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氏文通>中的"读”是一种"中西合壁”体,其"西”的内涵在于"起语两词”的结构形式和"记时、记处、记容”时附起词、语词的语法功用;其"中”的内涵是"辞气"以及与之相关的"读先乎句".<马氏文通>中关于"读"的种种论述体现了"中西兼顾"的推演思路.通观<马氏文通>中关于"读"的内涵及其推演思路,"中西合壁"呈"西"主"中"次的态势.  相似文献   

2.
"可以"在<春秋左传>中宜分为两种情况助动词"可以1"和结构松散的两个词"可以2".本文通过比较分析认为,助动词"可以1"在<春秋左传>中处于绝对优势,"可以2"并非"可以1"的渊源.  相似文献   

3.
<诗经>的比兴手法是我国诗歌及其他文学艺术创作的传统方法之一."比兴”之法被视为"诗学之正源,法度之准则”,五千年来,得到了不断的发展和完善,极大地影响着后世的文学作品的创作."比兴”是意境美的载体,没有"比兴”就形成不了诗歌的意境美.意境美的体现,滥觞于<诗经>.<诗经>中"比兴”之法的运用使其以有限的文字表达了丰富的社会历史内容,创造了诗歌"意”与"境”的完美统一.随着文学创作的发展,意境美已成为衡量文学作品高下的美学标准之一.学习研究和继承发展<诗经>中那些亘古常新的创作方法,更好地为我们今天的文学创作服务,同时从一个新的高度来认识<诗经>的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4.
的美学特征     
从孔乙己两次出场的肖像描写分析了<孔乙己>"白描入骨"的美学特征;从众人笑孔乙己和孔乙己分茴香豆给孩子们吃两个细节分析了<孔乙己>"细节摹神"的美学特征.  相似文献   

5.
在<折断的翅膀>中,"我"与萨勒玛*克拉玛的人格特征,是作者潜意识中"自恋情结"的产物;"我"与萨勒玛*克拉玛的爱情观,则代表了作者主体人格的分裂,从另一层面上体现了纪伯伦人格结构中的"自恋情结";而在小说中多次出现的"死亡"场景中,纪伯伦潜意识中的"自恋情结"则在变形和升华中进入涅 .  相似文献   

6.
国家新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的能力".本文以学写<探究性阅读报告>为例,从课前自学探究,学写<预习性学习报告>;课内合作探究,学写<探究性阅读报告>;课后拓展探究,学写<拓展性阅读报告>三个阶段,阐述在阅读课中如何进行探究性阅读指导策略及实践效果,从而为提高阅读质量提供一条可操作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九章算术>是中国古代一部最重要的数学经典著作,影响深远.通过对<九章算术>的研究发现线性方程组的矩阵解法与<九章算术>中的"方程术有完全相似之处.说明线性方程组的程序化解法最早出现在中国.  相似文献   

8.
文章分析了<谏太宗十思疏>中的一个"长"字的读音.  相似文献   

9.
曹雪芹一生铸成一部小说,几经变改书名,到清乾隆十九年(1754),最后定名<石头记>.由于历史原因,书稿仅整理出八十回清本,就"问世传奇"了.七年后(1761),曹雪芹应已完成了他的<石头记>全部书稿,由于突如其来的灾祸,于乾隆二十八年(1763)末除夕,这颗文星陨落了.一个完全的<石头记>真本也没流传下来.30多年后到乾隆五十六年(1791),突然冒出了由宫廷武英殿活字印制的一百二十回<红楼梦>来,此即由程伟元、高鹗搜访多年,获得残稿,编缀成的"全璧",改<石头记>名为<红楼梦>,次年,程、高之流对曹雪芹前八十回原文大肆阉割篡改达2万多字.至<石头记>神韵风貌,文采风流尽失.使这件真假合一,盗名欺世的假<红楼梦>冒充珍品,风靡天下200多年.周汝昌先生与家兄周祜昌二人满怀一腔义愤和热情,发愿终生校辑一部接近曹雪芹原来文字的<石头记>(<红楼梦>),这就是<石头记会真>的契机与发端.二人历经半个多世纪的惨淡经营,历尽难言的艰苦,宏愿欲尝,<石头记会真>即将梓印,周祜昌先生不幸抱恨阖然长逝.红学资深大师周汝昌先生在其女儿周伦苓的协助下最后完成了<石头记会真>书稿的核订.本文作者侯廷臻同志应出版社特邀承担了<石头记会真>书稿全部审核校勘工作,经逐字反复审核,耗去了5年的心血,终于使第一部接近曹雪芹真本原貌的本子<石头记>,奉献给世人.全书共10卷,800多万字,8000余页,即将由海燕出版社推出,就教于普天下热爱<石头记>者.  相似文献   

