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位青年教师写了一则教学案例要我指导,题目是《倾听:课堂上师生的心灵之约》—— [案例】 听陈老师教学《丑小鸭》一课,一位女学生说:“课文中的‘他’字写错了,因为是鸭子,应该用‘它’。”这遭到了一些学生的反对.认为课文中有“鸭妈妈”“哥哥”“姐姐”.当然要称“他”“她”或“他们”。书上怎么会错?可陈老师却说:“我觉得雅丽同学能提出自己的想法.很好。因为是鸭子,用‘它’也有道理呀,你们说呢?”这时,认为书上不会错的同学更开动了脑子.找出了不少理由:“因为这是篇童话故事,不是真的写鸭子。”  相似文献   

2.
陈老师是个有三十年教龄的老教师 ,长期担任高中语文课教学 ,自我感觉一直良好。可近几年 ,学生对他的课堂教学不满之声四起 ,多次向校领导反映情况 ,认为陈老师教育思想落后、知识结构老化、教学方法古板、教学手段陈旧。言辞颇为激烈。对同学们的意见 ,陈老师很不以为然。他感到自己辛勤工作几十年 ,丝毫不敢懈怠。说到教学效果 ,陈老师更是满腹委屈 ,觉得自己所教的学生考试成绩始终处在年段的中上水平 ,并“理直气壮”地说“学生考分高 ,不正说明我教得好吗 ?”学生较好的考试成绩 ,成了陈老师拒绝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的“充分”…  相似文献   

3.
《今日教育》2010,(12):40-40
二十来年前,我刚从师范毕业,被分配到离家很近的一所中心小学当语文老师。一次去自己从小就读的村小参加语文教研活动,开课的是五年级时教我语文的陈济灿老师。对于陈老师我一直心存感激与钦佩,与他并肩走向教室时,情不自禁地说:“陈老师,又回到你的课堂来听课了。”他却笑笑,说:“做老师后来听不一样了。”当时年青稚嫩,不曾用心去想话里的意味,直到多年后的今天,在一位新老师面前,忽然对这句话有了感悟。  相似文献   

4.
表扬与批评     
一天,我在一个偶然的场合,碰到我的多年前的“得意门生”杨鹏。他现在是一家大型企业的部门经理,执意要我到他的企业去玩。这家企业以生产袜子著名,其广告长期占据着中央电视台的黄金时段,据说他们的产品已占了中国袜业的半壁江山。我正想去看看,于是坐进了他的小车。杨鹏引着我参观车间,工人都对他很尊重,一口一个“杨经理”,作为他曾经的班主任,我也感受到一分荣耀。不久,来到成品车间,杨鹏指着一个打包的工人说:“肖原,陈老师来了!”那个工人停下手中的活,看到我时显然愣了一下,才低低叫了一声:“陈老师。”他的胸前挂…  相似文献   

5.
总想写一些与我的生活有交集的人,而真正让我有提笔冲动的却很少。陈老师是个例外,他对我有一种无法抗拒的魅力,让我能够克服自身的懒惰,竭力想留住我曾经与他相处过的美好时光,想让那一切成为永恒。所以今天,我拿起了笔,说的就是他。陈老师是教我们体育的。每周两节的体育课相当于自由活动课,没有了初中时的硬指标,感觉明显地好多了。人的感觉一好,就什么都很好了,自然,与陈老师的关系也就融洽了许多。说得不客气一点,陈老师几乎成了我们“欺负”的对象。这话得从下面几件事说起:一“篮球要会玩,但更要讲究技巧。我不要求你…  相似文献   

6.
清岳 《家庭与家教》2004,(11):20-21
前不久,某实验中学的陈老师给班上的学生布置了一道特殊的作业:“为自己的父母洗一次脚”。该做法在社会上引起较大反响和争议。陈老师谈起这道特殊的作业,他说想法主要是来源于一篇文章。文章说的是日本一家公司在招聘员工时,向应聘者提出了一个问  相似文献   

