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桥式起重机是在固定的跨间或地面轨道上用于装卸和搬运物料的机械设备,是工业企业车间内最常见的一种吊运设备。文章从桥式起重机安全使用的角度上,阐述了几点注意事项,仅做参考。  相似文献   

2.
桥式起重机在制造和使用过程中,主梁的矫正是必不可少的,也是非常主要的工作。采取什么方法进行矫正,将直接影响到起重机主梁变形的矫正效果,矫正费用、主梁外观质量及起重机的安全使用等。  相似文献   

3.
幽默     
发明意大利人对犹太人说:“我们在古罗马的底下发现了电缆,说明了我们祖先就发明了电话通讯。”犹太人:“那你知道在耶路撒冷发现了什么吗?”意大利人:“什么?”犹太人:“什么也没发现。”意大利人:“啊??”犹太人:“那说明了我们的祖先已经发明了无线电。”著名的法国微生物学  相似文献   

4.
桥式起重机小车架是钢性的焊接结构,其构造由起升机构和小车运行机构布置要求而定。通常双梁桥式起重机的小车架,由2根顺着小车道轨方向的纵梁和几根与纵梁垂直焊接的横梁组成框架结构。  相似文献   

5.
桥式起重机的主梁上拱度是其检测的一个重要指标对桥式起重机的使用安全和使用性能有重要的影响作用。本文主要介绍了桥式起重机主梁上拱度的定义和作用,并对现阶段主要几种测量方法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上拱度测量的相关见解,最后就上拱度的两种修正方法做了简要的描述。  相似文献   

6.
在关于科技创新的讨论中,有人提出了“原始创新”和“源头创新”的概念(见《发明与创新》03年第10期严建新:《原始性创新综议》)。其实,两者都是要强调“原创性”,即创新的原始性,是要强调研究者的研究思想、研究方法和研究结论的首次性,即是研究者提出之前所未有的。因此,“原始创新”也就是“源头创新”。有人提出“源头创新”应同时具备“原始性”和“唯一性”两个基本性质。我认为“唯一性”是许多情况下做不到的苛求,强调它反而不利于科技创新的事业。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知道,一个研究人员在选择研究课题时考虑的主要问题是:需要性—…  相似文献   

7.
不论做什么事,都是先想了之后再去做,预则立,而不是相反。发明创造也是这样,发明者先想到了要发明,之后才去搞发明,发明从“想”开始。有人把头脑中的“想”,比喻为是一切发明创造活动的“精髓”和“基石”,此话不虚。首先,“想”是抓住发明机遇的前提。机遇,随机而遇,可遇而不  相似文献   

8.
在过去的几千年中,人类已经发明并应用了许多不同的导航工具,如地图、指南针和经纬线等。而自然界的发展远超前于人类,似乎还把这些工具“植入”了人类大脑之中,以保证我们的生存。  相似文献   

9.
一次,跟上幼儿园的小外甥玩,孩子提出来让我给做一个“骑马玩具”。当我答应了之后,却犯了难:目前市场上的“骑马玩具”并不多见,参照什么做呢?如果不给孩子做,又有失承诺和尊严。我左考虑,右考虑,想起了“骑马式健身器”,可是,目前的“骑马式健身器”,虽然是“马”,却都是固定不走的,而且是专为成年人进行操作而设计的,不能拿来当玩具。看来,这“骑马玩具”必须自己设计才行。在阅读《发明与创新》杂志的时候,一些介绍创造技法的文章让人很受启发,特别是人们常用的联想法、组合法等等,给我的印象很深。在酝酿思考的日子里,我把“骑马式健身…  相似文献   

10.
安徽电视台有个“金点子行动”节目,每个星期四晚上播出,很受欢迎。“金点子行动”节目,请几个发明人登台,介绍各自的发明,还要接受现场观众的提问,经过一系列的挑战,最后,由其中一个发明人获得冠军。我几乎每期都看,但由于我在私营企业打工,经常累得臭死,所以即使看了,也无法将每个发明都详细地分析一番,尽管我想这样做。故而,我只把一些印象较深的发明做一些描述,和大家一起分享发明带来的快乐。1.防盗窨井盖窨井,就是便于维修下水道的井状物。大街上,经常有窨井盖被偷了,以至于行人都绕着走,诚惶诚恐的。陈源先生发…  相似文献   

