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搞清煤层含气性地质特征、摸清煤层气资源赋存储量是煤层气开发的前提和基础。文章以河南省大规模瓦斯地质图编制和煤层气勘探开发为契机,对焦作矿区煤层气赋存的地质特征进行了系统分析,编绘了矿区煤层气赋存等值线图,以生产矿井和规划井田为区块单位,在对区块内各瓦斯地质单元地质资源量精细测算的基础上,评价了主要区块可采资源量,研究成果为今后煤层气勘探开发部署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2.
淮南地区煤层气资源丰富、煤层气赋存总量高达5928亿m^3,地区地质构造复杂。通过分析煤层气地质特征、提出勘探开发的有利和不利因素。评价勘探开发前景,提出合理建议。该区地质构造相对复杂,煤层赋存状态和煤体结构均较复杂,区域差异大,煤储层渗透性低,含气饱和度低,这些给勘探开发带来了难度。但地理位置优越,含气总量高、煤层厚,煤层多和局部地质构造优越等有利条件为该区煤层气开发带来巨大潜势。建议制定勘探开发总体规划,实施可持续开发,实施采气采煤一体化,优势区域优先开发,加强构造煤层区煤层气开发研究,实现煤层气开发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3.
中国煤层气目标区综合评价与优选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煤层气是一种高潜力洁净能源,中国煤层气资源丰富,目前国内外资金已经纷纷投入到煤层气的开发中来。煤层气选区评价关系到勘探能否成功, 是煤层气勘探的基础工作,因此迫切需要对中国整体煤层气特别是基于矿区层次的资源状况进行整体分析和评价。本研究在大量收集煤层气资源基础材料和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地质背景、煤储层、资源以及开发基础等4个因素出发,确定了煤层气矿区评价参数选择标准,建立了煤层气目标区资源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无量纲化指标处理并通过层次分析法对中国煤层气矿区进行资源优选排序,确定了中国煤层气开发优选目标及不同优选层次。研究结果显示,中国有利的煤层气目标区主要集中于冀鲁豫皖和晋陕蒙含气区内,包括三交北、侏罗系、韩城、潞安、大青山、中梁山、晋城、乡宁、六盘水、吴堡等主要矿区。  相似文献   

4.
正基于彬长矿区大佛寺井田煤层气开发过程中获取的煤储层参数,气井排采参数以及勘探地质资料,就大佛寺井田地质构造格局对于煤储层厚度、含气性现状的相关性和井田地质构造大环境下所孕育的煤储层格局对于该井田煤层气开发规划的指导意义做以分析。结果表明该井田煤储层厚度格局主要受聚煤期前的北东东向隆起与凹陷格局影响;煤储层含气量格局显现出褶皱控气,高含气量条带受喜山早期形成的北东东向次生褶皱B1、B2、B3、B4、  相似文献   

5.
采用层次分析法及熵权法确定了宏观评价指标的主观与客观权重,根据极大、极小、中值隶属度函数量化指标,建立了煤层气资源地面开发选区模糊综合评价模型,采用建立的模糊综合评价模拟对黑龙江省6个主要煤田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表明,在宏观评价指标中由大到小依次为资源量、埋深占、水文地质、开发经验、构造条件、交通与经济情况;黑龙江省各煤田煤层气开发有利区为:鸡西煤田依兰煤田鹤岗煤田双鸭山煤田勃利煤田绥滨煤田,其中鸡西煤田、依兰煤田、鹤岗煤田适合于黑龙江省煤层气勘探开发。  相似文献   

6.
断裂、微裂隙等是地下岩层中常见的现象,在煤储层中裂缝不仅可以作为重要的煤层气储集空间,还可以是渗流通道,控制着煤层气藏的形成与分布。基于三维地震数据,利用蚂蚁算法自动追踪地震剖面中的断层与裂隙,对煤储层裂缝进行识别和判断,通过剖面和切片定量的确定裂缝的倾角、方位角和相对密度大小,进而对裂缝发育有更进一步认识。分析得出该区域裂缝倾角大分布在75°-90°之间,裂缝主体发育表现为高角度、近平行分布特征,方位大多数以NS-NNE方向。结合成像测井成果,区分出天然裂缝和诱导缝,较为准确得描述煤储层中裂缝发育情况,两者结论相互验证。获得煤储层中裂隙特征,为煤层气的勘探开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乡宁矿区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东缘的河东煤田南部,煤层气资源丰富。煤储层渗透性是制约煤层气勘探选区的重要参数,通过对该区煤储层渗透性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认为本区主要2#、3#、10#煤层属于低—中渗透性煤储层,该区煤储层的裂隙系统是影响渗透性优劣的决定性要素,此外,还与显微组分、宏观煤岩类型、煤变质程度、埋藏深度和有效应力有关。  相似文献   

8.
本文阐述了页岩气储层的特征,系统归纳了国内外常用页岩气资源潜力定量计算方法,结合中国地质背景的复杂性和页岩气勘探开发程度较低的现状,建议根据区块页岩资料掌握情况,综合利用类比法和容积法估算资源量。  相似文献   

