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我曾到报社和电台学习,常见编辑摇首叹息:“唉!有些通讯员的字写得太草了,看不清、猜不透那龙飞凤舞的‘天书’,真没办法!”去年底,我到一家电台编辑部学习编稿。在处理来稿中,有位部队的作者寄来一则消息,大意是云南边防某部的一名战士,在成都军区举行的军事大比武中夺得第一名的事。从稿件的内容看,值得编发。可是,字写得潦潦草草,仔细猜测,没眉目,又拿着稿件在整个编辑部巡回请救。编辑们都只是摇头.无奈,虽然浪费了这么多精力,也只好忍痛割爱。作为党报的一名通讯员,我特别注重把字写得让编辑老师看得清楚。据了解,编辑对通讯员的印象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其一,是通讯员的稿件质量;其二,就是通讯员写字的认真程度。有一次,  相似文献   

2.
我长期在林区工作,是个写稿已40年的老通讯员。近几年来,在我们通讯员中给报纸、刊物、电台写稿的人越来越少了。最近我对本地和外地的一些通讯员做了调查,发现不少人很苦恼。苦恼什么呢? 比较普遍的是感到写的稿子常常不被新闻单位重视。满腔热情地写了一篇又一篇稿子,寄出去大多石沉大海,很少有回音。有位通讯员一连给一家报纸写了10多篇稿子,每次都附上一封信,请编辑老师在百忙中给予指导。稿子一篇未发,“老师”也一字不回。后来他想出个办法,投稿时除再三恳求编辑指导  相似文献   

3.
我结合几年来的实践,谈谈怎样做一个称职的通讯员。一、通讯员要熟悉报道要求要完成报道任务,首先要了解和熟悉新闻单位的报道要求。记得一次,我县一名计生干部抓计划生育的事迹非常感人,我将稿件写好后,寄给金陵之声广播电台,电台的一位编辑给我来信说:此稿不宜对外宣传,适宜对内宣传。后来我改投江苏人民广播电台,很快被采用。从播,对报纸的每一个栏目都进行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河南省审计局十分重视宣传报道工作。投资近30万元配置了电视摄像设备,并在全省审计系统建立了宣传报道网络。去年5月份,这个局举办了全省审计系统通讯员培训班,聘请新华社河南分社、河南日报社、河南广播电视新闻中心的编辑、记者给通讯员讲课,有效地提高了通讯员的写作水平。1990年,各级报刊、电台、电视台采用全  相似文献   

5.
南通县广播电台通联工作又出新招——他们与全县一百六十名农村通讯员签订发稿、用稿和赠送新闻业务刊物的合同。施沛高等五十一位农村骨干通讯员保证每月向县电台发稿八、九篇,争取录用四、五篇,县电台为他们每人订一份  相似文献   

6.
一些通讯员朋友要我介绍些上稿“秘诀”什么的,尤其是想探探如何同报刊、电台的编辑们拉近乎。其实,我哪有什么“秘诀”或“绝招”。几年来,我所写的稿件分别被全国各地的近60家报刊、电台采用。为我的稿件由手写变成铅字或“声音”付出心血的,少说也有几十名编辑,然而绝大部分编辑都  相似文献   

7.
我们随州车务段三十余名通讯员,人人都有一位“良师益友”——《新闻通讯》。去年,我们段开展智力投资,为该段的通讯员每人订了一份《新闻通讯》。据统计,截止12月底,全段通讯员共投稿280篇,在全国十一家报刊、杂志、电台上刊用131篇,其中被铁路报刊采用80余篇,比1985年增加了38篇,在《中原铁道》  相似文献   

8.
编辑记者与通讯员交朋友,这是一个“老掉牙”的、不成问题的问题.然而,正是这个“不成问题的问题”,如今却成了摆在报界同仁面前的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据我初步了解,由于种种原因,目前编辑记者中存在“一多两少”,即:浮在面上和会上的多,深入基层的少,与通讯员交朋友的少.一位从60年代末写稿至今的老通讯员曾当着我的面说:“现在的编辑记者和通讯员之间好像隔着一条鸿沟”.对这一针见血的批评,我在默认的同时想到了三点:第一,与通讯员交朋友是共同办好党报的需要.通讯员是新闻单位邀请的为其经常写通讯报道的非专业人员.他们是报刊、电台、电视台等新闻媒体赖以生存的一支重要力量.社会主义新闻的基本工作路线,就是在党的领导下,专业新闻工作者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的结合. 毫不夸张地说,任何一张报纸(特别是各级党报),如果没有一支庞大的通讯员队伍,为其源源不断地提供新闻稿件,那么,这张报纸是很难办好的,甚至是难以生存  相似文献   

9.
作为一名基层通讯员,如何提高稿件的命中率,我最大的体会是,应学会多给报纸杂志的专栏写稿。初学报道时,为使稿子早见报,我就遵循“功夫不负有心人”的原则,起早贪黑在方格稿纸上“耕耘”,可稿子见报率几乎等于零。在河南日报社举办的通讯员培训班上,一位资深编辑讲,基层通讯员身处基层,好人好事层出不穷,老百姓的每条意见、建议都是报道的好素材,因此,应多为专栏写稿。听了编辑老师的指点,我就开始细心研究报纸杂志专栏用稿的特点。一个星期天,回老家看父母,中午吃饭时,邻居们都抱怨科技知识太少,电台、电视台有文娱点播节目,咋不开办一个…  相似文献   

10.
通俗活泼内容丰富编辑同志: 今年我们给五十一名厂业余通讯员订了《新闻通讯》。半年来,通讯员们通过认真阅读贵刊,增长了新闻知识,提高了新闻写作水平。截至六月底,对外投稿共三十一篇,被省、市报刊、电台采用了十三篇,初步打开了我们厂对外宣传的局面。贵刊之所以能被基层通讯员所接受,是因为它办得不落俗套、具有自己鲜明的特色。无论是论理的还是指导写作的文  相似文献   