7.
早上,猛猛的爸爸拉着猛猛来找我:“陈老师,猛猛的长命锁是不是你收了?”我还没反应过来,他又说:“猛猛说,昨天上课时,他玩长命锁被陈老师收了。”我心里挺纳闷:“是不是另一个陈老师收的?”“不是,是你收的。”猛猛一口咬定,我又仔细问:“是什么时候收的?”“昨天上课的时  相似文献   

8.
顾伟清 《成才之路》2010,(10):I0005-I0005
陈老师既是我的同窗又是我的同事,后因成绩斐然而跳槽到一所重点中学。有一次出差。我就去拜访他。在听了一节课之后,我向他建议:“这堂课上得精彩而不失真,高效而不浮夸,值得到公开课上去露一手。”不料。陈老师却神秘兮兮地说:“上公开课只不过是‘作秀’.那是演给别人看的。实不相瞒,自己琢磨出来一套看家本领.有人戏谑地称之为‘教育秘密’,那才是评优晋升的‘杀手锏’.怎么能轻易地外泄而砸自己的饭碗呢!”我听后一片惘然。  相似文献   

9.
我的大朋友     
“胡凯佳,你这件衣服好漂亮呀!”早上,陈老师大老远就对我叫道。唉,连穿什么衣服她都注意,我这位大朋友真是太平洋的警察———管得宽!陈老师是我们的班主任,30来岁,高高胖胖的。脸上总是挂着灿烂的笑容。和我做朋友,还是她自己提出来的呢!五年一期时,陈老师才教我们班。那一次,她调好学生座位,并说不准更改。可我坐在后面根本看不见黑板,我想调座位又怕陈老师不答应,于是,我便要妈妈帮忙。下课后,陈老师找到我,搂着我的肩膀说:“以后有什么事就自己来找我,我又不吃人,怕什么,记住,我是你的大朋友。”听了这话,我…  相似文献   

10.
<正>陈老师:同学们,本单元习作让我们在一个情境中介绍自己的动物朋友。阿呆:什么叫“在一个情境中介绍”呀?陈老师:简单地说,就是有目的地介绍。文君:课本上列出了三个情境,您说的“有目的地介绍”可以理解为根据情境的不同,介绍的内容也不同吗?陈老师:没错。情境不同,介绍的角度和重点则不同。我们既可以从课本中的三个情境中挑选一个来写,也可以自己创设一个情境。大家说说在课本上的三个情境中,应该怎样介绍自己的动物朋友呢?  相似文献   

11.
<正>小迷糊匆匆忙忙赶到学校的时候,上课铃已经响了。他一弯腰悄悄从后门进了教室。整整一节课,小迷糊都偷着乐,他以为正在上课的陈老师没有发现自己迟到。哪知下课的时候,陈老师还是朝他走了过来。陈老师问他:“今天怎么迟到了?”小迷糊低着头说:“早晨我因为要  相似文献   

12.
打赌     
李发胜 《湖南教育》2005,(15):45-45
芙蓉中学是一所偏远的水乡中学。陈老师是这所学校九年级甲班班主任,吴老师是九年级乙班班主任。陈老师任教甲乙两班语文,吴老师任教甲乙两班数学。他俩的爱人也分别教这两个班的物理和化学。一天,两位班主任在一起闲聊,各自估计本班可以升重点高中的学生。吴老师谈完后,陈老师说:我看你们班李明大有潜力,升重点高中有把握。”吴老师问:何以见得?”陈老师说:“从他的文章里可以看出,这孩子逻辑思维能力特强。”吴老师听了朗声大笑:“陈老师,你真看得起李明是不?”陈老师胸有成竹:我对李明充满信心。”吴老师:“那好,我打赌他考不起重点高中…  相似文献   

13.
这一天,在我校实习的小陈老师批改学生作文时,突然生气地对我说:“李老师,吴明明同学太不像话了,他的这篇作文全是从《段·篇·章》书上抄来的。”我接过来一对照,果然是抄袭的。小陈老师问:“李老师,这种情况该怎么处理?”我想听听他的意见,便反问道:“你说该怎么办?”他说:“下课后我就去找他,不仅要他承认错误,严肃地批评,还要责令他重写。  相似文献   

