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1 毫秒
1.
乳化剂对壳聚糖微球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壳聚糖溶液为分散相,戊二醛为交联剂,真空泵油和石蜡油相混合为连续相,通过油包水乳液分散-化学交联法制备医药载体壳聚糖微球.研究了乳化剂的种类和浓度对壳聚糖微球性状和形态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乳化剂的种类和浓度对微球的形成影响很大.在Span-80和硬脂酸镁以质量比3:1相复合为乳化剂及总乳化剂浓度在10~20g/L的条件下,所获得的微球球形规整,分散性好,粒径分布在1~5μm之间.  相似文献   

2.
以青霉菌丝体为原料,在碱性溶液中,完成甲壳素的脱乙酰化,然后酸浸的方法把壳聚糖提取出来.利用微波技术,优化了制备工艺.采用NaOH浓度为5%,微波处理时间20min,用2%的乙酸提取3h,可得到收率为2%~3%、纯度为92%的壳低聚糖.  相似文献   

3.
球孢白僵菌是一种重要的虫生真菌,它在防治农林业害虫中发挥了很大作用。认识球孢白僵菌侵染致病的机理,对于充分发挥其在害虫综合治理中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球孢白僵菌主要是通过直接穿透昆虫体壁侵染寄主的。其中孢子在昆虫体壁萌发并形成附着胞,对于真菌穿透昆虫体壁进而引起致病起了关键作用。因此,研究球孢白僵菌附着胞形成的机制,对于认识虫生真菌侵染致病机理,十分必要。而探讨附着胞形成的理化因素,是研究附着胞形成机制的前提。基于此,本论文主要通过研究营养物质、昆虫翅膀以及pH值对球孢白僵菌附着胞形成的影响,以期了解影响附着胞形成的理化因素。研究表明,不同的氮源对球孢白僵菌的萌发与附着胞形成有较大影响。球孢自僵菌在酵母浸膏中的萌发率及附着胞形成率比较低,而在蛋白胨中的萌发率及附着胞形成率比较高。在蛋白胨中,随着浓度的下降,球孢白僵菌的萌发率呈下降趋势,但同时其附着胞形成率呈上升趋势。如在2%浓度下,36h时球孢白僵菌的萌发率为99.8%,但未观察到有附着胞形成;在O.002%浓度下,36h时附着胞形成率最高,为63.4%,但它的萌发率却只有54.3%。球孢白僵菌在昆虫翅膀上的萌发情况较好,除蚜虫翅上的萌发率不高外,其余的均达90%以上,但其附着胞形成率却不一样。白蚁翅上的附着胞形成率最高,达31.2%;蜻蜓翅上的次之,为17.4%。在试验过程中,一直未在蚜虫翅上观察到有附着胞形成。pH值对附着胞也有较大影响。在蜻蜓翅上,pH值7.73下的附着胞形成率最高,为17.9%;pH值8.18下的次之,为17.2%。在豆娘翅上,情况不尽相同,pH值6.98最适合附着胞的形成,形成率为19.1%。  相似文献   

4.
冲击氧化铝单晶中失效波弛豫时间因子的测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冲击动压为133GPa的氧化铝单晶的冲击实验中,测量了在850nm处冲击氧化铝单晶的辐射曲线,发光信号显示被冲击压缩的单晶中存在延迟发射现象;该现象表明氧化铝单晶在冲击波到达后经历了一个再压缩过程,该过程可用失效波解释;通过实验曲线拟合到在133GPa下失效波的弛豫时间为0.107ms/cm.  相似文献   

5.
基于集群磁流变效应超光滑平面抛光理论及试验装置对单晶碳化硅基片进行了平面抛光试验,结果表明,金刚石磨料对单晶Sic基片具有较高的材料去除率;加工间隙在1.5I砌左右具有较好的加工效果,随着加工时间的延长表面粗糙度越来越小,且30min内表面粗糙度变化率达到89%以上。通过优化工艺参数对单晶SiC进行集群磁流变平面抛光,发现经过30min加工,表面粗糙度Ra从42.1m下降到4.2nm,表明集群磁流变效应平面抛光用于加工单晶SiC基片可行且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6.
壳聚糖及其衍生物来自天然高分子甲壳素,本文介绍了它们的结构及吸附、螯合 特性,综述了它们作为天然高分子絮凝剂在水质净化工艺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以膜转移技术在铟掺杂氧化锡(ITO)导电玻璃电极表面构建聚苯乙烯微球有序排列结构,并以电极表面有序排列的聚苯乙烯微球为模板,采用电化学沉积法在电极表面构筑了有序的氧化钨微球腔阵列,进一步在氧化钨球腔内电化学沉积聚苯胺,在ITO电极表面形成氧化钨/聚苯胺复合修饰层.在1mol/LH2SO4溶液中,复合电极表现出良好的超级电容器电极特性.  相似文献   

