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沈滨凯 《文教资料》2012,(11):88-89
民歌是劳动人民在生活和劳动中自己创作、自己演唱的歌曲,在社会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始终发挥着传授知识、表情达意、娱乐身心、宣传教育等重要的社会功能,极大地影响着人民大众的生产生活。她是反映各族人民喜怒哀乐、思想情感的文化载体,是展示各族人民物质创造、精神生产的双重历史,更是现代人认知和续承传统文化的重要命脉。  相似文献   

2.
民歌是人民是广大人民群众在社会生活实践中,经过广泛的口头传唱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和人民生活紧密地联系着的歌曲艺术。在人类社会生产生活中,民歌与之相生相伴、形影不离,给人们带来了无穷的乐趣,它是人民最真实的生活反映。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几千年传统儒家文化的影响下,男尊女卑的观点根深蒂固,“三纲五常”等道德规范造成了中国传统女性社会地位低下、生活环境恶劣、婚姻感情不能自主、失去人身自由的悲惨生存状态。民歌是劳动人民的歌曲,是劳动人民的心声,真实的反映了人民的生产、生活和精神状态,传统皖西民歌从多角度、多侧面反映了皖西人民的生活、思想和感情,特别是大量反映女性的生活、婚姻、恋爱的民歌,真实的体现了传统女性悲惨、痛苦的生存状态。  相似文献   

4.
民歌,即民间歌曲。是由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劳动、生活实践中集体创作的,经过口口相传,并不断地加工演变的一种艺术形式。她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及思想感情,音乐语言凝练简明,音乐形象鲜明生动,感情纯真质朴。民歌具有很大的继承性,最能代表一个民族的精神特征,同时又最富有时代气息,是民族音乐艺术发展的根基。伟大的人民音乐家冼  相似文献   

5.
劳动歌曲是民歌的一种,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创造的。雪域高原、河湟谷地,曾有古羌人、突厥人、匈奴人、回纥人、叶蕃人、党项人、吐谷浑人共同劳动生息,创造了灿烂的古代化。而今又有汉族、藏族、回族、土族、撒拉族、蒙古族、哈萨克族等世居民族以其悠久的历史、丰富的化遗产创造了光彩夺目的民间艺术。因此,青海被世人誉为民歌的海洋,劳动歌曲则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劳动歌曲是伴随劳动而产生的,在各类形式的民歌中,劳动歌曲应该说是最古老、最久远的了。古代的劳动歌曲又是怎样产生的呢?  相似文献   

6.
凤阳位于淮河中游北岸,隶属于安徽省滁州市,自古为“华夏九州”之一。凤阳民歌是中国传统民歌中的瑰宝,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也是淮河流域人民创造的一种民间诗歌形式。凤阳民歌与中国民间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产生于劳动人民的劳动生活中,并在劳动中得到发展,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深受群众喜爱,凤阳民歌,其音乐来源于劳动人民的生产生活,同时也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是劳动人民在生产生活中对音乐艺术的长期积累和艺术创造。  相似文献   

7.
民歌,简言之,意即由劳动人民集体创作并广为传唱的群众歌曲。它是人民表达自己感情的口头创作,反映的是最普通人民的心声,因此在内容上有鲜明的人民性。人民的喜怒哀乐,无一不在一曲曲民歌中得到体现。而每一首民歌,都是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和升华,都是一份丰厚的艺术遗产。春秋时期,我国出现了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诗经》中的“国风”,就收录了我国北方160首民歌。千百年来,民歌以它独特的艺术魅力,紧密地伴随着劳动人民的生活,表达着他们的思想情感,记录着他们的爱恨悲喜,也滋润着历代文人和艺术家的艺术修养。汉“乐…  相似文献   

8.
民间歌曲,简称"民歌",是民族音乐的一种类型,是劳动人民用智慧创造出来的文化瑰宝,它既反映了各族人民的精神文化和审美积淀,也体现了各民族艺术的精华。文章根据音乐核心素养培养的理念及要求,结合实践,将优秀的传统民歌引进中学音乐课堂,让学生感受民歌之美,加深对民族音乐文化的理解和体悟,进一步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音乐文化的情感。  相似文献   

9.
中国民间美术比较集中地全面地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衣、食、住、行和人民的生产劳动与精神生活,寄托着劳动人民的情感与理想,载负着世俗故事和儿女情长。它是使用价值和审美价值的结合,是民俗文化的一个构成方面和造型体现;它的历史是民俗文化的历史,也是创造美的历史,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0.
路琦 《文教资料》2011,(25):78-80
民歌起于文字之先,全靠口耳相传,它无定型地一代一代地传承。《搭凉棚》是江苏民歌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是一首充满江南水乡泥土气息的民间歌曲,由于它风趣地将昆虫的体态特征和生活习性,用丰富的想象力和拟人化手法运用到歌词设计中,隐喻了劳动人民之间真挚的爱情,反映了旧社会青年男女为冲破封建婚姻束缚,向往自由恋爱的美好愿望,又由于它的音乐语言简练而优美,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幽默,因而受到群众的普遍喜爱而广泛传唱。  相似文献   

11.
周口地区历史悠久,千百年来,生活在这儿的劳动人民创造积累了绚丽多彩的民族民间文化,而周口民歌是周口文化宝库中流传广、曲目多、直接表达人民心声的一种艺术形式。 70年代末,周口地区文化馆在全区城乡展开了广泛的民歌挖掘工作,整理出民歌1000多首。这些民歌,根据音乐形态及现演场合,可分为解放歌曲、劳动号子、宗教歌曲、灯歌、叙事歌、小调、叫卖歌曲,下面就其种类与各自的音乐特点,一并予以阐述。  相似文献   

