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必然性与偶然性是唯物辩证法中的一对范畴.必然性寓于偶然性之中,通过偶然性表现出来;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现形式,"偶然"非偶然.科学家的任务,就是透过偶然性的表面现象,找出隐藏在其背后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2.
哲学通说将必然性界定为不可避免的发展趋势,将偶然性界定为一种个别的不稳定现象,认为必然性产生于事物的内在矛盾,偶然性产生于事物的外部条件,这就曲解了必然性和偶然性的本来面目与二者的对立统一关系。事实上,必然性和偶然性都是事物的一种发展趋势,都产生于同一事物的内在矛盾,必然性产生于内在矛盾的主要方面,偶然性产生于内在矛盾的次要方面。必然性是大到接近于1的最大可能性,偶然性是小到接近于0的最小可能性。偶然性为必然性的实现开辟道路,必然性也为偶然性的实现开辟道路。  相似文献   

3.
我们常常在不同的场合,以不同的方式来描述偶然性:偶然性 是事物外部的次要原因引起的结果 ", 是由非根本矛盾和外部条件造成的", 是必然性的表现形式和补充", 偶然性对事物的发展只起加速或延缓作用 "。以上描述,不仅仅在语言文字上有差异,而且代表了偶然性形成的不同原因和不同表现形式。也就是说,偶然性是具有多样性的,我们有必要对偶然性的具体表现形式进行划分,同时对偶然性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作用进行再认识。一、偶然性的多样性偶然性按不同分类方式表现出不同的形式。(一)按形成的原因不同,偶然性主要有如下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4.
偶然性从起初的日常话语到成为哲学话语,后来进一步演变成历史观中的重要范畴,其发展转折在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在科学理解人的本质及其实践活动的基础上,马克思为正确认识偶然性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提供了一种科学范式和正确路径,其偶然性思想也呈现为逐步成熟的发展过程。《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是马克思偶然性思想的经典之作,文章基于偶然性与必然性的辩证统一,从思想因素、政治因素和个人因素三个方面系统论述了偶然性对历史发展的重大影响,丰富和完善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重思马克思从必然性与偶然性辩证统一关系中考察偶然性的思想,有助于在把握历史大势中正确理解偶然性,推动社会发展进步。  相似文献   

5.
以往哲学界多把偶然性看作是事物次要的和外部原因所引起的,因而难以区别自然偶然性和历史偶然性。本文对历史偶然性及其成因作有利于自然偶然性的阐述,认定历史是必然性和偶然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分析世界存在的部分偶然性因素入手,通过对世界存在的偶然性与偶然性的分析,启发对人类认识世界方式的思考,肯定人类追求自由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7.
从小说情节的偶然性入手,通过对“三言”中偶然性情节进行梳理和分析,得出了偶然性情节发生的三种主要模式,针对每一种模式逐一以例佐证。在充分肯定了偶然性情节在小说创作中的积极作用的同时,也指出了巧合情节的泛滥对小说的创作和接受所产生的一些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8.
梁莉 《文教资料》2007,4(36):12-15
在哲学领域,所谓偶然性是指事物发展的必然过程中呈现出来的某种摇摆、偏离,是可以这样出现也可以那样出现的不确定的趋势;所谓必然性是指客观事物联系和发展的合乎规律的、确定不移的趋势,是在一定条件下的不可避免性和确定性。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偶然性与必然性辩证统一关系理论指导下,笔者通过研究"三言"中那些具有偶然性情节的作品,概括了偶然性情节对作品所产生的积极作用和不足之处,从而引导人们正确、全面地认识"三言"作品中运用偶然性的问题。本文所论的偶然性,是指服从于作品主题、作家美学理想和塑造人物形象需要,揭示社会历史必然性规律的,由偶然性事件引发的情节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9.
在物理学发现中,存在着许多偶然性的因素.偶然性为物理学发现提供契机.要从偶然性中获得物理学发现,需要具备丰富的想象力,充分的相关理论知识,作出科学正确的解释,并及时用实验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10.
偶然性和必然性问题,在哲学史和生物学史上都是一个长期争论的问题。阐明生物进化中的偶然性和必然性的关系,对深刻理解偶然性和必然性这对哲学范畴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1.
社会历史观中的偶然性既是与必然性相对应的范畴,也是与主体性相对应的范畴,后一种含义很少被人们注意。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认为偶然性揭示了主体的受动性。这一思想阐释了偶然性范畴的价值观内容,是唯物史观人学思想关于个人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掌握偶然性的价值观内涵的人学意义在于,唯物史观正是以个人社会实践观为基础,结合了必然性与偶然性、偶然性与主体性两个认识个人的视角,才把个人存在及历史作用的客体向度与主体向度统一起来。  相似文献   

