文献   

7.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把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紧密结合,这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是对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创造性发展,同时又是对邓小平人文理念和社会主义本质论的继承和创新。深入研究人的全面发展,对于椎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必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本质论已经给出了明确的科学回答。章对此作了比较全面的解释;同时,也指出和批评了对社会主义本质论的一些误解。  相似文献   

9.
无产阶级革命家经过不断探索,到邓小平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论。江泽民同志在新的国际国内环境下提出了“三个代表”的论述。“三个代表”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与社会主义本质论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三个代表”有利于人们更清楚地认识社会主义的本质。有利于人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更好地把握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一直是在曲折中发展的。十一后三中全会后,邓小平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和教训,井依据改革开放的实践,科学的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论。在党的十六大上,我们党又对社会主义的本质有了新的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11.
文章对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探析:1.本质论的主要依据。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国际共运实践是其主要依据。2.本质论的科学含义及其实现的根本途径。3.本质论的重大意义。认为它的意义在于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本质理论,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发展动力理论,奠定了现阶段党的基本路线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是对我们所处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界定;其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五句话,强调的是“目标取向”、“发展预期”和“结果承诺”,而不是“操作方式”、“运行机制”和“特定过程”;他是从政治选择和实践操作的角度提出问题的;其深层依据,则在于要改革实现社会主义某些已经形成的外在特征。  相似文献   

13.
一百多年前,马克思和恩格斯提出了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他们在当时历史条件下,在批判资本主义异化劳动、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对人的全面发展思想进行了多侧面的阐发和说明。其后,人的全面发展成为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追求目标。列宁根据当时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客观需要,侧重于阐述教育对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意义;毛泽东则对人的主体性、能动性做了更大发挥,提出了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邓小平在总结前人关于社会主义建设、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基础上,强调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培育“四有”新人;江泽民结合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明确提出了人的全面发展的现实任务,努力探索和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新息路和新举措;以胡锦涛总书记为代表的党的新一代领导集体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把推进人的全面发展进一步具体化、现实化。[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既是自然过程又是自觉过程。自然过程意味着人的全面发展的客观现实性,自觉过程意味着人的全面发展的主体能动性,二者统一于现实实践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适时为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这体现为以发展生产力为特征的社会主义本质论、以执政为民为本质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以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同志在1992年初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一论述从根本上破除了离开生产力抽象谈论社会主义的历史唯心主义观念,是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中把握社会主义本质的,体现了社会主义的目的与实现目的的手段的统一,体现了效率优先与兼顾公平的统一。江泽民的“三个代表”思想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本质论的一种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6.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任务和根本要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然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根本要求,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的同时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把建设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以及人与社会、自然的协调发展作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途径和实践过程,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和动力支持。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和优越性的体现。新的历史条件和新的形势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他们必须把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统一起来“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搞好道德教育和道德实践的结全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抓好精神文明建设的制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推动精神文明的全面发展。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探索出精神文明建设的新路子,促进精神文明建设跃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18.
我国哲学教科书对本质的含义,认为即事物的内在联系、同类现象中一般的共同的东西、事物的根本性质;对本质的特点,认为是相对稳定的一般的东西,是通过现象表现的;对本质结构是没有论述的。笔者认为,只有以事物的根本性质来表述本质范畴才是恰当的;本质具有相对稳定性、一般性的同时,又具有可变性、具体性和可转化性等特点;本质是有结构的。确定社会主义的一般原则,坚持社会主义的本质是指它的根本性质是具体的发展的是有内部结构的。社会主义本质论是个历史概念。邓小平讲的“本质论”的含义:一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一是逐步走向共同富裕。“本质论”的新意是:把发展生产力看作社会主义本质,是对社主义社会根本任务认识的升华;把解放生产力看作社会主义本质,是对社会主义社会新的认识;把共同富裕和生产力相联系来确定社会主义本质,是与传统认识有区别的认识。“本质”论的前提:是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讲的;是对我国原有政治经济体制弊端讲的;是对当代国际环境讲的。  相似文献   

19.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出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客观要求,又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更好的基础和条件;人的全面发展既可以作为社会发展的目标,又可以作为表示一定社会发展阶段人的发展全面性程度的标尺。人的全面发展程度是一个逐步提高的历史过程;在新的社会发展阶段,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更多地被赋予学习与创新的含义,因而仍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江泽民同志关于教育方针的新论述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教育目的,明确了教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历史使命,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内涵。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对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历史渊源与形成过程的分析,论述了社会主义本质论丰富而深刻的内涵与其伟大历史意义,社会主义本质论的确立标志着作为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的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在实践上,它使我国的现代化事业走上了一条和平的,全面的,健康而富有活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