12.
正海南省有着丰富的民间音乐文化资源,生活在海南的各少数民族同胞在长期的生产劳动中创作了很多以民歌来表达情感的音乐形式。这些民歌来源于人民的真实生活,是海南各族人民最真实的情感表达,随着国际旅游岛建设步伐的加快,这些民歌已经成为了海南当前吸引游客的主要文化形式。一、海南民歌资源概况(一)黎族民歌"诗言志歌咏言",黎族民歌是黎族劳动人民的心声,是黎族人民社会生活的真实写照。黎族民歌源远流长,黎族作为古越族的  相似文献   

13.
传统民歌是相对于创作民歌而言的,即一般意义上的民歌,是人民群众在日常生活中,为表达情感、反映生活或传授知识而口头创作的一种歌曲形式。由于产生和传播方式的特殊性,传统民歌在情感方面具有真挚自然,粗朴、直率、单一,高度凝练,可能发生改变以及与生活密切相关等特点。了解民歌的情感特点,有利于更好地体会劳动人民蕴涵在民歌中的情感和智慧,也有利于民歌的欣赏、教学和演唱。  相似文献   

14.
"五河民歌"是淮河音乐文化的杰出代表,它和其他民间艺术一起,世代伴随着五河人民的劳动与生活,映射着五河人民的独有的精神追求和对生活的希冀。千百年来,它一直流传于淮河两岸,经久不衰。它以优美的旋律、丰富的审美内涵和独特的韵味反映出了五河人民生产与生活方式,折射出他们的风土人情与智慧。从民歌的地理环境、民歌的历史概况、民歌的音乐特征和民歌的歌词艺术审美等方面进行探究,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把握该民歌的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15.
夯歌是劳动人民在打夯劳动中的创造,是民歌的一种。《毛主席给陈毅同志谈诗的一封信》中指出,新诗创作要“从民歌中吸引养料和形式”。音乐创作也同样要走这条路。收集整理和分析研究包括夯歌在内的各类民歌,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近年来,我对全省十个地、州、市四十多个县的夯歌进行了实地调查和采访,共收集杵歌、夯歌、硪歌曲调二百余首。本文打算以调查取得的材料为依据,对夯歌的有关问题进行一些初步的探讨。一夯歌的悠久历吏劳动创造了人类本身。劳动也创造了音乐艺术。劳动歌曲是伴随劳动而产生的,因此,在各类形式的民歌中,劳动歌曲应该说是最古老最久远的了。鲁迅先生说:“我们的祖先的原始人,原是连话也不会说的,为了共同劳作,必须发表意见,才渐渐地练出复杂的声音  相似文献   

16.
民歌是劳动人民的艺术创造。它与当地人民群众的语言、风俗、习惯、地理环境、政治、经济生活等都是紧密相连,在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特有的风格的。它不但有自己独特的调式和旋法,而且有自己独特的歌曲结构。它生根于人民群众之中,能较好地表现群众的生活,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深为广大人民群众熟悉和喜爱。因此,它历来就受到无产阶级革命领袖的高度重视。马克思、恩格斯曾亲自收集过民歌;列宁、斯大林对音乐工作者曾多次发出要向民间音乐学习,要赋予旧民歌以新内容的指示;我们伟大的领袖和导师毛主席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就作了重视民歌的搜集与运用的指示。一九四二年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毛主席更明确地指出:“我们的音乐工作专门家应该注意群众的歌唱”。  相似文献   

17.
原始人在劳动或交往中产生的心态与感情直接导致了原始歌谣的产生,其后又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变化而逐步走向丰富多彩。因此,各个民族的民歌在其文学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它是民族历史的一面镜子,折射着一个民族不同时代的社会形态。历代的毛南族民歌是历代毛南族劳动人民的心声,它较全面地反映了毛南族历史发展的全过程。与其他民族的民歌一样,在原始社会时期产生的民歌是没有阶级性的,它仅仅是反映了劳动者在生产劳动中(古时人们的敬神祭扫、男女之间的性爱活动是作为生产劳动的一个组成部分)人们的幻想和意愿;在…  相似文献   

18.
五河民歌是五河劳动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蕴含着丰富的民俗事象,涉及人们的生产、生活等各个方面,是一部反映五河人民生存繁衍的鲜活社会民俗史。通过对五河民歌的生产民俗、生活民俗和语言民俗的剖析,可以揭示蕴含其中的文化信息。  相似文献   

19.
我国地域辽阔,在地形上,有高原,山地,丘陵,平原,和盆地;在气候上,有四季分明的温热带和终年常绿的亚热带;在生产条件上,有工、农、林、牧、渔等不同的情况。在大民族,大文化的共同性下、各地区的历史变迁、文化传统、方言语音也有不同的特色。人民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审美价值观也各有差异。这一切,使我国各地的民歌音乐具有了独特的地方性风格。民歌,是人民的歌,是广大人民群众在社会生活实践中,经过广泛的口头传唱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和人民生活紧密地联系的歌曲艺术。民歌是民间音乐和民间文学相结合的艺术形式。任何一首民歌在漫…  相似文献   

20.
<正> 《东门行》是汉乐府民歌中的名篇。汉乐府民歌,大多采自民间,虽然数量不多,但它真实、深刻地反映了汉代的社会生活与尖锐的阶级矛盾,揭露了封建统治者的残暴罪行,表达了人民的痛苦和反抗,是汉代社会的一面镜子。《东门行》即是写穷苦人民的生活与抗争的优秀诗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