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创设科学情境作为科学课教学的外部诱因,能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来,诱发学生的精神需要,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使其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科学教师应善于在课堂教学中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一、科学实验情境趣味的实验现象常常引起学生的兴趣。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利用演示实验来揭示科学现象中的矛盾,把学生引进纷繁复杂的科学世界,促进学生积极思维。  相似文献   

2.
创设科学情境作为科学课教学的外部诱因,能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来,诱发学生的精神需要,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使其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科学教师应善于在课堂教学中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一、科学实验情境趣味的实验现象常常引起学生的兴趣。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利用演示实验来揭示科学现象中的矛盾,把学生引进纷繁复杂的科学世界,促进学生积极思维。  相似文献   

3.
科学实验是学习和研究科学的基本方法,是培养学生能力的捷径。因此,在科学课教学中教师要重视科学实验。本文从引入趣味实验、让学生参与设计实验、开放学生实验、师生共同探究、实验等四个方面谈谈一些建议和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4.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除了充分利用教材里的实验开展教学外,教师还应该积极利用与开发多种多样的课程资源。恰当引入科学趣味小实验,能更容易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有助于学生完成知识的建构,提升学生的动手探究能力,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生活的态度。合理利用科学趣味小实验,是提高科学课堂教学实效的重要策略。  相似文献   

5.
实验,是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手段,是"为了检验某种科学理论或假设而进行某种操作或从事的某种活动"。实验是科学课的灵魂,科学课的教学离不开实验。做实验,是学生很感兴趣的一项活动。在科学课上做实验,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动手能力,而且还能极大地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更加有效地形成科学概念,提高探究技能,提升科学素养。  相似文献   

6.
为提高文科生的自然科学素养,培养文科生的科学方法、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对文科物理实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进行了探索。通过对文科物理实验试点的教学改革,发现将趣味物理实验引入课堂,以任务驱动学生,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和质量。  相似文献   

7.
我常常用这样一把尺子衡量我的科学课堂:学生动手实验了,那是科学课的最低标准;让学生有秩序地实验探究,发现科学知识,那是比较合格的科学课;让学生带着求知的欲望去探究、发现,找到科学知识,那是比较成功的科学课;而让学生保留着探究的欲望延续到生活中也能持续观察与探究,那是科学课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8.
《科学》课是以探究初步的科学原理为核心的、集理、化、生于一体的综合学科,那么如何在小学科学课中有效运用电化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呢?电化教学常常是集声音、图像、文字、三维动画于一体,其生动趣味的表现方式不仅符合儿童的心理特征,而且有利于整合科学课中的有关内容,因此在科学课的课堂教学中,以电教手段为载体,培养学生探究科学奥秘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强化学生的创新能力,全面整合科学课与电教手段,使之有机结合,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9.
科学课离不开实验,实验操作少不了实验记录,实验记录单在科学课中的价值地位更是毋庸置疑。在实施科学活动时,实验记录单的使用能帮助学生关注问题、启动思维,是表现实验操作过程的重要手段。教师从应用实验记录单入手,设置合适的记录单,激发兴趣,让学生成为记录单的主导者,并结合不同的评价,让学生像科学家一样进行实验探究,点亮探究科学的领航灯,推动科学课上探究活动的开展,追求科学课堂的高效。  相似文献   

10.
在小学科学课教学中,实验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想上好科学实验课,教师必须做到“五要”:要充分做好课前准备,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要让学生学会科学的实验方法,要让学生尽可能多地参与实验活动:要借助多媒体与网络资源,把实验课上完美.  相似文献   

11.
徐晨来 《教师》2012,(4):95-97
长期以来,科学课的教学效率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是因为教师没有恰当地选择和运用直观、有趣的实验让科学课堂教学“活”起来,学生参与度不高,学习兴趣不浓厚。笔者认为,在科学课上,教师利用身边的材料,化宏观现象为直观实验;培养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内趋力,化单一为神奇;借助有趣的实验,让隐秘变形象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进而提高科学课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12.
小学科学是义务教育小学阶段的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也是对学生启蒙教育的重要学科.上好科学课有利于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有利于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动手动脑能力.科学课也是中学地理、化学、生物的基础.因而小学阶段的科学课教学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小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活.  相似文献   

13.
<正>在探究过程中,学生对图形表达有着浓厚的兴趣,这种兴趣能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综合、表达能力。图形的表达方式与其他的表达方式相比,显得更加形象、直观,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感知和记忆,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科学课中除了传统的力学图、杠杆图、电路图等之外,还有很多内容涉及图形,让学生在科学课中结合图形进行探究,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也能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一、探究趣味化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课的教学方法要富有儿童情趣,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在科学课中画图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三年级上册的教材要求学生通过观察,了解  相似文献   

14.
《科学》课是以探究初步的科学原理为核心的、集理、化、生于一体的综合学科,那么如何在小学科学课中有效运用电化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呢?电化教学常常是集声音、图像、文字、三维动画于一体,其生动趣味的表现方式不仅符合儿童的心理特征。而且有利于整合科学课中的有关内容,因此在科学课的课堂教学中。以电教手段为载体,培养学生探究科学奥秘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强化学生的创新能力。全面整合科学课与电教手段。使之有机结合,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5.
教学设计一、趣味实验引入1.介绍实验并演示。从燃烧产生热并使热气球上升的趣味实验出发,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2.引导学生小组实验,并提出自己的解释。  相似文献   

16.
实验是小学科学教学的最根本的探究方式.科学课应重视实验教学,培养学生操作能力,提升科学探究的质量.在实验教学中,教师可以巧妙设计实验,激发操作兴趣;强化初次操作,形成操作规范;充分创造条件,熟练操作技能;课内外结合,培养探究能力,使学生主动获取科学知识和技能.  相似文献   

17.
小学《科学》课本中有很多实验的过程都比较长,不是一下子在课堂上就能得出实验结论的。下面就学生较长时间实验过程的教学进行总结和归纳。一、隐含结论,布置实验。在一节科学课上完之后,有些实验不是当堂一下子就能作出结论的。这时,老师就要激发学生的兴趣,把学到的已知知识  相似文献   

18.
俞芬萍 《成才之路》2020,(10):119-120
目前化学实验教学过于单调,往往忽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和自主操作能力的提高,不利于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将趣味实验引入教学能激发学生化学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教师可以通过课堂导入实验、演示实验、课外实验等方式运用趣味实验策略,提高学生对化学学习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9.
<正>小学科学课中的很多知识是要求学生动手实验去发现、理解、运用的。实验是学科学的重要的手段之一。做实验可以激发学生爱科学的情感,有效训练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发展学生的能力。然而,由于种种原因,目前科学课的实验教学还很不理想,这直接影响了科学课教学质量的提升。那么,如何让科学实验教学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呢?  相似文献   

20.
小学科学课是一门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启蒙课程,通过学习科学,学生可以运用科学思维方式解决生活、学习中的一些问题,能够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要想让学生爱上科学课,喜欢上科学课,就得让学生觉得科学课并不难。从五个方面论述了怎样让小学生喜欢上科学课:让学生认识科学课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与学生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采用自主探究学习方式;重视实验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