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小毛是上海一位居家养老服务员,她所属的小区是所在街道中最"老"的小区,962户家庭中,就有200多户纯老人家庭。几年前,政府开展居家养老服务,通过购买服务,为经济困难、自理困难的老人提供上门服务。在上海,八成老人青睐这个"没有围墙的养老院",像小毛一样的居家养老服务员,  相似文献   

2.
新兴养老模式在未来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智慧居家养老模式发挥了显著优势.智慧养老是指利用互联网、物联网等大数据平台,提供智慧化、人性化、个性化的养老服务.智慧居家养老集智慧养老与居家养老为一体,目的是让老人不受时间与地点的制约得到服务与照顾.在疫情常态化以及老龄化背景下,智慧居家养老将是未来养老服务的一种主要模式.  相似文献   

3.
《科技风》2021,(18)
目的:为改进养老院现存问题从而进一步提高老龄人口的养老生活质量,借助新时代的科技力量,提出养老院智慧养老新模式,提高智慧养老服务的质量和效率。方法: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调研,设计问卷,重点关注养老院最突出的问题;针对现存在的问题进行求证和探索解决之路;建立新型养老系统,利用互联网、5G、物联网等技术应用于养老院突出问题。结论:通过数字化养老提供技术支持,实现更好地为老人服务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分析智慧养老现状,构建"互联网+"智慧养老管理系统创新模式,主要包含基础信息数据库系统、养老服务业系统以及养老服务操作应用层系统.其中,养老服务业系统可分为3个部分:智能防范走失系统(失智老人)、智能睡眠感应系统(亚健康老人)、智能管家服务系统(健康老人).并提出智慧养老管理系统创新模式下商业模式及智慧养老服务面临的风险与挑战.  相似文献   

5.
《科学生活》2011,(4):22-23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以及养老观念的更新,养老院养老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作为对公办养老院的补充,民办养老院这股力量近年来也逐渐壮大。民办养老院是由个人或股东投资兴办,通过服务、赡养老人以获取利润。  相似文献   

6.
谢伟 《未来与发展》2014,(4):111-113,110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深入,我国养老服务业迅速发展,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会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养老服务体系初步建立。通过实地调查发现,台州老人总体倾向居家养老,但社区开展的居家养老服务存在资金缺乏,人员技能不足等问题,居家养老服务并不乐观。需要整合各方力量,才能使居家养老服务获得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社会人口步入老龄化,子女的养老责任日益艰巨。子女因忙于工作而无暇照顾家中老人,因而选择让老人入住养老院。当前的养老院管理系统多集中在业务管理层面,监管人员不可能顾及每个角落里的每位老人,因此急需一套满足养老院看护管理需求的智能化管理系统。本文基于物联网通信技术设计了一套养老院管理系统。通过RFID、传感器、ZigBee等信息传感设备,实现对养老院老人进行实时定位和监控服务,在为老年人营造高质量养老环境的同时,也能够有效提高养老院的监护水平和员工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8.
文章尝试探索互联网模式下的共享养老模式,建设新型养老模式,让老人享受科技带来的便捷,实现职能化居家养老,实现养老的经济性、丰富化、趣味化。  相似文献   

9.
老龄化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随着中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越来越多的老年人进入养老院养老。影响养老院老人幸福感的因素有养老观念与入住原因、个人性格与适应能力、硬件条件与服务质量、家人关心与社会关爱等。提升养老院老人的幸福感需要养老院、老人、家庭、社会、政府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0.
老龄化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随着中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越来越多的老年人进入养老院养老。影响养老院老人幸福感的因素有养老观念与入住原因、个人性格与适应能力、硬件条件与服务质量、家人关心与社会关爱等。提升养老院老人的幸福感需要养老院、老人、家庭、社会、政府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1.
通过调查南京当前养老服务的供给机制现状,发现居家养老仍是首选、养老机构床位大量空置、精神慰藉等高层次需求覆盖有限、专业护理人员匮乏等现象突出。结合当前南京市居家养老的需求变化新趋势及特点,提出推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运行机制创新的具体举措:加快养老产品创新、探索建立养老"喘息服务",坚持推行居家养老需求的精准供给,完善前端"个案护理管理",借助智能技术推进服务供给的多元化等。  相似文献   

