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5 毫秒
1.
化石(fossil)是指保存在地层中的古代生物遗体、遗物和它们的生活遗迹。它是古生物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生物进化的最有力证据之一,是判断地层年代和古代地理气候的重要根据。在找矿工作中,化石带是很好的助手和指示物。通过对家乡化石的寻找,采集与标本制作活动,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进化论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吃苦耐劳的科学精神,使学生受到热爱家乡的教育。  相似文献   

2.
一、教材分析 “生物进化的历程”这节课的内容抽象,是学生较难理解的,关键是教师如何引导,激发他们的思维。讲解化石时,利用化石标本给学生观察,把抽象化为直观。教学中善于运用比喻,把地层比喻为石头书,化石喻为石头书中的文字。讲马和鸟的进化历程时,应通过列图形式把抽象问题化解为直观的问题,通过绘制“生物进化树”的游戏活动使学生对生物进化有更直观的理解。  相似文献   

3.
一、教材分析 "生物进化的历程"这节课的内容抽象,是学生较难理解的,关键是教师如何引导,激发他们的思维.讲解化石时,利用化石标本给学生观察,把抽象化为直观.教学中善于运用比喻,把地层比喻为石头书,化石喻为石头书中的文字.讲马和鸟的进化历程时,应通过列图形式把抽象问题化解为直观的问题,通过绘制"生物进化树"的游戏活动使学生对生物进化有更直观的理解.  相似文献   

4.
如果把地球古代各个时期形成的沉积岩层看成是一本书的书页,那么,保存在岩层中的各种生物化石就是其中的文字,这样化石和地层就组成了记载地球演化和生物进化历史的“万卷书”。然而,由于古代生物成为化石的条件非常苛刻,即生物要有硬体、其遗体必须被快速埋藏以及必须经过漫  相似文献   

5.
不同地层中的古生物化石能够传递各个地质年代的生物种类、形态、结构、遗传、生态环境、气候变化、地壳变迁等信息。其中,遗体化石所传递的信息最为丰富,是研究生物进化最直接、最有说服力的证据。  相似文献   

6.
远古的贵州,是—个极其生动的世界。从现在已知的科学发现来看,尤其是古生物化石和古人类化石,在全国占有极重要的地位。古生物化石,是指在漫长的自然界的作用下,埋藏在地层中的各地质时期的生物遗体或遗迹。化石形成一般要1.2万年左右。贵州各地质时期地层中,埋藏着许多门类的古生物化石———植物、动物和古人类,它们是地球演变、生物进化、人类起源的见证。贵州已发现的古生物化石,主要是动物和植物化石,约三四千种之多。所以,贵州向来被誉为“古生物化石的宝库”。贵州的植物化石,主要有蕨类、裸子、被子三个门类约100多个属种。它们有…  相似文献   

7.
化石是生物进化的直接证据,是古生物学的主要研究对象。化石的形成,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其中主要的有以下一些: 一、生物死亡的数量一般地说,生物死亡数量越多,形成化石  相似文献   

8.
《黄河象》这篇课文,作者依据一具大象的骨骼化石,假想了一头黄河象的来历,向人们叙述了黄河象骨骼化石保存得完整的原因.其突出的特点是严密的逻辑性和合理生动的想象.因此,这是一篇对学生进行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训练的好文章.  相似文献   

9.
植物化石是指那些在岩层中保存下来的各地质时期的植物遗体或遗迹。在课外科技活动中,带领学生去寻找、采集植物化石,让他们亲手将植物化石从岩层中挖掘出来,能增进他们对生物进化的兴趣。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观察植物化石标本,对教授生物进化的知识颇有助益。下面就植物化石的形成、类别和采集几方面做一介绍。  相似文献   

10.
自然选择是生物进化性变化的主要机制,是导致地球上出现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原因。通过模拟自然选择活动,不仅能让学生直接体验自然选择在生物进化中的重要作用,而且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生物进化性变化发生的原因,树立生物进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念。为此,笔者利用简易材料,对人教版高中生物学教材  相似文献   

11.
<正> 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遗迹形成了化石。是它,有力地证实了现代生物是古代生物的遗孑,生物是逐渐向前进化的。其实。化石除作为生物进化的直接证据外,还有广泛的科研价值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黄河象》是六年制十一册第三组的讲读课文,选自少年科学丛书《大象的故事》。课文主要向人们叙述一九七三年在甘肃省发现的黄河象骨骼化石高大完整的特点和为什么能保存得这样完整。为了讲清楚这两个问题,作者把叙述化石骨骼的完整和科学家假想黄河象的来历作为主要内容,作了重点叙述。教学时,要根据课文特点,改进教学方法,从而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发  相似文献   