11.
小鹭鹭听了发明、专利的讲述后 ,越发对他们好奇起来 :“您们有多大年龄 ?您怎么住在这里 ?还有 ,还有……”“别急 ,别急 !我们会慢慢告诉你的。专利有 70 0多岁了 ,发明有多少岁 ,我自己也说不清楚了 ,大概有好几千岁吧。我们是兄弟。我给你讲一讲——讲到发明 ,可以这么说 ,有了我们人类就有了发明。钻木取火就是一项发明。正是人类的不断发明创造 ,才有了今天的社会发展、科技进步。一些重大的发明改变了人类的生活、人的观念 ,所以说 ,发明是“老爷爷”,具有悠久的历史。说发明与专利是“兄弟”,是因为专利制度是随着科技发展而逐步形…  相似文献   

12.
对贵刊2003年第11期的“高效转换功能机械”一文,我有一些不同的见解。真太·郭元琨先生在他的上述文章中这样写道:“重物的上升(或下降)被转化为水平移动,对重物所做的功仅为克服平面摩擦力所做的功,从而实现省力又省功的目的”。我怀疑,真太先生没有做过试验,可能连模拟实验也没有做过。如果该机械真的像真太先生所说的那样,他可以成为一位世界上最伟大的发明家,一定能够得到诺贝尔奖金,因为他已创造了人类几千年都没有实现的“永动机”的大发明。根据真太先生文章中图2的原理,好像是将提升运动改变成水平运动,这真是个诱人的设想。可惜真…  相似文献   

13.
成语“满腹经纶”,语见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3回:“包公已长成十四岁,学得满腹经纶,诗文之佳自不必说。”经纶:原指整理蚕丝,理丝为经,编丝为纶,统称经纶。在这里引申为治国或办事的才能。成语大意是说这个人满脑子都是治国或办事的才能,形容人很有学识和才干。大家都知道,脑位于人体的头部,专司记忆和理解食物。一个人学问多,很有才干,应该说“满脑经纶”才对,古人为何用“满腹”呢?古人认为,人除了头部有个大脑外,人体还有一个位于腹部(或说位于肚子)的“腹脑”。从古至今许多人都对此持怀疑态度。是否存在“腹脑”呢?其实,这是一个“…  相似文献   

14.
1977年4月25日,在新西兰克拉斯特彻奇市以东50多公里的海面上,阳光明媚,波光粼粼,日本大洋渔业公司远洋拖网渔船“瑞洋丸”号正在捕鱼。当船员把沉到海下300多米处的渔网拖上来时,大伙儿惊呆了:只见一个从未见过的庞然怪物的尸体被裹在网里,为了看个究竟,人们将绳子拴在怪尸的中部,用起重机把它吊起来。这是一个类似爬行类动物的尸体,它长着小小的脑袋,细长的脖子,有两对巨大的鳍,肚子很大,腹部已空,五脏俱无。当时有人估计它死了1个多月,后经研究分析,死亡时间为半年至一年。尽管尸体已开始腐烂,但整个躯体还保持完整。人们用卷尺测得怪物…  相似文献   

15.
读者心声     
《发明与革新》助我事业成功我从小就调皮捣蛋,常爱搞些“破坏性”的动作,初中和高中的时候喜欢自己作些物理和化学实验,对发明创造有着浓厚的兴趣,但由于缺乏正确的引导,30多年过去了,却还是一事无成。我是1995年认识《发明与革新》的,粗算也有四、五年了,我庆幸自己终于找到了一个好老师,在这短短的几年时间里,《发明与革新》教会了我许多发明创造的知识和方法,使我开阔了视野,我的发明创造开始走上正轨。首先,我从现实出发,运用“组合法”,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设计了一种起升机构固定在端部的桥式起重机,大大减轻…  相似文献   

