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讨论了高速运动物体视觉象发生畸变的一个方面——沿运动方向的前侧面被提前遮挡,后侧面被提前看到,并且给出了物体以不同速度运动,处于不同位置前后侧面被看到的具体条件。  相似文献   

2.
1.描述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要以另外的物体做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如果选择的——不同,描述同一物体的运动时,结论也不一样,所以,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的.  相似文献   

3.
在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时,选来作为标准的另外的物体,叫做参考系。选作参考系的物体,一般是假定为不动的。只有在选定参考系之后,才能确定物体是否在运动或作怎样的运动;也只有选择同一个参考系,比较两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才有意义。选择不同的参考系来观察同一个运动,观察的结果会有不同,即运动具有相对性。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时,参考系是可以任意选取的;但是,在不同的参考系中描述物体的运动,繁简程度并不一样。具体选取时应使对物体运动的描述尽量简洁、方便为宜。而且在解答问题时如果能巧妙的选取参考系,往往可以使解题过程大为简捷。以下举几例说明,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4.
在物理学中.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简称运动.运动是宇宙间最普遍的现象,绝对不动的物体是没有的.在描述物体运动时,要以事先假定为不动的物体作参照物,再看被研究的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是否改变.若被研究的物体相对参照物的位置改变,则被研究的物体是运动的;否则,被研究的物体是静止的.下面举例分析.例1在~架直升飞机中的乘客看到高楼顶端竖直向下运动.乘客选择的参照物是:A高楼顶端B.直升飞机C.地面的树D.天空的云在本例中,观察者是飞机中的“乘客”,被研究对象是“高楼顶端”,运动情况是“竖直向下的”…  相似文献   

5.
宇宙客体中物体的机械运动,热运动、电磁现象等等都是物质运动的不同形式,都是研究两种不同状态的量:常量和变量。  相似文献   

6.
参照物是判断物体运动和静止的标准,选择不同的参照物,物体运动状态一般不同。归纳物体运动状态的判断习题,简单分类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7.
参照物:为研究物体的运动而假定不动的那个物体叫参照物。参照物的选取可是静止的物体,也可是运动的物体。参照物的选取不同,对同一物体的运动的观察效果也就不同。故而,选好参照物,往往可使问题简化。尤其在多个物体发生相对运动的情况下,选好参照物,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1、某人在河中划船逆流航行,经过A地时草帽落入水中,半小时后他才发现,此时船已航行至B点,立即调转船头追赶,在A点的下游4千米处的C点追上,设人相对于水的速率为V;不变,求水流的速率VZ?解:由于船在顺流和逆流航行时,相对岸的运动速度不同,若选…  相似文献   

8.
在物理学中,把物体位置的变化称为机械运动,简称运动,运动是宇宙间最为普遍的现象,绝对不动的物体是不存在的,在描述物体运动情况时,要以事先假定为不动的物体作参照物,再看被研究的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是否改变,若被研究的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改变,则称被研究的物体是运动的;否则,  相似文献   

9.
我们平常在研究物体时。说物体在运动还是静止,要看是以另外的哪个物体作为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对于一个物体,不事先选定参照物,就无法对其运动状态作出判断,说这个物体运动或静止则是毫无意义的。  相似文献   

10.
一切物体都具有能量,能量反映物体的运动状态,是物质运动的一种量度.自然界中存在多种物质运动形式,机械的、热的、电磁的、还有化学的、生物的等等,不同运动形式对应着不同的能量.能量可以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从一种形式转变为另一种形式,但总量不变.能量是在各种运动形式中对运动的共同量度.能量通过做功来实现转化,功是实现能量转化的方式和手段,同时也量度了能量的转化.热量是内能转移的量度.[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0.缘起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新增了视图有关内容:如第1学段,要求学生能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参见例1;第2学段,能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参见例2;第3学段,会画三视图,判断简单物体的三视图,能根据三视图描述基本几何体或实物原型.  相似文献   

12.
运动是相对的,对一个物体运动的描述必须建立在参考系上;同一物体的运动相对于不同的参考系,其运动形式是不同的.深刻理解这一点,将会给我们解题带来极大帮助.下面对竞赛中常见的情形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3.
没有绝对静止的物体,物体的运动是绝对的,而物体的静止只是相对的.平时我们所说的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于参照物而言,参照物选择得不同,描述同一物体的运动情况就可能不同.确定物体足运动,还是静止,关键是选什么物体作参照物.  相似文献   

14.
运动观察者感觉远近不同的对地静物间的视速不同的现象称为运动的视觉效应(笔者自定义)。据实际观察且经数学推导证明:视觉速度是由运动观察者相对于被观察物体的位移的时间变化率所决定的。当运动观察者同时观察多个对地静物时,观察者很自然地以介于远近之间的物体为参照来观察远近物体。这时的视运动由相对视速所决定。  相似文献   

15.
邹翔 《广东教育》2007,(7):76-78
知识梳理 运动是物体的属性,并不是由于力的作用而产生的.力不是物体运动的原因,力是使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物体的运动形式由两个因素决定,即物体的速度和物体受到的合外力,在分析时应全面地从这两方面考虑.[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只有在选定了参考系之后,才能对物体的运动作出准确地描述,孤立地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是没有意义的,或者说无法描述。参考系的选取原则上是任意的,一般是符合我们平时的习惯,选地面或相对于地面静止的物体作为参考系,这样对物体运动的描述与我们平时的习惯相符。  相似文献   

17.
当研究了太空飞行物绕地球或者其它行星运动的特点时,可以看出运动的初始条件和物体之间的万有引力决定了它们的运动特点。如果除万有引力之外,物体还受到其他作用力,物体的运动性质又将发生哪些变化呢?太空飞行物靠近地球大气层时,人造地球卫星(自带动力)的变轨,就属于这种情况。  相似文献   

18.
从正面、上面和侧面(左面或右面)三个不同的方向看一个物体,描绘三张所看到的图,即为三视图.从正面看到的图形叫做正视图(主视图),从上面看到的图形叫做俯视图,从侧面看到的图形叫做侧视图,在三视图中一般是选从左面看到的图形即左视图.下面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19.
在自然界中所有的物体都在不停的运动,绝对静止不动的物体是没有的.在观察一个物体的位置及位置的变化时,总要涉及和其他物体的相互关系,所以,要选取其他物体作为标准,选取的标准物不同,对物体运动情况的描述也就不同.不同的描述反映了物体相互之间的不同关系.这就是运动的相对性.  相似文献   

20.
教学资源开发本课是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物体的运动”的第二课。本课的设计意图是通过让学生玩木块、风车、易拉罐、塑料尺、橡皮筋、秋千等材料,使它们运动起来,引导学生从总体上了解物体的运动方式有移动、转动、滚动、振动、摆动等,并对物体运动的方式及其特点进行研究,使他们知道移动、转动、滚动、振动、摆动的特点。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在日常的生活中看到了许多不同的物体的不同运动方式,如风车的转动、汽车轮子的滚动、秋千的摆动等,对一些简单物体运动的形态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只是他们的认识还不够深入、系统,对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