9.
本文基于MODIS卫星遥感数据对渤海海冰资源量进行估算。利用面向对象特征提取法提取海冰面积,运用反照率反演模型计算海冰厚度,进而计算出海冰资源量,并利用Arc GIS对2012冬季至2013年春季渤海海冰资源量时空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渤海海冰资源量年内变化大,2012冬季至2013年春季资源量为0.84~50.83亿m3。12月及3月海冰资源量小,1月和2月资源量储量丰富,峰值出现在1月中旬。渤海海冰资源量空间差异很大,资源量分布呈辽东湾渤海湾中间区莱州湾。辽东湾海冰资源量占渤海海冰资源量的76.72%,是渤海海冰资源的主要贡献者。此外,海冰资源量受气温影响较大,气温变化会在2天后导致资源量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
二维地震在煤层气勘探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军  邓国成 《内江科技》2012,(3):114+86
煤层气做为一种新型能源,越来越引起重视,沁水盆地是我国煤层气产量最大的盆地,是煤层气勘探开发最有潜力的盆地。本文通过在沁水盆地开展煤层气勘探的实例,分析总结在沁水盆地这类地表条件复杂地区开展野外数据采集的经验、数据处理、资料解释和储层估算等方法。实践表明,通过对地震资料的合理分析研究,在该地区利用地震勘探取得较好的地质效果,可以确保煤层气开采井的正确布置,从而降低煤层气开发风险  相似文献   

11.
合理的井位设计是煤层气资源勘探开发的基础,不仅能够降低勘探开发成本、取得良好的工程效果,保障煤层气开发的顺利实施,并且可以大幅度提高煤层气井产能与经济效益。本文主要是结合笔者的工作经验,对煤层气勘探有利区评价参数和井位设计原则进行了分析和探讨,以供与业内人士之间的交流学习。  相似文献   

12.
本文主要从区域地质概况和含煤地层的发育特征入手,通过对依兰矿区达连河组煤层气控气地质因素的分析,从而预测其煤层气勘探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13.
为准确评价预测煤层气资源量。以沁水盆地郑庄井田勘探目标层3号、15号煤层的测井以及煤岩测试资料为基础,应用回归分析和BP神经网络方法对测井含气量进行校正,并对各方法校正结果进行对比研究,旨在为煤层含气量测井评价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围岩性质、煤层埋深、煤质,水文地质条件等方面的调查,分析了格目底向斜内的煤储层含气性特征.得出该区煤厚大、煤层气含量高、顶底板渗透年底,含气性弱,有利于煤层气富集的结论.其中,南部煤层气含量高于北部,达到19.03cm3/g,是以后煤层气开发的首选地带.  相似文献   

15.
叶书锋  吴军玲  贾若 《内江科技》2011,32(11):120+174-120,174
有效储层物性下限的确定是影响储量计算结果的一个主要因素,是储层评价研究中的一个难点问题,是直接关系到勘探、开发决策的重要问题只有在合理而客观的油层物性下限值基础上,才能正确地评价储层的好坏,有效地指导油气勘探开发本文根据胜坨地区深层岩心、试油、实测物性等资料的实际情况,结合各种方法的适用性,采取”以分布函数曲线法为基础,测试法、试油法、柬缚水饱和度法、最小孔喉半径法为辅助方法,以探并相关试油试采结果为检验”的研究思路,探讨性地求取胜坨地区深层有效储层物性下限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煤炭资源开采工作的日渐深入,以及相关技术不断进步,对于煤层气资源的开采利用技术也日渐成熟。本文就对煤层气井的产气机理进行了简要分析,探讨了煤储层的伤害机理,进一步对煤层气井控压控粉技术展开了深入探究。最终希望借助于本文的研究工作能够为相关的煤层气井产气开发工作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我国有着丰富的煤层气资源,这些资源的勘探开发水平对资源的应用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结合我国现有的煤层气藏地面勘探开发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提高煤层气藏地面勘探开发水平的建议。该研究对优化煤层气藏地面勘探开发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8.
徐刚 《内江科技》2012,(7):132+179
车西洼陷勘探面积约为1000km~2。根据三次资源评价结果,该区剩余资源量约为2.5亿吨。文章在地层精细对比的基础上,对构造特征和储层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结合对成藏条件及成藏特征的分析,探讨了油气藏的成藏主控因素,确定了油气勘探方向。  相似文献   

19.
依兰煤田形成于老第三纪。为断陷型舍煤盆地.含煤地层为达连河组。该组仅有一个煤层群,集中分布于煤系底部10—40m厚的范围内。煤层群厚约10—30m,含煤五层。煤层平均厚度14.63m。煤层群顶部为巨厚油页岩层(70—140m),煤种为长焰煤。煤层含气量为4—12m^3/t.平均8.0m^3/t。依兰煤田煤炭保有储量1.97亿吨,预测煤炭资源量3.61亿吨;煤层气资源量为52.73亿m^3,埋深均在1000m以浅。本区煤层群顶板厚层油页岩,是煤储层最理想的封盖层,断层不发育的块段,是依兰煤层气相对富集的地带。  相似文献   

20.
黑龙江省东部三江地区为煤层气资源主要富集带,初步评价六个矿区4350km~2,煤层气资源量为1870亿m~3。通过各盆地煤层气参数和评价条件研究,选择出八个目标区。优选鹤岗南山-鸟山区、鸡西邱家-荣华区为首选勘探开发区。在“十五”期间加速采用地面钻井抽放、生产矿井和废弃矿井抽放相结合.循序渐进、滚动发展,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