8.
成彦霞 《考试周刊》2011,(62):179-180
本文综述了铝粉着色的三种方法,通过阳极氧化法处理铝粉是在其表面形成一层多孔性的氧化膜,然后浸渍于有机或无机颜料溶液中着色。通过化学氧化法制备彩色铝粉.是指铝粉表面经过处理,使其在水溶性染料中具有吸附染料的能力。采用在片状铝粉表面沉积二氧化硅和氧化铁双层膜的方法制备彩色铝粉颜料。  相似文献   

9.
离子交换膜是一种含离子基团,对溶液里的离子具有选择透过能力的高分子膜.因在应用时主要是利用它的离子选择透过性,又称为离子选择透过性膜.离子交换膜法在电化学工业中应用十分广泛,工业上用电解原理来制取产品时,使用离子交换膜具有占地面积小、能连续生产、生产能力大、产品质量高、能耗低等优点.教材中并未专门介绍,一般是在讲解氯碱...  相似文献   

10.
制备明矾沉底单晶的实验探究及其工艺品制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明矾单晶具有漂亮的晶体形状,色泽晶莹剔透,在适当浓度的溶液中能够生长成大的晶体.将明矾晶种直接放置在烧杯中,则在烧杯底部会生成“沉底晶体“.本文通过实验探索影响明矾沉底单晶生长的因素,并以明矾沉底单晶制作小工艺品--“宝塔“.  相似文献   

11.
壳聚糖及其降解物的制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述了壳聚糖及低聚壳聚糖制备方法的研究及进展,介绍了其具体的制备方法和务件,提出了制备低灰分、高纯度的活性壳聚糖和其低聚壳聚糖的研究方向;以及用氧化降解和酶降解方法制取低聚壳聚糖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2.
官能团的存在对于物质的性质和功能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介绍了近年来出现的用乳酸、树枝形聚合物、糖类、冠状醚和环状糊精对壳聚糖进行改性的过程,以及所得到的衍生物的特点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利用选择性培养基从土壤中分离具有产壳聚糖酶能力的菌株,获得两株产壳聚糖酶菌株,对其中的一株非芽孢杆菌Yg菌株进行产酶试验并对其酶活性以及酶解最适条件进行测定.结果显示:Yg菌株所产壳聚糖酶具有较强的降解壳聚糖的能力,不同产酶时间所得酶液中,产酶36h所得酶液的酶活力最强;用产酶36h所得酶液降解3%壳聚糖,酶解最适pH值为5.5—6.0,最适温度为50—55℃,10%的酶量完全降解3%的壳聚糖所需时间为30h.  相似文献   

14.
甲壳素/壳聚糖的制备及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介绍了甲壳素/壳聚糖的生产工艺,即用虾、蟹壳为原料,经脱钙、脱蛋白质、脱乙酰基后。得到脱乙酰度≥90%、粘度为中高粘度的壳聚糖产品,并研究了甲壳素/壳聚糖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低聚壳聚糖的制备及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不同分子量的壳聚糖具有不同功效 ,低分子量壳聚糖的生理活性与其化学结构紧密相关。本文介绍了壳聚糖的物理、化学、生物降解方法以及低聚壳聚糖在保健食品、医药领域及化妆品等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壳聚糖在生活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壳聚糖作为絮凝剂对生活污水的处理效果和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壳聚糖处理污水的最佳pH值范围在7.5—9.0之间,最经济的使用量是使得溶液中壳聚糖的浓度在100nlg/1左右;常温条件下,采用先快速后慢速搅拌,能加速絮凝作用的进行;延长沉降时间,能提高絮凝效果。同聚合氯化铝相比,壳聚糖的絮凝速度较快,形成的絮体颗粒也较大,整体絮凝效果较优。  相似文献   

17.
壳聚糖吸附剂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壳聚糖是一种储量丰富、不易造成二次污染、可生物降解的理想的高分子材料.在壳聚糖分子结构中存在大量游离氨基和羟基,是一种新型的配位体或螯合剂,主要用于捕集有毒重金属离子.  相似文献   

18.
微波新技术制备壳聚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不同类型的蟹壳进行处理,制备了甲壳素的基础上,应用微波辐射技术,通过对实验条件的摸索,找到了简便、效果好的制备条件对甲壳素进行脱乙酰基化处理,制备壳聚糖.实验表明甲壳素经微波一次处理20分钟,脱乙酰度达86.1%,效果优于其它方法.与传统方法相比简化了工艺流程,缩短了反应时间10-90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