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贾庆文 《海外英语》2007,(11):20-22
不久前去世的美国前总统福特是一位伟大的总统,在美国被称作"好好先生",他曾经多次访问过中国,2007年1月8日发表在美国《基督教箴言报》上的这篇文章讲述了作者Kathleen与福特总统儿子间的趣事。不久前去世的美国前总统福特是一位伟大的总统,在美国被称作"好好先生",他曾经多次问过中国,2007年1月8日发表在美国《基督教箴言报》上的这篇文章讲述了作者Kathleen与福总统儿子间的趣事。  相似文献   

2.
一位带着9岁儿子来美国的父亲感叹,把儿子交给美国学校真是忧心忡忡,那是什么样的学校呀!课堂上随意得像自由讨论,可以放声大笑;  相似文献   

3.
一位父亲带儿子去参观梵高故居,在看过那张小木床及裂了口的皮鞋之后,儿子问父亲:“梵高不是位百万富翁吗?”父亲答:“梵高是位连妻子都没娶上的穷人。”第二年,这位父亲带儿子去丹麦,在安徒生的故居前,儿子又困惑地问:“爸爸,安徒生不是生活在皇宫里吗?”父亲答:“安徒生是位鞋匠的儿子,他就生活在这栋阁楼里。”这位父亲是一名水手,他每年往来于大西洋各个港口。这位儿子叫伊尔·布拉格,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获普利策奖的黑人记者。20年后,在回忆童年时,他说:“那时我们家很穷,父母都靠出卖苦力为生。有很长一段时间,我一直认为像我们这样地…  相似文献   

4.
成功问答录     
约翰·伍顿是美国UCLA篮球队的教练,曾领导球队连续拿到十多次全美篮球比赛的冠军.有位教练问他:"你是如何指导球员、如何让任何一名球员进入球队后都变成冠军队伍中的一员的?如何才能像你一样成功?"  相似文献   

5.
看荷花     
一位父亲带着儿子去参观凡高故居,在看过那张小木床及裂了口的皮鞋之后,儿子问父亲:“凡高不是位百万富翁吗?”父亲答:“凡高是位连妻子都没娶上的穷人。”第二年,这位父亲带儿子去丹麦,在安徒生的故居前,儿子又困惑地问:“爸爸,安徒生不是生活在皇宫里吗?”父亲答:“安徒生是位鞋匠的儿子,他就生活在这栋阁楼里。”这位父亲是一个水手,他每年往来于大西洋各个港口,这位儿子叫伊东·布拉格,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获普利策奖的黑人记者。20年后,在回忆童年时,他说:“那时我们家很穷,父母都靠出苦力为生。有很长一段时间,我一直认为像我们这样地…  相似文献   

6.
网上的一组照片及新闻令我很感慨:一位97岁的老太太,一直抚养并照顾着两个年过花甲的患了精神障碍的儿子。无独有偶,2009年,同样的故事发生在美国洛杉矶,一位也是97岁的老太太,照顾着两位同样有病的花甲儿子,一起生活在一辆1973年出厂的破轿车里,两个儿子患的都是风湿性疾病,活动不便,  相似文献   

7.
一位父亲带着儿子去参观凡高故居,在看过那张小木床及裂了口子的皮鞋之后,儿子问父亲:“凡高不是位百万富翁吗?”父亲答:“凡高是位连妻子都没娶上的穷人。”第二年,这位父亲带儿子去丹麦,在安徒生的故居前,儿子又困惑地问:“爸爸,安徒生不是生活在皇宫里吗?”父亲答:“安徒生是位鞋匠的儿子,他就生活在这栋阁楼里。”这位父亲是一个水手,他每年往来于大西洋各个港口,他的儿子叫伊东·布拉格,美国历史上第一位获普利策奖的黑人记者。20年后,在回忆童年时,伊东说:“那时我们家很穷,父母都靠卖苦力为生。有很长一段时间,我一直认为像我们这样…  相似文献   

8.
这篇课文讲述的是1994年美国洛杉矶发生大地震时,一位年轻的父亲在废墟里经过38小时的挖掘.终于救出儿子和儿子同伴的传奇而感人的故事。作者以父亲救助儿子的心理变化为主线,抓住父亲的外貌、语言、动作进行描写,刻画了一位伟大父亲的形象,谱写了一曲父爱的赞歌。父亲因为有爱,坚持了38个小时不吃不喝、不休不眠的挖掘。终于救出了儿子;儿子因为有爱,  相似文献   

9.
《少年儿童研究》2013,(13):50-51
美国一位妈妈送13岁儿子一部iPhone手机作为圣诞礼物,但前提是儿子必须和她约法18章。如违反条约,手机使用权将被终止。如果你最终决定给孩子买一部智能手机或者其他的电子产品,你是否有过这样的顾虑:万一孩子沉迷其中不能自拔怎么办?或者他们利用手机浏览不健康信息又如何是好?美国的一位聪明妈妈就成功地想出了解决办法,她就是詹妮尔·伯利·霍夫曼。霍夫曼给自己的儿子买了部  相似文献   

10.
世界首富、美国微软公司董事长比尔·盖茨的家庭是美国典型的上层阶级,他的儿子一出生就备受人们的关注.盖茨有一位生意上的竞争对手说,这下好了,盖茨必将花更多时间在家庭和孩子身上,我们可以趁机超越.  相似文献   