12.
岳真  赵锴 《大学教育》2023,(3):55-58
目前线上教学的研究和应用仍然处于探索阶段,特别是突发疫情期间的线上教学具有显著的偶然性特点,而线上教学的偶然性背后隐藏着教学信息化变革的必然性。依据偶然性向必然性转化的客观规律,各种方式的线上教学为教学形态的必然性转化提供了机遇。文章从哲学思维角度出发,对提高认识、操作和利用机遇的能力,创造偶然性向必然性转化的条件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为促进线上教学的偶然性向信息化教学的必然性转化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哲学史上,王充是第一个把必然性与偶然性作为一对范畴进行考察的哲学家。在自然观上,王充关于必然性与偶然性的思想,与当时的经验自然科学水平基本是适应的;而他用遇、幸、偶、适等概念建构的适偶论,则是对偶然性范畴的积极探索;特别是他提出的“二偶三合”说,不仅探讨了必然性与偶然性之间的内在联系,必然性决定偶然性,必然性通过一系列的表面的偶然现象来实现,而且揭示了偶然性是在诸必然过程的交叉点上出现的思想,对必然性与偶然性范畴的历史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
第一,偶然性首先表现为时空形式的可能性的多样性和不确定性,因而必然导致认识上的某种不确定性,人们无法精确地预测偶然事件的发生。但是认识上的不确定性或者对因果的无知却并不是偶然性发生的根源所在。偶然性的发生是由于因果的复杂性。。第二,偶然性的作用并不只是在于加速或者延缓系统演变的速度。对于分又性的系统演变来说,偶然性决定着系统演变的具体方向。第三,纯粹的必然性和纯粹的偶然性都是不存在的。在系统的运动、变化、发展的过程中,不论具体演变类型如何,偶然性与必然性总是辩证地联系在一起的。偶然性之中一定存在…  相似文献   

15.
从必然性与偶然性的辩证关系角度阐释个人的历史作用,是唯物史观的一大理论贡献,但历史偶然性不能涵盖个人历史作用的全部;把个人看作是社会历史中的偶然性存在,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对它的根本内涵、价值意蕴有不同理解.唯物史观不是以历史偶然性,而是在个人社会实践观的基础上,把个人历史作用的客体向度与主体向度统一起来.  相似文献   

16.
必然性和偶然性问题,是当代科学和哲学所关注的共同课题。对这一问题研究的深化,将会对自然科学和哲学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而自然科学和哲学的发展又会反过来进一步深化我们对必然性—偶然性问题的认识。本文准备根据当代科学的研究成果,论证它对辩证唯物主义的必然性—偶然性学说的确证、丰富和发展,揭示出研究必然性—偶然性问题的科学意义。一要在哲学上解决必然性—偶然性问题,应当充分利用当代自然科学的研究成果。当代自然科学的研究成果究竟在哪些方面确证和丰富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必然性—偶然性学说呢?  相似文献   

17.
新历史小说作为新历史主义观的产物,以偶然性为叙事策略对传统历史小说的真实观进行了解构。其叙事的发展不再试图展现历史发展的必然性,而是让偶然性统领全文,用巧合牵引历史进程,用偶然性对历史进行虚构和想象,以此渲染对历史理性的思考和感悟。  相似文献   

18.
社会历史是纷繁复杂的,古往今来,人们总试图探索其中的规律。必然性与偶然性是人们试图定性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两个范畴,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上得出人类社会历史是必然性与偶然性的辩证统一。辩证统一论并非无条件的,必然性与偶然性的统一是存在时空维度的。社会历史必然性与偶然性只有在不同的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才能统一,任何历史现象都具有不同的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的辩证统一性。  相似文献   

19.
略论偶然性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偶然性与必然性是唯物辩证法的一对重要范畴,它揭示了客观事物发生、发展和灭亡的不同趋势,在人们的认识过程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但是,它在我们的报刊、文章中却很少得到充分地阐述,尤其是对偶然性的研究,更嫌不够。其实,对偶然性的研究是一个很有意义和现实的问题。本文拟就偶然性在人们认识过程中的作用问题谈谈自己的一点看法。在哲学史上,长期以来存在着一种错误的观点,即否认偶然性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古  相似文献   

20.
罗蒂是当代西方新实用主义的代表,其哲学基础就是被绝对化了的“偶然性”概念。它包含了三个方面,即语言的偶然性、自我的偶然性和自由主义社会的偶然性。罗蒂全面地解构了传统的认识论,坚持以我们的信念与愿望作为真理的标准,将人的想象力视为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力。如果说罗蒂新实用主义之弊在于强化偶然而无视于必然,那么传统的知识论则是强调了必然而或多或少淡化了偶然,因而两者应当是互补的。就此而言,他高扬偶然性。注重实践与未来的理论精神,对于我们的启迪意义远胜于被人们不断重复的“真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