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3年,新闻记者在履行自己的职能,客观公正地报道事实真相,进行舆论监督过程中,采访权、安全保障受到侵害的事时有发生,自身的维权之路面临新挑战。记者采访被打屡屡发生据不完全统计,2003年见诸媒体的记者采访被打事件包括:1月5日,《济南日报》和《山东青年》的3名记者在山东省宁阳县采访时被殴打;7月22日,《羊城晚报》记者在采访过程中遭环卫队十几个工人的围殴;8月1日,《南京晨报》《金陵晚报》等南京4家媒体记者到江苏省教育厅采访一个会议,被保安群殴;8月9日,广东电视台记者在采访广州海印布艺总汇时遭保安群殴;  相似文献   

2.
积极开展批评,是新闻传媒的重要职能之一,是扶正祛邪的有效手段。作为记者,既要坚持正面宣传,鼓励先进,弘扬正气,也要善于向那些破坏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影响人类文明进步的歪风邪气作坚决斗争。 做记者工作的人都知道,正面宣传普遍受到欢迎,被采访对象大都能主动配合,在采访过程中,基本上是有问必答,一路绿灯。而批评报道呢?恰恰相反,记者在批评报道采访中,轻则受到冷遇和阻拦,严重时,记者的人身安全都得不到保障。近年来,记者在批评报道采访中被殴事件已屡见不鲜。这说明,搞好批评报道,并非易事,为了批评报道这朵带刺…  相似文献   

3.
今后记者采访可能会受到领导"亲自接待、全程陪同采访"的格外待遇.据报道,安徽某县近日出台了一份关于正确对待舆论监督工作的"若干意见",要求对新闻记者涉及问题严重、影响较大的报道采访,被采访单位主要负责人必须亲自接待、全程陪同采访.  相似文献   

4.
在突发事件报道中,出镜记者所开展的采访工作,对于更为深入、全面地挖掘新闻信息以及提升新闻报道的感染力、传播力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新闻媒体需要关注提升出镜记者在突发事件报道中的采访技巧.本文论述了出镜记者采访工作在突发事件报道中的重要性,并对突发事件报道中出镜记者的采访技巧进行了研究与探讨,以期能够通过提升出镜记者的采访技巧,推进出镜记者采访工作得以持续的优化与发展.  相似文献   

5.
三月二日,《陕西日报》在一版刊登通知,欢迎广大读者对报纸进行监督,以抵制不正之风。通知要求: 一、本报记者进行采访时,必须向被采访单位和人员出示记者证或报社出具的采访证明信。否则,被采访单位或个人有权拒绝接待。二、记者采访时,不准以笔谋私,以写稿牟取报酬。如有不正之风,请即向本报反映。三、记者的报道一定要完全真实,不准弄虚作假。要严格遵守宣传纪律,履行审稿手续。审稿时如有不同意见,记者要将其如实反  相似文献   

6.
所谓单边注入点,就是记者以新闻现场做报道点,通过电子媒介和光纤或微波作直播报道的一种现代电视节目制作方式.①“单边注入点采访是一种现场实时的采访手段,记者可以在比赛现场对刚比赛完的运动员、教练员和其他的新闻人物进行实时采访.”②随着体育比赛的规范与发展,电视报道技术的革新与完备,单边注入点采访在大型体育赛事报道中被广泛运用,并逐渐占据重要位置.  相似文献   

7.
朱宗文 《新闻记者》2002,(11):26-27
如今,从事足球报道的记者都有一种相似的感受:这几年足球新闻的采访变得没以前那么单纯,难度也相对增加了.究其原由,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足球报道中"买断"现象越来越多,造成新闻传播渠道不畅通,以致许多媒体的足球记者采访无法深入,不少记者甚至连接触被采访对象的机会都少得可怜.  相似文献   

8.
眼下,从事舆论监督报道的电视新闻记者在采访中经常会遇到某些采访对象的无理阻挠,有时甚至发生采访设备被损坏、记者被殴打的恶性事件。这些采访对象往往出于对舆论监督的畏惧、仇视和抵制,不惜直截了当地对记者的采访活动粗暴干预,这便有了电视批评报道中常见的挡镜头、推话筒画面。由于这些人的严重干扰,给记者的正当采访造成了很大的影响,要么采访活动被迫中断,要么采访效果大打折扣、使得预期的采访目的难以实现,给舆论监督设置了很大的障碍。  相似文献   

9.
随首批评报道力度的加大,记者在正当采访活动中被侵权现象也屡有发生。1998年5月份,《重庆商报》记者赖迎春在采访中被殴打致伤,10月份,《黑龙江日报》记者萧芷茁采访一私建滥建事件遭殴打、云南电视台记者在采访中遭围攻,据《中华新闻报)10月份报道,中国记协维权委在成立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收到各类侵权投诉达60  相似文献   

10.
舆论监督报道采访难度大,主要原因是不少被监督者否认事实或避重就轻。同样,有些举报者反映时隐瞒或夸大问题,让记者难以辨别真假。如何运用技巧,甄别谎言,去伪存真?笔者结合自己的采访实践,探讨了舆论监督报道中采访的技巧。  相似文献   

11.
在实际采访过程中.记者往往能听到很多的一面之词,这些“一面之词”中有真也有假。在采访过程中,记者稍不留意就会被采访对象所蒙蔽,如果过分信任采访对象或者不加分析地采访报道,极易造成报道失实。所以在采访这些“一面之词“时,记者就要练就“火眼金睛”,要善于在纷繁现象中去伪存真,给受众一个真实的、理性的报道。  相似文献   