16.
伏羲在我国神话中是雷神的儿子。他对人类最大的贡献,是把火种带给人间,让人们能够吃到烧熟的动物肉,以免使人生胃病,闹肚子。伏羲也叫“疱羲”或“炮牺”,含义就是“取牺牲以充庖厨”(《帝王世纪》),“变茹腥之食”(《拾遗记》)的意思。要达到上述目的,一定得有火才成,所以“炮牺”(烧动物肉)的发明,其实也就是取火的发明。当然,伏羲取的火,大约就是大雷雨之后山林里燃烧起来的天然火,到了后来,才有燧人氏发明的钻木取火。现在看来,原始社会燧人氏发明的钻木取火,仅见史料记载,未见实物,而火刀(火镰)、火石则流传了几千年。直到1827年英国人华尔克利用火药发明了火柴,1879年卫省轩在佛山文昌(后廷缸瓦)创办中国第一家火柴厂,火镰才在我们的生活中逐渐消失,但在西藏地区,至今仍有人还使用着火镰。笔者收藏的这只火镰,为清代遗物。前端的铁块呈月牙形状,长约8厘米,安装在盛火绒的小皮袋上。  相似文献   

17.
火的使用是人类技术史上一项伟大发明,人类从此摆脱茹毛饮血的原始社会进入文明社会。几千年来人们最初以草、木为燃料,继之以煤炭和石油为燃料。进入现代文明,物资的大量生产,必然消耗大量的资源。人口的增多,没有足够的资源保证是不可想象的。据罗马俱乐部委托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进行的研究并于1972年以《增长的极限》(The Limitsto Growth)为题发表的研究报告中指出:按现代消费水平,石油20年、天然气22年、煤111年就将枯竭,到21世纪初,世界上大部分资源都已用尽了(见表1),那么,21世纪末人类烧什么呢?以什么做能源呢?烧海水!以海水做能源。  相似文献   

18.
本刊2003年第2期上刊出的《何谓“光速不变原理”?》一文,已经严格论证了著名的“光速不变原理”是人为的一种不可能的虚构。鉴此,无需考察任何实验证据,便可有定论:“光速不变原理”是纯属子虚乌有的虚构,立于这样一个虚假的前提上的相对论,无法不是一座空中楼阁。然而,对于这样客观、中肯的评断,竟还有抬出“物理学是以实验为本的科学”作挡箭来拼命抵制,实在欠明智,他们不明白:真实是科学之本、之命、之根,建立在虚假前提上的理论决不可能是科学的理论。纵然,为正视听,本文仍将考查几个典型的“实验依据”。爱因斯坦本人一生并没有做过一…  相似文献   

19.
朱竞男 《科教文汇》2009,(2):226-226
“亲亲相隐”制度在中国的法律思想吏上有着悠久的历史。这种思想通过几千年文化的传承,已经深深植根于人们的情感世界。而面临当今这个法律现代化的历史时期,又正值我国改革开放的社会转型关口,“亲亲相隐”这个古老的制度是否还有其存在的意义,在新时期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中是否还有重构的必要。这都是值得我们法律人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野心”?这个话题,按照现在的话讲,似乎有些另类,这是什么玩艺儿?是的,野心这家伙面目可憎,在我们传统或现在的印象中,可从来就没有什么好印象,你看,就是在成语中,灌输给人的也是“狼子野心”、“野心勃勃”,或者是这个家伙有“野心”等一些贬义词。不过,近日读到一则《人民日报》发表的有关巴拉昂致富秘诀的文章,使我突发奇想,我们抛弃了“野心”,而他却不以为然,依然张扬着自己的个性,这就令我们不得不进行反思,野心究竟是什么货色呢?巴拉昂是一位年轻的媒体大享,以推销装饰肖像画起家,在不到10年的时间内,迅速跻身于法国50大富翁之列,1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