11.
广播电台编辑从广义上讲包括总编辑到各类节目的编辑、记者、通联和资料工作人员。编辑有 4项职能:组织报道、编发稿件、调研学习和培养通讯员。  组织报道。电台围绕党在一个时期内的中心工作和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制订宣传计划,拟定报道提纲,组织编辑、记者及重点通讯员采编稿件,全面地实施报道计划。  编发稿件。根据电台的宣传计划,选取编发记者、通讯员的来稿选稿的标准是:一要有思想性,内容要符合党的中心工作部署。二要科学性,既反映事物本来面目及其客观规律,又有一定的新闻价值。三要突出“新”,角度新、立意…  相似文献   

12.
“林编辑经常通过书信辅导我们写稿,真是关心通讯员的好老师啊!”这是通讯员们对四川日报《川东之页》编辑林元琤同志的赞誉。她在负责编辑达县地区稿件的两年时间里,给全区30多个通讯员写了约有70多封信,还常在退稿上圈点,提出修改意见,传授新闻知识,使不少通讯员提高了写作水平,在省级和地方报纸和电台上用稿数逐步增多。近些年,达县地区搞新闻工作的新同志多,写稿的积极性很高。但由于欠缺一些新闻业务知识,稿件刊播率较低。林元琤十分关  相似文献   

13.
1986年12月15日,芜湖市阀门厂业余通讯员翟宗会登上南下列车,开始了自费前往云南老山前线战地采访活动。翟宗会是芜湖市阀门厂的一位年轻的政工干部,多年来他一直热心于宣传道报工作,先后被地方报社、电台和《中国机械报》聘为通讯员,并多次获得新闻单位和芜湖市机械系统优秀通讯员称号。近年来,他从报刊、电台、老山英雄报告团,以及由前线回家探亲的战士口中,听到了老山前线将士们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使他对浴血奋战  相似文献   

14.
李承魁,1940年10月3日生于山西省祁县下阎灿村。1963年山西大学中文系毕业后分配到山西人民广播电台工作至今,现任副台长,高级编辑。 他在三十多年的新闻生涯中,曾任省电台工商部、农村部编辑,驻站记者,深入各县进行采访。1970年后调回编辑部,参与编辑《工农兵通讯》、《广播通讯》刊物,与山西日报社及晋东南、临汾、吕梁、雁北等地委宣传部共同举办工农兵通讯员培训班,培训通讯员约300多人,现多数已都成为我省基层新闻通讯骨干。1976年他任省电台驻大寨、昔阳记者站负责人,1977年任省电台总编室副主任,1983年任工商部主任,1987年任副台长,1992年兼任省电台党委副书记及省广播电视厅编委会编委,兼任山西省广播电视学会常务理事、广播研究委员会副主任等。  相似文献   

15.
南京人民广播电台近两年充实、加强通联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被通讯员誉为“通讯员之家,通讯员之友”。他们的具体做法主要有三点: 第一,落实评选措施。南京电台每年评选一次优秀通讯员,召开表彰大会,给予一定的奖励,使通讯员学有榜样,赶有目标,激发写稿热情。第二,及时调整队伍。电台每年调整一次通讯员队伍,对  相似文献   

16.
作为通讯员,给报社、电台写稿都希望被采用,但实际上却经常事与愿违。有时,自己辛辛苦苦采写的稿件,包括自鸣得意之作,却被编辑判“死刑”退了回来。面对退稿,是埋怨编辑手下无情,还是冷静地思考找出稿件不用的原因呢?我认为,后者对我们是有益的。下面结合我的几篇退稿,谈点体会。  相似文献   

17.
在漂阳县社渚镇,有一位业余通讯员,名叫黄正发。去年他被县广播站评为积极通讯员,并受到县委宣传部、市电台的表彰奖励,被常州日报聘请为1988年度通讯员。黄正发今年才19岁,小时因患小儿麻痹症,左腿失去了行走的功能,在念初中时休学了。平时他很喜欢听广播看报纸,  相似文献   

18.
众所周知,媒体编辑要把好三关:政治关、事实关、文字关。作为基层县级电台,编辑要重点把好事实关。这是由于,一般来说,县级台现在的记者、通讯员基本也都是大中专毕业生,文字功底也不差。然而,一些分散在各个镇村、各个系统的特约记者、通讯员,或为追名,或为逐利,或为让编辑多用他们的稿件,常常故意夸大事实,这就要求编辑要重点把好事实关了。  相似文献   

19.
对于通讯员队伍的业务建设,我们摸索出一条培养、造就通讯员的好路子,即:办班—采风—考核—评比—扶持。办班:我们《广西冶建报》自创刊以来,坚持举办通讯员培训班,聘请自治区一级的新闻单位驻柳记者站或柳州市新闻单位的领导、编辑、记者为通讯员上课,或安排本报的编辑、记者为通讯员讲课,并要求每一位参加学习的通讯员写出一篇作品,请授课教师讲评或批改。通讯员的写作水平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20.
文从短作     
我是一名邮电职工,也是一名业余通讯员。从去年12月底至今年2月中旬,我平均3天有一篇新闻稿被采用。朋友问我有什么“秘诀”。“秘诀’谈不上,倒是有些体会。我认为初搞通讯报道工作的同志,不能好高骛远,应力求文从短做起。就拿我被报刊电台采用的20多篇稿件来说,字数最多的才180多字,最短的仅70多字。许多通讯员往往看不起写短新闻,常常一挥笔就洋洋洒洒好几百字甚至上千字。编辑一看,不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