11.
树侠 《家教指南》2007,(12):56-59
1992年,李焕章患病住院,结识了一位叫杨成的病友。此人神通广大,能买到内部股票。当时,李焕章正想送儿子去美国读书,需要一大笔钱。李焕章和妻子张玉俩辛苦多年,存折上有了9万元。这点钱绝对无法送儿子去美国读书。而短时间想挣很多钱是不可能的,他们又不想耽误儿子的前程。正在这个时候,杨成的出现让他们看到了新的曙光。杨成主动提出帮忙,这让李焕章夫妇非常感动。  相似文献   

12.
有人总结出这样三句话:一流的读者“读”生活,二流的读者“读”书本,三流的读者“读”别人的读后感。在美国,有一位当水手的父亲,每年往来于大西洋的各个港口之间。按说,他为儿子搜觅书本要比别人来得方便。然而,这位父亲没有抱回一摞一摞的书籍,让儿子在书的海洋里辗转畅游,而是利用自己独特的条件,引领着儿子去“阅读”生活。这位父亲先是带儿子去参观了梵高的故居。在看过了那张小木床及裂了口的皮靴之后,儿子问:“梵高不是位百万富翁吗?”父亲说:“梵高是一位连妻子都没娶上的穷人。”第二年,这位父亲又带儿子去了丹麦。…  相似文献   

13.
很久以前,有一位父亲问他的12岁的儿子:"孩子,长大了你要做什么?"那个男孩毫不犹豫地回答:"我要做一个百万富翁,要打篮球。我要有一支自己的NBA球队,我要在31岁的时候退休。"20年过去了,马克·库班实现了他所有的梦想,拥有了自己的球队——达拉斯小牛。  相似文献   

14.
金池 《现代家教》2002,(12):4-6
有一位叫张锦池的父亲,培养了一个成功的儿子张笑宇。张笑宇在中国科技大学生物系毕业后,获全额奖学金去美国攻读博士学位。张锦池的成功教子经验可概括为一句话:“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下面是张锦池教育儿子的一些片断。  相似文献   

15.
儿子有了美国“女朋友”“儿子有了美国女朋友!”我出差回来刚进家门.妻子便慌张着告诉了我这个头号家庭新闻。“胡扯.儿子刚10岁,怎么会有美国女朋友?”我觉得妻子的话有些荒唐。“是真的。那个美国小姑娘今天一大早找到咱们家.口口声声称她是儿子的‘女朋友’.儿子当场也承认这个小姑娘是他的女朋友。”妻子一脸苦相。  相似文献   

16.
《地震中的父与子》是一篇精读课文。讲述的是1994年美国洛杉矶发生大地震时,一位年轻的父亲在废墟中经过38小时的挖掘,终于救出儿子和儿子同伴的传奇而感人的故事。作者以父亲救助儿子的心理变化为主线,抓住父亲的外貌、语言、动作进行描写,刻画了一位伟大父亲的形象,谱写了一曲父爱的颂歌。父亲因为有爱,坚持了38个小时不吃不喝、不休不眠地挖掘,终于救出了儿子;儿子因为有爱,在黑暗的废墟下,同样不吃不喝38个小时,终于迎来了父亲救助的时刻。爱,创造了生命的奇迹。  相似文献   

17.
教材解读   这篇课文讲述的是1994年美国洛杉矶发生大地震时,一位年轻的父亲在废墟里经过38小时的挖掘,终于救出儿子和儿子同伴的传奇而感人的故事.作者以父亲救助儿子的心理变化为主线,抓住父亲的外貌、语言、动作进行描写,刻画了一位伟大父亲的形象,谱写了一曲父爱的赞歌.……  相似文献   

18.
母亲的胸怀     
2006年4月的一个清晨,天刚刚下过雨。一位父亲开车带着一双儿女去参加聚会。在宁静的美国乡间公路上,这辆汽车不知什么原因,撞到路边的大树上。儿子即刻死亡,父亲从此昏迷不醒,唯有女儿受了轻伤,拿起了手机……救护队员赶到时,儿子的心脏已经停止跳动20分钟。当时需要母亲作出的决定是:继续抢救?还是放弃抢救?放弃抢救是为了儿子的器官可以无偿地捐献给他人!  相似文献   

19.
星期天 ,我在家中看了一部美国电影《罪孽》。故事讲的是 :美国的一位叫扎琳达的夫人有5个儿子 ,其中一个儿子被人杀害了。杀人者与自己的儿子是同龄人 ,扎琳达将他告上了法庭。后来 ,扎琳达又背着家人悄悄地去监狱与这个男孩接触 ,去男孩的家中与他的父母交谈 ,发现这个男孩也是善良的 ,他杀人是一种过失行为。于是她产生了一个常人难以接受的想法 :不再追究这个男孩的法律责任 ,让他回到父母身边 ,回到幸福的家中。这个想法遭到了包括她自己母亲在内的所有家人的强烈反对 ,但她凭着自己的执着 ,顶着极大的压力 ,在法院的听证会上 ,毅然宽…  相似文献   

20.
教材简析《地震中的父与子》是一篇精读课文。讲述的是1994年美国洛杉矶发生大地震时,一位年轻的父亲在废墟中经过38小时的挖掘,终于救出儿子和儿子同伴的传奇而感人的故事。作者以父亲救助儿子的心理变化为主线,抓住父亲的外貌、语言、动作进行描写,刻画了一位伟大父亲的形象,谱写了一曲父爱的颂歌。父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