12.
一次采访中,一位采访对象感叹地说,你们有些记者不像记者,像导演.他告诉我,一家电视台记者来采访时,要什么镜头,该做什么,从头到尾都是记者在提要求,作为被采访对象,只是按照记者的要求去做.一次采访下来,感觉就像在拍戏.  相似文献   

13.
记者被打早已经不是新闻了,将新闻记者列入"高危行业黑名单"已经不是危言耸听,它的危险程度仅次于矿工和警察.记者的公务行为,特别是对不良现象的采访,已经成为风险极高的工作.关于记者被打伤甚至被打死的报道,不时见诸报端.据中国记协不完全统计,近几年就有30多起.去年3月26日,大河报记者随南阳中院执行人员到湖北荆门执行案件采访,被当地人员打折三根肋骨.  相似文献   

14.
在新闻采访的大道上,记者身影匆匆.不同的是,有些记者亦步亦趋,最后被淹没在零零碎碎毫无特色的报道里.而有些记者不仅用脚跑路,还用脑思考,他们精心设计并实践着自己的采访方式,从而走出了自己的采访之路,也收获了让旁人意外和羡慕的新闻之果.  相似文献   

15.
记者挨打,时有所闻。有在采访时被打的,也有在报道发出后被打的;有在隐性采访时被打的,也有在公开采访时被打的;有在采访突发事件时被打的,也有在调查有关案件时被打的;有主持正义,坚持某种正确观点时被打的,也有被人诬陷,强加某种罪名后被打的;有被打造成身体轻微伤害的,也有受重伤或致残的……2005年9月10日,吉林电视台、长春电视台等多名记者在长春市采访一家豆腐房锅炉爆炸事件时,竟遭到业主杨金航等人的疯狂殴打。4名记者被打伤,其中长春电视台《城市速递》节目的摄像记者被打成颅骨骨折、轻微脑震荡,价值20多万元的摄像器材也被这伙歹徒砸坏(见《新文化报》)。当年10月20日,浙江台州市交警支队椒江大队因对一篇批评报道不满,大队长李小国竟然调集四五十名警察,乘坐十几辆警车冲击台州日报社,《台州晚报》一位两年前因患癌症进行过肝脏移植手术的副总编辑吴湘湖,被他们强行从五楼扭抬到楼下,塞进警车,造成大便失禁,肝功能异常,全身多处受伤(见《现代快报》)。记者遭袭挨打的情况虽然各有差异,但记者和新闻媒体的新闻活动受到严重影响,被打记者身心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则是共同的。  相似文献   

16.
主持人:记者被打,已经不是新闻.大家以前经常看到的,是记者们在揭露性报道中被打.但是,在以贴近民生、关注百姓生活为己任的一些民生新闻的采访中记者遭到普通百姓的哄打,就引起了我们不同的思考.  相似文献   

17.
新华社报道,国务院及国台办、港澳办制定的《北京奥运会及其筹备期间外国记者在华采访规定》和《北京奥运会及其筹备期间台湾记者在祖国大陆采访规定》、《北京奥运会及其筹备期间港澳记者在内地采访办法》自2007年元旦至2008年10月17日施行。2月1日南方周末报道“三规定最关键处。都是其在第6条所做的‘只需征得被采访单位和个人的同意”’。“这包含两层意思。一是上述几类记者在采访时不需向各自的主管部门申请:二是可以按规定离开驻地自由跨省采访”。外交部发言人刘建超说新规定“适用于中国各个省份”。报道透露“中国1980年就批准外国媒体在华开设常驻机构,外国记者不能自由采访,这成为外界批评中国的‘口实”’。  相似文献   

18.
丁四川 《青年记者》2009,(21):19-20
最近,中国新闻网“洛阳一记者采访时被打被拘禁长达8小时”的新闻引起了笔者的关注,该报道称,“10月18日,洛阳一媒体记者因拍摄社会新闻被警方带上手铐、限制人身自由长达8个多小时,身上多处受伤。”  相似文献   

19.
巡回采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巡回采访,这种采访方式,现在已不大采用了;与一些年轻的同志谈起,都不了解是怎么回事.可是在我刚做记者的时候,开头几次采访,恰巧都是巡回采访.现在各新闻单位的记者,一般都按报道的内容,有固定的分工.如工业记者,农业记者,财经记者,文教记者,政治记者,等等.有些大的新闻单位,记者分工就更细一些,如文教记者中,又有教育记者、科学记者、文艺记者、体育记者.记者各有一个摊子,各有固定的采访对象和联系单位.如按记者的活动方式分,则有常驻记者,蹲点记者,机动记者……,活动的范围和采访的内容,一般也是指定了的.巡回采访则不同,出去跑一次,周游几个地方,巡回观察一番.没有具体采访范围,工农商学兵,党政军民学,都要看看;也没有具体的报道要求,一切由自己瞧着办.  相似文献   

20.
刘宁 《青年记者》2017,(26):22-23
记者主要是从事新闻采集工作和新闻报道工作的人,记者最常用的工作方法就是采访,采访就是对信息进行采集和整理,通常情况下记者都是和被获取信息的对象进行面对面交流.记者主要通过报道和披露社会事件,让公众有知情权,有行使舆论监督的权利,揭露社会中侵犯他人或者公众权利的事件,力求做到公正公平,维护公众合法权益.正是由于这份职业的特殊性,记者在采访报道中自身的合法权益有时会受到威胁甚至伤害,记者的采访权、报道权、批评建议权、生命健康权、财产权和人身自由权等权益会受到侵害.如何更好地保护记者的合法权益,让记者更好地进行采访和调查,消除他们可能遭受侵害的顾忌和担心,成为我们必须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