14.
那天早上,我兴致勃勃地上完了课,回办公室途中遇到陈老师。我冲他笑笑打了招呼,不想他猛然曲起右腿.说:“这个像什么?”然后又抬起右手摸头成半圆状:“这个像什么?”  相似文献   

15.
分享     
自然课上,很多孩子都带了水果。认完水果后,陈教师问:“看着面前的水果,你最想做什么?”“咬上一口!”“吃下去!”“那好,现在我们开始吃水果!”教室里一片欢呼,孩子们拿起各自的水果吃起来。没带水果的十几个孩子沮丧地坐在位子上,偷偷咽口水。小恒毅带了十几个贡桔。陈老师问:“你愿意送一个桔子给陈老师吗?”小恒毅当然愿意。陈老师剥开桔皮,掰了一瓣桔子品尝,接着把剩下的桔子,分给没带水果的学生。小恒毅见此,连忙说:“陈老师,我想把桔子分给没有水果的小朋友。”“你真是个大方的孩子。”陈老师非常高兴。小恒毅捧…  相似文献   

16.
第一次投稿     
10月6日中午放学时,陈老师走到我的面前说:“王秋实,你的作文写得很感人,自己试着写一篇投稿。”“我能投稿?”我有一点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当再次看到老师慈祥而信任的目光后,我不再怀疑和犹豫,而是非常激动和紧张。  相似文献   

17.
特级教师陈义鑫要在市作文教学研讨会上对我的课作点评。陈老师的认真是出了名的,每一个细节他都能注意到。活动前两天,他传话过来要看我的教案,我急忙将教案发到了他的邮箱。晚上到家,刚吃完晚饭,就迫不及待地打电话给陈老师,征询他的意见。陈老师开口就问:“在你的教案中有这样一个细节,当你播放完一段秋天的风光后,你给学生准备了一个问题,你是这样问的,你们觉得秋天美吗?我想问你,你认为学生会怎样回答?”我毫不犹豫地告诉陈老师:“学生会回答‘美’的,因为我准备的影片非常美。”陈老师笑了,他说:“不要说影片美了,就是影片不美,学生也…  相似文献   

18.
调座位今天调座位了,我们大家都很高兴。陈老师虽然刚到我们班,可是许多同学的名字,她都叫得出,只有我和姐姐她总是分不清,所以,只好点着说:“你坐这儿。”“你坐那儿。”我想偷偷告诉陈老师,我的脸上有颗小小的痣,姐姐没有。哎,可是陈老师是近视眼,她肯定看不见。批评今天陈老师发了很大的火,因为早上同学们默写得很差,柔香也在里面,我得了一百分,心里真开心。打开文具盒,发现橡皮没了,我左找右找,才看见橡皮正躺在讲台上。我走到讲台下面,准备告诉老师,谁知,陈老师劈头就说:“蔡柔香,你是怎么搞的,你的心思到底飞…  相似文献   

19.
陈宁 《广西教育》2013,(25):92-93
一天,我在路上见到毕业了一年的小龙。一年不见,他长高了不少。在跟他聊了一会之后,没想到他在临别时对我说:“陈老师,有机会,我还想再做您的学生!”看着他真诚的表情,我的眼睛湿润了,曾经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他的这番话不禁让我想起了几年前发生的故事。  相似文献   

20.
在我熟悉的众多老师中,陈老师的口才堪称一流,所有认识陈老师的人提起他的口才,也都众口一词。陈老师的课之所以受到学生们的普遍欢迎,参政议政中之所以受到各方高度重视,报告、演讲之所以受到热烈称赞,可以说与他的口才是密不可分的。正像有人形容的那样:“他的语言,或出言有序,如更壶滴漏;或滔滔不绝,似江河奔波;或旁敲侧击,如曲径通幽;或不掩不遮,似单刀直入;或妙语连篇,如吐珠唾玉;或句无单出,如芙蓉并蒂;或信口出之,似草木共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