13.
1考纲要求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考试大纲Ⅱ级要求)、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原材料、方向、实质、物种形成的原因、生物进化理论的发展。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考试大纲Ⅱ级要求),生物进化的历程、生物多样性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中学生物课讲授一定数量的生物进化基础知识,这对于学生理解生命的起源和生物的发展,理勰生物的多样性和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和树立生物进化的观点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很多教师在讲授这部分教材时,为了便于让学生理解和记忆生物之间亲缘关系和进化历程,经常用箭头关系式来进行总结。例如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表达式为:原始脊索动物——→头索动物——→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这种表达生物进化历程的方式对于帮助学  相似文献   

15.
一、教学目的1.知道地层和化石的基本概念及化石在确定地质年代和恢复古地理环境中的重要作用。2.了解地壳演化的简史及地质年代重要的地壳运动、生物发展的主要阶段和特征。3.学会阅读地质年代表,记住各代、纪的名称和序列。二、教学重点 地壳的演化史三、教学难点 地层和化石四、教学方法运用投影仪(或多媒体辅教设备及自制软件)、化石标本等,综合讲述、启发、诱导、探究太空遨游等方法,抓住学生学习之主体,寓学习、娱乐于一体,进行兴趣教学。五、教具准备投影仪及沉积岩的形成、古生代早中晚期生物、中生代生物、新生代的…  相似文献   

16.
在解释生物进化的原因时,人教版高中《生物·遗传与进化》引用了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中提出的自然选择概念模型,此模型层次分明,逐层递进,能体现生物进化的因果关系。“鸟模型”活动对自然选择进行模拟,能使学生在概念模型的基础上进一步体验与探究生物进化的关键环节,有利于学生掌握较全面的自然选择知识体系。1设计原理具有某些有利特征的生物往往能产生更多的后代,缺乏这些有利特征的生物在生存斗争中会处于劣势,逐渐被淘汰。假设鸟模型所代表的鸟是生活在干旱地区的一种小型鸟类,只有那些能在两个水源之间飞行足够距离的个体才能生存并…  相似文献   

17.
《琥珀》(十二册第17课)在叙述琥珀形成过程时,称其为化石;而在被父子俩发现时,又称其为琥珀。是否化石就是琥珀,这两个概念究竟应该如何区分? 所谓化石,凡埋藏在地下的古代生物的遗骸变成的石块,或带着古代生物遗迹的石块,统统称为化石。所谓琥珀,仅指古代松柏树脂落入地下所成的化石,简称树脂化石。属一种非晶体的有机物,它是  相似文献   

18.
在上海小学自然课中有一个“史前生物”的单元。教学要求是让学生了解一些史前生物以及生物进化的大致历程。传统的教学一般都是教师给学生转述一下生物进化的历程,并适当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巩固有关生物进化的一些知识。在课堂上,生物演进的过程用年代来表述,学生没有直观的  相似文献   

19.
化石的寻找     
祖国的山山水水,到处埋藏着化石。利用节假日,组织青少年学生到野外寻找化石是一件极有意义的工作,它不仅可以帮助我们确定地层的时代和顺序,推测古地理环境特征,更重要的是可锻炼人的意志,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伟大志向。1化石的形成与埋藏化石的形成有一定的自然条件和地质条件,它与生物的习性、当时的古地理环境密切相关。掌握化石分布的规律,在野外寻找它们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古生物成为化石的条件至少有三个:(1)、生物本身应具有硬壳、骨骼等不易遭受氧化或腐烂的硬体部分。(2)、生物死后,其遗体必须尽快被…  相似文献   

20.
1教材地位和作用本章内容有2部分:一是简要介绍了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二是着重讲述了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内容。通过本章知识的学习,能使学生学到生物进化方面的知识,初步理解生物进化的原因、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为学习第八章“生物与环境”打下基础。同时这还有助于学生形成生物学的基本观点之一——生物进化的观点,从而帮助他们树立形成正确的世界观。2教学目标2.1知识目标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A:知道);种群、种群基因库、基因频率的概念、基因频率的计算方法、进化的实质(B:识记)。2.2能力目标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