12.
我国正处于社会发展转型期,老年人口不断增加,养老问题成为亟待解决的一大现实问题。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随着城市化进程日益渐行渐远,现有的社区居家养老模式面临着服务供需不匹配、单一的服务内容难以满足老年人多样化的身心需求、空巢老人生活特殊性等一系列问题,从社会工作视角介入城市空巢老人社区养老是一种新的尝试。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传统虚拟养老系统的研究,提出了民政部门、老人、运营商三方参与的虚拟养老院系统。该系统结合GIS地理信息系统、呼叫中心、虚拟养老软件系统以及RFID等技术,实现了从服务定位、服务应答、服务派单到服务支付的居家养老闭环流程。系统不但利用新兴的技术提高了商家服务过程的效率和质量,还加强了消费过程的透明度以及资金流转的权威性,同时减少了政府进行资金对账的工作量。此外,该系统还可以提供基于服务人口相关信息的需求挖掘和需求分析等功能。  相似文献   

14.
《科技风》2020,(17)
目的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相适应、与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相协调的智能居家养老体系。方法基于现代科技的高速发展,运用大数据、物联网、云系统等现代技术。根据老年人的使用需求,我们提出了"智能居家养老系统APP"的开发设计。结论"养老+智能"的新型模式结合,让老年人的心理和生理层次都得到丰富。  相似文献   

15.
《科技风》2017,(14)
课题通过定性、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深入分析老年人健康服务需求,设计了以智能移动产品为平台的老年人健康服务系统框架和系统功能模块,并提出了基于系统平台的老年人健康服务产业链资源整合的设想,为居家养老模式下的老年人展开个性化健康服务,实现健康老化、成功老化提供策略。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我国人口老龄化现象越来越严重,传统的养老方式已不能满足人们的精神和物质上的需要,如何养老成为了一个热门话题,而养老资源的不足使养老难的问题更加难以缓解。在线养老为养老难的问题提供了一个新的缓解途径,在线养老可以使一部分老人不必处于养老院模式和传统模式的养老,即减少了资源的需求量,又使老人得到更为全面的照顾,减轻了老人及其子女的负担。文章主要根据现在的养老状况,提出了在线养老的新型养老模式,并详细叙述了在线养老服务的构建,支持体系的建设,客户端的设计模式等方案。  相似文献   

17.
《今日科苑》2004,(4):33-33
“居家养老”作为一种新兴养老模式,从2002年开始在我市逐步推广。截至目前,大连市已经有400多户家庭的老人在享受“居家养老”的方便服务。为了达到既能帮助老年朋友安度健康幸福的晚年生活,同时又能解决大龄下岗女职工再就业等两难问题,2003年1月5日,首创安泰人  相似文献   

18.
《科学与管理》2017,(1):54-64
随着老年人数量的日益增多,老年人的养老和照料问题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热门话题,在此背景下,虚拟养老院等融合了现在信息技术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平台开始蓬勃兴起,在我国的很多省市得到了应用和推广,然而老年人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平台究竟持何种态度呢?为了解老年人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平台的采纳意愿及其影响因素,我们设计了调查问卷,对山东省济南市387位老人进行了调查走访,剔除无效问卷和年龄在60岁以下老人的问卷,我们最终得到了286份有效问卷。运用描述性统计的方法,本文刻画出了愿意采纳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平台的老年人角色模型;运用向前条件Logistic回归的方法,发现网络使用经验、服务的安全性、了解虚拟养老院三个因素对老年人的电话订购意愿发挥着重要的影响;文化程度、网络使用经验、服务的安全性三个因素对老年人上网订购意愿发挥着重要的影响。针对这些发现,本文给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希望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平台的搭建和运营有一定的借鉴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居家养老是国际趋势,大连市民政局在垒市推广的沙河口区民权街道“居家养老”模式正是顺应了全国推行的“星光计划”以居家养老为主的时代潮流,其特点是,既满足了社区老人日益增长的养老需求,解了国家之忧、老人之忧,又为大龄下岗失业人员创造了新的就业岗位,安置了一批下岗失业人员  相似文献   

20.
根据最新的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养老问题至关重要。梳理我国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基本经验和典型模式的基础上,对沈阳市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现状进行分析,阐述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面临的困境,抛砖引玉,提出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