10.
<高级英语>第二册第十一课注释9中将"east wind"解释为"万物苏复的春风",但无论是从英国地理环境,英国文学作品例证,还是该文作者本意来看,"东风"应被解释为"凛冽的冬风".  相似文献   

11.
孔子非常重视<诗经>的教化作用.通过从诗教的内容,"思无邪"、诗教的手段,"兴观群怨"、诗教的目的, "温柔敦厚"等方面可以对孔子的诗教观作系统而又深层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
从语言角度对明末拟话本小说集<型世言>进行研究,可说是国内这几年近代汉语研究的一个小热点,书中有七、八十条词语用例,可补正向以"源流并重”著称的<汉语大词典>所引的书证.  相似文献   

13.
论师生"平等对话"的阻力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在与学生平等对话的合作互动中,加强对学生的点拨和指导.但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要真正实现教师与学生的"平等对话",还有-段路要走.本文分析了造成师生"平等对话"困难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关的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14.
"印象派"是19世纪70年代首先出现在法国的一个重要的艺术流派,以表现自然界中瞬息万变的色彩见长.画家莫奈和作曲家德彪西都属于印象派,他们的作品<印象*日出>和<大海>,虽然前者是油画,后者是交响乐,但它们在风格、内容、表现方法等方面都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相似文献   

15.
都德的<柏林之围>和茨威格的<看不见的收藏>两篇小说采用相似的手法即用"谎言"的办法,各自编织了一捧爱的花环,展示了处于战争中的人们的心态,但又由于时代与个性等因素的不同,又有各自不同的表现与追求.  相似文献   

16.
长诗<奥德赛>和小说<西游记>通过奥德赛和唐僧的形象,反映了中西方"人神共处,回归家园"的共同话题,体现了人类在与自然的抗争中,不懈进取的共同特点.但也形象地再现了中西方生存伦理、价值观的不同.奥德赛形象体现出西方恃强抗争和浓烈的反省意识,唐僧形象揭示了中国人关注生存伦理的世俗化和政治化,追求精神境界的完美.  相似文献   

17.
开放教育要求教师转变观念,在教学中真正做到变"教师主体"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帮助学生自主学习.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根据电大成人学生特点,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就如何搞好<电大英语>课程辅导总结了自己的一些经验和做法.  相似文献   

18.
重读毛泽东     
1917年,毛泽东发表于<新青年>杂志上的<体育之研究>一文,内容非常丰富,历来为专家所重视,被誉为中国近代体育理论的开山之作.笔者从该文对体育"真义"的界定,体育与德育、智育的辨证关系的论述,体育的特殊功效的揭示以及对我国有关体育错误思想的批判等方面,探讨<体育之研究>理论的创新以及具有的历史和现实意义,探索体育在我国教育改革和社会生活中的地位,以引起教育工作者对体育的重视.  相似文献   

19.
从诗学审美的角度阐述了曹丕<典论*论文>经由魏晋玄学到陆机<文赋>的美学转变过程及其意义.着重强调了从"诗赋欲丽"到"诗缘情而绮靡"的美学嬗变对于先秦以来所形成的儒家诗学审美观的巨大冲击,揭示了它在人的自觉过程中所具有的本体论的审美意义,指出了对于艺术形式美的重视和欣赏是人的自我意识的觉醒、艺术自身的发展要求、时代变化的影响和特别是哲学美学思潮发展的综合作用的结果.这种艺术审美理想的发展和转变对后世的文学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提出了"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个学生受益"的基本理念.对学生进行终身体育锻炼能力的培养,应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引进俱乐部教学方式,因材施教,改革教学方法,让学生参与到体育教学中,举办多种形式的课外体育竞赛活动,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自学能力和组织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